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泥田里好相聚,拽耙鞭牛真快活。”这是《田歌》对江西真如禅寺农禅并重道风的描述,更是真如禅寺寺僧生活的真实写照。
真如禅寺坐落在江西永修县西南隅的云居山中,始建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真宗敕赐名“真如禅寺”,并相沿至今。真如禅寺是佛教禅宗的重要道场之一,也是佛教“农禅并重”修禅道风的发源地,被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誉为农禅并重的典范与样板,在中国佛教界有着较高的声誉。
农禅并重道风是中国佛教的优秀传统之一。所谓“农禅并重”即边务农、边参禅,以农养寺,以禅促农,达到寺院僧众安心亦农、亦禅的目的。农禅并重之道风,其渊源在江西。据文献记载:西晋永嘉元年(307年),临川百云寺僧郁林潜心修禅的同时,在寺院周围的山岭上垦荒种田,并种植油茶千亩,在当地传为佳话。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关于中国佛教僧人从事农业劳动的记载。到唐代,马祖道一禅师创立丛林修禅制度,其高徒百丈怀海法师制定《禅门清规》(又称“百丈清规”)把禅修与日常劳作有机结合,明确提出了 “农禅并重”的修禅道风。《百丈清规》促进了丛林农禅并重、自耕自种、生产自养的实践与深化。此后,历代真如禅寺的高僧、住持们都以农禅并重为立寺之道风,且“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与众。”
农禅并重的道风遂在江西佛教界中世代相传,真如禅寺则成为农禅并重道风之楷模。
1953年,高僧虚云大和尚移锡云居山真如禅寺,秉承并发扬了真如禅寺农禅并重的道风。1954年,他将寺院僧众分为建筑和农业两支队伍,分别进行寺院的维护、修复及农业生产自养工作。当年年底就开辟水田百余亩、旱地数十亩、经营山林数千亩,基本做到了寺院生产自养,自给有余,僧众修禅生活两不误的目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政府积极落实党的宗教政策。1984年,政府将山林田亩的权属证颁发给了真如禅寺,并发文免缴国家农业特产税及各种税收,支持寺院的生产自养。
在弘扬农禅并重、生产自养的同时,真如禅寺还积极发扬“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佛教传统。多年来,真如禅寺的僧众帮助附近农民春种秋收、支援耕牛等等。逢有天灾人祸,寺院僧众都会主动捐钱捐物,帮助灾民度过难关。在1998年江西遭受特大洪灾时,真如禅寺僧众捐款捐物价值达300余万元,为江西省的抗洪救灾工作尽了佛子应尽的责任。寺庙还投入几十万元资金,支持当地“希望小学”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这几年,真如禅寺的名声越来越大,全国各地的参禅者纷至沓来,甚至一些东南亚及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僧侣们也不远千里前来修持禅七,亲身体验古色古香的农禅道风。
如今,真如禅寺有山场3259亩,水田180余亩、旱田80余亩,拥有耕牛40余头,每年道粮可收获近8万斤,蔬菜万余斤、杂粮万余斤、各种豆类千余斤、茶叶近千斤、竹木加工及其他收入万余元,凡是寺院所需的各种生活用品,都能做到自给自足,使寺院经济基本独立,寺僧的生活得到了保障。
真如禅寺现有常住僧人150余人,按照丛林制度,寺僧日常吃穿等一切用品由寺院统一提供,除此之外,农僧劳动所得按劳取筹,多劳多得,不劳不获。在劳动管理方面,寺院借鉴了“包产记筹、承包责任制”的管理模式。实行“分工管理、责任到人、以田定产、多劳多得、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各种管理办法的实施,调动了广大僧众的务农积极性。寺院还规定,除病、老僧人可以专修禅定外,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僧众,一律因人安排劳动。寺院的管理上,在沿用传统的方丈、四大班首、八大执事等僧职管理制度的同时,辅以寺务管理委员会进行民主管理。每年由方丈按祖规请职,各寮口向方丈负责。在生产自养方面,则设有“僧伽林场组织”及“生产队长”之职。具体安排是:常住僧众由客堂统一分配,到上客堂、禅堂、生产队各寮口后,安排每个僧人当天的具体工作。如谁坐禅、谁出坡(劳动生产)、谁上香、谁守殿等等不一而足。一天的安排一环扣一环,班首、执事各负其责,履行职务。工作量按每人的农禅技能而定,生产资料由寺院提供,从事生产劳动的僧人在既定的承包期内一般不从事其他工作。承包期过后,僧众之间经常换岗换工,并不固定。
僧众们农禅并重,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每日清晨3点半起床、4点半做早课,6点早餐,7~8点参禅,8点半出坡从事生产劳动,11点半中餐、餐后还要例行下午的参禅和劳动,直到晚上9点才养息。每月的初一、十五坚持布萨颂戒,以利禅戒并进。冬天,五谷归仓,山上白雪皑皑,正是用功办道的最好季节,也是真如禅寺一年之中禅味最浓的时候。僧众们在向方丈告过“生死假”后,就不再出坡、不上殿,放下万缘,端心正念,专心参禅,以七七为期,待到解七之时,新的一年也快来到了。
真如禅寺僧众们的生活是清苦的,劳动是紧张的,参禅礼佛是虔诚的。他们默默地秉承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古训,平淡、辛勤而又虔诚地生活着。
作者:佚名
笑忘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