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能行,千里即能行。”——证严法师《静思语》
三国时吴县人陆绩,六岁随父亲谒见袁术,席间吃橘子,
临走时偷偷藏了三个,袁术发现后嘲笑:“这小孩儿,来主家作客还怀藏橘子吗?”
陆绩说:“我娘爱吃橘,拿回去给娘尝尝的。”
袁术“大奇之”!
(《三国志·吴书·陆绩传》;吴县,今苏州。)
东汉安陆人黄香幼年丧母,对父亲尽心供养:
夏天时要把床铺和枕头扇凉了再让父亲睡,
冬天,则先替父亲把被窝暖得热热乎乎,才请父亲安寝。
(《东观汉记》;安陆,今湖北云梦。
)这两则至孝故事便是著名的“陆绩怀橘”和“黄香扇枕”。
而在今天的台湾,也有一个至孝故事广为人知,可称为:“锦云寿母”。
她叫王锦云,台中清水人,幼年过继给叔父,感念养育之恩,她对养父母十分孝敬。
那是1952年,王锦云15岁,养母罹患胃穿孔,病情危急。
她不仅跑前跑后悉心照料,还在“观世音菩萨”面前发大愿心:
以自己12年阳寿来换回母亲的健康。
不知是她无微不至的照顾降服了病魔,还是舍身救母的心念感动了菩萨,
养母竟奇迹般不药而愈,一时传为佳话。
我们评价某个人,一上眼,应先从“器识”看,
儒家的说法,“器”是“器量”,“识”乃“远见”;
佛家的阐释,“器”是“行愿”,“识”为“见地”,
本质一如。
为人子,行孝道,始于事亲,终于立身。
王锦云小小年纪器识宏旷,直心道场,绝非等闲。
五年后,一向身体健硕的养父,却因心血管疾病突发病故。
泪水涔涔滚落,王锦云开始思索生命的究竟,死亡的真相和人生无常的缘由。
1963年,她拜高僧印顺长老为师,出家比丘尼,获赐法名证严。
印顺长老与证严法师然而证严法师不会想到,出家反而让她更加入世,也许那才是她真正的佛道。
大乘佛法经典《法华经》最后说:“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南怀瑾先生对此阐释道:
“一切生活做的事都是佛事,没有在家、出家之别,也无出世、入世之祸。”
证严法师每月抄写一部《法华经》,一则为生养自己的两对父母祈福,
一则将千古大乘佛法“救度一切众生”的精神融入自己血脉,宁静慈悲之心与日升腾。
1966年,一次在医院门口,她看到地上有一大滩血迹,
便向周围人打听,有人告诉她:
“丰滨一个山村孕妇小产了,家人抬着赶了8小时山路,
但到医院因为交不起8000元(台币)医疗保证金,只好哭着将孕妇抬回,怕是性命难保啊!”
证严法师感同身受,她不是仅以一句“往生再世,皆当欢喜”的往生咒尽一位出家人的本分,
而是在悲悯贫病苦痛苍生的同时,
深深地意识到钱财虽是身外之物,却也能在关键时刻救人性命的现实道理。
不久,三位天主教修女来拜访她,谈及佛家的慈悲精神,修女们委婉指出佛教的保守。
证严法师深表赞同,暗暗立誓,一定要为芸芸众生做点事情。
证严法师早年修行的小木屋2006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先生出访欧洲前,在记者会上曾引用北宋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此为所有儒家知识分子的终极梦想,
而这也与大乘佛法“自觉觉他,牺牲自我,利益一切众生”有殊途同归的旨意。
证严法师深谙大乘佛法精要,不为自了修阿罗汉,而是想到:
“若合众人之力,那么阴暗角落苦难的众生,不就可以获得救助了吗?”
心之所至,足下立行。
她跑到制鞋厂,承揽下制作婴儿鞋的活计,和5位弟子一起,每人每天做一双婴儿鞋,并将每双4台币的酬劳积攒起来。
4元×6人×30天×12月=8640元每年,这笔钱就可以救助一位小产妇。
证严法师和家庭主妇们她还呼吁周围的家庭主妇们,每日买菜前,向竹制存钱筒中存下5角钱,
积少成多,积篑成堤,来帮助有困难的人。
尽管那个年代,大多家庭主妇不识字,
但证严法师“身体力行,救贫济世”的思想却得到了广泛支持,
1966年,她发起成立“慈济功德会”,
台湾公益事业的奇迹由此发端,人间正道不再沧桑!
2008年,“五·一二”世纪强震在四川造成严重灾情。
5月14日,800名武警官兵不眠不休,履险犯难,终于打通进入汶川的道路,
同一天,台湾慈济紧急动员,备妥4万件毛毯及1万多个生活包,约60吨物资空运至成都,
慈济人与10万名解放军一起深入灾区,当晚在德阳金山镇设立“慈济抗震服务中心”,
搭起200人份的蒸饭机,为灾民供应热气腾腾的咸粥和绿豆汤,让人们不再只啃干粮。
紧随其后,慈济的心理辅导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快速展开“三安”工作,
即证严法师提出的“安身、安生、安心”,
疏导抚慰灾民因家园尽毁,痛失亲人而造成的巨大心理创伤。
慈济向汶川捐建的小学纵观整个救灾过程,慈济反应之迅捷,救助之专业,令人惊叹!
而这一切源于50年来,以证严法师为代表的慈济人在公益事业上孜孜以求,专静纯一的赤诚之心。
早在2010年,证严法师提出“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
8万名志愿者积极响应,在全台5400多个环保站展开“净化人间”的绿色行动。
干净的台湾街头巷尾一群实业家也被证严法师的大爱感召,他们利用本身在纺织业的专长,研发出将废弃矿泉水瓶转化为化纤原料的技术,
并以此制作毛毯,既净化了环境又变废为宝降低了毛毯的制造成本,
在慈济过往的历次救灾中,小小的再生毛毯将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慈济人还发现,灾难过后,不但食品匮乏,连净水的获取都很困难。
于是大家想,能不能开发出不用蒸煮的即食食品?
所以,慈济的救灾食品是分层次供应的。
在灾难初期,提供罐装粥品与五谷饼干;
灾情稍有缓解,就提供锡箔纸包裹的米饭,不用水可直接加热;
等到恢复电力供应,便捧上香喷喷的香积饭......
“香积饭,好香!”
法国美食杂志Guidiplo的主编Marie女士在采访花莲慈济总部时,
对这种“方便米饭”赞不绝口。
她还不知道,这是多少慈济人心血的结晶!
慈济人寻访困难家庭多年前的一次冬令发放,证严法师发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虽然领回了米,但却无力烧柴煮饭。
心想:若白米饭可以像方便面一样冲泡即食,老婆婆该有多高兴。
于是慈济人就搭起一个小“研究室”,开始研发。
一会儿饭煮焦了,一会儿干饭不吸水了,......
他们不是爱迪生,更不是诺贝尔,只是平凡的普通人,
但证严法师那句“一粒米中藏日月,半升锅里煮山河”却一直鼓舞着研发团队,
终于,香积饭获得成功!
这不正是刘备所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诚心践行吗?
台湾有多少人口?
截止2015年底,2349万,少于上海的2490万。
却拥有仅次于美国和欧洲的世界第三大,亚洲第一大的骨髓数据库——“慈济骨髓数据库”。
它累积了三十多万份骨髓捐献志愿者的资料,
已为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骨髓配型支援,挽救了众多白血病和重度贫血患者的生命。
为什么?
大乘佛法讲“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天下万物不专为某一人而生,因缘和合,聚散有定。
舍掉一些自己舍不得的来帮助别人,令他人快乐,这就是“布施”,简单得很。
证严法师和慈济骨髓中心主任李政道博士,共同倡导“骨髓捐献,无损己身。”
打破了传统观念中“捐髓伤身”的误区,得到了广大台湾同胞的热烈响应。
2011年,李政道收到一封托他转交的信:
“救命恩人赖叔叔,我们本不相识,但您却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了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我要永远像您一样尽力帮助别人!”
这封信来自四川成都,正是一位台湾的残疾人赖先生,
用自己的骨髓给了那个四川省初中物理竞赛第二名的16岁少年第二次生命。
这份爱心,在儒家那里叫“仁”,“仁者爱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佛家那里就叫做慈悲。
证严法师今年81岁了,
50多年来,她与慈济人感人肺腑、荡气回肠的公益故事,岂凭短文拙墨可以道罄?
慈济人在孟加拉国1991年孟加拉国水患,美国的“9·11”恐怖袭击,
1998年长江流域大洪水,南美洪都拉斯大飓风,
2004年印尼的滔天海啸,2013年日本的福岛核事故,
都活跃着慈济人的身影。
从1998年开始,慈济人深入甘肃偏远地区,陆续帮当地群众打了一万口水井,为那块干涸的土地接引了脱贫致富的清泉。
而由证严法师发起建造,1986年落成的花莲慈济医院,如今已成长为台东唯一的医学中心,
培养了大批医术与德行俱佳的良医。
该院建立之初,就订下了免缴住院保证金的制度,
并以其巨大的影响,推动台湾卫生主管机构,将此制度推广至全台所有公立、私立医院。
当年那位交不起8000元保证金的小产妇终于可以安息了!
诚如证严法师所说:
“慈济人文不是写在书里,而是写在人的行动里。”
世人都觉佛学艰深难涩,常以做生意的心态求神佛庇佑,其实真正的佛学无非八个字: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曾国藩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
意思是说,你想自立和通达,就要先帮助其它人立足生存,帮助其他人通达人世。
他是看得透彻的,这本与佛法相通。
而证严法师更进一步,她就是鲁迅笔下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的一流人物!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