偶尔看到宗萨仁波切的一句教言,很有感触:顶礼三宝,顶礼具戒僧人,顶礼破戒僧人,顶礼形象僧人。
破戒僧人为什么值得顶礼?
因为破戒也好受戒也好,只是外相,而内在的那个,从来都是清净的,和阿弥陀佛无二无别。我们顶礼的,是内在的那个,不是表面的这个。
这就是《法华经》里常不轻菩萨的境界。这位菩萨力行礼拜恭敬,甚至远远地看到四众,都要走过去施礼赞叹。四众中那心不洁净、嗔恨心重的人,不但对此不屑一顾,而且破口大骂:“你这个无智比丘来自何方?口中自言‘我不轻视你们’,还来给我们授记,说我们将来成佛,我们用不着你这种虚妄的授记。
”像这样被呵斥辱骂,这位比丘也不生嗔恚,仍然一如既往,长年累月地如此修行。有时嗔怒的众人还用木棒打他,用瓦石投他,他在躲避时仍然高声说:“我不敢轻视你们,你们将来都要成佛。”事实上,常不轻菩萨是直接透过表象看到本质,他顶礼的是本质——所有众生,难道当下不就是佛吗?!而我们凡夫,都是被表面所惑,然后生出贪嗔痴来。
《楞严经》里有句话: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
因为外相是有大小、高低、美丑、好坏、持戒破戒,凡夫众生被外相所惑,在其中观大观小、观高观低、观好观坏、观持戒破戒,于是产生各种情绪出来。这都是失于本心为物所转啊。人的第六识就是用来分别的,我们就被它控制了。看见持戒修行好的,我们就赞叹就仰慕;看见破戒的,我们就厌恶就鄙夷,还自以为自己正见具足,岂不知早已掉入分别我执的泥淖。
慧律法师开示过:“什么叫真正持戒,一、不敬持戒;二、不轻毁戒。这样心保持如如不动的人,才是真正持佛的戒律。广钦老和尚讲那一句话最了不起,他说:你根本就不要管别人在演什么戏,好好的管住这一颗你自己的心。”
凡夫众生的最大烦恼就是识心分别,分别正是来自第六意识,不分别就是超越第六意识。
舍识用根,就是舍第六意识的分别、第七意识的执着,用根,就是回归真心。
真心里边没有分别,分别是妄心的典型作用。妄心才观大观小。真心不动,乃圆明道场。
我的感想是:顶礼破戒僧人,比顶礼持戒僧人,还难,也更能看出自己是否是真修行。因为从中能看出自己是被相所惑,还是参透本质。是分别心太重,还是直取真心。
想起学诚法师博客上的一句话:如果上级能力比自己强,讲的道理比自己高明,那服从就比较容易,但这还只是世间的状态而已,因为世俗人也能做到这点。如果上级的能力比自己差,讲的道理根本就不是道理,他下的命令,自己还能服从,那就是真正修行的状态了。
看到一点不公平的事,就看不惯,就抱怨,就愤世嫉俗,是最没福报的人。而智慧的人,会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会心平气和。
今早听老法师讲法:一些老修行人,最大的习气是傲慢,认为我有修行,你们不行,你们不如我,贡高我慢,目中无人啊,对那个没有修行不持戒的人,经常批评啊,这都是习气现前,不是真修行。六祖大师讲过: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一天到晚见到世间的过失,他就不是真正的修行人。“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见《六祖坛经》)
所以,应该好好记住一句话:再看谁不顺眼,看谁不好好守戒就轻视,就看不起,那只能证明自己的傲慢心又起来了。
傲慢的人总以为自己有资本。有钱就以钱来看不起没钱的,有势的就以官位来看不起低贱的,有漂亮脸蛋儿的,就以形象来看不起面相丑陋的,总之,他们的一贯姿态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盛气凌人,因为他们有资本。其实,自己修行好、持戒好,就看不起修行不好的、破戒的人,内心的作意其实和前边那些人完全一样啊,是另一种形式的仗势欺人和以强凌弱。如此自负,当然也就会使人反感。去年在**寺,我不就是总是这种心态吗,对某些人总是看不惯看不起,于是最后自己也被看不惯看不起——因果就这么不爽。
《增一阿含》:复次,善知识人不作是念:『我今持戒,此余比丘不持戒行。』己身与彼无有增减,彼依此戒,不自贡高,不毁他人,是谓,比丘!名为善知识法。
“智慧不起烦恼,慈悲没有敌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不会有傲慢心和嫉妒心。如果还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没有智慧,或者说你的智慧还不够圆满;如果还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没有慈悲,或者说你的慈悲还没有到位。一定要好好地观察观察自己啊!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道理:你是什么样的,就看到什么样的世界。我们就不再因为看到不好的事,而生气了。
想想苏东坡和佛印禅师牛粪的公案吧。有位佛友说到什么是空时,他说:“当你敞开心量包容接受所有的一切人时,不管是喜欢的,不喜欢的;乐于接纳所有的事时,不管是逆你的,顺你的 ·······某一时刻,你的心空了,这时你会忽然发现,所以的障碍都来自自己的内心!”
允许别人与自己不同,就是佛法所说的“放下”。
宗萨钦哲仁波切博客上这样一个对话,《南方人物周刊》记者问仁波切:请问您与孩子们在一起和与成年人在一起感觉有什么不同吗?人成年后最可能的损失是什么?怎么避免?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批判”的那种能力。很悲伤,成年人失去了这个能力。事实上,在禅定的教授里,需要我们达到那种境界,不批判的境界。因为当你不批判的时候,你是最开心、最快乐的。一切都只是玩具、游戏,只是一种展现。我们可能失去了那个能力。
附:
有一次,唐太宗问玄奘大师:“我想供僧,但听说许多僧人无有修行,应当如何?”大师开示说:“昆山有玉,但是混杂泥沙;丽水产金,岂能没有瓦砾?土木雕成的罗汉,敬奉就能培福;铜铁铸成的佛像,毁坏则会造罪。泥龙虽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须祈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须恭敬凡僧。”唐太宗听后恍然大悟说:“我从今以后即使见到小沙弥,也应如同见佛一般。”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