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一种较为常见而又难治的神经症,药物治疗效果为40~60%[1];心理治疗也有同样的疗效[2]。笔者采用佛教心理治疗[3]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1 对象和方法
对象:为1997~1999年在我院门诊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入组条件符合CCMD-2-R强迫症状诊断标准[4];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 20[5];未服用任何精神药物或停药4周以上;无严重躯体合并症和人格障碍。28例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9~52岁,平均31.54岁;病程2~32年,平均5.62年。
方法:疗程8周,每周面谈2次,每次50分钟,运用佛教领悟疗法向患者讲解强迫症的发病机制、分析症状产生的原因,破除妄念,获得精神解脱。同时,布置两项家庭作业:一是带病坚持体育锻炼,做家务和社交活动;二是每天静坐三次,每次30分钟,仔细回忆面谈的全部经过,包括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
2 结果
Y-BOCS评分:治疗前为26.12±4.33;治疗后为12.54±4.52;以Y-BOCS评分下降40%以上为有效。本组患者有效率为67%。
3 讨论
3.1
自我反强迫 强迫症状的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4],形成强烈的心理冲突,自我强迫是无法克制的,患者却以为可以克制,于是就产生了反强迫。这种情况叫做“我执”[6],诸法无我是佛教的基本命题之一,意思是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而成的,不存在独立不变的主体,不存在起着主宰作用的“我”,企图用主观意识去影响现实和自身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妄念”,必然会导致挫折和痛苦。只有放弃无谓的努力,不去克制自我强迫,才能彻底消除强迫症状。强迫症状的消除分两种情况,一是症状消失,强迫症不治而愈;二是症状发生转变,强迫症状变成强制现象、冲动控制障碍、仪式化行为和其他不良习惯。
3.2 无意识 佛教讲因缘,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在整个因果链中,阿赖耶识是第一个环节,阿赖耶识又称藏识。藏有所藏、能藏、执藏三种意义。所藏是指阿赖耶识具有产生一切现象的潜能,能藏是指把来自五官和意识的信息收藏起来,执藏是指被意识迷执为“我”。换成现代心理学的术语,阿赖耶识就是无意识(潜能)、记忆和自我[7]。一切现象都是阿赖耶识的产物,强迫症状自然也不例外,这个观点与精神分析是一样的[8]。佛教没有具体说明无意识如何转变为强迫症状,故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补充。在精神分析学派看来,强迫症状、强制现象与仪式化行为并无多大的区别,都是无意识的冲动通过自我防御机制的象征性表达。既然是象征,就不必当真,以看电影的心态对待之。
3.3 静心疗法 许多强迫症患者虽然在理智上已经明白强迫症状只是一个幻象,当出现时难免会引起焦虑不安,于是就情不自禁地予以克制,用静心疗法消除焦虑,就能破除我执。静心疗法又称佛教放松疗法[3],源于禅定。中国佛教一贯主张定慧双修,即在定中观想和思考有关解脱的问题。静心疗法也是如此,比单纯的放松疗法和入定更有效。
强迫症为什么会头痛?失眠是一个原因,思虑过多是另一个原因,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他试图找到能看、能听、能嗅、能尝、能触、能想的背后是否有一个主使者,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一切都是因缘的聚合,根本无我可得。但他不会观照无我,只是自己瞎琢磨,也许机械唯物的观念很深,感觉意识活动是在脑子里的一堆生化反应,他试图看清这个反应过程,于是注意力总在头,所以就头痛。不管做什么注意力总在头上,头上神经很紧张,想放松可是不能放松,因为想放松他会想谁来放松,当然还是脑子控制放松,于是他想控制脑子是怎么控制头上放松的,结果注意力还是在头上,根本不能放松,越搞越糟。
但仅仅因为错误观念(想在脑子里找到意识主体)应该还不至于导致强迫症,我回想自己是思虑过多,心绪非常混乱,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感觉自己好象被卷入了湍流中一样慌张,他试图抓住一件东西使自己能安身立命,他抓住了头上的感觉,就好象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不放,所以他的头一直痛。
我是因为恐惧、焦虑而导致失眠、抑郁,并产生强迫性人格障碍,最后练气功不当而导致严重的强迫症(也许还有气脉不调的问题),主要症状就是头痛,注意力总在头上不能放松。上进心、谨小慎微、追求完美这些都不会导致强迫症,错在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为什么恐惧、焦虑呢?因为贪心重、淫心重、执着心重、自恋心重(爱面子),这是病根。
他必须抓住一个感觉,做事情心里才能感到踏实感、安全感、尊严感等等,也就是“我”感,他不敢放弃这个感觉,所以强迫症的原因根本上是“我执”。从这里可以看出强迫症其实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
一切都是因缘的造化。包括我们这些有智慧的生命包括我们的耳眼鼻舌身意、五蕴十八界。所以因缘的造化是远远超越人的智慧,人的色身和智慧可以说只是它的一个子集,造化的一部份。
比如人的眼睛看见东西,因缘和合的结果,与生具来,不是后天我们创造出来。我们每天看东西前,不用想--眼睛呀,我要看见东西然后才看见东西;我们的鼻,舌也是如此。我们的每个器官也是,我们吃了东西,不必告诉胃,胃阿你要把它消化了再传给小肠,然后再告诉小肠,小肠阿,你要吸收营养啊,废物要传给大肠。肺阿你要不停的换空气阿,心脏阿你可不能休息阿,不要跳太快也不要太慢。。。
非但人是这样,所有相似相续的因缘造化都是这样。比如植物成长开花结果,前面不用告诉后面要怎么做。火焰相似相续,前面的火苗不用告诉后面的火苗,你要把火传下去,而自然能相续。
因为这些都是“本来如此”-- 因缘自然而然的造化。如果我们还要动脑筋来协调这一切的话,那就是头上安头。也叫作妄。
在这因缘幻化的相似相续中,本无内外之分能所之分,比如火苗,没能火苗和所火苗两半。但人却一念欲明,于[本明]中分出能明和所明也就是能觉和所觉。这能所一分,妄想就开始搅动,原本清静的开始受到了搅动,基本上善念造善业恶念造恶业。
由于对能的执着,忘功用中,这[本具的如来功德]就被妄念覆盖。本能被我能覆盖,本德被我见所覆盖。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佛经有句话说:有觉觉痛,无痛痛觉。意思是可以觉知到疼痛,但是这个疼痛不会痛到那个觉知,也就是那个能觉知疼痛的本身是不会痛的。
如何观察恐惧、焦虑、抑郁以及希望、快乐、喜悦等等情绪?应以平等心观察这些念头的生死、灭去。看只是看,听只是听,触只是触,尝只是尝,嗅只是嗅,认知只是认知,其中并没有一个“我”在承受。
保持平等心是基础。应该有的强迫症患者一遍一遍地思考、重复同样的问题,其实也试图去了解这些问题、情绪背后的原因,但是他心里不安因素太多,不能保持平等心去观照念头的生灭,结果只是被这些负面情绪越来越深地纠缠住。
为什么他心里不安呢?以佛教来说,有果必有因,痛苦病因是前世(或者今世早年)所造恶业所感,现在因缘成熟,果报现行。过去伤害了别人,使别人感到害怕、恐惧,这是病的因;自己心中的恶业:贪心重、淫心重、执着心重、自恋心重(爱面子),这是病的缘。因缘和合,产生现在痛苦的果报。
强迫症怎样才能好转?改变病的因缘,病的果也就改变了。必须忏悔业障,并改正不良习性。
我得强迫症十几年了,曾经比较严重,现在好了大部分。
以上是我对这个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的看法。如何保持平等心?这得看平时做人的厚道。有烦恼、有痛苦、有兴奋、有荣耀,对这些境界都不执着,始终安祥平和地做每一件该做的事情,内心不贪恋也不厌恶,不急燥也不压抑,始终怀着慈悲、包容的心态,为他人着想,自己的烦恼都不算什么,这样才能有平等、祥和的心态。
所有的挣扎和向上都会令自身反而受害,而不挣扎问题也不能消除,左右不是。
自古正邪不两立,这种情况,是正气未充,所以较量不过它。邪念由心生,正念也由心生,大乘法中念起待缘,念灭则不待缘,前后二念生起,都是当处生当处灭,二念两不相见。所以,想以念搏念,了无此理,因为用心不精纯,见地含糊,以为是二念相战,其实是控制的这个念头搅起深层习气中的恶念,所以看上去搞不定它,知道这个道理,有两种方法:
一是想办法弱化前念缘起,缘起可能很复杂,但可以用分散注意力的办法逐渐减少这种强迫的缘起,拉皮筋也算是一种,但适不适合自己要自己判断……可以做一些分心的事,做做家务洗洗碗扫扫地什么的体力活,或者看书看电视……,总之分散/减少前念的缘起,慢慢就好了,这是一种。
另一种,熏后念不理前念,注意是熏习而不是压制,后念起时前念已灭,本无念可制,莫起争意,存后一念即可。我是信佛的,所以礼拜、忏罪、持咒、念佛,如此正念熏一分则前念少一分,正念分分长,恶念分分销,慢慢就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佛法的修证体系完整正确无误,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正是为对治内心烦恼而设,并且有佛菩萨和历代传承上师的殊胜加持,对治疗这种精神疾病最当机不过了。
从佛法的观点看,给我们带来痛苦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恶业,而这些恶业又是由我们往世所做之恼害众生的恶行产生。因此心中应常常思维“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之法义。以如是忏悔的心态去修持,恶业就会如大火中的片片雪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某种角度说,咱们凡夫多少都在邪念强迫症中过活,然而心念太粗,觉察不到自己烦恼妄念迭生,很多事情不对但还是去做,还是去想,控制不了,所以才要修行。所以强迫症也没什么怪异,大家同病,就把它当作修行吧。
因为紧张、焦虑,因而总是突出“我”的意识。紧张、焦虑又是因为:
1、恐惧。对未来未知的恐惧,或者害怕失去什么。
2、贪执、幻想。期待得到什么,比如总想我是什么什么,我要怎样怎样,即使是想以后为人民服务,也是“我”要为人民服务,幻想“我”成为什么什么,贪名贪色,自恋成癖。
对治方法:
1、忏悔。忏悔心识中的恶习。
2、发愿。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愿代众生受无量苦。
3、活在当下。看破世间的无常与虚幻,不攀缘过去与将来,随缘尽本份,活在当下的每一刻,勇猛精进,自利利他,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