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痛苦,根源就是贪。贪的熄灭即是苦的终止。
/佛陀
一望无际的优娄频娄大草原上,一轮圆月冉冉从东方升起,这就是五月至六月间的月圆日。凉爽的微风,轻拂着尼连禅河岸的树林和大地。凉风习习,送来阵阵芳香。整个伽耶上空到处弥漫着清香。微风中,菩提树叶沙沙作响。菩提树下,苦行僧悉达多,背对着菩提树,跏趺正坐。
这一天,也就是他在人生中经历了三十五个春秋的日子,苦行僧悉达多,怀着坚定求证无上菩提的金刚意志,端坐在菩提树下。他望着眼前渐渐升起的月亮,溶溶的月色飘洒在伽耶的一片草原上。他毅然地闭上眼睛,入观第一禅。他制心一处,遣除散漫思维,远离执着,使整个身心充满法喜禅悦然后,他又一步步地深入二禅、三禅乃至四禅。
当他意识清净无瑕、一心不乱时,他单提一念,使之趋于获证忆念前生的智慧。一开始,他忆想起儿童时代的一事一物。然后,他进一步观察在前生前世是怎样轮回于娑婆世界。这样,他看到了一切事物的精神和物质变化现象。接着,他又看到芸芸众生是怎样轮回于生死之中。当他的意念专致于诱惑生死的业力时,他觉悟到,一切众生皆由无知结聚而生。
苦行僧集中思维缘起法,进而悟证了四谛圣法。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痛苦,其源由就是贪。贪的熄灭即是苦的终止。通向苦灭的方法就是八正道。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他觉悟到,如果意识远离了色声香味触诸染污法,众生就能证得苦灭。
他认识到,人们一旦能正确透彻地明白了八正道,苦灭之道就会自然现前。黎明时分,他融会员通了一切真理,觉悟了缘起法门,那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
众生之所以往返于此婆娑世界,沉沦于这生死之中,就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缘起性空之理。世界在变化中发展,经历成住坏空;人生在变化中生存,经历生老病死。而这所有的变化,包括有情无情,都是相互联击,相互作用的。每一众生、每一事物不可能以独立自体的形式存在。所以世界万有都是无常,根
本没有能起主宰的「我」。所谓的「我」是由众生妄执,执受色受想行识五蕴而成。其中每一个个体并非是「我」。此五蕴之内,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实我;此五蕴之外,也没有永存的「大梵」,所以五蕴皆空。但作为因缘的结合,有情作为一种形式还是存在的。正因为这种存在,众生被误导,而执着有「我」。有我执,必起我所之心,此心乃世界抗衡、人生纷争的根源。有我执,必有贪,有贪必有欲,欲乃生死之根本。欲望越大,失望越大,痛苦也就越大。所以,要想去除痛苦,就必须明了缘起性空之理。
苦行僧圆满觉悟了这种真理,获证佛果。他明白印证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之理。这种真理的印证来源于智慧和禅定,每一个人若能如此修习,就会与佛陀一样,觉悟真理。所以佛陀只不过是人类学习的榜样,是一位能引导众生发现、认识真理的老师。无论佛陀应世与否,此缘起性空之理永远存在。但是要能真正地认识到这一真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简单的事。佛陀是觉悟了的人,他不能代替他人使之得到解脱。每一个人的解脱还得靠自己的努力。
为了求证佛果,苦行僧悉达多苦行修行了多年。现在,他终于圆满悟证了佛果,他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喜悦。他微微地睁开眼睛。这时,月亮已经下沉了,旭日正从东方升起,放出万道霞光。
首先跃入他眼帘的是一群友善的奶牛,它们正围绕着他的菩提座,殷勤地凝视着他。接着,他看到雕塑一般的牧童,正在向他顶礼膜拜呢。
「善施童子。」
「尊敬的先生,我的名字确实叫善施,您是怎么知道的?」
「善施,我也知道你来这里好久了。」
「尊敬的先生,是这样。只因为您闭着眼睛,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我还以为您没有睡醒呢。尊敬的先生,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您还闭着眼睛时,我看见一道道紫色霞光,如同一道彩虹从您的身上放射出来,我就赶忙奔了过来。可是我的牛群却跑在了我的前头,它们都睁大了眼精,围成一圈,望着您。尊敬的先生,我以前可从来没有见过您的身体发出如此辉煌的光彩。您真是一位神仙啊!」
「善施童子,我再说一遍,我是人。善施童子,我已获证了我希求已久、探索多时的无上菩提。我已不执着世事万物,我去除了一切不净,从贪欲中解脱出来,善施童子,我将常住寂静,不被激情所动。为了世界上遭受痛苦、悲伤折磨的众生,我希望为他们指明一条我清理出来的光明大道。善施童子,你对我一直很好,早晚用牛奶供养我。你想不想渡过这无常、痛苦的世界,而求得解脱?」
「尊敬的先生,在我一生里,我只希望带着我的牛群,踏遍优娄频罗的大小草原。」
「善施,你满足这样的生活吗?」
「是的,尊敬的先生,当我在草原上感到孤独寂寞时,我就从腰里掏出笛子吹它几下,对我的牛群讲几句话,或者骑在马背上与小牛犊玩耍,或跳到河里痛痛快快地洗个澡。当我感到饥饿时,我就爬到奶牛的肚皮下,把奶头塞在嘴里,吸几口牛奶。」
佛陀望着放牛娃,眼前充满了悲悯。他静静地思索起来,是啊,他一心一意精进探求的深奥法理,远远不是像善施这样的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他想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他精辟地构思出他的法理。为了利益一般大众,他把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建立于八正道之上,那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为了更有效、更方便地教化众生,佛陀如是思量道:
首先要让人们认识此娑婆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蕴炽盛皆苦。虽然此世界也有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只是短暂的,归根结底是痛苦的根源,因为世间一切诸法皆是无常。痛苦的原因是可以得到解脱。苦的解就是涅槃,而涅槃的证得就是去除一切贪,放弃所有内心对外物的执着,使内外一如。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那就要修习八正道。此道乃是通达涅槃的唯一捷径,这就是中道,能远离削弱智慧的苦行和阻碍道德发展的自我堕落:
一、正见:此乃四圣谛之理,认识自己本来面目之智。
二、正思维:这是一种精神境界,完全去除了错误、不健康的思想和认识。所以正思维具消除不善、发展培养善的作用,应包三个方面:
1.远离欲乐,无我不执着。
2.慈善无瞋。
3.无害,悲悯同情。
贪、瞋,加上愚痴是此世间一切痛苦的主因。有情众生不是爱执于适意欲望的外界,就是瞋恨背离欲望的事物。由于爱执,有情众生贪求物质享受,不择手段,以达到欲望的满足;由于瞋恨,有情逃避不适意欲望的事物,以至想毁坏它。但是如果有情通过内在的智慧,拋弃自我,那么爱执和瞋恨就会自然消亡。
三、正语:正思维引导正语,包括不妄语、谤语、恶语和绮语。如果一个人拋弃了自我,他就不可能为了自我而妄语、谤语,他就会诚实而值得信任,因而发现别人的善美,而不是欺骗、毁谤、批评乃至分裂自己的同类。慈爱无害的意识就不会导致既伤害自己,又伤害别人的语言,他所说的不但真实,柔和动听,而且起作用,有效果,也有利于他人。
四、正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在愚痴的引导下,杀和盗以贪瞋为基础。在精神发展之路上,众生应渐渐地断绝此三种不善,那么,由此而产生的不净就无立足之地。
五、正命:纯洁身口意三业之后,众生应致力于正命,那就是不事战争之具、不事人口贩卖、不因屠杀而饲养牲畜、不事酒业及毒品。
六、正精进:包括四个方面:1.令已生之恶拋弃。2.令未生之恶不生。3.令未生之善生长。4.令已生之善发展。
七、正念:正念就是正确地忆念身、受、想和外色。对此四种的正念能去除欲望、快乐、常、「我」的错误认识。
八、正定:正精进和正念导致制心一处的正定。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助手,正定通过潜在智慧的作用,觉悟事物的本质。
和往常一样,善施准备挤奶。但他发现那儿摆着两只钵,问道:
「尊敬的先生,昨天一整天我都没有见到您,我还以为您走了呢,我很伤心。尊敬的先生,那儿有一只好钵。我就把奶水挤在那只钵中吧。」
「善施,这只钵是给你的。拿去吧,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还是把牛儿挤在那只粘土钵里吧。」
善施没有再争执,他马上挤满了一钵牛奶,捧到佛陀面前。接着,他拜倒在地,顶礼了佛陀,然后站起身来,问道:
「尊敬的先生,如果您同意的话,我就拿走这只金钵。它会派上大用处。那块草原中央一滴水都没有,我可以从这条河里装水带到那儿。」
佛陀无限悲悯地望着善施,说道:
「善施,如果说,我来这块美丽的乡郊是为了欣赏风光的话,我现在已如愿以偿了。你对我很好,但愿你前途美好。高贵的南蒂柯的女儿在我成道之前,用吉祥奶油饭供养了我。请转告她,我走了。」
「尊敬的先生,您将到哪里去?」
「孩子,我不知道。」
「尊敬的先生,我感到很伤心。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您这样受人爱戴、说话善良的人。您赢得了我的心。」
「孩子,战胜了自我情感的人确实是慈祥可爱。他们对万事万物贪无瞋,以平等之心对待一切,这就是我与众不同之处。善施童子,现在,与你爱戴的人分别,你感到伤心,同样的,你可知道,有一天,你不得不与你热爱的世界,你心爱的牛群和草原永别?」
「尊敬的先生,我知道,有时我也为此而悲伤。但是,我并不在乎。我不想痛苦地折磨自己,思考未来的不幸。」善施说道。
「善施童子,我不责备你。人类的延续而要许许多多像你这样的人。我不会强迫你的,你可尽情地徘徊于轮回之中。」
****
接着,佛陀想起阿罗逻迦蓝和郁陀罗摩子。他们曾请他在觉悟之后,前去教授他们。但是经内智观察,他知道他们在几天以前已经去世了。然后,他又想起,当他在毗舍离苦修时,有五位行僧曾精心侍奉过他。他知道,他们现在住在波罗那斯城的鹿野苑。他拿起钵,站了起来。
微风徐徐,吹着菩提树叶沙沙作响。佛陀深情地凝视着给予他荫凉舒服的菩提树。怀着同样的感情,他望着给予他寂静、风光优美的优娄频罗四周。然后,他转过身,涉水穿过河流,沿着河滩,沉着地迈着坚毅、威仪的步伐,走在他来时的路上。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