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文网

论佛教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3-07-19 10:19:19作者:地藏网

  论佛教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来源:(原载《佛教研究面面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董群
  对于佛学研究的方法或方法论,已有许多人谈及,也有专门著作的出版[1]。在研究方法方面,人们使用较多的是文献学方法、考据学方法、思想史方法、哲学方法之类,中国大陆学术界自觉地从伦理学方法角度进行佛学研究方法检视者还较少。在中国大陆的学科分类里,伦理学是从属于哲学的,也许可以说,伦理学的方法可以包括在哲学方法之中,但从二级学科的角度看,伦理学方法和哲学方法还是有不同的。哲学方法在西方的发展中,常常是追问本原的方法、存有论的方法,而伦理学的方法,则侧重于关系思考。本文着重谈佛学研究的伦理学方法,并从宗教学和伦理学交叉的角度谈伦理学和佛教视角的佛教伦理研究的不同。
  一、佛教伦理学的两个视角
  伦理学要回答的问题是人应该如何有价值地生活?如何正确地行为?

生活或行为原则具体体现为道德规范,处理的问题是“关系”。世俗伦理学一般处理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当代的伦理学则扩大至人与自然的关系。佛教伦理学研究的是佛教生活中要处理的诸种伦理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在学科分类体系中,佛教伦理学的上一级学科是宗教伦理学,属于伦理学和宗教学的交叉学科。伦理学学科可以研究它,宗教学学科也可以研究它。但两者的研究视角是不同的。如果是从纯伦理学角度的研究,是“宗教的伦理学”(EthicsofReligion),“伦理学”是方法,“宗教”是研究对象,研究者可以是伦理学家,也可以是宗教学家。从宗教角度的研究,是“宗教性的伦理学”(ReligiousEthics),伦理道德是研究的对象,宗教是方法,研究者多半是专业宗教人员,因为需要对于宗教有专门性的训练和了解。当然一般的研究并不去作这样严格的区别,研究到这一领域的高层境界,也不会去理会这种区别。
  这一学科的具体化,则是对于具体类型宗教中的伦理道德思想的研究,形成诸如佛教伦理学、伊斯兰教伦理学、基督教伦理学等等具体分支。西方传统的宗教中对于伦理问题非常重视,以天主教伦理学而论,天主教对其的研究非常深入,在中世纪时代其实就开始研究了,并形成了经典性的思想和著作,以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天主教伦理学有专门的名称,或称道德神学,或称神学伦理学,其宗旨在于探索宗教生活的道德维度,实际上更多的是从宗教学视角的研究。佛教伦理学的研究,在汉语学术界里的成果很少,最近的研究以昭慧法师的成果比较突出,而西方世界对此的研究成果较多,仅以英语类成果为例,可以参见PeterHarvey所编撰的《佛教伦理学参考书目》(BibliographyonBuddhistEthics)[2]。
  二、从伦理学的视角看
  从伦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佛教伦理学,应以伦理学方法为基础。伦理学的方法,经过西方伦理学的长期发展,已经形成德性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元伦理学、应用伦理学几大门类。那么对于佛教伦理学的研究,遵循这些方法,而有佛教的德性伦理学、佛教的规范伦理学、佛教的元伦理学、佛教的应用伦理学,由此构成较为完整的佛教伦理学体系。
  德性伦理学(virtueethics)是伦理学的最基本的类型,它把德性或美德看作伦理学的核心,人应该做具有优良品德的人。伦理学最早的基本类型就是德性伦理学,古希腊伦理学、中国儒家伦理学莫不如此。古希腊有四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儒家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中世纪的基督教伦理学依据古希腊伦理学,也是德性伦理学的思路,提出信仰、希望、热爱三大主德。
  佛教伦理学本质上也是德性伦理学,从德性伦理学的角度看,研究的对象是佛教中所具有的优良品德。常言说,出家人慈悲为怀,慈悲就是佛教的最基本的美德。小乘佛教的戒、定、慧,实际上也是三大美德。五位七十五法中的心所有法中的十种大善地法[3],就是十种美德。大乘佛教的六度,实际上也是六种美德,瑜伽行派的五位百法分类中,心所有法中的十二种善法,就是十二种美德[4]。佛教中的美德称为善,与善相反的是恶。佛教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主张以追求美德为基本的修行目标。佛教把善区分为有漏善和无漏善,可以理解为有漏的美德和无漏的美德。有漏善是世间的善法,佛教概括为五戒善、十善等即属于此类。无漏善是出世间的善,为追求出世间理想而修持的善行。佛教的美德集中地以戒的形式显现,防非止恶之戒,亦称善戒。
  规范伦理学(normativeethics)研究的是如何确定正确的道德行为的原则或规则,而不是具体研究不同的道德规范。西方的规范伦理学一般认为有两个类别,一是效果论,二是义务论。效果论又称目的论,认为应该根据人们行为的后果来评价行为的道德意义,行为的善恶与否,由行为的结果决定,而与动机无关,像伦理利己主义、伦理利他主义、功利主义、契约主义、实用主义等都属于这一类。义务论以应当、适当或职责为基础,它要求根据责任而行动,而不根据行动的后果做道德评价。
  佛教伦理学从规范伦理的角度研究,有佛教的规范伦理学。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佛教规范伦理学并不是要机械地追问佛教伦理是效果论的还是义务论的,虽然佛教伦理学基本上是义务论的,也有效果论的成份,而是要追问如何制定佛教道德的行为原则。对于这一点,恐怕会有不同的理解。昭慧法师的《佛教规范伦理学》将规范伦理学理解为两大类,一类是基础伦理学,另一类是应用伦理学[5]。笔者则主张,应用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单独的分支,伦理学有两大部分,一是理论伦理学,二是实践伦理学,应用伦理学属于后者,而美德伦理、规范伦理和元伦理属于前者。佛教规范伦理学讨论的问题,是“形而中”的问题,佛教制度层面的问题,因此重要的研究对象是佛教戒律制度。在佛教戒律中,佛陀根据一些具体的违背梵行的个案,制定出体现道德之“应当”的抽象规范,并提出制定这一规范的具体理由。可以说集中体现了佛教规范伦理学的精神。
  元伦理学(Meta-ethics,一译后设伦理学)既不提出道德规范,也不研究制定道德规范的原理,而是对道德术语或概念本身作语言或逻辑的分析,对道德判断进行判断,也称伦理学的逻辑学或认识论。1903年英国哲学家摩尔发表《伦理学原理》一书,标志着元伦理学在西方的产生,并且成为20世纪西方伦理学的主流,形成众多的流派。
  佛教伦理学从元伦理学的角度研究,而有佛教元伦理学。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传统的西方元伦理学的路子,去做抽象的道德概念分析,研究佛教伦理对于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的分析,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业?另一个重要的思路是,从对met(a)的理解来做这一研究。这个前缀词的意义是元、后等,代表着最基本的、基础性的。那么佛教元伦理学要研究佛教伦理中最基本的基础性的原理,包括缘起论、心性论等,属于“形而上”的层次。
  应用伦理学(appliedethics)或称实践伦理学,过去常常有学者认为它主要讨论如何运用伦理原则、道德规范去分析、处理现实的社会生活条件领域中的伦理道德问题,而现在则有学者主张它是伦理学的一个新的形态,对其有不同的解释。西方世界在20世纪中期兴起应用伦理学,现在已经成为伦理学的一大主流,中国学术界也有伦理学的应用伦理转向的趋势。具体的应用伦理分支,包括学术伦理、科学和技术伦理、军事伦理、政治伦理、环境或生态伦理、生命伦理、计算机伦理(包括网络伦理)、商业伦理(或企业伦理)、经济伦理、工程伦理等等,而每一种具体的应用伦理门类又有众多的讨论领域,比如生命伦理领域,就涉及到基因伦理、生殖伦理、安乐死的伦理问题、克隆人、堕胎、器官移植和捐赠的伦理问题,等等。
  佛教伦理学从应用伦理学的角度研究,就有佛教的应用伦理学。佛教应用伦理学的研究首先要确立佛教伦理的基本原则,然后才能由这些基本原则出发去分析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提供佛教的伦理道德观。目前中国学术界的研究还达不到这一步,基本上是在一些热门的应用伦理领域提供一些零星的佛教的看法,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在这一研究领域,需要研究出佛教应用伦理学的“通论”或“导论”,然后可以深入到具体的佛教应用伦理学领域,而有诸如“佛教的生命伦理学”、“佛教的生态伦理学”、“佛教的经济伦理学”、“佛教的政治伦理学”等,在各个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生活领域中,提出佛教的观点,提供佛教的意见。进一步而言,比如佛教的生态伦理学,首先要确立的是佛教生态伦理原则,诸如缘起性空原则、因果作用原则、世界整体原则、依正不二原则、无情有性原则、心净土净原则等,再概论佛教的人与自然关系观,具体讨论佛教的森林观、山河大地观、鱼虫鸟兽观、环境观、生态关系观等等。这类佛教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方面,还基本上是一个未被深入的领域。
  其实这种区分只是依据西方伦理学史的发展来定的,在伦理学家们看来,其中的区别也并不是十分严格,比如,美德伦理学,也常被视为规范伦理学的一种表现,而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之间的界限也很难完全区别开来。因此,佛教伦理学的研究,也并不要完全刻意模仿其中的某一具体方法而将其与其他方法严格区分开来。
  三、从佛学的视角看
  从佛学的视角看伦理和道德问题,主要研究佛教自身殊胜的伦理道德规范,探索佛教的道德原则和道德限度。这一角度的研究并不一定要遵从西方伦理学的所谓几大方法,而要从佛学体系本身来探求具有佛教特点的伦理道德思想。有的研究从缘起理论开始建构佛教伦理学[6],有的以轮回和业为基础开始阐述[7]。
  中国佛教的《大乘起信论》总结佛教的基本精神,实际上提出了佛教伦理学的佛学视角的思路,即本觉、不觉、始觉、究竟觉。依据这一思路来进行佛教伦理研究,首先要确立的命题是众生本来如何?众生本觉。与此相关的命题还有,本净、本有智慧等。其次要问,众生实际的道德状况如何?众生不觉,表现为染、浊、迷等等。第三要问,众生为何不觉?因为无明。无明为何会导致众生如此的实然状况?这里就涉及到佛教伦理的一些重大理论基础,如缘起论、因果报应论、生命轮回论等。如何达到始觉进而实现究竟觉呢?这就涉及到佛教伦理中的修行观,小乘的层面,修习三学,大乘层面,修习四摄和六度。实现道德觉悟者有哪此优良的品德呢?最基本的美德:五戒善,更深层次的美德:十善。以空观为基础的美德:无我、利他、慈悲。以心性论为基础的美德:平等。在社会伦理方面,经济伦理方面的美德:守法、节俭(少欲知足的消费观),政治伦理方面的美德:平等、民主、非暴力等。家庭道德:孝、报父母恩、慈养、教育、贞节、惜缘。
  职业道德:精进、敬业、不懈怠,等等。如何才是究竟觉的境界呢?这种道德之境体现为法喜禅悦道德审美之境,任运自然的道德自由之境,回向众生的利他之境,人间净土的社会理想之境。
  也可以专门以佛教戒律为对象研究佛教伦理,形成佛教伦理学体系。西方的天主教伦理学也有这一类的研究。
  四、结语
  其实,佛教伦理学的研究,常常是将此两种不同视角的方法整合起来,超越对于两者的机械区别,而将其融为一体。问题是要对佛教伦理学这个领域加以足够的关注。佛学也是指导人生的觉悟之学,其中的觉悟,也包括道德觉悟。佛教也是伦理性的宗教,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如果佛学中的这些思想或历史传统不被挖掘,不为今人运用于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如果佛教信仰者和研究者不能亲身实践佛教道德,如果佛教不能为当代社会和人们的道德生活提供有益的实际意见,那么佛教实际上是要放弃这一领域的影响力。
  【注释】
  [1]比如吴汝均著有《佛学研究方法论》,台北,学生书局1983年版。
  [2]JournalofBuddhistEthics7(2000)。
  [3]信、不放逸、轻安、舍、惭、愧、无贪、无嗔、不害、勤。
  [4]信、精进、惭、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5]昭慧:《佛教规范伦理学》第33页,台北,法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
  [6]比如昭慧的《佛教伦理学》,台北,法界出版社社有限公司,1995年版。此书从方法论上说更多地是佛学的立场。
  [7]比如,PeterHarvey:AnIntroductiontoBuddhistEthic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0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