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线索找寻盲点
修行的盲点就是进入桃花源溪流中的关卡,在修行过程中总有些盲点,虽然知道是这条路,但是遇到盲点时仍会不自觉的就折返,无法进入所谓的「无所得、无所取」的境界。因为,在那种境界毕竟是违反我们的潜意识。未解脱前,尚没有办法过那种生活,然而那才是我们真正的家。在闻思修中,也就是溪流的前半段,就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在那些工作做得比较纯熟后,会比较容易穿越习气,进入止观的状态。如果要等到身心疲惫老化,冲突对立严重时,就很难有禅定功夫也很难去观照了,所以我们在平常就要去观照。
「观照」与「思想的分析」,有一比较不同的地方是它是体验性的,若没有体验的话则只是一种思考而不是照观。例如说:现在胸口闷闷的,那就有观照的对象,这到底是什么事情使得有这种现象?我们就根据四念处的线索:胸口闷闷是身念处;情绪不佳,有点忧伤是受念处;到底是哪一件事情没有完成,使我感到有缺憾而不顺的感觉,这是心念处;最后还要进入法念处,要观察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一件事情可解剖到细部的结构,而见到引起我们内在苦的因。也可庞大的整个生命及整个存在,也会造成我们的苦,因而去探讨人生的意义何在?活着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很无聊的活着,这也是一个疑团,任何大小的情境,当我们有盲点时,我们就无法进入止观。当我们进入止观时,就会见到盲点,当发现时忽然之间就已跳过去。
我们在溪流的中段要学习不断的往前冲,逆流而上,时有后退,但仍不停止前进,时间久了就可进入较平静的水流,此时进展也较快了。是什么因素将我们往后拉,是我们过去思考的习惯、感情的需要、身体的需要让我们后退。当我们将一切舍掉变成未知时,就突破盲点,那是真正实相本来状态,那时我们是有智慧的,能见到一切的盲点,所以一位解脱者、明心见性、证果的人,他看凡夫很清楚,只要看凡夫在作什么就可以知道他的执着点、盲点。但是凡夫不知道自己的盲点,即使盲点被点出了,他仍然不相信。在认知上有盲点,内心的苦才会升起,例如:有些人身体不好,但是仍能积极乐观地做许多事,但有些人就天天在忧心忡忡。内在里只要对一件事的看法与过去有不同,就能发现盲点,也就是溪流中的关卡,就能进入桃花源。
在做四念处时就要问自己「坐着的人是谁」,这样我们就是在练习找寻线索,最后就能进入止观。我们在参疑团时,大部分是以思考的方式进行,但是当我们疑质到最后,会发现所有能应对质疑的答案都是属于思考性的。思考所得的答案,并无法得到我们想要的,使我们满意的,使我们安心的,但是一旦进入纯然的观照,内心的结就能解开而自在。
*预设立场就是盲点
观察与观照是每个人都有的本能,我们只要眼睛睁开就可见到外在的景物,但是我们心中的眼却是闭起来,可以说是「视而不见」。为何说内心的眼是闭起来的?当我们有一结论时、认为这就是「什么」时,内心的眼就是闭着的。古代的人相信「天圆地方」,因此大多数的人就不会像哥白尼去观察天体的运行,也会始终相信天上的星星、月亮、太阳是绕着地球运行,这种「地球中心论」就是最大的盲点,就是没有彻底的观察,人若没有预设结果,就能有一番发现,「有我」、「无我」以「我」为中心就与「地球中心论」是一样的。我们没有观照时,这些「我」就是根深蒂固的假设,也就是我们从不怀疑「我」的存在,「我」是一切的中心,「我」是最重要,对这样的「我」没有观照,而紧紧地抓住,谁要来质疑挑战,「我」就要不高兴,这就是我们最大的盲点。
依附在这盲点之下:「我还要怎样怎样才可以」「我必须受到保护才可以」「我必须有能力做很多事情才可以」「我必须让人看起来很好看」「我必须有....」,围绕着「我」建构成一整套的体系之后,才认为他是对的,如果这整个架构有一个缺陷时,心里就有遗憾,这样的架构就是我们基本的假设,但它却是一个大盲点,这种的盲点是我们的文明所一直沿袭的思考及认知模式,任何的观察都不往这方面来突破,都是观察外在来满足自我的需求,那样的观察都是片段不彻底的,佛法就是要我们观察「我」(盲点)。身念处可去观察「我的身体是什么?」,身体只是四大的运作,心念处则加上「心」运作的观察,四念处观察的结果只是身心的运作及与外界的互动。所以我们可以体验到觉知与禅定是有一段距离,禅定是只要一个对象,如:呼吸、佛号,但觉知是整体的,不但是专注而且是活在当下,是觉察力敏锐,是开放的,有觉知的观察是不以「自我」为中心,不假定「这一切都是需要的」,先不必假定「要怎样才会幸福」,这些假定都先暂时抛开,不要有任何的结论,我们就去看看我们自己的一切,看我们的身心。「看」是每个人都有的能力,只是因为多了一些杂质,因此所有的「看」都不能看到内在的本质。
所以不要将观照想像成是离我们很远的境界,其实每个人内心的「眼」都可以睁开来的,只不过是被过去的一些思考模式、预设立场、自我中心所蒙蔽,至于我们要如何发现,这些都是「模式的」「预设的」,就是用「心」来看,用智慧的眼睛来「看」。*「苦」是找寻盲点的线索
观照的过程中,思考仍是需要的,「内心苦闷」时是先「分析」,也就是先经过桃花源溪流的前半段,它是以脑力来分析,但是真正去体验实相时,也就是溪流的后半段时,是用「直观」的方法,是须先静下来,然后去直觉当下,忽然有个发现:「这是我需要的答案吗?」「还是它只是个思考」「它是别人给我的答案」「不是我自己体验的」「我要的是自己找问题」「自己体验答案」「我真正的问题是我不快乐」「为什么不快乐?」如此思考下去,会发现我们的快乐是在拥有一些外在的东西,是能完成自己的心愿。会发现我们努力追求,也不一定能得到。我们的快乐是建筑于外在,若能达成心愿就快乐,否则就感到不快乐。会发现缘起是因缘的流变与我们的心愿常是不一致的,因缘有因缘自己的变化,我们的愿望只是五蕴中的一个「行蕴」,这时就有一个很重大的发现:使我苦的不是外在,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有「行蕴」,有愿望不断要去实现,但因常和因缘相冲突所以有「苦」,因此「苦」是找寻盲点的线索,也是第一层的盲点,可透过思考而被发现。
第二层盲点是「我这愿望是从何而来?」,这层盲点透过思考是找不到答案的,再怎么分析也得不到答案。这时只有观照才能观照到,例如:修四念处的心念处就是观照自己的心念,念头升起而想要去实现它,若无法实现就不快乐,这样的去观照念头的种种愿望是从何而来?会发现其实它也是因缘和合而来,但这结论是要从观照而得的。婴儿没奶吃或身边没大人时就哭,它没有思想只有一强烈的念头,这就是自我中心。我们有观照就能慢慢看到念头是从「自我」而来,这时就能感受到所有的快乐都建立在「自我」之上,回头来探讨「自我」是什么时,这样的盲点就真正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给的。他人给的问题总是无关痛养,但是当自己静下来思索不快乐的原因时,到最后发现原来所有的问题都出自「我」,这时就真的搔到养处了。
静坐下来找寻问题的核心时,同样有线索可以追寻,例如身体的变化。当念头不断升起时,其中有一个念头的升起引发身体的变化时,这样的情况就是一个线索,当情绪出现时就去看它,去看色、受、想、行,例如:看到我有一个愿望,因为没有达成所以我烦恼,这样的看到是属于观察,是由分析思考来帮助观察与找寻线索。当找到问题症结所在时,就要定住这点,例如:我常有这个愿望,很渴望去实现它,这时我们要和自己的渴望在一起,看着它,不要怕它,就会慢慢地对它升起的过程与因缘都能亲自看见,别人分析的作用很小,亲自去看见才有冲激力,所以思考本身不是问题,没有体验才是问题所在。观察本身不是因为思考性的观察就不能开悟,思考如果用在正途,它是有帮助的,但是思考没有办法代替体验。要去亲自体验,看到自己的念头、愿望、渴望的升起、因缘的形成。例如:自己的成长背景。小时候家里很穷买不起玩具,所以现在对好玩的东西,就特别的能在其中得到快乐,如果这些过程能看见的话,就愈能对自己有所了解,最后就愈能接近核心了。
*盲点的形成原因各有不同
有些人内心的苦是苦在焦虑、担忧,有些人苦是他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有的则是觉得很无聊很沉闷,总觉得活着不知道为了什么,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能带给他快乐的,也不特别想要什么,只是觉得很空虚,也有些是环境使然。例如:从小在深山里修行,你说他的悟道就能比较快吗?那种环境我们只能说是一个很好的缘,但他如果没有疑情,没有观察,那么生命的真相是不会显现的,能量是不会被释放出来,他可能会变得愈来愈懒惰而迟钝,陷入另一种框框中,只是他的执取和红尘中的修行人不同而己,仍是有让他执取的对象,例如:很平静的生活只要这样就好,他不愿意接受挑战,不愿意面对自我的消失。即使在深山中六根、六尘仍存在,也有执取。这样的执取就是他的生活,也有「我」「我所」在其中,当他面临死亡的挑战时,他不一定有「无我」的智慧。所以仙人过的生活虽然洒脱,但是不等于解脱。欲望少的人,接近佛法,但不等于佛法。苦行若没有觉察观照,而把苦行当成是功德,或是一种工作在进行而可以完成的,那就是「法执」,也就是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没有活在当下。所以这种修行人就会一直停留在桃花源溪流的前半段。前半段每人着重点各有不同,有些人是「戒」的部分、有些人是「定」的部分、有些人是「慧」的部分,但是到后半段就全部整合起来一起修,后半段的修行就会不断有发现,不断的有「悟」而不是有「得」,自在解脱的味道会愈来愈浓厚,比较通情达理而灵活运用,慈悲智慧都是从内在而出,内在的预设立场不断的被发现,也不断的被抛除。
*体验的重点
体验的重点,第一是桃花源溪流前半段的准备工夫要做得纯熟。第二是要突破盲点,或是说找到盲点,如果连去找的心都没有,就会一直停留在前半段,仍是在烦恼中打转。所以追求真理的「道心」一定要具备,求开悟证果的心仍是要有的,如果没有这「心」,就难达成目标。例如:要明白人到底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不是用思想、哲学去探讨,而是真正的去体验到、感受到,要有这样的动力。在修行中是有思考的也有体验的,但是要学习如果只有体验而没思考会是如何?烦恼现起时不要急着逃避,与它相伴,看结果又会是如何?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