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五台山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文殊菩萨初来震旦(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时,居于石盘洞中。而石盘洞是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五台山为道家所踞。
五台山取佛教替代道教,最终成为我国的佛教名山,来源于佛祖的明示及佛道两家的争斗。据《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对金刚密迹主菩萨说:“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此,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这里所说的“五顶山”,就是指现今的五台山。佛教传入五台山,史载始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被汉明帝青来的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了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传说中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遂产生了在此建寺的想法。但因当时五台山是道家的地盘,道家不会轻易地允许外来教派在此建寺。一个要建,一个不让建,这就需要借助于第三者
来裁决。据《国史旧闻》记载:“永平十四年正月十五日,明帝集诸道士于白马寺,使于摩腾、竺法兰二人赛法。”在明帝的主持下,双方达成了“赛法”协议,即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相传焚经地点在今洛阳焚经台)。其结果,道教经文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烈火不烧”。可见,外来的和尚不但会念经,而且其经文也能经得起“千锤百炼”。印度二高僧因此也就获得了在五台山建寺的权利。接下来就是建寺地点的选择了。据《清凉山志》记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辅轮相,十指皆现。”相传他二人不仅发现了此足迹,而且还发现有“舍利”,再加上此处山势奇伟,气象不凡,与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修行处)相似,故决定在此建寺,并取名灵鹫寺。明帝为表示信佛,追命“大孚灵鹫寺”。“大孚”即弘信的意思。“大孚灵鹫寺”就是今显通寺的前身。从那时起,佛教就在五台山深深扎下了根,并开始成为我国的佛教中心。
今年游五台正值暑季,出太原,过忻州,一路北上,署气逼人。乘坐的大巴因无空调,更使同行者汗流浃背。但一到五台山,顿觉凉气宜人,实为一个避暑消夏的清凉世界。但传说在很早以前,五台山并非现在模样。那时它叫五峰山,气候非常恶劣,不是风雪交加,就是酷暑难当。当地百姓苦不堪言,遂向在此传教的文殊菩萨求援。文殊菩萨慈悲心肠,运用神通向东海龙王要来了“清凉石”,并将其安放在中台南边瓦厂村东北的一条山谷后,使五峰山成为气候宜人的“清凉佛国”,这条山谷也被命名为“清凉谷”,在此又建了一个寺院,取名“清凉寺”。“五峰山”也就更名为“清凉山”了。
“清凉石”原来是青龙歇息石,青龙得知文殊菩萨将其移到了五峰山,遂大发雷霆
之怒,追至五峰山,用龙尾把五个峰扫成了平台,用利爪把山顶岩石刨得个乱七八糟。据导游***讲,这些石块至今还遍布满山,人称“龙翻石”。而原来的五峰山也就更名为五台山了。
“清凉石”与“龙翻石”随着人们的传说在五台山流传了千百年。如今,清凉寺虽以破败,但那块清凉石仍在。石长五米,宽二米半,厚两米,围十五米,石面青色,有云纹。据说,人坐其上,顿生凉意,遗憾的是此次游五台山,我没有去到清凉谷,也就无幸一睹那块为五台山带来灵气的“清凉石”了。到是登南台时,我着意留心了那些至今犹存的“龙翻石”,和同行的小叶一人拣回几块装进旅行包,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在许多史籍中,有很多关于五台山的记载。《清凉山志》中说:五台山原名“清凉山”,后因其五座山峰耸立,称为“五台”,故易名“五台山”。《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中说:“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台山也。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夏,故名‘清凉’”。《水经注》中说;“五台山,其山五台巍然,故曰‘五台’”。《五台山新志》中明确指出:“五台”之名,北齐始见于史。北齐以前则称“清凉山”。上述佛教传说及古典文献,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说明了五台山名称的由来。
五台山高大雄伟,人称“华北屋脊”,除有五个台顶外,还有东南西北四门。东门即长城岭以东十公里处的龙泉关,在同蒲、石太两条铁路未建成之前,多数游人从此上山;南门分作三层,依次为虎牢关、阁小岭、厮阳岭。现在大多数游人都从南门一带新近修成的公路直上五台山。西门即五台县与代县之间的峨峪岭,在同蒲铁路未修成前,蒙古族游人大多从此登山。北门即繁峙与五台两县交界处的鸿门岩,这里天寒地冻,山高风大,登山困难,但若在夏季从此登山,即可领略“屋脊风光”之美了。
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以及佛教名山,与文殊菩萨有着十分特殊的因缘。传说“五台”既是五方如来之座。五台山有五顶,象征文殊菩萨顶有五髻,显示出这位上首菩萨的智慧圆满。
文殊是梵文“文殊师利”(Manjusri)的音译之略,它是智慧的象征。据佛典所说,他与佛祖释迦牟尼为同时代人,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出生于舍卫国,系多罗聚落婆罗门种姓。他一诞生,就有三十二象,八十种好。这也和佛祖释迦牟尼相同,显示出他的不同凡响。在大乘佛教里,文殊菩萨始终是诸菩萨的上首,常与普贤菩萨一起,侍奉于佛祖释迦牟尼左右。所有的佛门弟子都将文殊菩萨视为智慧的化身。佛祖释迦牟尼从三十五岁证道,到八十岁示寂,在长达四十五年的传教弘法生涯中,凡是大乘法会,都有文殊菩萨参加。佛祖释迦牟尼说:“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菩提”、“五蕴”、“四禅”和“三明”等教说,都得到文殊的辅助。并且,在佛祖释迦牟尼形成僧团、建立僧院的过程中,文殊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佛祖释迦牟尼灭度后,文殊按照他生前的嘱托,和阿难、弥勒等人合作,在铁围山集结大乘经典,使大乘经典教学说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
我国的文殊信仰,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发展起来的。相传文殊曾与维摩诘居士谈病,借机弘法,充满玄理,所以魏晋名士对他极为推崇。到了南北朝时期,不仅佛教徒对文殊充满敬仰之心,名士清客中也广泛流传着文殊信仰。
文殊之所以在佛界有着崇高的地位,一是其来历不凡,过去世曾经是佛,现在世和未来世也都成佛,而且现在是首席菩萨,将来是首席佛陀。二是其智慧无与伦比。按照弥勒的说法:“其行广大,其愿无边”,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三是其佛学思想明确,乃是大乘空义的奠基人,修“一行三昧”,传“不二法门”,真正体现出一个菩萨“上求菩萨,下化有情”的献身精神。
文殊是佛教的骄傲与光荣,文殊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他可以斩断烦恼,拯救众生;文殊在佛界的崇高地位,是历史的形成,是佛徒的公认。而如今,文殊早已走出佛门,走出五台山,来到了我们中间,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与我们同悲、同歌、同哭、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