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法师就跟我们讲,老法师告诉我们,一切恭敬,修慧与福。老法师说,各位要知道,不但是人生在世,无论你是哪一道的众生,两样东西是不能缺乏的。这里讲是哪一道众生,你不管是天道、人道、饿鬼道,你也是要有福报啊,两样东西都不能缺,一个是福报,一个是智慧。第一个是福报,第二个是智慧,我们佛法里面讲说福慧双修。
要怎么修呢?老法师告诉我们说,你从世间法来讲,福慧双修,福摆在前面。福慧双修,福摆前面。老法师说,在佛法里面是把它倒过来,那就是慧福双修,可是我们习惯都叫福慧双修。所以在佛法里面,它是把它倒过来的,第一个是智慧,第二个是福德。这个没有老法师讲,我们还不会去注意,我们已经念习惯了,福慧双修。老法师说,从世间法讲,第一个是福,第二个是慧;但是如果从佛法上来讲,第一个是慧,第二个是福,慧福双修。
老法师说,你看,世间法跟出世间法,差别在这个地方。所以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你是在修世间法还是修出世间法?如果你把福摆第一位,那你是修世间法;如果你把慧摆第一位,你是修出世间法。老法师说,这两个东西,可以说都属第一,非常重要。你有慧没有福也不行,有慧没有福,罗汉托空钵;有福没有慧,大象挂璎珞。所以两个都很重要,两个都是第一,人不能没有福报,更不能没有智慧。
佛法之所以把智慧放在第一,它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因为你要超越世间。我们讲离开三界六道轮回,没有智慧是出不了轮回。你有福报,福报用完你带不走,家财万贯都带不走。所以世间法把福摆在第一个,因为他们不想出六道,没有想要出离六道,福摆第一个。你想要超越六道轮回,慧要摆在第一个,这就为什么佛法重视智慧?
我们最近也看到台北有一位,我们台湾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一个大企业的第二代,我们也是说,一般这种我们都说是含金汤匙下来的。他父亲本来就很有钱,留很多财产给他,他自己也很争气,在我们台北火车站附近,一家非常高级的大饭店的老板。诶,这几天看到新闻报导,他心肌梗塞往生了,也是很年轻,没有几岁,六十六岁而已,也是带不走,事业做那么大也是带不走。
所以老法师说,智慧跟福报从哪里来呢?老法师告诉我们,全是从法布施来的,从布施供养中来的。布施跟供养是一个意思。但是这个没有老法师讲,我们还弄不清楚。布施跟供养是一桩事情,但是为什么有时候讲布施?为什么有时候讲供养呢?老法师说,用心不一样,平常心修这桩事情,叫布施;恭敬心修这桩事情,叫供养。差别在这个地方,一个是平常心,一个是恭敬心。比如说,我们供养财物给别人,或者供养食物给别人,这个是平常心,那这叫布施。比如说,你拿钱给一个乞丐,或者你供养一餐饭给我们这个游民,我们现在讲叫流浪汉,这叫布施,但是如果是恭敬心的话叫供养。老法师说,比如说你送礼,你送礼给普通朋友,这叫布施,或者你送给贫穷人,这也叫布施。但是如果你送给有身分的、有地位的,送给国家领导人,这个不能叫布施,这叫供养,道理在这个地方。所以对父母叫供养,不能讲布施。你说,我布施钱给父母,这个老法师说,不对,要讲供养。供养带有恭敬,布施是平常心。对老师、对长辈,讲供养,这叫用心不一样。
那《华严经》就非常了不起了,《华严经》里面没有布施,统统是供养,为什么?因为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对释迦牟尼佛供养,我们对阿弥陀佛供养,我们对毗卢遮那佛供养,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说用布施还是用供养呢?全部用供养。所以在经上讲说,「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都是用供养这个字。你如说修行,也是一种供养;你帮助众生、利益众生,也是供养;你教化众生、摄受众生,也是供养,统统是供养。这就是完全用一个真诚恭敬的心来做,你所修的这个福多少呢?开智慧的大小是从你的心,你的心愈真诚,修的福愈大,开智慧也愈高,道理在这个地方。如果你没有真诚恭敬心,圣人来教你,你都得不到利益。
所以《书经》里面讲得好,《书经》上说,「满招损,谦受益」。这个在《了凡四训》里面也有提到,这个道理是真的。这个杯子里面是满的,它就不能再装东西了,再倒下去它就漫掉了;这个杯子是空的,它就能够得到利益,人家供养的东西全部都接收了。所以无论是世出世间法,学习第一个就是谦虚,你才会得利益,恭敬谦虚才得利益。所以印光大师非常慈悲教我们,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我们的心态十分诚敬,你就得十分利益。
同一个老师上课,几十个学生,学生得的利益都不一样,有人受益多,有人受益浅,道理在哪里呢?对老师的恭敬心,对你所学功课的恭敬心,这样叫敬业。所以你如果对你的工作有恭敬心,那你就会敬业负责,你工作会做得很好。老师没有偏心,都是真诚在那里教学,学生得利益不一样,哪个学生真的得利益,老师知不知道?老师知道,很清楚,为什么?看他的言行举止,毕恭毕敬,认真学习,这个学生肯定得到了。
这个是这一段,老法师给我们开示,一切恭敬,修慧与福,是从老法师在讲《净土大经解演义》一百七十七集里面出来的。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六六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