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缘所转。若实达惟心惟识,岂有心识外之境缘哉。且纵不达惟心惟识,境缘决定不离心识。如梦中妄计梦境为实,起欣起怖,而离梦心...三大佛教礼仪中的基本见面礼
三大佛教礼仪中的基本见面礼 说起佛家大家应该都知道,但是今天小编不说这个,小编要说的是佛教礼仪。那么同学们对于这个佛教的礼仪又是了解多少呢?佛教礼仪一般分为三大类,藏...三十五世牛头法持禅师
法持禅师...三十六年的人生,就是这样
上网站很久了,自己的经历应该说说,见者引以为戒吧我的家庭还可以,虽然因为文革历史问题让我从小受了一点罪,基本上物质精神两不缺少;自小聪明,两岁记事,三四岁就可以背诵唐诗...七种情况千万别杀生!
七种情况千万别杀生! 莲池大师(1535-1615),明代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八代祖师。俗姓沈,名祩宏,字佛慧,别号莲池,因久居杭州云栖寺,又称云栖大师。与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虚云老和尚开示 日来常有禅人来问话,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怀此一心本来是佛,直下无事各各现成,说修说证都是魔话。达摩东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明明白白指示...三皈五戒的意义(文珠法师)
三皈五戒的意义 文珠法师讲述目录 一、三宝的意义 二、三宝的类别 三、皈依的意义 四、皈依仪式与功德 五、五戒的内涵 三皈,是皈依佛、法、僧三宝;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除非我们...七菩提觉知
三十六、七菩提觉知七菩提觉分之法门,四禅之境界,及善知识之六条件。学佛法的人,本身先要具备正知正见,你有了正知正见,然后才知道如何修行。有了正确的法门,才能得到正确的法...三生石的传说
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它写朋友的真情、写人的本性、写生命的精魂,历经两世而不改变,读事令人动容。富家子弟李源,因为父亲在变乱中死去而体悟人生无常,发誓不做官、不娶妻、不...三个瞎姑娘
三个瞎姑娘 三个瞎姑娘见到爹爹来找她们,高兴极了,赶紧把衣服里的宝贝拿给爹爹看。后娘看到三个瞎姑娘眼睛好了,又带回这么多宝贝,羞愧极了。于是她赶紧上前把三个姑娘扶到驴...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