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什么是佛教:印度佛教 第二节印度佛教
所谓“印度佛教”,指由释迦牟尼在公元前五世纪创立,并在印度流传发展的佛教。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和密教时期。
一、 原始佛教时期
所谓“原始佛教时期”,指包括佛在世及去世后百年间的早期佛教。这一时期的佛教,主要流布于印度恒河中游一带。
佛在证悟之后,对印度当时盛行的各种学说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认为世间一切诸法都是互相依赖、互为因果、缘起产生的。在分析问题时,佛始终采取避开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而得出符合中道的结论。佛在进行理论思辨的同时,还特别注重修证实践,并以此达到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生死烦恼,最终获得解脱的目的。早期佛教教义是以“缘起论”为中心,逐步发展出“三学、三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等一整套完备的修学体系,并由此奠定了佛教的基本理论框架。
当时的佛教信众主要由“出家”与“在家”两部分组成。男性出家人称为“比丘”,女性出家人称为“比丘尼”;男性在家人称为“优婆塞”,女性在家人称为“优婆夷”。这也就确立了后世佛教“四众”弟子的基本构成。出家人是佛教信众的核心,他们平时不从事任何生产劳动,过着严持戒律、修行弘法的集体生活,日常饮食、用具全靠在家人的布施供养。佛教反对印度实行的种姓制度,宣扬奉行众生平等,所以对于信众不论种姓、出身皆可入教。
在原始佛教时期,已经完成了佛教经典的“第一次结集”,形成的“经藏”主要集录了佛生前所说的教法,形成的“律藏”主要集录了佛生前为出家僧团制定的各种行止规则。早期佛教“经、律”二藏的内容,目前主要保存于南传巴利语系佛教和北传汉语系佛教的经典之中。
二、 部派佛教时期
所谓“部派佛教时期”,指在佛去世后百年左右,原始佛教发生分裂而形成不同部派,并各自流传发展的佛教。
(一)根本分裂
原始佛教的根本分裂,起源于佛教僧团中有人对佛生前教法,有了新的认识与主张。
1. 大天五事
一位中印度秣菟罗国名叫“大天”的比丘,认为阿罗汉并非究竟解脱境界,对“五事”提出了新的解说。所谓“五事”,指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道因声故起。
(1)余所诱:指阿罗汉虽已无淫欲烦恼,但在引诱迷惑之下,仍会有不净之物漏失,如遗精等现象。
(2)无知:指阿罗汉虽然修习无漏道,断尽三界烦恼,但由于其仅断尽“染污”无知,而“不染污”无知还未断尽,故仍有无知存在。所谓“染污无知”,指能引起烦恼的无知。所谓“不染污无知”,指不能引起烦恼的无知。
(3)犹豫:指阿罗汉虽为无学圣人,但由于其仅断尽“随眠”疑,而还未断尽“处非处”疑,故仍有疑惑现前。所谓“随眠疑”,“随眠”即烦恼异称,指因烦恼而产生的疑惑。所谓“处非处疑”,如理即“处”,不如理即“非处”,指因是非判断而产生的疑惑,不具有烦恼。
(4)他令入:指阿罗汉必须经由已经证道之人的记别印可,才能知道自己已经证得阿罗汉果。如同佛的两大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与“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仍需要佛为其授记,方才自知已经证道解脱。
(5)道因声故起:指阿罗汉因佛言教,由四圣谛观苦、空、无常、无我而证道。虽已得解脱之乐,但因当年于佛前厌苦而证道,故须自我至诚唱念厌苦之声,圣道方能生起。
2. 十事合法
而另一位中印度毗舍离国跋耆族的比丘,认为律制中原本禁止做的“十事”,是不违背戒律原则的,提出“十事合法”。所谓“十事”,指角盐净、二指净、他聚落净、住处净、随意净、久住净、生和合净、饮阇楼伽酒净、无缘坐具净、金银净。
(1)角盐敬:指可以将食盐储存于角器之中,以备他日使用。
(2)二指净:指依日晷刻度,过正午日中后二指宽度之间,仍可进食。
(3)聚落间净:指在一个聚落进食后,仍可到另一个聚落进食。
(4)住处净:指共住在同一界域内的比丘,可到他处进行布萨。所谓“布萨”,指比丘、比丘尼定期举行的,以说戒、忏悔为内容的聚会。
(5)随意净:指在僧团集体议事做决定时,如果出席僧众人数不齐,可先行对事情进行处理,然后等人数齐时再作出集体决议。
(6)久住净:指若已有发生过之事实,当随顺先例行事。
(7)生和合净:指在午时进食结束后,仍可饮用未经脱脂搅拌的牛乳。
(8)饮阇楼伽酒净:指在生病时,可以饮用经发酵后略带酒精含量的椰子汁。
(9)无缘坐具净:指缝制新坐具时,可以大小随意,不用贴边。
(10)金银净:指可以接受并储蓄钱财。
由于以上的革新主张,在僧团内部就逐渐分化成了赞同与反对两大派。两派在辩论过程中,反对革新的一派主要以忠实传统、思想保守的长老们为主,由于他们在僧团内的地位、资历较高,坐的座位也就比较高,故得名“上座部”;而赞同革新的一派主要以思想开放的青年为主,虽然他们在僧团内的地位、资力较低,但人数众多,故得名“大众部”。
(二)枝末分裂
在原始佛教经过根本分裂,形成大众部与上座部之后,两大部派又出现了枝末分裂。在佛去世后二百年,大众部逐渐分裂出八个部派;在佛去世后三百年,上座部逐渐分裂出十一个部派;合其二根本部,总共形成了二十个部派。由此,原始佛教在根本分裂后,再经由枝末分裂,最终进入部派佛教时期。
1. 大众九部
(1)大众部:即根本大众部。该部主张过去、未来法无有实体,只有现在法是真实的存在。
(2)一说部:该部主张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皆无实体,唯有一假名存在,故得名“一说部”。
(3)说出世部:该部主张世间法无有实体,唯有假名;而出世间法确为真实境界,故得名“说出世部”。
(4)鸡胤部:该部主张过去、未来法无有实体,并认为佛生前所说经、律二藏教法,乃随顺众生之机的方便说教,故专以研习论藏为主。关于本部得名,据传为该部部主之祖先,与鸡有染,故后世皆以“鸡胤”为姓,遂因之以为部名。
(5)多闻部:该部主张将佛一生之教法,分成世间、出世间两个部分。认为佛所演说的无常、苦、空、无我、涅槃寂静等五音,能够引导众生进入出离道,故为出世教。佛其余的言教,都属于世间教。由于该部部主认为当时大众部所弘扬的仅为佛教浅义,其欲将佛法深、浅二义并弘,故得名“多闻部”。
(6)说假部:该部主张佛所说的教法,不论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其中都有真有假。这既不同于“一说部”之全盘否定,也不同于“说出世部”只肯定出世间法,而认为出世间法中也有部分属于假说,故得名“说假部”。
(7)制多山部:该部因重论&ldquo
;大天五事”而从大众部分出,因居止于制多山,故得名“制多山部”。
(8)西山住部:该部因重论“大天五事”而从大众部分出,因居止于西山,故得名“西山住部”。
(9)北山住部:该部因重论“大天五事”而从大众部分出,因居止于北山,故得名“北山住部”。
2. 上座十一部
(1)雪山部:即根本上座部。该部主要弘扬佛所说之经藏,对于律、论二藏不予重视。后于佛去世后三百年,从上座部中分裂出“说一切有部”,因观点相左,又不能说服对方,于是就迁至雪山不与之共住,故得名“雪山部”。
(2)说一切有部:该部主张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诸法,法体皆为实有,故得名“说一切有部”。因其部主专弘论藏,故从大众部分出。
(3)犊子部:该部从说一切有部分出,主张佛所说教法可分为“五藏”,即:过去、未来、现在、无为、不可说。其中,“不可说”即指补特伽罗(我),认为补特伽罗就是生死轮回之主体。关于本部得名,据传为该部部主之祖先,与母牛有染生子,故后世皆以“犊子”为姓,遂因之以为部名。
(4)法上部:该部因对“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一偈之义有不同解释,遂从犊子部分出。该部部主名为“法上”,故得名“法上部”。遂因之以为部名。该部对偈义之解释,认为是指阿罗汉之“退、住、进”三种差别,即:前二句义指“退”,第三句义指“住”,第四句义指“进&rdq
uo;。
(5)贤胄部:该部因对“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一偈之义有不同解释,遂从犊子部分出。关于本部得名,据传该部部主为贤阿罗汉之后裔,故得名“贤胄部”。该部对偈义之解释,认为前二句义指阿罗汉,第三句义指独觉,第四句义指佛。
(6)正量部:该部因对“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一偈之义有不同解释,遂从犊子部分出。关于本部得名,一说此部为大正量罗汉弟子,故得名;一说该部所主张之观点,可以刊定是非故谓之量,量无邪谬故谓之正,遂以法得名。该部对偈义之解释,认为是指声闻乘之阶位,即:第一句“已解脱”义指预流果(初果)、“更堕”义指家家(二果向);第二句“堕由贪”义指一间(三果向)、“复还”义指一来果(二果);第三句义指不还果(三果),第四句义指阿罗汉果(四果)。
(7)密林山部:该部因对“已解脱更堕,堕由贪复还,获安喜所乐,随乐行至乐”一偈之义有不同解释,遂从犊子部分出。该部部主因居住于密山林,故得名“密林山部”。该部对偈义之解释,认为是指六种阿罗汉,即:第一句“已解脱”义指思法阿罗汉、“更堕”义指退法阿罗汉;第二句“堕由贪”义指护法阿罗汉、“复还”义指安住法阿罗汉;第三句义指堪达法阿罗汉,第四句义指不动法阿罗汉。
(8)化地部:该部从说一切有部分出,主张过去、未来法无有实体,唯现在法有体,此说与“大众部”同。认为“五识”有杂染之力,且否定“中有”的存在,建立“有择灭、非择灭、虚空、不动、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道支真如、缘起真如”等九种无为法,并指出预流果有退而阿罗汉果无退。该部部主本是国王,后舍国出家,以佛法教化其原来统治国土民众,故得名“化地部”。
(9)法藏部:该部从化地部分出,主张佛所说教法可分为“五藏”,即经、律、论、咒、菩萨。认为一切诸法皆有“生、住、异、灭”四相,其中前三相为有为相,第四相为无为相。该部部主名为“法藏”,故得名“法藏部”。
(10)饮光部:该部从说一切有部分出,主张一切诸行必灭于刹那之间,认为烦恼未断,业果未熟,即是过去有体;若烦恼已断或业果已熟,过去其体即无。这与说一切有部之“法体恒有论”不同。关于本部得名,据传为该部部主为饮光仙人后裔,故得名“饮光部”。
(11)经量部:该部从说一切有部分出,主张“四大”与“心”为实有,反对说一切有部之诸法实有说,认为在“四大”与“心”的相互配合下,能够令生死相续不断。该部弘法以经藏为正量,反对说一切有部以论藏为正量,故得名“经量部”。
为了便于直观理解,现将二十部派,列表如下:
佛教
大众部根本大众部
一说部
出世部
鸡胤部
多闻部
说假部
制多山部
西山住部
北山住部
上座部雪山部(根本上座部)
说一切有部
犊子部
法上部
贤胄部
正量部
密林山部
化地部
法藏部
饮光部
经量部
三、 大乘佛教时期
在部派佛教时期,虽然既有以革新为代表的大众部,又有以守旧为代表的上座部,但无论是根本二部,还是随后分裂出的二十小部,其自我发展都流于对佛教经典与戒律的机械遵奉。这种极为教条的形式主义作风,使得佛教越来越脱离社会和广大民众。为了祛除佛教发展中的这一弊端,在革新派逐渐兴起一场以恢复佛教真精神为目的的佛教运动。该运动的发起者,称自己的革新教团为“大乘”或“菩萨乘”,而贬称固守传统的教团为“小乘”或“声闻乘”。
大乘佛教从产生到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初期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自公元前一世纪兴起以来,就一直反对部派佛教过于重视对“存在论”的讨论,而忽视了具体的修行实践。在贬斥依四谛、八正道而成就的阿罗汉为小乘的同时,大乘佛教强调修持六波罗蜜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菩萨十地的修证次第,以菩萨发菩提心救度众生之“利他行”,作为大乘与小乘的根本区分点。
初期大乘佛教虽然在思想上,还未形成十分完善的理论体系,但在对佛教信仰的整体认识上,已经与部派佛教有了明显的不同。
首先,部派佛教以出家声闻为主体的出世的佛教,而初期大乘佛教则是以在家菩萨为主体的入世的佛教。
其次,部派佛教以脱离轮回生死之苦,达到自我解脱为主要目的;而初期大乘佛教以发大誓愿进入轮回,救度一切众生为主要目的。
第三,部派佛教以证得阿罗汉为最高目标,而初期大乘佛教以行菩萨道、最终成佛为最高目标。
第四,部派佛教重视对佛教理论的研习与探讨,且对经典教义过于拘泥刻板;而初期大乘佛教注重对佛法的信仰与修证,且对经典教义的阐释也比较灵活。
(二)中期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经过初期的发展之后,虽然不主张把佛教信仰理论化,把佛教的修行实践变成哲学思辨,但由于其对“空”性的宣扬,面对佛教内外纷繁复杂的各种“不空”事物,很难给出一种完备的解释。所以,在大乘佛教从初期进入到中期发展阶段时,不由自主地又将重心转移到佛教教理的哲学体系构建上来。
中期大乘佛教在理论上,主要面临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人能够发心、修道乃至成佛的核心主体是什么?(2)人、法二无我之空性的本质是什么?(3)人的各种心理意识活动的最深层作用是什么?
1. 如来藏思想
如来藏思想兴起于公元三世纪。“如来”是指佛,“藏”是隐藏之义。所谓“如来藏”,指一切众生都藏有的原本清净的佛性。
佛教宣扬一切众生之所以不得解脱,是因为被各种无明烦恼所困扰迷惑,由此带来无尽的轮回痛苦。要想彻底摆脱这些痛苦,就需要通过按照佛指示出来的方法路径,进行不懈的精进修行,最终证悟成佛。那么,众生是染污的,佛是清净的,一个自身已被染污的东西,到底凭借什么力量又能使自身变成清净的?变成清净之后的那个东西,与之前那个染污的东西,到底是同一的,还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众生本身就是充满烦恼,但烦恼不可能被烦恼祛除,那么烦恼到底何以被祛除?这就是在问众生修行成佛的原理是什么。姑且承认众生可以通过修行成佛,那成佛是否就意味着把之前的众生给灭掉了,如果成就后的佛就不是之前的众生,难道众生成佛就是自取灭亡吗?这是在问众生修行成佛的意义是什么。对此,如来藏思想给出了很好的解释。
一切众生虽然都是烦恼之身,但由于清净的佛性早已隐藏于其中,且佛性是本体清净、永恒不变的,所以不会受外界烦恼而有所染污。那么,众生修行的过程就是一个祛除染污烦恼的过程,一旦烦恼除尽,清净的佛性也就自然显现了。换言之,佛性被烦恼掩盖起来,就是众生;烦恼消除,佛性显现,就是佛。正因为有清净的佛性隐藏在烦恼之中,烦恼才有可能被祛除;而不管有没有烦恼,佛性永远是清净的。成佛的过程不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是让原本就已存在的佛性得以显现的过程。
如来藏思想解决了成佛主体和成佛之因的问题,但似乎这一隐藏在众生烦恼身中永恒不变的清净佛性,就成为众生实际的内在主宰——我。而佛教是主张无常、苦、空、无我的,如来藏思想似乎与之相悖,倒更接近于外道的梵我说。这种承认有恒常自性的观点,是不为后来中观学派所接纳的。
2. 中观学派
中观学派兴起于公元六世纪,但中观思想最早于公元二至三世纪间就已经产生。南印度毗达婆国的龙树与弟子提婆,分别在各自的论著中,对大乘佛教初期形成的《大般若经》中“空”的思想,进行了更为深入和广泛的探讨与发挥,奠定了中观学派的理论基础。
所谓“中观”,指的是中道之观。而所谓的“中道”,指的就是远离一切对立相待的范畴,而见到的实相空性。中观学派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依缘起法而生起建立的,佛法也不例外,都是一相对而非绝对的存在,这种存在本身没有独立性,没有一个实在不变的自性存在,但为了分别、认识的需要,只能用一些抽象的概念来命名、描述。而修证成佛的过程,就是将执著于世间及其假名真实存在的各种错误认知,通过中观的方法进行破除,最终见到了诸法空性的实相,也就证道成就了。
中观学派所主张的“空性”,不是指的与“有”相对的“空”,而是指破除了“空、有”这一对范畴后,显现出来的更为根本彻底的“空性”。因为不论是依空说有,还是依有说空,这个空、有还是依缘起相待产生,并非独立的真实存在。中观学派为了便于人们更为清晰地把捉、认识“空性”,指出世间的一切存在都脱离不了四对基本范畴,即:生灭、断常、一异、来去。世间的存在是不真实的,只有将世间存在的假象彻底破除掉,也就见到了“空性”的实相。这种对世间存在基本范畴的否定,也就是对“空性”的界定与描述,即所谓的“八不”: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
众生通过修行,破除对世间存在的各种不正确的认识,见到“空性”,也就消灭了无明而证入佛的“涅槃”境界。所以说,在中观学派认为,佛果就是涅槃,涅槃就是实相,实相就是空性,
3. 瑜伽行派
瑜伽行派兴起于公元四世纪。弥勒论师与其弟子来自北印度犍驮罗国无著、世亲两兄弟,分别在各自的论著中,对部派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的思想进行了整理与发展,并对中观学派的思想作了重新审视。
瑜伽行派认为,中观学派为了阐述“空性”,对现实世界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与粉碎,这对于身处现实世界的众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毫不留情的打击。众生对身处的“虚假”世界还都没有完全认识清楚,又如何让他们去心甘情愿地破除呢?所以,瑜伽行派就试图从理论上,将整个世界的产生原理及构成阐释清楚。
所谓“瑜伽行”,指的就是瑜伽师,这主要得名于该派的重要论著《瑜伽师地论》。瑜伽行派认为,世间的一切本质虽然是“空性”的,但不能否认其纷繁现象的存在。因为众生之所以执著于世间真实,就是因为他们看不到“空性”,反而满眼都是“假相”。如果不先把世间“假相”搞明白、弄清楚,就不可能从根本上破除它。
瑜伽行派认为,世间的一切诸法,无论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由众生“心识”变现出来的一种现相,而这些被投射出去的现相又反过来被“心识”所认知。这种变化过程是以众生的无明烦恼与宿世业力作为主要驱动力的,并遵循缘起、因果等原则进行的。“心识”只是对众生认识作用的一种统称或泛称,若就其所起的不同功用,又可被具体分为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六识,是众生依据感知器官对各种现相进行的初步认识与判断。第七末那识,它的作用是以第八阿赖耶识作为认识对象,并执著第八识为“我”。第八阿赖耶识是一切万法的根源,前七识都是由第八识所转生,所以第八识也是前七识所依的共同根本。
根据“八识”理论,作为根本识的第八识,由于在众生没有证道成佛前是一直存在的,所以第七识恒常以第八识为思量对象,从而形成的“有”的认识是无间断。虽然前六识已经形成了世间是“有”的认识,但世间万相并不是永恒持续的,是有生灭间断的,所以前六识形成的“有”的认识并不牢固。但在第七识由内形成的无间断的妄执作用下,使得前六识由外形成的有间断的妄执变得强化,从而共同形成了众生对世间坚固不破的“有”的执著。
如何破除对现相的执著,从而认识诸法实相呢?这就需要通过修行,将众生的“有漏八识”转化成“无漏四智”,进而也就证道成佛了。
(三)后期大乘佛教
由于中期大乘佛教长期致力于佛法的理论构建与哲学思辨,忽略了修行实践与对信众的教化引导,再加上中观学派与瑜伽行派在法义上激烈争论,更使佛教呈现出形而上的倾向。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调和两大派思想,在保持佛教教理发展的同时,又要兼顾广大民众的信仰需求,于是在大乘佛教发展后期“密教”就应运而生了。
密教的主要特征就是通过一种近乎一目了然的象征性的途径,将深奥复杂的佛教教理传达给佛教信众。在密教形成之前,印度已经出现对密法的修持,而支撑这些密法的佛教教理,主要来源于中观学派与瑜伽行派的思想。在继承中期大乘佛教成熟的学说思辨的基础上,加强对修行实践体系的构建,提出以“三密”相应作为其主要修行实践的根本。所谓“三密”,指身、口、意。之所以称之为“密”,指要将“身、口、意”分别与三种秘密象征模式相结合,即:手印、真言、本尊。修行者,身结手印即成身密,口诵真言即成口密,意观本尊即成意密。只有达到三密之间相应圆满,才能最终成就佛道。
公元七世纪左右,以《大日经》与《金刚顶经》等经典的出现,标志着密教的正式兴起。根据两部经典中的阐释,密教在教理上确立了“胎藏界”与“金刚界”根本二部。所谓“胎藏界”,指众生所具的本有理性,摄持含藏一切诸佛功德,如同胎儿在母腹中一样。所谓“金刚界”,指诸佛内证之智德,犹如金刚,可以摧破一切烦恼障碍。由此可见,从成佛的角度看,胎藏界为“因”,金刚界为“果”。
密教比起中期大乘佛教,虽然注重理论与修持并重,但由于其在修持上除了“三密”相应外,还要建筑曼荼罗坛场,以及配合高度繁复的各种仪轨。这些仪轨由于受地域及传教的需要,慢慢又与民间信仰相结合,逐渐使密教流入神秘化与世俗化的倾向,背离了佛教最初一无所执著的纯正初衷。
之后,印度本土随着印度教信仰势力与日增长,再加上后来伊斯兰教的进入,至公元十三世纪印度佛教基本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