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界之流转,想世人之运命,似乎大多数人认为这世界事事不公平。有人健康壮实,有人生来虚弱多病;有人聪明漂亮,诸根灵敏,有人呆傻木讷,聋哑残疾;有人富足长寿,有人贫困短命。按佛陀的解答,上述所谓构成人类命运的种种情形,无一没有来由,无一不是种种因缘之果报。也就是说,众生现在的个性和行为必受到过去造成的意识生命流的诱导和制约,如果前生的身、语、意业,或者说意识行为是低劣的,就会给予意识生命流以恶劣影响:如果前世播下了良种,那就会在今生获得丰饶硕果。
当遭受到种种不如意的事乃至是无辜的侮辱和诽谤时,我们该用怎样的心去对待这一切呢?无辜招受到侮辱和诽谤是由于我们前世造的孽业的因,今世招到了无辜的侮辱和诽谤的果。我们是继续造恶因呢,还是用“宽容”的心去消这个业,种下善的果?我常常看到电视剧里的所谓“债主”都实施了他们所应当的报复,没有人去干涉或苛责他们复仇的意志和行为。但虽然报得很合理,甚至符合公理正义,但那复仇的完成,真的可以除去那隐藏在心灵深处的痛苦根源吗? “怨恨”就像个“枷锁”,将我们的痛苦锁住,又像个心火的牢狱,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痛苦的火焰中, 自己折磨自己。要超越“怨恨”是那么的难,更何况是“宽容”。
说到“怨恨”,我们知道“怨恨”必须依附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时,才能显示出怨恨的意义。我们之所以感觉到有“怨恨”,那是因为,我们强烈的执著有一个“我”在受到侮辱、伤害,但“我”是什么呢?
当我们看透“怨恨”的本质后,我们就会学着去“宽容”。宽容别人,同时就是宽容自己,给别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就是给自己一个广阔的空间!有—段话说得很好:用感恩的心去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意志;用感恩的心去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用感恩的心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清除了你的业障;用感恩的心去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用感恩的心上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把“怨恨”的心变成“感恩”的心,那样你的心就会变得宽广,变得平和。因为宽广,所以才足以包容,包容那清净的,也包容那污秽的,包容善,也包容不善,就像广阔的大地,不拒清净污秽,也像浩瀚的大海,不拒百川细流,更像无限的虚空,无所不含,无所小摄。愿我们的心胸像—样的宽广,,像弥勒菩萨一样能容世上难容之事!(信息来源:摘自《空林佛教》)
编辑:明蓝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