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文网

问题答问篇

发布时间:2023-07-24 10:59:34作者:地藏网

  问题答问篇

  一、义解

  二、修持

  三、信仰篇

  四、常识篇

  五、社会问题

  "为什么?"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

  "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信仰是入佛之门的首要条件。但是佛法除了信仰之外,还得从另外一个角度"为什么"来看,从怀疑来看。佛法常说:"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怀疑也是入佛之门。你没有问题,怎么会有解答呢?你有了问题,有了疑问,才能有解答。解答圆满,你生信了,然后才由正门导入堂奥。

  佛教不同于一般宗教的地方,是不怕人有问题,反而问题越多越好,怀疑越有越好。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佛教是不怕怀疑的,甚至是经得起怀疑的。本篇以"义解"、"修持"、"信仰"、"常识"、"社会问题"五个单元,来引导大众的思路走入佛教的正理。

  一、义解

  什么是无相布施?

  无相布施,就是布施时没有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物,当然布施后更不存求报的念头,这种三轮体空,无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大功德。

  为了求名,为了求利,为了怕堕入恶道,甚至为了求得自身的健康福祉而布施,就叫有相布施,是属有限的功德。不求任何利益,不计任何代价,以及有无报偿都不计较,完全为了别人的需要而行的布施,就叫无相布施,无相布施的功德是无限的。

  《金刚经》云:"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讲话、做事、吃饭、穿衣,只要心存慈悲,处处可以帮助别人,造福大众。但是不可斤斤计较于人我,不可罣碍布施多少于心上。

  什么是解行并重?

\

  修学佛法,首须理解经教,也就是要读经阅藏,听经闻法,以了解教义;如果不重慧解,盲修瞎练,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光在慧解上着力,在修持实证上没有下功夫,也只是"如人数他宝,自无半分毫",不能获得学佛的利益。因此,学佛必须解行并重。

  什么是五家共有?

  佛陀说世间的财物为五家所共有。所谓"五家",即大水、大火、盗贼、贪官污吏以及不肖儿女。虽然我们拥有万贯家财,逢到大火、大水,可以把我们的家当焚烧成灰,或流失净尽;遇到盗贼、贪官污吏,也会抢走我们的财富;即使亲如儿女,如果不肖奢侈,也会使家财转眼成空。所以,人生在世,累积财富不如累积功德。

  什么是诸行无常?

  "诸行"是指世间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这些事物,若依佛法来观察,没有一样是常住不变的。可以从两个道理来说明:一、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二、诸法因缘生,所以无常。什么是三世迁流?过去、现在、未来叫做三世。一切法在时间上 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故说无常。何谓诸法因缘生是无常?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因缘离散则消灭,因缘是无常的,由因缘所生之法,自然也是无常。譬如人生由过去的业识来投胎,到呱呱出世,由幼而成长,以至衰老而死亡,又再去投胎,以后又是死死生生,生生死死,如此三

  世迁流不住,生命实实在在是无常的。又众生的生死,叫做分段生死,菩萨位上的生死叫做变易生死,未成佛果,必然有此两种生死,有一期一期的生死之相可得,而此一期一期的生命,即是从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的变异而死亡。《法句经》说,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终当离,有生无不死。这都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

  人的心念亦然,一念生一念灭,刹那间变幻莫测;宇宙万事万物也是如此。一切现象是时时刻刻,刹那生灭,刹那变化,换言之,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已,亦可说是永远的过程而已。世界的生住异灭,气象的春夏秋冬,人生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的一切,均如大河之流,滔滔潺潺,永远如此,都是流动变化的状态。在这流动之中,并无任何一个不变的东西。

  再说宇宙世间一切事物,依物理学来说,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都是动的,即是无常。如花朵,以肉眼来看,它是静的,若用佛法来观察,则知组成花朵的各种元素都是动的,且在迁流不息的新陈代谢中。从各种元素的变化,而促成花朵的逐渐凋谢,它虽然也曾鲜艳一时,但终究要枯萎死亡,因此,我们知道它是无常的。如果它不是无常,而是常住不变的,那么花朵将永远不凋谢,不枯萎;既然会凋谢、枯萎,即证明它是无常的。

  通常我们说,人的感受有三种,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当然是苦,乐受依佛法说也是苦,这是坏苦。譬如健康、美丽,这是快乐,但当失去了健康、美丽时,痛苦就跟随而来;又如一般人常常感叹人生没有不散的筵席,筵席时快乐,散席时就感到悲伤,所以说乐受是坏苦。不苦不乐受所感到是行苦,如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世间没有真正长久不变的,这迁流不息的转变,带给人类的也是一种难以忍耐的苦,这是无常的苦。所以说,在诸行无常下,诸受皆苦。

  什么是缘起性空?

  一般人不了解佛教所说的"空",以为佛教所说的"空"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这可说是误解了空的真义。宇宙"缘起"的现象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因为因缘的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所以其本性为空。即世间上的形形色色,皆由于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为"空"。常人对空的了解,往往止于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说到有,则认为是什么都有的"实有"。其实,佛法所说的"有",是如幻的缘起假有,虽有而不碍其空;佛法所说的"空",是无实的自性本空,虽空而不碍其有。此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什么是涅槃?

  涅槃寂静是说不论世间如何动乱,最后终归于寂静;不论万法如何差别,最后终归于平等。动乱归于寂静,差别归于平等,寂静、平等,这就是涅槃的境界。依佛法来说,达到涅槃的境界,已寂灭了一切烦恼和生死,而到了离苦得乐的境地,亦即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惑业的果位。一般人以为涅槃是死后的世界,如某某法师去世,便说得大涅槃了。其实涅槃的定义是不生不死,即"灭度"的意思。什么是灭度?

  灭是除灭执着,灭除我执、法执,灭除烦恼障、所知障。度是度生死,度凡夫的分段生死,度圣贤的变易生死。涅槃是解脱,烦恼是系缚。离系缚处,即是解脱;断烦恼处,即是涅槃。譬如一个犯人,为杻械枷锁系缚时,无自在可言,一旦卸除了,便得解脱。众生为贪瞋痴等烦恼所系缚,若修习佛法,断除烦恼,即得解脱,解脱即是涅槃。除此以外,若想再觅一涅槃,实在不可得。

  佛在世时的诸大阿罗汉,也都是现证涅槃而后游化说法、托乞食。由此可知,涅槃并非离一切法之外,别有一物可以证得。法法本来即是涅槃,只因众生无明覆心,妄想执着,视一切我、法皆有实体可得,所以处处都成为障碍系缚。若是圣者,知一切缘起法,虽有而自性空,无所系着,则能即物而得解脱,解脱即是涅槃。

  什么是四依止?

  "四依止"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是学佛者应该依循的四个准则。

  依法不依人:依止永恒不变的真理而不依靠有生灭现象的某一个人。

  依义不依语:从义理本身去把握真理的内涵,而不执着戏论,满足于语言文字的游戏。

  依智不依识:以般若智慧为人生行为的规范,而不依顺一般的俗知俗见。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持究竟的宇宙真理,而不盲从方便邪说。

  四依法是我们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指南。能够依止四依法,得其门而入,才能探骊得珠,登入真理堂奥。

  什么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一"就是只有一个,"多",就有很多个了;但是,在佛教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一多不二。

  一朵花与一个虚空,孰多孰少?孰大孰小?一粒花种籽由种在土壤里到萌芽成长,需要雨水的灌溉、肥料的培育、阳光的照耀,还要有风来传播花粉,有空气来沃养成长。所以,一朵花是集合了全宇宙万有的力量才得以绽放的,一朵花即等于是一个虚空,"因缘有二法,实性则无二"||这也就是一多不二。

  再进一步从世法上来说,我们每天的生活里面,要吃饭、穿衣,要坐车、住房子,要希求多闻、资养色身。这一切一切,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农夫种稻、工人织布、司机开车、建筑师盖房子、专家学者讲授、科技资讯传播而来,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个人必须仰赖那么多人事的聚集辐凑才得以生存,这个"一"岂不是包含了无限?

  了解这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道理之后,就会觉得"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了。

  什么是菩提即烦恼,烦恼即菩提?

  佛陀成道时,即于菩提树下做如是言:"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妄想执着缠裹着我们心中本自具足的佛性,使之不得开显;但若离开此心,又别无烦恼可除,也别无菩提可得。所以,菩提也好,烦恼也好,都在此心的迷悟之间。一念觉则菩提显,一念迷则烦恼生。就像一面镜子,沾满灰尘时是它;

  拂去灰尘的,也还是它。要让它沾满灰尘或拂去灰尘,都只能在镜上求,离开镜子,则什么也找不到。

  当我们懂得往心内修正自己,探求自己本来面目时,烦恼虽热恼,解脱的希望也含生其中。

  什么是不二法门?

  显示超越相对、差别的一切绝对、平等真理的教法,称为"不二法门"。《维摩诘经》对"不二法门"的意见有:生、灭不二,我、我所不二,受、不受不二,垢、净不二,动、念不二,一相、无相不二,菩萨、声闻不二,善、恶不二,罪、福不二,漏、无漏不二,为、无为不二,世、出世间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我、无我不二,明、无明不二,色、空不二,根、尘不二,正、邪不二。

  而不二法门的人间化,即指:

  人在山林,心怀社会。

  立足地球,放眼宇宙。

  身居市井,志在佛国。

  天堂虽好,人间更美。

  法界无边,家庭第一。

  今日一会,无限未来。

  今之俗语多援引"不二法门"一语,转指学习某种学问技术唯一无二的方法。

  什么是一心二门?

  《大乘起信论》为了说明心的性质,遂将含摄诸法的众生心分为"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以显其体用,称为"一心二门"。"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都是说明众生与佛本具同一心性,只因无明妄想而呈现生住异灭、迷悟染净之相。

  心真如门:心的本体,没有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之相,为绝对平等之理体,此理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真实如常。

  心生灭门:心的动相,随缘生灭,所以呈现生住异灭、迷悟染净等对待差别之相。

  心的本体为生起万法的第一因,然凡夫偏于妄情,所以不见平等之理体,若除妄情,则真如之体自现。故知真如、生灭二门,实则不一不异:约义来说,真如门是绝对平等的本体,不生不灭的实在;生灭门则是相对差别的诸法,生灭变化的现象,二者截然不同,故说不一。约体而言,非真如本体之外有生灭现象,因此真如即生灭,生灭即真如,故说不异。以水波的关系为喻来说,水是静的,波是动的,此为不一;离水则无波体,此为不异,故知不一不异是一体的二面。

  从以上的诠释得到一个结论:宇宙万有的本体为一心,众生与佛同具此心,然此心有觉与不觉之分,故析为二门,觉者称为心真如门,不觉者称为心生灭门。由心之本体而言,具有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等性质,为绝对的无差别相,称为心真如门;由心之动相而言,具有生、灭、增、减等性质,为相对的差别相,称为心生灭门,此二者为一体两面之关系,即称为一心二门。若以禅宗公案"慧可安心"来说,未安之心就是心生灭门,已安之心就是心真如门,因此凡夫只要识心寂灭,泯除妄想的动念,即可见性悟道。

  什么是六成就?

  佛教讲因缘,凡事必须因缘具足、众缘和合,方能成事。此缘起法为佛陀所证悟,是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就是佛陀说法,也必须具足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等条件,才能开演法筵,此称之为六成就。

  如是:为"信成就"。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受如是之法是佛所说而不疑,并依之而奉行,故称信成就。

  我闻:为"闻成就"。是阿难亲闻佛陀说法,故称闻成就。

  一时:为"时成就"。指说法的时间,法王启运嘉会之时,众生有缘而能感者,佛即现身垂应,感应道交,不失其时,故称时成就。

  佛:为"主成就"。指说法之主,佛是世间、出世间说法化导之主,故称主成就。

  在某处:为"处成就"。指说法之处,佛曾于忉利天为母说法,除此,皆于人间的印度摩揭陀国、舍卫国等处说法,故称处成就。

  与众若干人俱:为"众成就"。指闻法之众,菩萨、声闻、缘觉、天、人等诸大众云集听法,故称处成就。

  以上六缘具足而教法兴,故称之为六成就,如果缺其一,即不能有正法流传,故知成就道场说法,非一人所能为,须待信、闻、时、主、处、众等因缘具足,方能开演法坛。因此今之说法者,应当秉着恭谨虔诚之心,宣说法要,令大众菩提增上,蒙受法益;而闻法者也应心怀稀有难得,难遭难遇想,并且发愿护持正法、成就道场,如此方能使佛光法水源远流长。

  什么是"般若"?

  能让人觉悟者,一切都是般若,如:无言说教、拂尘扫垢;不能让人觉悟者,一切都不是般若,如法华会上五千人退席。

  没有般若的人,就是盲人摸象,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般若"不同于"智慧",因智慧有善有恶,若智慧"生病"则成"痴",如同科学有益也有害,含义较肤浅,有邪正之分;而般若是纯善的、不可言说的、意义深远的,闻者大都能生殷重之心。般若种类,有三:

  文字般若:在于方便引导,重于解悟,如舟筏。

  观照般若:在于体验真理,重于实行,如驾驶。

  实相般若:在于所悟所证,重于性体,如抵目的地。

  般若指的是我们的智慧、真理、实相、本来面目、真心、佛母。

  什么是佛教?

  佛教,广义的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的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

  法是什么意思?

  "法"的梵语音译是"达磨"。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轨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例如水,它保持着它的湿性,它有水的一定轨则,使人一见便生起水的了解;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东西没有湿性,它的轨则不同于水的轨则,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佛经中常见到的"一切法"、"诸法",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万有"的意思。

  缘起是什么意思?

  "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缘,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佛陀曾给"缘起"下了这样的定义: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

  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这四句就是表示同时的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

  什么是无常?

  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

  什么是因果相续?

  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的方面看,因果的品类有种种无量的差别。种种品类差别的因果关系固然错综复杂,但其间又有井然的法则,一丝不乱。一类的因产生一类的果。如善因得善果,因与果相符,果与因相顺。一类的因不能生另一类的果,如种瓜只能得瓜,不能得豆。佛教以为因果的法则是决定的,虽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也不能加以改变的。这就是"因果相续无间断义"、"种种因果品类别义"、"因果更互相符顺义"和"因果决定无染杂乱义"的简单解释。

  什么是法印?

  印就是印玺。国王的印玺所以证明文件的真实(有通行无阻的作用)。借以比喻佛教的主要教义,也以符合"法印"而证明其为真正佛法(掌握了它,便能对一切法通达无碍),所以称为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并称三法印,或者加上"一切行苦",亦称四法印。

  大乘小乘有什么分别?

  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利益大众的行为),小乘则着重自己解脱。

  什么叫做六度?

  "度"的梵语音译是"波罗蜜多",字义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的意思。六度是六个到彼岸的方法。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持戒,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进,第五是禅定,第六是般若。

  什么是四摄?

  摄的意义,就是大众团结的条件。第一是布施,第二是爱语,第三是利行,第四是同事。四摄法是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的四种方法。

  五明是什么?

  五明是五种学艺,是印度的学术分类法。

  声明:即声韵学和语文学。

  工巧明:即一切工艺、技术、算学、历数等。

  医方明:即医药学。

  因明:即逻辑学。

  内明:即佛学。

  阿罗汉是什么意思?

  阿罗汉是修行者得到证悟的果位。到达这个果位有四个阶段:断除了见惑的叫做须陀洹果,即初果。进而断除思惑,按照其浅深粗细不同而有斯陀含果(二果)和阿那含果(三果)。到了阿罗汉的果位(四果),见惑、思惑都已断尽,证得涅槃,堪受人天供养。所以阿罗汉的意义之一就是"应供",这是声闻乘中的终极地位。

  什么叫做丛林清规?

  丛林就是大寺院。僧众集合在一起,好像树木丛集成为森林一样,所以叫做丛林。清规就是禅宗寺院(丛林)的组织规程及僧众日常生活遵行的规制。清,为清净大海众的略称;规,为规矩准绳的意思。又因为所立的仪轨能清净大众,所以称为清规。中国唐代百丈禅师创立禅宗僧众的清规,称为《百丈清规》。《百丈清规》之后,我国陆续撰出的清规有:《禅苑清规》、《日用小清规》、《禅林备用清规》、《幻住庵清规》等;日本有:《永平清规》、《莹山清规》等。

  什么是五时?

  天台宗把释迦如来所说的经教,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称为五时教,就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五时的名称都是佛经的名称,主张佛陀所说的经教不出这五个时期的范畴,所以称为五时。

  什么是五乘佛法?

  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名为五乘。

  "南无"是什么意思?

  "南无",是梵语的音译,意义是敬礼、皈敬、皈依。

  "转*轮"是什么意思?

  轮,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用的一种武器,它的形状像个轮子。印度古代有一种传说,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转轮王,他出生的时候,空中自然出现此轮,预示他的前途无敌。这里以轮来比喻佛所说的法。佛陀的*轮出现于世,一切不正确的见解、不善的法都破碎无余,所以把说法叫做转*轮。佛陀初转*轮的地方是鹿野苑,在今天波罗奈城。

  "三宝"是什么?

  佛陀是佛宝。佛陀所说的法是法宝。佛陀的出家弟子的团体||僧伽是僧宝。称之为宝,是因为他能够令大众止恶行善,离苦得乐,是极可尊贵的意思。佛初转*轮,憍陈如等五人都归依佛,出家为弟子,于是形成了僧。所以说,从那时起开始具足了三宝。

  二、修持

  在家信众可否于房间内诵经念佛?

  居家若有佛堂,诵经做功课最好到佛堂;若无佛堂,或环境不许可,亦可在房间内课诵,只要把房间整理干净即可。不课诵时,佛像与经书应用布或经盖盖好,课诵时,再取下即可。

  参加法会时应如何持经课诵才如法?

  持经课诵,除了心存恭敬外,举手投足间的观照留意,更能使我们身心一如,于恭敬中承受法益。

  双手捧之,平胸,不单手携行。

  双手捧经欲向佛作礼时,只须平举齐眉,不向人作揖或合掌。

  休息时,经书应置于净处,不随意弃置。

  不任意损坏经书。

  不在经书上随意涂写。

  经书如未诵完,可用线香为记,经本暂合。

  经书蒙尘时,不用口吹,应以净纸擦拭。

  经案上不放置其他杂物,如电话(大哥大)等。

  喝酒无罪,何以佛教视为根本大戒的五戒之一?

  酒虽无罪非恶,但酒醉之后,常使人失去理智而做出种种恶事。譬如《大毘婆娑论》说,印度有位优婆塞,饮酒之后,盗取邻居的鸡,烹杀作为下酒菜,犯下偷盗、杀生戒;邻妇问起,他妄言说没有看见鸡,犯了妄语罪;此时又见邻妇貌美,非礼她,犯了邪淫戒。喝酒使人丧失理智,由于喝酒而造下杀、盗、淫、妄等四重罪,因此佛陀制定不饮酒戒。

  对灭老鼠、蟑螂、蚊虫、使用农药的看法?

  有些开药店的商人说:我们开药店,出售消除蚊蝇、蟑螂等害虫的药,或者捕杀老鼠有罪过吗?农夫也问:我们种田栽水果,为了收成好,要喷洒农药,驱杀害虫,有罪过吗?在这里,我不能违背佛法打妄语说:这些行为没有罪过。但是根据佛法,驱除蚊虫等,并不是很严重的大问题。因为佛法所说的不杀生,主要以"人"为对象,以杀人为严重,杀人,这是佛法所不许。如果为了去除虫害,当然,预防比杀害要好些,但以人为本的佛法,为了生存,虽用农药,并不是很大的罪恶。即使受过戒律的比丘,犯了此过,依佛法上来说,也不过犯了"恶作"而已。"恶作"的行为,是可以用忏悔的力量加以洗除的,并不如杀人那样不通忏悔。事实上,我们平时在有意无意中杀害生灵的行为,纵使有罪,也很轻微,有些甚至无罪,最主要的是不能怀着瞋恨心而杀生,以瞋心而故意杀生,是必堕地狱受苦的。佛教之重视动机、存心,由此可见一斑。我们不要把佛法的规范视为畏途,认为是束缚我们自由行动的绳索,或以为佛法的戒律要求太严,难以守持。其实,佛法的戒律有很宽容、自由的精神,只有在不侵犯他人自由的情况下,才能享受更大的自由。

  佛教徒可以说谎吗?

  在佛教里,杀、盗、淫、妄、酒是根本大戒,根本戒的妄语是指:"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也就是说,没有得到神通,却说得到了神通,没有证果,却说已证果,这种说词构成了妄语罪,像古今附佛外道的人,自称活佛,还有自谓无上师的人,所说的皆为妄语。

  很多江湖人物,也常用如此欺骗的诈术赢得别人的信仰、恭敬,这也是妄语。至于我们常讲的:"大家吃过饭了吗?"明明没有,但为了怕问的人麻烦,于是会说:"我吃饱了。"这类的话并不严重,因为话中含有善意,叫做方便妄语。经云:修道之人,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不绮语者,这点很重要。

  受持"八关斋戒"为何"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

  受持八关斋戒,等同出家人,一切生活当以知足少欲为原则,才有助于身心的净化。高广大床容易使人心生贪恋,所以,佛制出家众不可睡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是指非时食容易助长贪欲,且饱食之后容易昏沈,故佛陀制戒不许。

  修习苦行才容易入道吗?

  一般人总认为必须吃苦才算有修行,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佛陀对修行的态度是主张"不苦不乐"的中道。因为"苦"容易使人心生烦恼,"乐"又容易使人散乱放逸,心力不集中,所以偏苦或偏乐的修行都不顺于佛道,难得解脱。尤其某些外道修无意义的苦行(如食牛粪、食草、烤火等),或极力主张欲乐,这都是无助于解脱道的邪见。修行人的生活是精神重于物质,所以采取少欲知足的生活态度,来减少外缘,磨练心志,是不同于极端苦行的。

  何谓"借假修真"?

  "假"是指我们的身体,"真"是指我们的心。修行主要是在修"心",身体只是修身的工具而已。但一般人平时只知重视自己的身体,却不重视我们的心,这是颠倒的,要知道人生百年之后,身体不是我们的,金钱也不是我们的,亲朋好友、妻儿眷属都不是我们的,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还是我们的心,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业和心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经典上有个故事,心对身体说:"每天从早到晚,我就帮你穿衣、洗脸、吃饭、刷牙、走路,现在你这个身体要修行求道,到处跑道场,每天拖着躯壳东来西往的,真是缘木求鱼,你怎么不向我这颗心问道呢?有一首偈语说得好,"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放着我这个现成的灵山不求,却向心外觅佛,身体你不是太糊涂了吗?"人生要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本心,那才是重要的。

  打坐时呈现异相好吗?

  呈现异相,一般是指看到佛菩萨,或自身放光,或身体变大或飘浮空中或具神通等,这些现象,有时候是自己的幻觉,或魔来混淆自心清净,误导众生修行正道。虽然也有可能是诸佛菩萨的加持,但如《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呈现异相虽令人好奇,但却无关于解脱。如果执着了,对修行者不好,唯有平常心观其来去,才是正确的处理态度。

  打坐时有幻像该如何?

  睁开眼睛,再有幻境,就起来跑香,偶尔有些瑞相,也是适可而止。如果常有幻像,要想方法正念。

  吃素会造成体力不继,营养不良吗?

  吃素不但不会营养不良,反而有益健康。西方国家的医学界早已极力提倡减少肉食,主要是因为肉食容易造成血管内积聚太多的脂肪与胆固醇,导致血管硬化与阻塞的病症,而素食则有益清除体内毒素。

  至于有些素食者何以显得瘦弱不堪、体力不支的样子,主要是对素食的观念不正确,或因烹调不当,或因饮食分配不均,或因生活作息不当所致,并非素食所引起。

  烦恼来时怎么办?

  去除烦恼的方法有:

  找善知识倾诉,避免再和烦恼人谈话。

  惭愧自己有烦恼,责怪自己没出息。

  走入大众,接待客人,更要亲切、微笑,说好话。

  面对现实,主动找对方沟通。

  自制、能忍,才是有力的人。

  宽容别人,体谅别人,人我互调,为别人想一想。

  自省改过,因为这是最勇敢的人。

  发愿:"我愿以慈心对待他人,我愿以慈眼看待他人。"

  自念:"我不是为烦恼来学佛的。"

  自问:"为什么自己放不下?简直是跟自己过不去!"

  自己告诉自己:"我要赞美别人,我要尊敬别人。"

  写作、抄书,多写几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画图,最好画佛菩萨的金容圣像。

  念佛、拜佛或读诵、抄写各种忏悔文、发愿文。

  诵经或读法语、箴言。

  阅读藏经,讲一段藏经的内容给自己听。

  打坐参禅,自问为什么烦恼?

  发心工作,让自己忙碌起来。

  听梵呗,唱圣歌,或是弹一曲"三宝颂"或"念佛曲"。

  瞻仰佛菩萨的圣容,"我以生气的面孔能对佛菩萨吗?"

  逆境来时怎么办?

  面对逆境的方法有:

  勇于面对,接受挑战,设法改进。

  学习承担,世间上没有不能解决的事。

  肯定自己,安住身心,以不变应万变。

  观想古今圣贤,以他们的事迹作榜样,努力向前。

  阅读高僧传记,学习坚忍、发愿、无畏于风霜雨雪等艰难困苦的精神。

  置之死地而后生,自忖"我已没有退路,不管怎样,我要坚持下去"。

  愈挫愈勇,不灰心不气馁,观想佛陀降魔的精神。

  灵巧应变,另辟新路。以迂回的方法,达到目的。

  告诉自己:"没有逆境,那有顺境,我要经得起考验!"

  坚此百忍,不可输掉慧命!

  自念:"逆境只是一时的,修道是永远的,不要害怕!"

  斗志不斗气,一切境界都是对自己的考验。

  多念几句: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念一段《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生气时怎么办?

  生气时,可以:

  要小声说话,保持平静微笑的态度。

  不要给人知道自己生气,暂时离开现场,到室外透一下气。

  记下生气的原因,再替别人想一想。

  聆听或唱诵梵呗圣歌,从歌声梵呗中,平息情绪。

  礼佛忏悔。

  面带笑容,告诉自己要欢喜,不可生气,会上人当!

  做个旁观者,冷静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审查自己的起心动念。

  揽镜自照,看看自己生气的模样。

  诵念佛号,直至气消为止。观想佛、菩萨的慈颜相好。

  到没有人的地方去,问自己:我生气有道理吗?

  反问自己:"为什么要生气?"往往会发现:这种小事,没有什么了不起!

  自我反省,承认己过。

  心想:承担委屈,一切不如意都是自己的逆增上缘。

  看破放下,学习"观自在",问自己,自己生气会自在吗?

  找不生气的人讲话;但不可给人知道自己在生气。

  生气时,要慢半拍,告诉对方:等一会我要生气!

  忍!忍!忍!忍一口气,风平浪静。

  不怨恨他人,感谢对方替自己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自忖没有资格生气,应以慈悲宽容待人。

  告诉自己:生气对自己没有意义。所以不生气。

  化悲愤为力量,激励自己要更加发奋图强。

  自问:"我是为生气来到人间的吗?"

  凡事退一步想,留有余地,以免日后见面尴尬。

  惭愧自己没有用,有用的人不生气。

  发心工作,让自己忙碌起来,没有时间生气。

  如何解决人我是非?

  你好我坏。

  你大我小。

  你有我无。

  你乐我苦。

  我们都希望自己好、自己大,希望拥有和快乐,怎么反而把好的、大的、有的、乐的都给别人去享受呢?这就是千百年来人类功利心态的"所知障"。人与人之间,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彼此的一切不和谐,就应该奉行这四句话,这会让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法喜。

  如何"发愿"?

  发愿就是立志向上、向善,自我期许。诸佛菩萨皆以发愿而得道,是故学佛应该发愿。如何发愿?愿有:总愿||四弘誓愿;别愿||观音菩萨十二大愿、普贤十大愿、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等大宏愿。所以,发愿,要学习承担诸佛菩萨的大乘愿力,建立在奉献、牺牲上,而非只求自利。

  "说时似悟,对境生迷",如何才能对境不动心?

  一般学佛的人,听法时能契入,且有所悟,但往往遇到境界时,便随境转,功夫全废。如何才能转境而不动心?偈云:"风吹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在日常生活上要做到:不把烦恼带到床上、不把仇恨带到明天、不把忧虑传染别人,若遇境界,随来随化。

  如何对治尘劳妄想?

  "不于六尘心生,不于妄心着相。"一个国家要有国防的军事武力才能保卫国土,我们每一个修行者也应自我心理建设,以求抵抗尘劳,去除尘劳,进而明心见性。

  过自在解脱的生活,经云有四个力量,能对治尘劳妄想:

  胜解力:对真理、禅定正确深入了解。

  坚固力:对所信所行所知立场坚固,不朝秦暮楚。

  欢喜力:对家庭、朋友、工作,从欢喜中产生力量。

  休息力:佛法的修行非透支力量,适当的休息也是一种精进。

  此外,心常念佛、念法、念僧、念戒,也能对治杂念妄想。

  怎样自悟修行?

  我们对于世上的知识、财富、爱情等等,总是期望别人能教导我们、成全我们、爱护我们,乃至于觉悟成佛都希望别人帮忙。但就禅宗而言,世间上的一切事情,求人不如求己,凡事靠自己才是根本可行之道。

  过去,有人问禅师:怎样才能开悟?禅师回答:我现在没有时间说明,我要去吃饭了。你能代他去吃饭吗?他能代替你开悟吗?吃饭、开悟,全在于自己。如何自悟修行呢?

  要自我观照,反求诸己:观照自己在不在?观照自己的心动不动?观照自己能否把持自己?凡事要多多反求诸己,宽以待人。

  要自我更新,不断净化:自己的心要不断的更新,不断的净化。我们的烦恼虽多,但今天除烦恼,明天除烦恼,八万四千烦恼总有消除的一天。

  要自我实践,不假外求:佛法告诉我们,为人处事与修行都要靠自己去实践,要自己守信、守时、守分、守约,不向外觅求。

  要自我离相,不计胜负:世人太执着于相,太爱在表面上、语言上、小事上斤斤计较。计较人我、得失、胜负,使我们天天陷溺于人我是非、得失的风波里,不得安宁。因而我们要离一切相,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被迷惑,不计胜负,进而臻于安身立命的境界。

  以上"自悟修行"之道,看似容易,真正身体力行却是一种自我的考验,虽然不易实践,但还是必须靠自己,任何人都无法替你开悟,替你修行。唯有自我的体悟,方能对人生有更加清明的领会。

  什么是障道因缘?

  障道的因缘,就是我们做事情常常遇到障碍。读书遇到障碍了,交朋友遇到障碍了,留学遇到障碍了,创办事业遇到障碍了,甚至于要建一栋房子,要买一个家具都遇到障碍了,连修行、信仰也遇到障碍了。障道的因缘在那里呢?有四点:

  口说不行:真正障碍我们的还是我们自己。外来的障碍力量有限,自我障碍的力量很强大。口说不行,常常说,说了又不做,说久了以后人家不相信你,这时候就是障道了。

  心想谄曲:你心里所想的,都是打别人的主意,都是自私,都是自己多得到一点利益。这种谄曲不正的心,别人不是盲目的,也不是糊涂的,他会知道,他不但看到你的人,看到你的面孔,也看到你的心,你的心谄曲,他当然不要和你来往。

  身行恶事:如果你生活中有很多不良记录,交朋友没有信用,自私、见利忘义,甚至做过很多非法的事情,当然别人就不愿与你合作,不和你来往,所以身行恶事也是障道的因缘。

  人我计较:你和人相处,和人合作,和人创业,不要锱铢必较。你计较很多,人家当然不愿和你建立太密切的关系,很多好因缘往往是自己把它破坏了。我们如果不改正自己的因缘,就永远有障碍。

  除了上列四点以外,心门不开、心结不解、心担不放、心妄不除、心忧不喜、心暗不明、心狭不宽、心恶不除、心邪不正、心贪不舍、心迷不悟、心有不空,也是障道的因缘。

  平时如何自我修行?

  谈修行,论修行,重要的是如何修行呢?可用四句偈十二种修行来做:

  修身修口修佛心:首要是先修身,譬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打人、不乱做坏事,这就叫做修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诳语、不随便乱说、不讽刺、不伤害人,叫修口。最后还要修佛心,让我们的心和佛的心一样,就是慈悲心、平等心、般若心。

  修自修他修人我:把自己修健全了,叫修自。让别人也得到利益,让别人也渐渐地健全,好像父母教导儿女,老师教导子弟,这就叫做修他。修人我,是把人我的关系改善,大家和谐相处,这就要靠修养的工夫。

  修时修地修密行:任何时候都可以修行,或一分钟梵行,或五分钟打坐,或十分钟念佛礼拜。修地,就是在房间里、客厅里,不一定在佛堂,随时随地,举心动念,皆可以修行。修密行,就是自己要有一点梵行,有一点密行,不一定要人家知道我有修行,我举心动念都有密行。

  修福修慧修禅净:造福人群,利益别人,叫修福。修慧,就是自己要有灵巧、智慧、聪明,能悟道。修福修慧,福慧双修,再修禅、修净土皆可。

  如何用功?

  用功的方法有三:

  要会"闻",没有听闻就不会接受,学生不接受,则上下就不能相应,不能相应又如何教育?所以"接受"在学习过程中很重要。佛经中"谛听谛听",就是闻的真义。

  要会"思",听了以后要懂得深思,反刍才会消化,吸收才会受用。佛经中"善思善思",就是思的真义。

  要会"修",道理听了,也信受了,接下来就是要自我奉行,付诸实践,才不会变成空谈。佛经中"信受奉行",就是修的真义。

  因此,培养自我的"会听、思想、奉行"的习惯,这也就是所谓"以闻思修,而入三摩地"。

  如何广结善缘?

  广结善缘的方法有四:

  在时间中结缘:比如说,我现在点头向你微笑,这是结"现在缘";几天之后,你看到我,你也向我含笑招呼,这又进一步是结"他日缘"了。说不定就从这一个微笑开始,我跟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结下了生生世世的"未来缘"。所以我们在时间中结缘,不仅要结现在之缘,也要结他日之缘、未来之缘;能够缘缘不绝,善事自成。

  在空间处结缘:我们不仅要结"此方缘",还要结"远方缘"、"十方缘"。其实,现在所结的"此方缘",也有可能成为他日"远方缘"的因,而更一步成就了未来"十方缘"的果。所以,在佛教里,时间空间是相续不断,生生不息的,我们不要看轻在任何一个小空间,任何一个微少时间内所做的善事,因为这一粒种子,很可能就是将来茁壮的一棵大树。

  在人间里结缘:除了结"人缘"外,还要与众生结下"生缘"。结了"人缘"、"生缘"还不够,要更进一步结"佛缘",以与佛结的千年万世法缘,来做为我们生生世世的依归。

  在因缘上结缘:这种缘有三种,就是"亲因缘"、"改善缘"、"无缘缘"。"亲因缘"是在已有的因缘上再结因缘;"改善缘"是将彼此的关系做调理、改善的努力,使这个缘更美好、更长久。一般的婆媳、妯娌之间,都是有缘才成为一家人,如果能改善原来不好的嫌隙,这个缘就会和善,家庭也更幸福。另外,我们还要结"无缘缘",也就是要与和我们有关系,互相认识的人结无上善缘,即使是与我毫无关系,形同陌路人的,我们也要主动友善地和他们结欢喜缘。比如说:你在路上看到一

  个人滑倒了,你立刻扶他一把,跟他点头微笑,他也向你道谢微笑,由于你的广结善缘,你们这两个原本无缘的人就成为有缘人了。

  如何有善根?

  善良,肯接受道理,与人为善,有道心、有正念、肯与人结缘,给人欢喜,都是具有善根。

  如何将佛法融入生活?

  要时常亲近道场,接触莲友,亲近善知识佛教徒,并要求自己要有信仰、忍耐、慈悲、道德,能不贪就是奉行佛法的戒,不瞋就能慈悲欢喜,不痴就能明理不邪见,并能时时心中有佛,这就是生活中有佛法。

  如何安住身心?

  平时行事要能够:

  宽大。 厚重。 浑含。 慈和。 冲淡。

  朴实。 公正。 平易。 沈潜。 简单。

  如何受尊重受欢迎?

  要给人欢迎接受,平时要付出多少代价,要培养多少因缘,平常做事、读书、讲话,不给人伤害、烦恼、挂碍、难堪、失望、不闹情绪。只有给人欢喜、给人方便、不让对方失望、让人对我有信心,如此自然到处会受到欢迎尊重。

  闻法的正确心态为何?

  佛教的入道要门有很多种,有的从信仰入门,有的从义解入门,有的从慈悲入门,有的从智慧入门。但基本说来,多听闻佛法,以增信心,以助道行,是有必要的。闻法应有正确的心态,《成佛之道》说,闻法的心态要:"如器受于水,如地植于种,应离三种失。"也就是说,听闻佛法不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不能成见不空,不能心生排斥,否则就像一个杯子,由于覆盖、裂缝、有杂物,再好的法水也装不进去,即使装进去了,也会变质;又像在地上种植播种,由于土地坚硬、杂草丛生或种子没有生长的助缘,就不可能生根发芽。因此应该要用恭敬心、清净心、柔软心、稀有心、至诚恳切的心闻法,才能获得法益。

  修行遇到瓶颈时,如何自我突破?

  发心就不会有低潮,要发慈悲心、忍辱心、精进心、布施心。开发心田,心里的世界,宝藏用不完,要求自己,适应大众,改心、换性、回头、转身。

  对闭关修行的看法?

  所谓"不开悟,不住山;不破参,不闭关。"人间佛教修行者不要一开始修行就想闭关、住山。本身善根、福德因缘的培养未具足,纵使闭关,仍然烦恼不断,一旦出关面对境界,烦恼即现行。此类闭关之举,对世事不闻不问,生活所需又赖大众供养,岂不成了社会的寄生虫?所谓修行,充其量只是懒惰的代名词,不值得鼓励。

  三、信仰篇

  道场的庄严是浪费吗?

  有的人到寺院来,看到客堂、会议厅的摆设庄严,就批评"道场应该朴素,如此的家具太浪费了!"难道说佛门就得破破烂烂的吗?西方极乐世界是以水、鸟说法;现在的道场则要以设备来说法。不像样的客堂、会议厅,就不会有人来开会,来走动,阻碍了佛教的进步与新生,也度不到较高层次的信众到寺院来,所以道场的庄严不容忽视。

  在家信众可以收留溜单的僧众吗?

  有出家众在道场不安住,只好到处游走,有些信徒就提供场地、食宿收留他们,这不仅造成师徒间的矛盾,也破坏了佛门的伦理。邻家出走的孩子都要劝他回家,而 不可收留他们;佛门弟子若连世俗礼仪都不懂,其不邪为何?

  太忙了!那有时间修行?

  为众生服务,满众生所需,解决众生苦难,"忙"难道不叫修行吗?不忙着度众,不忙着说法,不忙着开示,*轮如何常转?所以"忙",就是修行。一个人要闲,到棺材里就会闲了。

  学佛的利益为何?

  认识真理,明了人生:学佛的最大利益,就是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理。比方说:这个世界是怎么形成的?人生的真象是什么?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你对佛教有了认识,你就知道人的生死情况,知道世界的还灭。虽然,世界是成住坏空的,人生 是生老病死的,但并非成住坏空、生老病死就什么都没有。成住坏空是循环的,生老病死也不是一死了之;坏空后仍有成住,死后还是会复生,所以五趣流转、六道轮回之间的种种情况 ,都值得我们去探讨。

  走出自我,开拓胸怀:如果没有佛教的信仰,我们就会生活在自我中心里,被虚妄的自我迷惑。因而我们执着,我们贪恋,跳不出自我,不能超越自我,在贪瞋痴的泥沼里辗转生活,是很不自在的。我们如果有佛学的素养,走出自我,开拓胸怀,视众生都是我的兄弟姊妹,宇宙世间都是我的道场,那真是一个无限宽广的人生。

  培养人格,升华扩大:在宗教里,最重视人格的完成,要把我们的自我升华扩大,扩大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把我们的人格培养成道德圆满的人生。

  享受法乐,常行精进:我们信奉佛教,最主要的是享受真理的快乐。世俗上的娱乐短暂易失,法乐里的人生快乐却深广无限。

  只要心地善良,不做坏事,何必要吃素呢?

  这是一般世俗不信宗教的人常挂在嘴边的话,乍听之下,好像很有道理,若仔细去想,便知道有矛盾。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怎忍心把自己的欢喜建筑在众生的痛苦上呢?只管自己的口腹之欲,却无视于被杀者的惨痛,这还能说是心地善良吗?佛教劝人素食,主要是为了长养慈悲心,连儒家对食肉都有"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之言,可见素食对长养慈悲心有其重要意义。

  不可用蕃石榴、蕃茄等水果供佛吗?

  水果是佛教的十供养之一(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以水果供佛,是出于对佛菩萨的感恩和崇敬,只要能以虔诚的心将供果洗净,并不忌讳水果的种类,更何况诸佛菩萨已是万德具足的觉者,岂会为供果而起分别?

  学佛人吃素,青菜萝卜是否也有生命呢?

  生命的定义是"生长、繁殖、死亡"。青菜萝卜也有生命的定义啊,我们为何要吃它呢?植物与动物是不一样的,植物不是有生命,而是有"生机"(生长的机能),因为植物没有"心",动物有生命,是它有心识的活动。吃青菜萝卜,它是物理上的反应,而杀鸡鸭牛羊,它有心理上的反应,所以物理的反应不能承认他是有生命,只能说是"机能(生机)"。有"心",佛教才承认他是生命。

  具有神通就能万事通吗?

  佛教不否认神通,但却也不标榜神通,因为神通抵不过业力,神通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一个人如果造作了罪业,即使有神通,也不能免于因果业报的法则。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以前释迦族因轻视、侮辱琉璃王子,而遭到灭族的恶运,虽然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运用神通欲解救释迦族人,但被拯救出来的人,最后仍然化为血水,这就是业力胜过神通的最佳证明。所以不要依赖神通,老实修行,脚踏实地,才是学佛之道。

  对神通灵异的看法?

  神通非究竟之法,神通敌不过业力,神通比不上道德,神通及不上真理。所以佛陀不鼓励弟子修学神通。

  佛法讲究因果业力,不运用神通违背业力。所谓"打死会拳的,淹死会水的",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业力之故,终不免被裸形外道乱石击毙。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因显神通,被佛陀处罚不准入涅槃。佛陀教示:神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要依于净戒;要住于慈悲。此外施展神通即是犯戒。

  经书或佛像坏了该如何处理呢?

  经书或佛像坏了,若能修补,就尽量加以修补,假如实在破旧不堪,也不便保留,就予以焚化。

  烧冥纸给亡者有用吗?

  这个习俗是源自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人死必到阴间为鬼,亲友为恐其在黄泉道上无资可用,所以才有烧冥纸的做法。但佛教认为:人死之后,随着生前累世所造的业力而转生于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之间。所以,人死不一定是鬼,即使为鬼,其所能享用的资具也要依他的福德而定。若是无福德者,再多的冥纸对他也没用;若是有福德者,就算没有冥纸,也能得到供养。但为表生者心意,烧一点冥纸也无可厚非。

  对异教的看法?

  若将佛法分为五乘,其中人乘佛教是具有儒家的思想:儒家的五常"仁、义、礼、信、智"与佛教的五戒,戒"杀、盗、淫、妄、酒"相近。佛门的报恩思想,与儒家的慎终追远精神相契。耶教的十诫与佛教的十善相近,基督教、天主教、回教信仰天神,以求生天国为目标,相当于天乘佛教。

  对礼拜神明的看法?

  已皈依三宝弟子是可以礼拜神明的。

  皈依是一生的信仰,信仰是不能变的;礼拜是一时恭敬,皈依与礼拜是不一样的。人和人见面都要互相打招呼,对天主教、基督教的神父、牧师,佛教徒都可以点头、握手以示礼貌,怎可说不可以礼拜神明呢?

  对宗派的看法?

  佛教是包容性很大的一个宗教,所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有同一个教主佛陀,有同奉的四圣谛、三法印、十二因缘等真理,有共遵的制度、规矩、戒律等。因教徒根基不同、修持方式不同而产生所依经论不同的诸多教派、宗派如:印度的部派佛教、小乘二宗、大乘八宗、中国的四大名山,甚至显密、南北传之分,是自然、正常的现象,也使佛教在不同的时代、国度中呈现其不同的风貌,含摄不同的众生。这正是佛教包容性、多元性、适应性的具体展现。

  对密教的看法?

  修密要有十年显教基础,也就是对基本佛教义理要有全盘的正确认识后,才能一门深入。对于时下部份佛教徒受速食主义影响所及,连修行也追求速成,迷信密教的灌顶、加持或神通,以他人修行成就,企图圆满一己的修行,是不可得的。

  对南传佛教的看法?

  中国佛教一向对南传佛教僧人抽菸吃肉之举,不以为然。日本佛教也对南传佛教不注重义理研究,只注重生活仪轨的情况甚为轻视。南传佛教对日本僧人娶妻生子的现象,更是不能接受。对于不同宗派所纷呈的沿习,应是各有需求、各有因缘,不必刻意排斥。

  不过世界女男平等风气所趋,向来女权低落的南传佛教,对于比丘尼僧团的重建及承认,是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

  如何认识宗教?

  认识宗教的方法有三:

  第一、要看信仰的对象是不是真实的。

  第二、要看其教义、道理是不是合乎人道。

  第三、要看传教士本身是否具慈悲道德?形象好吗?

  我们买东西,都要选择材料,讲究品质,在宗教里,它也有很多品质,应该为自己的信仰小心谨慎地做一个选择。

  如何让十方大众都能够理解正信的宗教?

  在学校的教育中就必须安排宗教教育课程,让大家从小就对宗教有正确的认识,可以分辨清楚正信与邪信。因为人基本上是具宗教性的,除了物质的需求外,还要有精神的、心灵的、超越的等等需求。因此,在家庭、学校、父母、老师都应该给予孩子正当的观念,免得长大后因为对宗教没有正确的认识而乱信。

  如何选择宗教信仰?

  正信的宗教必须有教主、教义、教士,而且要具备真理的条件,若符合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恒性,这才是真理,例如佛教的因缘果报、性空缘起等均具有以上的条件。

  佛教里,那一尊佛第一?

  在阿弥陀佛发愿文中的第一句是"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这并不是指阿弥陀佛第一、释迦佛第二、药师如来第三。在佛教里面,每一尊佛都是第一,没有第二,因为佛各有各的第一,兜率净土,弥勒佛第一;极乐净土,阿弥陀第一;琉璃净土,药师佛第一;华藏净土,毗卢遮那佛第一;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第一。

  对皈依的看法?

  皈依是对自己信仰一生一世的选择,也是成为正式佛教徒的开始,犹如学生入学,必须注册,才能取得学籍一般。

  皈依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皈依自性三宝,不是皈依某一人,不是拜师父。所以皈依后的佛教徒是属于整个佛教的信徒,不是专属某一个人的徒弟。

  诵经超度对轮回有影响吗?

  既然轮回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那么祖先亲朋去世了,我们为他诵经超荐有功效吗?能不能帮助他脱离轮回呢?根据《地藏经》的说法:诵经的功德,亡者能够得到二、三分,而持诵的人可以得到六、七分,因此我们应该趁着自己身强体健的时候,储备一些功德资粮,不要等无常来临,才劳驾别人为我们诵经超度,功德毕竟有限。诵经、超荐对于亡者究竟有什么贡献呢?好比鲤鱼跃龙门,身价百倍。诵经就好像依仗达官显贵的亲戚,人人钦羡、人人仰戴。仿佛出门旅行需要持带身份证、护照一样,诵经的功德让我们方便往生诸佛国土。一块大石头放在水中,很快就会沈没下去,

  如果把它摆在船上,可以安然地运载至彼岸。众生顽强如磐石的罪业之身,透过诵经功德的慈航普渡,免于在生死大海之中沈溺。

  家中有人往生,如何帮助亡者及协助家人?

  人过世,念佛最好,不一定出家人念,亲朋彼此互相助念也很好,也可就近找别分院法师帮忙。中国人很奇怪,只要邻人有往生事,总是七嘴八舌的劝请许多民间习俗的丧葬方法,如果你是正信佛教徒,应该要有主见,依佛法而行。每一个佛教徒对于佛教的常识,都应该要去了解。

  对佛教徒四处跑道场的看法如何?

  佛教徒四处跑道场最大的缺点就是易将是非搬来搬去,功德没有修好,反而造了许多口业。所以不要将修行当成是应酬,护持道场要专一,不要盲目的跟着别人后面跑。

  对信仰不专的看法?

  当信仰与感情、金钱、事业、前途的选择冲突时,就是对信仰专一程度的考验。信仰重在专一,信仰重在一心,如(普门品)中的一心称名、一心供养,《阿弥陀经》中的一心不乱,都是证明一心一意、心诚则灵。

  宗教徒对于自己所选择的宗教信仰要忠贞、要专一,信仰是一比多好。

  佛教徒可否吃鸡蛋?

  佛教戒律中有一条讥嫌戒,是为避人讥嫌。若吃鸡蛋时,逢人便要解释:这是饲鸡产的蛋,未受精,不能孵小鸡。为避讥嫌,干脆不吃。

  西藏佛教喇嘛吃牛、吃羊,南传、日本僧人也吃鱼肉,对某些人而言,吃未受精的鸡蛋并不是个严重问题。

  对放生的看法?

  佛教徒的慈悲,对有情众生是"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对生命充份的尊重。所以不仅不杀生,进而倡导放生。

  有人为了庆生、祝寿,让人抓鸟、捕鱼再来放生,飞鸟、鱼虾禁不起折腾便死了;豢养的鸟类无求生能力,买来一放出去就死了;买毒蛇放生,危害人的安全;把乌龟放到放生池吃鱼;把食人鱼放生到鲤鱼潭、日月潭吃人;把淡水鱼放到海里,把海水鱼放到淡水中,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举凡刻意的放生、不当的放生,美其名叫放生,实际上是不道德的。应该提倡随缘放生,不要刻意放生,进而要护生。

  佛教以人为本,放生最基本是要"放人",放人一条生路:给人方便、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给人离苦、给人救济。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对无情而言,那怕是一茎花草、一枝笔、一张桌椅、一块地毯,任何物品也有生命,应善尽维护其功能,延长其寿用,创造其价值,这是佛教对放生的广义诠释。

  荼毘后没有留下"舍利子",是不是就表示亡者没有修行?

  "舍利子"是定慧的结晶,依照佛法修习戒、定、慧的人,必能获得。然而有舍利子固然是有修行的人,但是一个洒脱、自在无碍的修行者,却也有可能不留下任何形迹。因为四大皆空,一切皆已放下,又何必一定要留下修行的见证呢?

  总之,舍利子不是有没有修行的唯一见证。

  佛教主张火葬,是否有违孝道?

  中国是注重礼仪的国家,所以对葬礼也极为重视。在佛教未普遍流传民间时,一般人总以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点来衡量火葬,以为那是有违孝道的作为。实际上,人往生后,其遗体终不免遭虫蚀而逐渐腐朽,儒家对身体发肤的看法,其重 点在于劝人要珍惜生命,而不是要人执着外在的身体,更何况火葬对环境卫生也有相当的助益,更可节省空间,对环保及经济效益上是很值得推动的。

  家中安奉佛像,必须选方位,看吉时才合乎仪礼,才会带来吉祥吗?供奉佛像在于虔诚的心,所谓"心诚则灵",佛像摆设的位置,只要光线亮、空气好、方便礼拜,在自己认为是家里最好的位置,就是好方位,不必执意去选某个方位。至于迎请的时间,只要不造成自己或他人的困扰就是吉时,并无所谓相冲或触怒神威等问题,因为"时时是好时,处处是好地"。

  如何引导子女学佛?

  父母对此不要操之过急,要懂得青少年的心态,尚未就学的子女,常挂在口边的是:"爸爸说,或是妈妈说。"上学的小孩则说:"老师说。";初中的学生是:"同学说。";高中以上是:"女(男)朋友说。"所以要迎合子女的需要,在权巧方便上要培养因缘,不要强迫。

  "菩萨"与"众生"有何差别?

  从因果的理解上来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知道造因必得业果,因此慎防于因;众生则相反,总要等到果报现前,才懊悔莫及。就修持上来说,菩萨重视利他,而众生则偏重个己利益。所以菩萨心中只有大众,众生心中只有自己。

  诵经时,为什么要烧香、点烛供佛?

  诵经时以香、烛供佛,主要是表达虔诚、恭敬、供养、庄严的意思,这是修恭敬供养之行。

  为什么要印经?

  印经的意义是:

  续佛慧命,不断佛种。

  令人见经,解义信佛。

  流传普遍,广大永久。

  佛日增辉,*轮常转。

  佛教为何不主张以看相算命来预知前程呢?

  佛教本着"缘起"的思想,了解任何事物的形成皆由众缘和合而成,比如要有一份好的工作,除了要有工作机会外,本身还须具备相当的实力,否则纵使有再多的机会,也只能望之兴叹;或是具有实力,而平时未能广结善缘,依然难获工作机会。了解缘起,相信因果,自然能明白自己的未来,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何必藉由看相、卜卦等来徒增烦恼呢?

  诸佛法身遍满虚空,为何还有东方琉璃世界、西方极乐净土的分别呢?诸佛法身遍满虚空,法界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长新,无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东西南北)的区隔。所以,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是超越时空的真理。既是如此,为何还有东方、西方之分呢?这主要是凡夫心里需要有一个定位,譬如西来寺在美国哈仙达岗兴建以后,美国一位议员说:"这是美国地理上的指标。"何谓地理指标?例如在西来寺的前方五百公尺,就容易找到地方;地理上没有

  指标,这个地方就没有什么了不起。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心理上的方位,实际上没有东方、西方之别,因为佛佛道同,光光无碍,是没有你我之分的。

  在家、出家修行的不同点在那里?

  学佛者若人在世俗,心在寺庙,则很难得;若人在寺庙,心在世俗,则毫无功用。在家、出家学佛,本来不分,但据《大宝积经》分析在家、出家之得失,如:在家尘污多,出家妙好;在家具缚,出家无碍;在家摄恶,出家摄善;在家怯弱,出家无怯;在家顺流,出家逆流。因此,其不同点有:在家有无量过患,出家有无量功德;在家有诸多障碍,出家无有障碍;在家溺欲淤泥,出家出欲淤泥;在家处于忧悲苦恼处,出家则处于欢喜处。

  顺治皇帝的赞僧诗云:"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以及《大智度论》偈云:"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深。

  "都在说明出家的殊胜!

  受持五戒与八关斋戒的胜劣为何?

  五戒与八关斋戒都是在家信众所受持的戒,五戒乃终身受持,时间长而戒少,八关斋戒的受持为一日一夜,时间短而戒多,二者之间,功德孰胜孰劣?据《大智度论》说:"如果无大心,虽复终身持,不如有大心一日戒也。譬如懦夫为将,虽复将兵,终身卒无功名;若英雄奋发,祸乱立定,一日之勋,名盖天下。八戒比于余戒,亦复如是。"由此可知,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实有其殊胜处。不过,佛道长远,若无恒常心,则露水道心终难成就佛果,因此,不论受持何种戒,除了发大心之外,更要持之以恒。

  对托的看法?

  出家人托化缘原是美好庄严的弘法度众行为,但有时在佛教的各种法会、活动、讲座中,乃至在街头、市场中,常见真假不分的出家人出现托。或有信徒说"真施主不怕假和尚",而行布施;然而真正的布施应以般若正见为前导,此类僧俗不辨、善款流向不明,甚或招摇撞骗的恶性化缘,是有损佛教形象的。因此,纵然是布施,亦应做进一步了解。

  佛教僧侣是不是神职人员?

  佛教僧侣仅仅是为求得解脱而出家修行的人,不是担任什么神与人之间的神职。

  佛教对中国文学有什么样的影响?

  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其中如《维摩诘经》、《法华经》、《楞严经》特别为历代文人们所喜爱,被纯粹地为着文学目的而研读着。我国近代文豪鲁迅曾捐款给金陵刻经处,刻印一部《百喻经》。这部经所叙述的譬喻故事,常常被译为语体文发表在报刊上,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佛教为中国的文学带来了许多从来未有的、全新的东西||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的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

  易、苏轼的诗歌创作。

  自己不常诵的经书应如何处理?

  处理经书的方法有三:送人、送图书馆。收藏。焚化。

  四、常识篇

  什么叫持斋?

  佛教徒持守戒律而素食,称为"持斋"。佛教原以过午不食曰"斋",后来多指不杀生而素食。持斋的用意主要是为增长慈悲心和养成饮食知节量的寡欲态度。

  农历年时,佛门有"普茶"的活动,是何含义?

  "普茶"是传统丛林中,大和尚为慰劳大众一年的辛劳,而于岁末之际,准备茶点请大众饮用,称为"普茶"。

  民间的中元普渡与佛教的焰口施食法会一样吗?

  我国民间信仰每以阴历七月广设食物,普济无祀孤魂,以祈安免难,称为"普渡"。佛教的"焰口施食法会"是以饿鬼道众生为主要的施食对象。施放焰口,则饿鬼皆得度,也是对死者追荐的佛事之一。法会当中除了解除饿鬼的饥虚之外,最主要的是为他们说法、皈依、受戒,始能具足正见,不再造罪受苦,早日脱离苦趣,成就菩提。所以佛门中的施放焰口与民间祈安免难的中元普度,其目的是不同的,而且民间祭拜的食品不忌荤食,不但不能令其免难消灾,反而徒增罪业。

  为何请问出家众的法号要说请问"上下",而不说贵"法号"呢?因为出家人的名字只有二个字,故以上下请教出家人的法号,表示尊敬。

  妇女于生理期间至寺院礼佛是否冒渎清净?

  认为女性在生理期间不可诵经或礼拜上香,乃至到寺院去,那是民间习俗的禁忌。因为一般人认为鬼神的瞋心仍重,虽然在某些方面比人类的能力好,但与人类同为有漏的六道众生,心中仍有所执,所以便有种种忌讳。而佛教是相当理性、民主而且有科学精神的宗教。因此,月事既然为女性的自然生理现象,只要处理得当,虔诚的在佛堂礼佛、诵经精进,并无不可。所谓心净则国土净。

  参加法会一定要穿海青吗?

  "海青"为我国佛门缁素二众礼佛时所穿的服装,相当于世俗所称的正式礼服。参加法会时,只要衣着整洁、端庄即可,并未硬性规定非要穿海青不可,但如果就庄严坛场而言,能有统一的海青,更能使法会显得隆重、庄严、摄众,不仅方便礼拜,而且表彰佛门的服装、威仪。所以参加法会时,以能穿海青为上,若有其他因素不许可,也不必太勉强。

  何谓"五体投地"礼?

  古印度致敬的仪式有九等,表示最尊敬的是五体投地,指两肘、两膝及头部着地的致敬仪式。一般比喻极其钦佩,倾倒备至之言。

  念佛一定要用念珠吗?

  念佛其实是念自己的心,是要提醒自己具有与佛无异的佛性,而于行住坐卧间当如佛般清净。

  我们念佛也不一定要用念珠,当我们看到电线杆时念一句阿弥陀佛,电线杆就是我们的念珠。没有电线杆,碰到一个人念一句阿弥陀佛,行人也是我们的念珠。所以大地山河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念珠,都是我们自心和佛心结合的桥梁。因此,一切是佛,佛是一切。不断的念阿弥陀佛或念其他佛号,是要把自己的心,把自己的主人翁(佛性)叫醒,这才是念佛的意义。

  梵呗有什么功能呢?

  在《十诵律》中说,唱诵梵呗有五种利益:身体不疲、不忘所忆、心不疲劳、声音不坏、语言易解。现代多用为弘法度众的方便。

  为了随顺众生所好,今梵呗已渐与歌咏合流,成了典型的佛教音乐。但中国传统的"梵呗",还是保留着古雅、清净、庄严、肃穆的特色,使诵者闻者能够生起至诚恭敬之心,消除恶念绮想。所以,唱诵梵呗既有功德,也是一种修行。

  受持"八关斋戒",可以听梵呗吗?

  "不歌舞观听",这是八关斋戒的戒条之一。此戒条主要是因一般歌舞乃感情的宣泄,尤其是男女之间的感情歌曲,唱或听容易引发内心生起不净的幻想,有违斋戒的清净目的。至于佛教的梵呗乃是赞颂三宝,宣扬佛法,导人以正,可以使人身心清净,因此在戒期中亦为修行法门之一,与一般歌舞性质不同。

  佛像胸前的"卍"字代表意义为何?

  卍字是古印度表示吉祥、清净、圆满的标相,是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一。意译为吉祥海云,吉祥喜旋。"卍"仅是符号,而不是文字,是表示无比吉祥的意思。据经典记载:佛陀的胸前、手足、腰间等处都有卍字,以象征佛陀的功德、智慧与慈悲。旋回表示佛力的无限运作,向四方无限延伸,无尽地展现,无休无止地救度十方无量的众生。

  寺院的"晨钟暮鼓"有何含义?

  寺院作息皆以钟板等法器为讯号。敲钟击鼓乃丛林号令。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洪亮钟声可警醒群生,令三恶道众生闻声去苦得清凉,所谓"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有"钟声偈":"洪钟初叩,宝偈高吟,上彻天堂,下通地府。干戈永息,甲马休征,阵败伤亡,俱生净土。三界四生之内,各免轮回;九幽十类之中,脱离苦海。"击鼓,意在令众生闻鼓声起生善破恶的心。

  佛门中为何称晚餐为"药石"?

  人必须摄取食物来滋养色身,以便有体力弘法利生,但一般的修禅者都是"过午不食",所以禅宗称晚间所吃的稀饭为"药石",又叫药食。意思是为了治病、疗饥才用此食物,含有警惕我们要克制取用,要懂得惜福节用,以减少奢侈浪费而达抑贪的目的。

  什么是种"福田"?

  佛教讲,积善行可得福报,犹如播种田地,秋获其实。又说,三宝||佛、法、僧,如福田,可令众生脱离苦趣,增长福德智慧,令众生的菩提种子萌芽、成长,所以供养三宝也称为种福田。

  人死了为什么又称为"往生"?

  广义而言:受生三界六道及往生净土者,都可称为"往生"。至弥陀净土之说盛行以后,则称:去娑婆世界,往弥陀如来之极乐净土,谓之往;化生于净土七宝莲华中,谓之生。所以佛教徒称人死为"往生",是含有祝福亡者往生善处的意味。

  何谓"娑婆世界"?

  "娑婆"译为"堪忍",娑婆世界就是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意思是说,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虽然充满了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众苦逼迫,但是人生活在其中,还有能力忍受,因此称为"堪忍"。

  "非人"的意义为何?

  佛教称六道中非人类的天龙八部,以及夜叉、饿鬼、修罗等,称为"非人",一般又称为"鬼神"。现在也有人把"非人"引伸为言行举止不合乎常情,或矫揉造作的人,例如当笑不笑、当喜不喜、当说不说的人,都属非人。

  "化缘"的含义是什么?

  化缘的意义有三:

  指教化的因缘。以众生有受教的因缘,故佛、菩萨即现世说法;待因缘尽,佛、菩萨则入灭。所谓因"缘"而来人世,缘尽而去。白居易的《长庆集》里有段叙上弘和尚的碑铭:"随顺化缘,故坐甘露坛而誓众生盟者二十年。"

  指化益的机缘。能接受佛、菩萨教化利益的众生根机,成为说法的因缘,故此众生的根机称为化缘。

  指劝募的意思。佛教称能布施的人为与佛有缘,所以称劝募为化缘。

  为何佛门又称"空门"?

  佛教教义以"空"为极致,所以称佛门为空门。

  常言道:"业力不思议。""业力"是指什么?

  一切善恶的行为造作都称为"业"。善恶之业有生起苦乐果的力用,称"业力",也就是善恶报应的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一切苦乐之果皆因业力所致,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所以通常有"业力不可思议"之语。

  为什么每做完一场佛事都要"回向"呢?

  "回向"的意义是:把自己所修习的功德,让别人来分享,同时把它储存做为成就佛道的资粮。

  功德回向予他人,并不会因此而减少自己的功德,如阳光普照大地,却不会因之而减损其本身的光芒。所谓"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时时回向不但可长养心量、普利众生,更是成就道业的要件。

  什么是随喜功德?

  在普贤菩萨十大愿中,有一愿为"随喜功德",佛教不仅讲求布施,更注重随喜。随喜布施的功德,甚至比有钱人捐献财宝更有功德,随喜的功德是广大不可限量的。什么叫随喜功德的布施呢?随喜就是把快乐随时随地布施给他人,譬如早晨起床,遇到人说一声:"你早!""你好!"这就是随喜布施;见到人给人一个善意的微笑,也是一种随喜布施。随喜功德有很多种,譬如随眼功德,对人行注目礼,就是做了随眼功德。

  随喜的道德生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去实践。譬如点头招呼,举手之劳的服务,恰到好处的赞美,真诚的关心,都是随喜的道德生活。当你吃到珍肴美味时,请你的朋友和你共嚐,你会觉得食品的味道更芬芳。当你听到金玉良言时,转告你的朋友和你共享,你会感到人生的境界更宽广。而你若能将佛法的法味珠玑,布施给你的朋友,乃至一切众生,你的生命更美化,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了。大家不要忘了:把你的微笑,随时展现在你的脸上;把"你好"的亲切招呼,随时挂在你的嘴边;把随喜的功德,融入你的生活之中。

  什么是"普佛"?

  "普佛","普"有"多"、"众"的意思。所以,普佛指礼赞众多佛菩萨,例如:"延生普佛"、"往生普佛"。

  各种法会诵经、念佛之前为什么要唱香赞?

  唱香赞主要目的在于启请诸佛及赞叹诸佛菩萨的功德。在众多的修行法门中,以"赞佛"有殊胜的功德。如佛陀与弥勒菩萨在因地修行时,佛陀因为赞叹燃灯佛"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以此赞佛功德,因而比弥勒菩萨早成佛。赞佛就是与佛结缘,所以赞佛的功德不可思议。

  佛教教旗的意义?

  佛教教旗有五种颜色,表示五乘共法,亦即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真义。

  台湾佛教的派别有那些?

  台湾光复前,佛教派别可分为:基隆月眉山派、高雄大冈山派、台北观音山派、台南开元寺派、苗栗法云寺派。

  台湾光复后可分为:以传戒为主的白圣法师、以学术为主的印顺法师、以在家修持净土为主的李炳南居士,以及延袭日本佛教的李锦东居士。另外就是以提倡人间佛教、生活佛教为主的佛光山。

  何谓"八万四千"法门?

  "八万四千"是数量极多的形容词。烦恼种类极多,喻称八万四千烦恼、八万四千尘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