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文网

佛教基础学之佛学问答 2 (照光法师)

发布时间:2019-11-15 10:12:47作者:地藏经全文网

佛教基础学之佛学问答(2)

释照光法师

问:在念佛堂诵经时,有人不诵经了能否随意走动?若诵经开始了,来晚的居士能否再进入?对诵经的居士或者看不到的众生有影响吗?是否有过失?

答:大众在一起共修或者诵经时,都要遵守道场的规矩。在诵经或是念佛打坐开始后,就不可以随意走动了。若是随意走动就会扰乱大家,令大家心神不安。俗话说:‘宁搅三江水,不动道人心。’若因自己随意乱动而扰乱了其他同修的心境,这样有很大的过失。

大众共修之时,都要遵守时间,不可在共修开始后再进入道场。因为自己此时再进入共修之道场时,很容易干扰其他同修。

问:有精神问题或业力病现前,不能控制,有时能念佛,有时哭闹,有时乱走动,这样的居士能否在念佛堂参予共修?而别人应对此事报以什么样的心态?

答:在共修道场中是不允许这样的人参加的。因为这种有病的人他(她)会干扰其他同修的心境,所以是绝对不允许参加共修的。

有人以为佛家是以慈悲为怀的,所以就不能把这样的人拒之于门外。这种认为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有病之人参加共修的目的,是想通过共修而令自己的病好。但若是因自己的过错扰乱其他同修的心境,这样不仅不会令自己的病好,而且还会造下恶业。

问:有位居士曾发心出家,但因有别的因缘相缠,没有能出家,这样是否为打妄语呢?有罪过吗?

答:若自己曾经发心出家,但是因为有特殊因缘未能满愿,这样没有罪过。但若是已经受了大乘菩萨戒或者是密宗三昧耶戒的行者,若因对世间生起贪爱而退失自己先前所发的愿心,如此是有罪过的。因为在大乘戒律中有失毁誓言罪。

问:经忏是一种忏悔的法,有人病得很重,经过念诵《地藏经》或者其它经典会很快好起来。请问师父,这是否是冤亲债主听到后受益了吗?

答:是的。念诵经典有很大的功德。若给身体有病者发心念诵,则会令病者的业障减轻,身体很快康复。若是所得之病为冤亲债主缠绕,则为其诵经可令冤亲债主获得诵经之功德而离开彼病人。

问:有时看到一些事情后心中生起烦恼,但想到说出来后就会犯口业,可心里很不痛快,这是否算伏烦恼?

答:这种不能算是伏住烦恼,只是一种强烈抑制而已。

所谓伏烦恼者,即是当自己心中有烦恼生起时,即刻用禅定或是用智慧抉择后将其灭去,然后能安住于自心清净的境界而不再为八风动摇,如是才算是伏烦恼。

问:印刷纸佛像与塑佛像的功德是否一样?刻弘扬佛法的光盘与印经书的功德是否一样?

答:不管什么样的佛像,只要能起到广泛接引众生的作用,其功德就非常大。同理,若是在寺院道场里塑造佛像,其功德就要比在个人家里塑造佛像的功德大,因为在寺院道场里所造之佛像能起到广泛利益众生的作用。

造佛像必须要遵守佛陀所留下来的量度,若是随意乱造,也不能得到那么多的功德。这在《造像量度经》里有严格的要求。

至于刻光盘与印刷经书的问题是这样的,一般来说我们所刻之光盘都是一些讲法的光盘,这和佛陀金口所讲的经典还是有区别的。佛陀所讲之法语乃是由自性流露之金刚语,具足无边的加持力,故凡有经典之处皆有龙天护法护持,因此印刷佛经和刻录一些讲法的光盘还是有一点差别的。即使是刻录一些读诵原经的光盘也和印刷经典有差别,因为有哪一个容易让人得到利益的问题,还有保持时间越长的功德越大。

问:怎么样能确切地判断一个命终的人有没有往生

答:若是一个人命终八个小时后,将手放在亡者头顶佛穴上空半寸之处能感觉到有热气,这就可以证明亡者已经往生极乐世界了,这是净土宗一般的认为。若是在亡者命终时见到佛菩萨等来接引,这也是往生之瑞相。在火葬后见到有舍利子等,也是往生的迹象。但有些人是在中阴身时往生,这就很难在外表上看出往生的迹象,这就需要用《地藏木轮相法》或者是《妙吉祥占卜法》及《观音占卜法》等占卜法来占察了,或者用祈梦法也可以得知。

还有一些临终者出现的瑞祥是否是真正的瑞祥,这也要通过一些具有修证的大德观察才能值得相信,所以对于如何观察亡者有没有往生,最好还是经过成就者的证明比较好一些。

问:亡者临终时一般都神识颠倒,助念还有益否?亡者是否可以获得利益?

答:为临终的人助念是有必要的,正因为临终的人都很颠倒,我们才要为他(她)助念,以我们的助念帮他(她)提起正念。但是助念是有一定要求的,助念的人戒律一定要清净,若是助念团中有破根本重戒之人,就会障碍亡者往生。助念的人必须要懂得如何对亡者进行开示,若助念之人只知道一味地念佛,而不懂得如何为亡者开示中阴之境界,这样的助念虽然有一点功德,但对亡者来说利益不是很大。

亡者死后要经历法性中阴、生死中阴等境界,在这些境界中亡者往往会被迷惑,而沦落于轮回之中。因此就要靠助念之人给予开示,令亡者在中阴中能正确地选择投生的道路。

但是现在有很多居士或是出家人不懂得中阴中所生之各种境界,而为亡者乱作开示,这样不仅不能利益亡者,而且还会使亡者更加迷惑,以至于令亡者堕落轮回,这样的助念不仅没有功德而且有很大的罪过。若是亡者因此沦落于鬼道,必定会以嗔心对那个令自己颠倒堕落鬼道的人进行报复。若是自己实在不会为亡者做开示,倒不如实实在在地为亡者多念几句佛号的好。

问:中阴身境界中见到非常明亮的光都是魔道之光,见到柔和暗淡的光都是佛光,是这样的吗?

答:不是的。在中阴中见到非常强烈耀眼的光明都是佛菩萨放出来的光,若是见到旁边出现柔和暗淡的光则是魔王和恶道的光明。欲详知中阴之现象请阅读《中有救度解倒悬》一书。

问:出家师父送给在家居士东西,此居士是否可以接受?

答:一般来说,僧众的东西,在家人是不可以享受的,所以在家人最好不接受。若是师父非给不可,又很难推脱,这时可以接受,但是自己还要对师父做供养,不能白拿出家人的东西。

若出家人所给之物不是属于他自己的私物,而是常住物则最好不要,否则会成全了这个出家人犯盗戒。

问:发菩提心之大小,在果位上有什么差别?

答:行者若在因地中发心广大,将来证果亦是很大。同理,若是发心较小,所证之果也必然不大。如阿罗汉只发起出离心,无有发起菩提心,故只能证罗汉之果位。《佛说演道俗业经》云:‘畏无量生死,周旋之艰难,心已怀恐惧,唯欲求自安,坐禅而数息,专精志安般,观身中恶露,不净有若干,弃捐三界色,断欲得自安,不能修大慈,唯志乐泥洹。’辟支佛在因地中虽发起了菩提心,但其发心乃是有求之发心,非是菩萨无漏之发心,故所证果位仍然属于小乘果位。《佛说演道俗业经》云:‘本发菩萨意,志慕大乘业,但欲著佛身,不了无适莫。’

再者发心大的行者,因其发心之故,可快速圆成佛道,而发心小者成佛就比较慢了。在因地中因发心广大,将来成佛以后度化众生的事业也非常广大。

问:弟子常在佛前发愿成佛,要学习地藏菩萨一样救渡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而自己现在自渡尚且不能,何以渡众生出苦海呢?象我这样是否发的是空愿呢?属不属于欺骗佛陀?

答:行者在修行中必须要发起广大的愿心来,虽然自己不能一时间圆满所发之愿,但是要尽力照着自己的志向去做,这样就不属于是空愿,也不属于欺骗佛陀。如《楞严经》卷六云:‘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修学大乘之行者必须要先发起广大的菩提心来,然后再依着自己所发的愿心一点点地去做,直至成佛。所谓发心度化众生者,乃是愿菩提心。照着自己所发的愿心一点点地去做,这种是行菩提心。先有愿菩提心才能有后来的行菩提心,这是一个先后顺序。以是故知,自己发完愿后,没有完全做到,这并不是空愿,也不是欺骗佛陀。

若人能一念间发起菩提心,其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记。龙树菩萨说:‘若其功德有果色,尽虚空界不能容。’

问:密宗的行人持戒有无大小差别之分?

答:这要看自己所受的是什么戒了。在密宗里除了共同的金刚三昧耶戒外,还有所受的小乘戒律。例如:金刚阿阇黎和瑜伽士的戒律就和一般人的戒律有很大的区别。如,在家人的戒律和出家人的戒律就不同了,虽然在金刚乘的三昧耶戒上是没有大小的,但是出家人现僧宝相,守持别解脱之具足戒故,在家人应恭敬之。在共同的金刚三昧耶戒来说是一样的,没有大小之分。但是若从个别所受的戒律来说是有差别的。

密宗虽然是无上金刚乘,但所守的根本戒律,仍然是以小乘别解脱戒和大乘菩萨戒为主。

问:密宗的供品里有用海螺供佛者,不知是何理由?

答:密宗供右旋式的海螺是延续印度的习俗。右旋式的海螺在藏地来说是吉祥物,故藏族人就将海螺供佛了。据说古印度之人也认为右旋式海螺乃是吉祥物,故以此做供佛之物。海螺代表音乐,所以是音乐供养之意。再往深了说,海螺代表空性的意趣。

问:供养诸佛菩萨,是否要供品丰富,功德才会很大。

答:若是自己有能力做供养,供品当然要丰富了。但是若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只要尽自己心就可以了。

供养佛菩萨的功德大小,最主要是要看自己的心够不够虔诚。若自己没有恭敬心,就算是供品再丰富,也没有多少功德。若是自己有能力做丰富的供养,但因为自己悭贪不舍,而不做丰富供养,这样所得功德就不大了。若自己是以菩提心摄持而供养佛菩萨的,那么无论供养的丰富与否都会有很大的功德,因此修学大乘教法的行者当以菩提心摄持而行一切修持。

问:在不洁净处,持佛号或是密咒是否有罪过?

答:在不洁净处可以默念佛号或是咒语,但不可以出声念诵,如厕所等处。另外,有没有罪过,这要观待你自己是以什么样的发心在不净处念佛或是持咒的。

问:善人求佛有感应,不知恶人求佛有感应否?

答:恶人若是以清净忏悔心求佛消除罪业,亦是可以与佛相应的。若是发恶心或是贪嗔等心求佛,不仅不会相应而且还会遭到护法的严惩。

问:诸佛有求必应。如有所求之事,又同时与某人所求之事正好相反,不知所求之事,能否各满其愿?

答:若是所求均为善愿,则必定各满其愿。若是所求是不利众生之事,则不能满愿。

在此用一个故事来说明:

传说,在东海边上有一个土地神,他每天都埋怨自己的福报不如东海龙王。因为在东海边上的人们对龙王是情有独钟,所以信仰龙王的人就超过信仰其它诸神,因此每逢节日都要给龙王上供,而很少有人能想起给土地神上供品。土地神虽然是一方神灵,但是经常得不到好的供品。他经常去东海龙宫和龙王聊天,每每看到龙王享受大批的供品,自己心里总不是滋味。

这一天,土地神又来龙宫作客,在谈话中就说起了各自的感受。

龙王说:“我每天都忙死了,当这个龙王真麻烦,我真不想当龙王了!看您老兄多么自在啊!”

土地神听完后说道:“您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每天有这么多的人都供奉您,而且还能享受数不尽的美味供品,这样的生活多么美好啊!您还说当龙王麻烦,真想不通您怎么会这样想?要是换成我的话,高兴还来不及呢?”

龙王一听土地神之言,忽然心中灵机一动说道:“既然您感觉当龙王好,我们不如暂时换一下位置如何?您来替我当几天龙王,我去替您当几天土地神,不知您意下如何?”

土地神闻言十分欢喜地答道:“如此甚好!”

二位神仙就这样达成了私下调换几天职位的协议。龙王到土地庙当土地神,土地神则留在龙宫代替龙王。

土地神初当龙王,看到眼前数不尽的美味供品,心中十分高兴,当下就准备享用。正在这时,他从龙宫的一面宝镜中看到一个农夫模样打扮的人走进了龙王庙,上了一大堆的水果供品,这时土地神心想看来今天我能享用更多的供品了。他刚想到这里,就听那个农夫在龙王像前口中念念有词地祈祷:‘大慈大悲的龙王啊!祈求您这几天能给下一场雨,我们的庄稼快要旱死了,求求您发发慈悲吧!’农夫一边说着一边虔诚地磕着头……

农夫走后,土地神心想‘这有什么为难的,不就是下一点雨吗?这事儿好办!呆会儿我就让虾兵蟹将去降雨。’想到这里,就准备吃饱喝足了去降雨。哪曾想刚刚准备吃供品时,从宝镜里又看到一个村妇模样的女人走进了龙王庙,也如前一样上了很多供品。土地神心想‘不知她又是为何事?’村妇上完供后就对着龙王像祈祷:‘大慈大悲的龙王啊!小妇人今诚心祈祷您,在这几天晚上千万不要下雨,因为我们家是种姜的,这几天刚把姜从地理挖出来,晚上需要凉姜。希望您能保佑小妇人,不要下雨。’土地神听后就感觉有点为难,一个要求下雨,一个不让下雨,这真是不好办。

正当土地神为难之际,在宝镜中又看到一个人走进了龙王庙。原来这个人是一个果农,果园中的果实都成熟了,但在未卖之前最怕刮风,若是刮起大风的话,满园的果子都会掉下来而烂掉。所以他今天特来祈祷龙王在这几天中不要刮风。

果农刚走,接着又进来一个船夫,船夫今天受他人雇用,要随客商出远门。但是这几天一直都是风尘不动,若无有风的话,船夫就很难行船,故船夫特来祈求龙王这几天给刮一点风。

土地神这时感觉十分为难,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各满所愿。在无有办法之下,他只好去找龙王。见到龙王后就把事情的始末说了出来。龙王听后大笑:“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把您难住了呢?”土地神言:“这样的事情还简单吗?我倒是很想听一下您是怎么处理类似这些事情的。”龙王说道:“这有何难,您听着:风从船头过,绕过果树园。白天下雨晚上晴,不误村妇做营生。”土地神听后,心中十分惭愧,他明白了一切众生在各自不同的境界中,就有不同的智慧。他从此不再会埋怨自己没有福报了。

一个龙王尚且有这样的智慧,那么身为万德庄严的佛陀难道不能应一切众生之求而给予救济吗?

问:诸佛菩萨有求必应,如果在一时中有好几件事情求佛,不知能否皆得感应?

答:诸佛菩萨皆以大悲心时时观照着众生,若有众生心中对佛生起一念净信,而希求于佛陀加被,佛即会令此人所求如愿。经云:‘法界中一微尘之变化,佛陀皆悉知悉见。’法界内所有有情众生心中所生之念亦是悉知悉见,佛陀能于须臾顷应诸所求,满其心愿。

但是若欲与佛菩萨相应者,必须具足以下条件:第一当具足百分之百的虔诚心。第二当具足善心。若具足了此二条件,则所求皆应也。

今见世人求佛者,皆不具足此二条件,故难得佛菩萨之加被也。非是佛菩萨不慈悲不灵验,而是自己没有具足相应的条件。

问:修显教净土宗与修密教净土宗之功德有无差别?

答:入密乘后再修学净土宗,其功德要大于在显教修净土之功德。因所守持之戒律不同,故功德亦是不同。入了密乘的行者要守持金刚三昧耶戒,此戒超越于显宗一切的戒律,囊括了佛教所有的戒律。又密乘行者在接受灌顶之刹那,因法力加持之故,消除了无边的罪业。如在显宗触犯了所有净戒,但事后发起忏悔心而皈投于密乘,在受灌顶之时一切破戒罪皆已消尽。入了密乘之人,若能守持密乘根本重戒不犯,则其人之身等于普贤王如来之身,其人之口等同于普贤王如来之口,其人之意等同于普贤王如来之意。虽身是凡夫,身实则已超越凡夫地。故以守持金刚三昧耶戒而修学净土,其功德要大于未受持金刚三昧耶戒修学净土者。

另外,密乘里还有不共同的往生捷径法,如:‘破瓦法、系解脱’等诸多方便之法。因此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入了密乘修学净土要殊胜得多。

问:若欲求生净土,而显密兼修,如此修学,不知有无妨碍?

答:并无有妨碍。但是应当把自己主要修持和辅助修持之法的次第调整好,如此即无有妨碍。若是无有主次而错乱修习,则为盲修瞎练也。

问:经书上说:‘念佛一心不乱,即能往生极乐世界。’但在家居士因事务繁忙,终日奔波,无暇修行,如未到一心不乱之境界,不知临命终时能否获得往生呢?

答:念佛虽未到一心不乱之境界,但已达功夫成片者,在临命终时亦可获得往生之成就。若连功夫成片都没有达到,则往生很难有把握了。但也有人虽在生前未获得念佛之功夫,但因善根深厚具足往生之因缘故,在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开导而十念往生极乐世界。也有人在中阴中往生极乐世界的,因此也不能一概而论。不过所说的后者把握不大,故还是需要在生前就具足往生的功夫。

问:在修行中拜一位根本上师好,还是多位好呢?

答:首先我们先要明白什么是根本上师。所谓根本上师者,即是能令自己了悟以及证悟自性之上师。除此之外,还有灌大圆满顶的根本上师,传大幻化网密续传承根本上师,但令自己了悟自性或证悟的上师为最根本的上师。普通的上师可以有多位,但最根本的上师只局限于能令自己证悟的上师。若在一生中遇到多位为自己开启自性之上师,则这些均为根本上师。例如:第一位上师令你证悟初地菩萨的境界,第二位上师令你证悟初地以上的境界,那么这两位就都是根本上师了。

问:一切众生若见到密宗喇嘛,若生欢喜,其功德如何?若生邪见分别,其果报如何?

答:众生若能见到僧众之形象生起欢喜心来,则可种下解脱之因,更何况是修学密宗的喇嘛。若对密宗喇嘛生起欢喜心来,则将来因缘成熟可依密法成就解脱道之修证。

若对僧众生起邪见分别有无量的过失,若诽谤、欺辱、讥嫌、伤害密乘行者,则必堕金刚地狱。

问:密宗的双运与降伏是什么意思?

答:关于密宗的双运与降伏等殊胜之修法是不允许公开讲的。现今大概讲一下,双运即是智悲双运,空乐双运之意。寂静之修法是为慈悲善根深厚的众生设立,而降伏法则是为了度化那些凶恶(如,魔众。佛陀既然是慈悲一切众生的,那么若没有降伏法就不能利益魔道众生,所以降伏法的出现是佛陀对魔众的大悲方便。)而因缘成熟的众生设立的。对此仅能做如是略说。未有入密乘者不可以听闻此等法义。双运及降伏等法非是凡夫能行持的,只有已经具足证悟的瑜伽士才能依此方便道而成佛。那些内心充满贪染的凡夫是绝对不可以修学此等法门的。

问:修法超度亡者时,应该做什么样的观想?对于那些死亡已久,或已转生它道的亡人,修法超度能否得到利益?

答:超度亡者有很多方法,所以每个修法都有不同的观想,不能一概而论,愚不知居士所问是哪个超度法,总的来说当发起广大的菩提心来为亡者念诵经咒或者是佛号亦可,但因每种修法的观想不同之故,故在此亦不能一一讲述。

那些死亡时间已久的亡者,或者转生它道的亡者,若为其修超度法是可以令彼等亡者得利益的。若所超度的亡者投生在三恶道,则可依超度之力出离恶道之苦。若是投生在三善道中,则可依超度之力令其福德增长。话说回来,能否超度,或者能否令亡者得到功德,这都要看修超度法者,有没有超度亡者的能力了。

问:世人敬神祭祖时,给以往之祖先烧纸钱,不知对鬼神有用否?

答:纸钱对于鬼道众生来说是有用的,但若非是鬼道众生就没有用处了。在六道中只有鬼道才能用上纸钱,其它五道则不用纸钱。

问:房屋住宅不吉祥,须修何法方能转凶为吉?

答:若想转变风水运数,则可在家中供奉地藏宝瓶、度母宝瓶等,也可以挂一些特定的经幡,抑或是供准提宝镜皆可。也可以请大成就者做加持。

修持准提法和大悲咒等法都可以,或者每天念诵天地八阳神咒经亦可,若能修学大白伞盖佛母更好。

问:有人先在某位上师名下得受清净灌顶,后来又向另一位上师求受灌顶,并且将前位上师所传之法完全放弃,不知犯密乘戒否?所犯之戒是轻是重呢?

答:若先前之上师留有必须要完成的功课,但在后来依止另一位上师后,就将第一位上师所留之功课完全舍弃,这样是属于触犯密乘根本戒的。在密乘十四条根本戒中的第二条是:‘善逝教言明取舍,上师已言自了知,若其轻毁行逆品,则成违教二条也。’此条戒律的意思是说:密乘行者当遵守佛陀一切之教言,若明白教言之取舍开遮,而自己却以轻慢心而触犯之,则即为触犯密乘根本戒。若上师对弟子有所吩咐,弟子当尽力完成。若内心对上师不悦,故而违背上师的吩咐,这样是属于触犯密乘戒的。若上师所吩咐之事情自己实在是做不到,则须向上师老实禀明不能做之缘由,如此不为犯戒。若上师为弟子留有功课,并且说明必须完成,而后这位弟子以轻慢心摄持并没去做,这样就触犯了密乘戒。如果上师所留之功课非常多,自己很难完成,则可以向上师禀明,经上师开许后就不为犯戒了。

若是一个密乘弟子依止后一位上师而舍弃前位上师所传的一切传承法要,这样是属于犯三种罪,第一舍法罪,第二违背上师教言罪,第三断传承之罪。

问:听别人说过,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有一个大愿,凡是此生能与法王结缘者,都将被法王接引到极乐世界去,有这种说法吗?

答:这种说法的确是真的。在《文殊根本续》中有授记:凡是与法王结缘的人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问:法王每年都号召念修佛号,参加念一百万阿弥陀佛圣号,以及念三十万阿弥陀佛根本咒,以法王之愿力和加持力就能决定获得上品往生。这种说法是真实不虚的吗?

答:的确如此。我们要知道佛菩萨的加持力是不可思议的,法王如意宝乃是文殊菩萨化身,文殊菩萨是古佛再来。这在《文殊根本续》中都有说明。

五明佛学院每年举办极乐法会,参加的人数非常多。若有人能报名参加这个法会,他就可以得到整个法会的功德。例如:这个法会有一百万人参加,每人念诵一百万佛号,这样加起来数量就难以计数了。凡参加法会的人,他们所得之功德不仅是个人念诵一百万的功德,而且还有整个法会念诵数量的功德,这样再由法王做大回向,就能使每个人都具足上品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了。所以这是真实不虚的。

如果我们不相信法王如意宝的愿力和加持,那么你会对阿弥陀佛的愿力和加持相信吗?如果你相信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也没有理由不相信法王如意宝,因法王如意宝是经书中授记的佛菩萨再来。

问:五明佛学院有一个大幻化网坛城,听说转此坛城一千圈可以获得上品往生,就能不下金刚地狱,这是真的吗?

答: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转绕这个坛城的确有这样大的功德。

在经中记载:古印度时,有一只狗,一天它叼着一团大便走到一座佛塔前,它就将这团大便放到了佛塔边上。过了一会儿,它来找这团大便,因找这团大便时,从右绕佛塔转了一圈。后来这条狗死后,因绕佛塔的功德转世为人,并且出家为僧,最后获得了很殊胜的成就;在我们中国也有一桩公案。相传,在东海普陀洛伽山上有一只蚂蚁被冲进水里,这只蚂蚁爬到一个小木棍上,随着水流绕普陀山转了好多圈。因此之功德,蚂蚁死后就转世为人,并且也是出家为僧,最后亦获得了解脱之成就。象这样的公案很多,在《杂宝藏经》《百喻经》《贤愚经》《百业经》等讲述因果的经典中都可以找到。看到这些因果故事,只要稍微做一下比量就不难得出一个正理来。你们对这样的说法(转坛城能获得往生之成就)有怀疑,这就表明你们在闻思上很差劲,而且也不懂得如何用因明的逻辑得出一个正理,这正是你们的缺点,愚僧希望你们要多做闻思。

从上面这两桩公案,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转绕佛塔和转绕圣地的功德。转绕佛塔一圈就能转世为人,那么转绕具足不共殊胜的大幻化网坛城一千圈也必然能获得往生了。坛城是聚集诸佛的宫殿,而且是依法身普贤王如来之传承所建立,加持力更是无与伦比,所以说转坛城是必然能获得往生的功德的。

问:听说上根之人学密法三年可以成佛,我有点怀疑。这里所说的成佛,是否是佛经上所讲圆满的佛果呢?为什么有人证悟佛果了,而他在娑婆世界还没有示现成佛之相呢?

答:密宗所说的成佛即是成就圆满的佛果。要想知道密宗行者成就的‘佛’是否是圆满的佛果,只要从其所修之法做一下了解,就可以很容易地知道密宗成就的佛果到底是不是圆满的佛果。我们先从知见上做一个论断。在显宗里有两种圆满的知见,一中观见,二唯识见。这两种知见乃是佛陀在二转*轮和三转*轮时所传的教法。中观是着重讲述本体空性(真空)的方面,唯识是着重讲述心识本有的方面,此二宗派都是属于大乘佛法之极说。在大乘显宗里说,依此二种知见修学可以成就圆满的佛果,这种说法也是被人们认可的。既然依此二种知见修学可以证悟佛果,那么修学密宗也必然可以成就圆满的佛果,而且所须之时间很短暂,为什么这样说呢?因密宗的知见是在中观和唯识之上,密乘中在中观和唯识之上还有大手印见、大圆满见。大手印见、大圆满见是超越中观和唯识见的,更圆满更直接地讲述自性境界,能令凡夫众生在刹那间就契入如来性海,直接在果地上修行。而且再加上密宗特有的殊胜方便的修行方法,所以就非常容易成就。在宁玛巴大圆满教法中说:‘上根的人修学大圆满,在六个月中就可以获得大圆满的证悟。’不仅上根的人如此,就是下根的人若具足了坚固的信心和勇猛的精进心,在见性后的七年中成就大圆满之修证。如《妙法莲华经》中之龙女因以至诚供佛一颗明珠,蒙佛加持在刹那间顿悟本性而成佛道。龙女是在刹那间成佛的,也没有经过什么长时间的修行。龙女刹那证得佛果,也是因为她无始劫的善根福德之成熟,方能刹那成佛。同理,此生有缘能入密乘者,在无始劫来就是法身普贤王如来之眷属,故在现世中才能对密法生起信心而归入密乘,因此密乘行者现生之中证悟佛果是无可厚非的。

密宗所说的成佛就是指的圆满佛果,并不是一些不知教义之人所说的不究竟之果位。如《金刚顶五种密经》中云:‘于显教修行,须经三大阿僧祇劫,然后证果……若依密教,则由加持威力故,于须臾顷,当证无量三昧耶,无量陀罗尼门。’显宗有很多法门中也说能即身成佛,更何况具足诸多殊胜方便的密宗呢?如《摩诃止观》云:‘利根者圆教下一生顿超十地。’这里是局限于惟独利根者,而密宗即身成佛之法是普对三根的,中下根的人可依密宗诸多方便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成佛法器,最后终能获得成佛。

一个修行者证悟了佛果,并不见得就要在此世界显现成佛之相。在他成佛后,虽然外在的色身显现还是在这个世界,实际上他的化身早已去有缘之地显现成佛了。修行者成佛后,只有在与自己有缘的世界才化现教主相之佛身。

一般来说,修行者在证悟初地菩萨之境界后,就可以显现佛身而为众生说法了。象我们汉地之禅宗六祖大师,他已经获得了圆满证悟,但是也没有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现成佛之形象,难道我们就能以此而怀疑六祖没有证悟圆满的境界吗?

问:什么是金刚誓言?如何守持金刚誓言?

答:金刚誓言即是度众生究竟成佛的誓言。[金刚]是不退、不动、不变、坚固、能坏他法等意,所以[金刚誓言]就是指坚固不退的菩提心,不舍弃一切众生,不退失成佛的心。密乘行者是不可以退失菩提心的,若退失就触犯了三昧耶戒。对正法生起定解,了知众生和自己无二无别,如是可令菩提心增上而不退转。

问:对于上师的教言,弟子能否随自之意而行其便?

答:密乘弟子必须要依上师之教言而行持,不可随自己心而行之。若随自己心而行之,则为违犯上师之教言,是属于触犯密乘根本戒也。若上师交代的事情自己实在是不能做到,则可以惭愧心禀白上师,不得以轻慢心兀自不做。

问:上师、本尊、佛,此三者谁的功德最大?

答:这个问题问得十分好笑,首先要弄清楚此三者的关系。上师乃是一切诸佛本尊的总合体,同时上师也是三宝的总合体,此三者乃是无二一体的,又如何来比较谁的功德大呢?不过若是非要比较一下功德大小,就客观而言,上师的功德大于一切。佛陀曾经在经中说:‘诚心供养善知识者,等于供养三世一切诸佛。’上师的功德要超过诸佛之功德。阿底峡尊者也曾经说过‘上师的窍诀要比佛的教言殊胜。’

问:有的人只知求法,但轻视戒律,尤其是对密乘之金刚三昧耶戒,将自己所得密法随意转传讲解,这种行为是否贻害无穷?

答:密乘行者在未经过上师开许的情况下,若对他人(未入密乘者)宣讲密法,是属于破密乘三昧耶戒的行为。密乘的内金刚兄弟之间都不可以互相谈论深邃的密法,否则就是违犯了三昧耶戒,更何况对不是密乘的人讲述密法,此种行为直接违犯了密乘戒。

问:修持生圆次第之法,最后是否能证得圆满之佛果?

答:依生圆次第修学是可以圆满成佛的。至于为什么?由于密乘戒的缘故,在此不能公开讨论。

问:在家居士是否可以念诵《佛教念诵集》里的早晚课,这样是否属于夹杂?

答:这要看居士修持什么法门了,若是居士修持净土宗,那么就要以净土修法为主,可以将这些经文咒语等做为辅助修法,这样就不属于夹杂了。但是需要主辅分明,不可以颠倒主辅之位置。

自己主修之法应当占绝大部分的时间,修念佛法门的人虽然也要闻思教义,但是一天中更多的是要实修念佛。若自心清净无染,纵然一天念了很多经咒都不是夹杂,若自心颠倒妄想纷飞,纵然自己念了十万佛号也是夹杂。

问:怎样寻找自己的根本上师?

答:欲寻找自己有缘的根本上师,可以通过修梦修法得知,也可以通过妙吉祥占卜法得知,或者发真诚心祈祷佛菩萨梦中告知,也可以通过有修证的成就者观察而得知。总之有很多方法。

能令自己明悟心性的善知识就是自己的根本上师。

问:现在有好多人认为,念诵楞严咒必须是早上六点前念诵,在其它时间内不可以念诵,不知道这种说法正确否?

答:这都是无稽之谈,这种说法十分荒谬。此楞严咒是出自《大佛顶首楞严经》,在此经中根本没有这样的说法。又,宣化上人对此问题也曾经说过:‘念诵楞严咒,只要具足虔诚心,什么时候念诵,什么时候都是早上六七点。’又专修楞严咒者,要求在六时中持诵,六时就是指‘昼三时,夜三时。’所以没有限定时间的说法。

问:在显宗受五戒、菩萨戒后,若要学密是否需要重新受戒?

答:不需要。戒律有三乘: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乘三昧耶戒。密乘的戒律是以小、大乘戒律为基础的。密宗行者也同样要守持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就此二种戒律而言显密是一样的,所以入密乘后不必重新受持五戒、菩萨戒。入密乘后需要守持金刚三昧耶戒,然此三昧耶戒之戒体在灌顶时就已经由金刚上师通过灌顶的方式注入体内了。

若是以前并没有受过五戒和菩萨戒,后来直接就入了密乘,受了三昧耶戒,如此则亦应当分别将五戒和菩萨戒都受了。因为入了密乘后无论你受没受过五戒和菩萨戒也都要守持这些戒律的,因密乘戒中包含了这些戒律。所以入密乘后当通过受五戒、菩萨戒获得这二种戒体,如此是最好的。

问:如何能令附体的鬼神离去?

答:有鬼神附体者,可通过如法地受持三皈依或是五戒,可以使鬼神离体。我们在受皈依时,若能如法地观想而得到三皈之戒体,即会有三十六位护戒之善神前来守护,由此之故,那些附在身体里的鬼神不得不离去。又,在如法受戒皈依时,可以得诸佛之加持令鬼神离体,但前提条件是,自己必须从内心中要舍离这些鬼神才行。佛世之时,有一个受了皈依戒的居士,一次因出远门,晚上在路途中的桥底下休息,当时有一群鬼正要从桥上经过,但彼等观察到一个皈依三宝的人在桥下,这些鬼最后都从别的地方绕着走了,不敢从皈依弟子的头上经过。

有些居士虽然皈依佛门了,可是身体上所附的鬼神依然没有离去,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自己受皈依或受戒时根本没有得到戒体,若得到了戒体,那些附体的鬼神必然会离去。因此应重新学习戒律,发起出离心重新受三皈五戒,一旦得到戒体,那些鬼神就会离去了。

想让附体的鬼神离去,也可以用密宗的符咒令其离去,或者通过有修证之人的加持令鬼神离去。亦可以猛厉地念诵大悲咒,祈祷观音菩萨加持令这些鬼神离去。智者大师说‘可以诵自己所持的戒法,令附体鬼神离去。’

问:身上有附体的东西,能否修成?能否将大仙和佛像供在一起?

答:身上有附体的人很难修成,因为附体的这些灵鬼,经常会扰乱这个人的修行。有时因附体的灵鬼扰乱而破毁净戒,有时又会错将灵鬼所现之幻境执着为真实,或执著为自己成就了,依此即会走火入魔。

有附体的人就连最基本的皈依戒体都没有,又如何能成就呢?这些被附体者命终之后都会随这些灵鬼而堕入鬼道。这在《楞严经》和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中都可以找到教证。智者大师说‘被附体的人死后会堕入鬼道,无量劫不得听闻三宝名字。’连三宝的名字都听闻不到,如何能成就呢?

皈依三宝的人是绝对不可以供奉这些鬼神的,若皈依三宝后还供养这些鬼神,即为破三皈戒,破三皈戒罪过很大。供奉都不可以,更何况和佛像供在一起!

问:当前有很多修行者追求神通和开悟,究竟什么是‘神通’?什么是‘开悟’?修到什么境界算是开悟?神通与外道有什么差别?真正开悟就一定能往生或者成佛吗?

答:神通是一种超越世间一切众生的一种难以思议的力量。这种力量共有六种:(一)神足通,又称为神境智证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身通等。据《大智度论》卷五和卷二十八所载:神足通有三种,一为随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飞行),一为随意改变相状之转变(变化),另一为随意转变外界对境(六境)之圣如意(随意自在)。其中,后者之‘圣如意通’乃唯佛所独具者;(二)天眼通,又称天眼智证通、天眼智通。即是看透世间所有远近、苦乐、粗细等之作用。获得此通可以无距离地看到一切想看的地方。不仅如此,而且获得此通还可以看透世间一切苦乐诸事。又,获得此通可以看到肉眼以及再先进的仪器都探测不到的东西;(三)天耳通,又称天耳智证通、天耳智通。即悉闻世间一切音声之作用;(四)他心通,又称他心智证通、知他心通。即悉知他人心中所想各种善恶等事之作用力(他心彻鉴力);(五)宿命通,又称宿住随念智证通、宿住智通、识宿命通。即悉知自他过去世等各种生存状态之作用力;(六)漏尽通,又称漏尽智证通。即断尽烦恼,永不再生于迷界之悟力;此中,前五通乃依四根本静虑而起,故外道诸仙、声闻及菩萨皆可得之。至于漏尽通,则仅有达小乘之无学位或大乘之等觉位者始能获得。

神通又有几种差别,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亦举报得、修得、变化等三种通力;又,《宗镜录》卷十五云:‘一切通力有道通、神通、依通、报通、妖通五类。’(一)道通者,即是依道术之修炼而得之通力;(二)神通者,即是依禅定力获得;(三)依通者,即是所依之身本具之功能,如火鼠能生活在火里的这种超常的能力;(四)报通者,既是依夙世善业所感之通力,如有人能记得前世的事情,或者一生出来就有透视眼的功能等。有的人具有过目不忘的功能,这也是一种果报所感的神通;(五)妖通者,既是动物修炼成妖而生之通力。

佛教修行者所证之神通是依禅定而开发出来的,依四禅所生之神通是为有漏的神通,这种神通外道也能证得。佛教中之第六通‘漏尽通’是外道不能证得的,这种神通只有超越三界生死轮回的圣人才能证得。又,阿罗汉所证的漏尽通与菩萨和佛所证的漏尽通还有差别,阿罗汉所证得的漏尽通境界只是断除了分段生死,不再漏失于见思惑中,断除了我执。而未断除由法执所生之尘沙惑。菩萨虽断除了尘沙惑,但没有究竟地断除无明惑,只有佛才将无明惑彻底断尽了。

佛教之圣者所证之神通,乃是由自性本心所生之无为神通,故与外道仙人所得之神通有很大的区别。当然也有一些佛教之行者依四禅八定,而证得有为之神通。修行者不可以执著心追求神通,随着自己修行的境界增长,自然而然就会有神通出现,但是不可以执著,也不可以随意显现。若对其生起了执著就会障碍自己的修行。若能对其不起执着,即可依神通之方便调化有缘之众生。

关于‘开悟’亦有多种,如:比量通达了自性法义是一种开悟,而行者现量亲见自性也称为开悟。在诸多经中说,能看破世间五欲而发心修道,也是一种开悟。但一般人们所指的开悟,即是指明心见性之开悟。

修行者获得明心见性之开悟后,就会对佛陀所说一切教法生起定解,而且也知道了如何去走成佛之路了,也就是说开悟了以后,就懂得如何去修了,修行起来也不会再走弯路了。开悟了以后若能精进修持,则很快即能成佛。开悟并不是证得果位,开悟后还需要去修行,但是修行起来就要比一般行者快得多,因为已经见到自性之故,所以即能时时刻刻缘自性而起修,一切所修不会落于妄心之中。故开悟者若念佛则会很快证得一心不乱之境界。

开悟之人一定能成佛,若今生在开悟后精进禅修保任自性境界,则即身便可获得成就。若开悟后此生不精进保任自性,则亦不能获得成就,若恶业涌现还会退失开悟的境界。《法华经》云:‘一句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既然念一句佛号最终都能成佛,更何况是开悟呢?所以若问在今生能否即身成佛,这就要看这个开悟者是否精进了。

问:什么是心?什么是性?什么是明心见性?

答:所谓‘心’者,有妄心、真心、肉团心之差别,不知居士所问是哪一个心。

妄心者,即是随一切境相能攀缘能分别之心念思维。若详细分别之,此妄心有六十种,在此不做赘述。

真心者,即一切众生所依之不动本体,众生之形象虽生灭不定,但众生之身中却有永恒不动之本性,此真心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纵你堕落轮回此心不灭不垢,假使成佛也不会增长或更清净。此真心恒时觉照一切诸法,而又不为诸法幻相所动。此真心生起一切诸法,而又不染诸法之相。此真心空而孕育诸法,明而觉照一切,于觉空之中一切法圆融一体无碍。此真心又被称为自性、佛性、真如、一真法界、如来藏等名称。

肉团心者,即众生现前之肉质之心脏。

性者,即是上述之真心。因真心乃为万法所依之本性,故真心已成为本性自性等。所谓明心见性者,即明见真心本性之意也。行者亲自见到自己之天真佛性,即是属于见性也。

问:是否待习气除尽才能获得见性之境界?还是见性后再消除习气呢?

答:在习气未消除清净时,只要因缘成熟也可以见到自性。如:有的行者依禅定力久久修学,使自心归于寂静,达极静之时即可见到自性。有者是借助外缘而得见性,禅宗里就有很多禅师都是依外缘而见性的。虚云老和尚就是看到杯子打碎而见性的,他说:‘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又云:‘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祖元禅师是看到师父剔灯,火苗一亮,因此而见性。随即说道:‘剔起灯来是火,无始无明照破,回头撞见个圣僧,险些当面错过,不错过是什么,十五年来寻觅,原来还是这个。’有的是依师父之拳打棒喝而见性,此种事例非常多,故不赘述。

在密宗里很多修行者虽然没有完全消除习气业障,但善根成熟时经上师之加持即可见到本性。禅宗六祖慧能禅师见到自性后,还经过十五年的磨炼,才彻底证悟了。修行者都是由初步见性,然后继续修行,最后将习气断尽而成佛。

但若在未有见性前先修学一切忏悔法,通过修忏悔法消除业障,这样也可以增加自己明心见性的几率。

问:打坐入定是否是见性?

答:“打坐入定是否是见性”,这句话问得没头没脑,入定是入的哪一种呢?定有好多种,到底所问是指四禅八定呢?还是指声闻缘觉之灭尽定呢?抑或是地上菩萨的大定呢?若是普通的打坐入定,则不能称为是见性。一般的打坐入定都在四禅八定的范畴中,故不是见性。如果所入乃是菩萨之大定,必然是见性的境界了,地上菩萨所修之定即是自性禅定。即使入的是阿罗汉一样的禅定,也不能名为是大乘之见性,只能是灭尽定而已。

问:念佛或是持咒,到什么程度才能见性?

答:念佛持咒到一心不乱之时,若能豁然回光返照能念之人以及所念之法是否实有,若能觉其二者皆非实有,当即放舍照与不照之心,如是即可穷尽本元,而见到自性。

问:怎么样才能明心见性?

答:若想明心见性,首要具足的条件就是对佛法的信心,若具足了坚固的信心,可以通过精进修持禅定令自己明心见性,也可以通过闻思教义而大开圆解获得明心见性之境界,在密宗里可以通过上师的加持而明心见性。

其实每一个众生皆具圆满性德,只要能不随外境起迷执,令妄动之心息灭,真心自然明朗显现,当下认知承当,无修无做即是修行也。

问:什么是法身佛,什么是空性,什么是自性?

答:法身佛即是宇宙无际之本体,人人本具之圆满性德,此性德不生不灭,无相而显一切相。因无一切相,不染一切法,故称为空性。因不离自心自觉自明,恒时长存,故称为自性。另外,应身、报身佛也都是与法身一体,所谓三身无别。

问:什么是圆融无碍?如何能做到圆融无碍?

答:居士这里讲的‘圆融无碍’不知所指何处?在佛教里‘圆融无碍’这个词用的地方很多。如:理事圆融无碍,性相圆融无碍,世出世法圆融无碍等。

若单说‘圆融无碍’之意:即是指诸法圆满融通无隔阂,一法具一切法,一切法入一法,融融无碍。天台宗的圆融三谛、圆融三观,华严宗的事事无碍、六相圆融,皆是圆融的教义。又,圆者乃是周遍之义,融者融通融和之义,若就分别妄执之见言之,则万差之诸法尽事事差别,就诸法本具之理性言之,则事理之万法遍为融通无碍,无二无别,犹如水波,谓为圆融。所谓‘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众生即本觉,娑婆即寂光,’皆是圆融之理趣。此法门为性宗之枢机,实大乘之极谈。

但若想做到世出世法圆融无碍的话,那就必须要证悟空性法身才能做到。只有彻底地证悟才能达到世出世法圆融无碍的境界。不悟万法实相则不知如何与一切法相应融合,圆悟万法性相不二之意趣,则即能做到圆融无碍。

问:修学净土宗,但在早晚课诵中还修密,这样算不算夹杂?

答: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学密,若仅是在早晚课中加了一些咒语,就认为这是学密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密宗的修法不仅仅是念一些咒语,咒语虽然在密宗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密宗的修法不是单一局限在念持咒语上的。密宗的修法有很严密的体系,如不共五加行,行瑜伽,事瑜伽,无上瑜伽等。并不是念几句咒语就等于修持密法。密宗主要的修法就是‘加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自圆满、他圆满次第)、道果、大手印、大圆满等法。’不是单一念一个咒语就是修学密宗。

修学净土宗要以净土修法为主要所修之法,而可以将闻思等作为辅助,或者可以将五加行做为辅助,就愚僧个人认为这样不是夹杂。加行是任何修法的基础,若不能具足这些基础法要的修持,大乘的不共方便就很难证得。

印光大师每天都要念诵大悲咒,他是净宗的十三祖,他每天都还念咒语,难道能说夹杂吗?

问:一个修行人接了很多宗派的修法,这样的话,是否所接的这些法都要修持呢?还是选择一个就可以了?

答:虽然一个修行人接过很多修法传承,只要选择其中一个自己有信心的法门专一修持下去就可以了,不必要每个都修,但是也绝对不允许发心舍弃任何一个法。密宗的每个宗派都要修学加行的,所以修学密法者必须要修持五加行,从加行入手次第而上就可以了。

不管在修任何一个本尊法时,都应该观想这个本尊虽然形象和其它本尊不一样,但他的本性是所有本尊的总合体,他的心咒也是所有本尊的心咒,若能这样观修就比较圆满了,虽然没有修其它法,但是也没有间断那些本尊法的传承。

问:专修大悲咒能否成就?肢体不全能否成就?

答:专修大悲咒是绝对可以获得成就的,这一点不必怀疑。《大悲心陀罗尼经》云:‘此陀罗尼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说。彼等诸佛为诸行人。修行六度未满足者速令满足故。未发菩提心者速令发心故。若声闻人未证果者速令证故。若三千大千世界内诸神仙人。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故。若诸众生未得大乘信根者。以此陀罗尼威神力故。令其大乘种子法芽增长。以我方便慈悲力故。令其所须皆得成办。大三千大千世界。幽隐暗处三涂众生。闻我此咒皆得离苦。有诸菩萨未阶初住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十住地故。又令得到佛地故。自然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若声闻人闻此陀罗尼一经耳者。修行书写此陀罗尼者。以质直心如法而住者。四沙门果不求自得。若三千大千世界内。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涌沸。须弥山及铁围山能令摇动。又令碎如微尘。其中众生悉令发无上菩提心。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于三七日净持斋戒。诵此陀罗尼必果所愿。从生死际至生死际。一切恶业并皆灭尽。三千大千世界内。一切诸佛菩萨。梵释四天王神仙龙王悉皆证知。’

修行成就并不在于你肢体全不全,肢体不全也能修持成就。但若是聋子或者是盲人,这就有点困难。盲人看不到经书,修学观想也比较困难,所以修起来要吃力一点。聋子在闻法上有困难,故很难通达教义,修起来也有点吃力。除此之外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在修学佛法上并没有什么根本上的差别,虽然残疾人的业障较重,除不可以出家外,修学佛法还是可以的,只要能如法修持就能够成就佛法的修证。

问:佛像开光后有灵验,不开光就没有灵验吗?

答:给佛像开光就是通过念诵观修仪规与佛相应,迎请佛陀降临融入佛像之中。所以如理如法(即是按照经中所讲的装藏开光的仪规)开过光的佛像,也可以说与真佛无别,但若没有如法装藏开光,虽然是佛菩萨的形象,也不会具足开过光的佛像的功德。《造像量度经》云:‘圣像已成,即为人天共仰无上福田矣,而复用安住(即是安像法)者,加被慧尊冥熏之力,神灵功德俱倍恒长焉。’此中所说安像法既是装藏开光之法。如法的装藏开光之仪规在《造像量度经》与《如来安像三昧经》中皆能找到。

汉地现在的开光仪规都不如法,也不依经教,胡乱装藏开光,这样是很不好的。

问:在受菩萨戒时,有得戒体不得戒体之分吗?如何能得到戒体?得戒体与戒师和戒场有关系吗?

答:受菩萨戒时,若能发起出离心、菩提心来,亦能随文入观,即可获得菩萨戒清净戒体。若其受戒师戒律不清净,受戒者很难得到清净的戒体。受戒能否得到戒体,最主要是在于受戒者和传戒师,若传戒师戒律清净,受戒者又能具足相应的清净发心,则必然能得到清净的戒体。菩萨戒之戒体一旦得到就会永不消失,永不毁坏。

能否得到菩萨戒的戒体,除传戒师父外,最关键的就是求戒的人有没有真地在受戒的那一刹那生起菩提心。

问:居士能给人灌顶和传密法吗?

答:能给他人传灌顶的人,必须是获得过金刚阿阇黎灌顶的人,也就是受过了上师位,而且还要具足相应的修法仪轨等清净传承。密宗里的上师有两种,一种是出家的上师,另一种是在家上师。在家上师,即是在家的密宗行者,已获得了金刚阿阇黎的灌顶,经上师开许可以为人传法后,他就有了给他人灌顶的权利了。出家上师,即是出家僧众在获得了阿阇黎位后,经上师开许就可以为他人传法灌顶了。

普通的在家密宗弟子是没有资格为他人传法的,即使是出家人,在没有获得阿阇黎位时,亦无有传灌顶之资格。

问:修行人不皈依,不受戒,能了生死出轮回吗?

答:有一种人可以在这种情况下了生死出轮回,那就是辟支佛。除辟支佛之外,一般的人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了生死出轮回。辟支佛在没有佛出世的时代中,自己能依诸法变化之十二因缘相而起深观,最后觉悟生死之道,修逆转十二因缘之法而出离轮回。

真正发心出离轮回的人又怎么能不皈依三宝呢?这样的人(又想了生死,又不想受三皈五戒)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根本不信生死,不信三宝,不信因果,或者可以说他是半信半疑。世间上能令众生了生死之教法,只有是佛教,而佛教最根本最基础的修法就是三皈五戒,若连三皈都不受,又如何能修学三皈以上的法要呢?连五戒都不守持,又如何能断除一切恶趣之过患呢?要知道!一切修法的基础就是三皈五戒,离了三皈五戒一切修法将无从修起。

修学佛法是要接受法脉传承的,受三皈依是接受最基本的戒律传承,若果作为一个想修学佛法的人连皈依都不具足,还如何学佛呢?若这个人真是准备修学佛法,他必然会去皈依的,因为真正想学佛的人必然会奉行释迦牟尼佛的教言,佛陀在经论中广泛地宣讲了皈依受戒的重要性和功德,那么作为一个准备做他弟子的人,难道能不听他的话吗?

问:在汉地有很多吃素多年的老居士,一闻到荤腥的味道就恶心和呕吐,这样就是心清净的表现吗?

答:因吃素多年而闻到荤腥味恶心呕吐,这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并不是说明这个人的心就清净了。若真是心清净的话,他(她)就不会因见到荤腥而恶心呕吐了,正因为他(她)的心中有不净的分别念,才会有恶心呕吐等现象。

真正具足清净心的行者,不会对万法有那么强烈的分别心,无论最美好和最不好的在面前都无所动摇,如是之人才是获得了清净心的境界。

问:《楞严经》中讲:‘性空真色,性色真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您开示?

答:此处之‘色’而称为性色、真色者,非指世间已发现之色,亦非是指众生境界中执著之诸相,乃指如来藏中性具之色,真体之色,与空相融相即,色空本属对待,融之则性具之色,即是真体之空。性具之空,即是真体之色,岂待合空而以成色也。性则言其非相,亦即理而非事;如来藏中圆具一切诸法,无不包容,一切诸法无不归于如来藏中,所谓空色不二之理也,如《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与‘性空真色,性色真空。’是相同的含义。宇宙一切万法虽具诸相,但其当体即空,故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并非析色见空,而为体达色之当体即空故,空者亦非意味着断灭,即有即空方是真空。此真空即为有,故必不异于有,以空即是有,而说空即是色。一切色法在众生境界中称为有为假法,但实际上这些有为假法是不离空性的妙色,但因众生颠倒而惑为因缘以及自然之性,故若得悟诸法真实义之行者,即知道‘不离幻色即妙用,当体无生是真空。’的意趣。

问:学密宗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答:学习密宗需要具备坚固的信心,也就是对密法、对金刚上师要有非常坚固的信心,而且还要有修法不畏艰苦的精进心。具足了此二者就可以学习密法了。

问:有一些修行者在入了密乘后,接了某些法的传承,但因为某些原因,自己未能照上师的吩咐去修,后来将法本以及佛像随意送给他人,这样属不属于犯密乘根本戒?还有的人入密乘后随意将自己所修的法告诉未有入密乘的人,这样是属于犯密乘戒吗?

答:修行者入了密乘后,若间断所接法之传承,是属于断传承罪。若发心舍弃而不修了,这是舍密法罪,这两种都属于破密乘根本戒。若不忏悔必堕金刚地狱。

若密乘弟子向非密乘之人随意宣说密乘法要,泄漏自己的本尊,或者是上师所传之窍诀与自己所修之法要,这属于破密乘根本戒,是泄密罪。

问:有人虽然入了密乘也接了灌顶,但是对上师并没有生起绝对的信心来,能否得到加持力?又能否修学成就?

答:密乘的一切修证以及加持力皆是来源于上师,若对上师没有信心,那就不可能得到密法的加持力,而且也不可能获得成就。古德云:‘上师是一切善法之功德源泉。’上师虽然所现是凡夫相,但是实则是一切诸佛的总合体,故修学密法若对上师没有信心,就不会得到密法殊胜的加持力。

既然连真实的加持都得不到,又如何能依这个上师成就呢?所以作为密乘行者要务必对自己的上师生起绝对的信心来,一旦当这个绝对的信心生起时,也就是你获得证悟之时。

问:现在有一些修行者分别心非常深重,自己学习净土宗,就认为见到密宗的师父不用礼拜、不用恭敬。还有一些行者自己学习黄教密法,见到红教的上师就不理不睬。请问这样的行为是否触犯了戒律呢?

答:这样的行为直接触犯了三皈戒,在三皈戒中要求佛弟子见到一切僧众都要恭敬,三皈中并没有分别出家人的种族和宗派,十方一切僧宝皆是一体的,若因种族和宗派的分别心,而不恭敬僧众就会触犯最根本的三皈戒,触犯三皈戒若不忏悔,必堕地狱。

问:现在密法在汉地逐步兴起,有很多人也随着潮流在盲目的情况下进入了密乘,后来又退出了密乘,这样是否属于犯戒?

答:一旦获得密乘灌顶,也就受持了金刚三昧耶戒,也就表示已经进入了密乘,三昧耶戒是不允许舍弃密法的,而且只要是佛法都不得舍弃。若发心舍弃(即是发心绝对不再学习密法了)密法,即触犯了密乘根本戒,舍密法之罪非常地重,将来要堕入金刚地狱受无量之苦,此地狱的一天相当于人间十亿个大劫的时间。在密乘戒中不仅不能舍弃密法,若是发心舍弃显宗教法,也触犯密乘根本戒之舍法罪。

不仅在密乘中不允许舍法,在显宗里也是严格戒除舍法的。若是学习显宗的行者发起了永远不修学其它宗派之心,这样也是触犯舍法罪。因为行者在皈依时,已经发愿皈依佛陀所有教法,在三宝面前已经立下了如此誓言,一旦自己发心永远舍弃这些教法,即违犯了三皈中皈依法的戒律。一旦毁坏了三皈依之戒体,则其它的戒律也同时毁坏了。

问:学习密宗是必须要在生起菩提心之后,才能进入密乘吗?或者将显宗完全通达后,才能进入密乘吗?

答:若能真实地生起菩提心来,已非是凡愚的境界了,就世俗菩提心而言,一般的行者亦很难短暂地生起,更何况是能持之以恒而生起之菩提心呢?若菩提心能持之以恒地生起,则已证初地之果位了,只有初地菩萨才能在心相续中使菩提心不断生起,这种相续不断的菩提心称之为胜义菩提心。若说待菩提心完全生起才能进入密乘则为不应理之说,若能具足相似的世俗菩提心(就是一种能行善法,守持净戒,利益他人之心)就可以入密乘了,入密乘后依密宗修学菩提心之仪规修学,即可令行者成就菩提心之修学。在显宗里修学菩提心的方便法很少,而且也没有具体的仪规。

入密乘并非是要在完全通达显宗后才能进入密乘,而是要具足显宗之基础,并不是说彻底通达显宗才能进入密乘,只要具足了显宗之基础——出离心、菩提心及正信等,就可以进入密乘修学了。若说待通达显宗后再学密宗,那么密宗的不共加行中之皈依和发心等就不需要学了,若真实如此,那么密宗的加行不就是多此一举的修法吗?

若行者虽然未通达显宗,但是已具足了正信、出离心、世俗菩提心等就可以入密乘了,在进入密乘后再依密宗不共之方便在短时间内修完显宗的法要。在密宗里有很多修学的不共方便,可以令行者短时间内将显教所要修学的法要修完。如,密乘不共加行之修法,它可以令行者在短暂的时间中,将显宗所要积累的资粮圆满,不必象显宗要经历很长时间积累资粮。

问:什么是破瓦法?有人说修破瓦法死得快,是否属实?还有说修破瓦法能够获得往生的成就,根据是什么?

答:颇瓦法是往生捷径法,这个修法是密乘不共的往生法,它不需要长期修学,只要在七日中精进勇猛地修学获得验相后,就可以不用每天修持了。这种修法是通过上师的加持力和弥陀的愿力,还有修法者的信力和念力,依此强力打通佛穴。此法即是将精神集中在三脉之结节点──头顶上,让意识自此迁出往生佛国,此修法即为颇瓦法。颇瓦法既是令行者在未死之时,即获得迁识的成就之修法,当到了命终时即可依此而往生极乐世界。

在显宗里也承认神识在临命终时从头顶出去,即是往生的征象。颇瓦法成就的外在验相即是:头顶能插入吉祥草、或出水、出血、头发脱落、起包、肿胀、剧烈疼痛等。有了这些验相后就不必再长期修学了,不过最好要隔几天就修学一下,这样在命终时才能有把握。若是一生专修此法也可以的,但每座修完必须要修学长寿法,不然即会减短寿命,若每座修完都能如法修学长寿法,则不会减短寿命。

颇瓦法有上中下三种修法:(1)上等转识成就法性身者,即初期中阴际,证入净光明境。(2)中等转识成就净报身者,即中期中阴境,证入圣空悲合成体。(3)下等转识成就胜化身者,即取获于胜善转生身。

颇瓦法乃是阿弥陀佛传给观音菩萨的,观音菩萨见娑婆众生寿命短促,虽然遇到了佛法但因为无常之故,在没有得到念佛一心不乱之时即已死去,不能出离轮回,故菩萨发起了悲心在阿弥陀佛座前痛哭七天,因此缘起之成熟,阿弥陀佛即传了比念佛更方便的颇瓦法,翻译汉意为:往生净土捷径法。

所以,修学破瓦法的人可以在生前就将神识迁转至极乐世界,但若修法后不修长寿佛的修法就会减短寿命,但若修了长寿佛之法,则不会减短寿命。但修此法者最好是超过二十五岁之人。

问:显宗持戒与密宗持戒有无差别?

答:显宗行者所守持的戒律是别解脱戒、菩萨戒两种,而密宗行者是在此二种的基础上还要守持金刚乘三昧耶戒,所以显密二宗的持戒还是有差别的。若就基础戒律来说,显密都是以别解脱戒和菩萨净戒为根本的。

若想守持三昧耶戒不犯的话,只有获得圆满的证悟才能守住三昧耶戒不犯。一般的凡夫行者只要能守住其中的十四条根本重戒不犯就可以。或者虽有触犯但若能在四个小时内猛力修法忏悔,亦可以令罪业清净。

问:近几年藏地的上师来汉地传法的很多,那么其中也不乏有些是浑水摸鱼的人(假活佛),如何才能辨别真假?如果拜错了上师,其危害有多大?能否得到利益?

答:的确这几年中来汉地的上师活佛很多,确实有极个别的是假的,但是绝大多数都是真的。我们不能因为发现几个假冒的活佛就去怀疑所有来汉地的弘法活佛,现在有很多人就犯这个错误。要想辨别真假上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从佛法的角度上多方面地观察,不难辨别出来。第一应该从佛教教义来观察,可以在其名下请问法义,令其做答。第二可以从有无慈悲心上来看。第三从戒律来观察等。第四要询问其传承,是否具足真正清净的传承。通过这些仔细观察,是真是假不难辨别。

如果拜错了上师,自己一直未能觉醒,其危害很大,能导致修行者一生无有成就。若是自己能觉醒了,可以再去依止真正如法的上师。如果你拜的上师不是假的,但是却不是很如法的,若你是密乘弟子,虽然前面拜错了上师,但也不能发心舍弃,只能做到敬而远之即可。拜了假的上师那还能有什么利益呢?一点利益都不会有的,不仅如此,若不能及时醒悟还会产生诸多过患。

问:在现在这个末法年代中,到底修什么法才是成佛的方便呢?

答:这个问题学佛的人都很想知道,很想弄明白。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成佛之方便法,佛门中每个修法都是应众生根基而建立的,不管哪个教法,只要你对它具足非常坚固不共的信心,那么,这个法就是你成佛之方便法。

这是就个人而言,若回到各个法门客观上的差别来说,那么密宗的确是成佛最殊胜方便的法门。大家都知道,密宗是即身成佛的法门,在密宗里除了殊胜究竟的无上成佛之法要外,还有诸多救渡众生出离苦海的方便法门。显宗没有的,密宗都有,如:颇瓦法、大圆满系解脱等法,都是救渡众生的方便法要。这些方便法要不需要长时间修持即可方便出离轮回。如大圆满系解脱,只要行者得到系解脱灌顶后,恒时将系解脱挂在身上,守好自己的根本戒,临命终时就可以获得往生之成就。

其实,最方便的成佛之法就是能令我们此生圆满佛道的修法,很多人认为即身成佛的法很难修,只有上根的人才能修学。实际上并非如此,究竟的成佛之法是三根普被利钝齐收的,因为根基是可以逐步打造的,没有一个人是固定不变的下根之人,也没有一个人是固定不变的上根之人,这都取决于你如何修学。若能按照次第精进地修学,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成佛的上根法器。再者,我们每个人都具足了圆满的佛性,只要能回过头来认知这圆满的佛性,依此佛性起无修之修,便可很快成就佛道。如《楞严经》云:‘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禅宗的祖师说过:‘若能识得自性,只需当下承当,无须别觅方便。’

问:寺院里供奉鬼神不知如法不如法?

答:佛教寺院里是不可以供奉鬼神的,在家人受持了三皈就不可以皈依和供奉鬼神之像了,更何况寺院?但若是属于佛教之天龙八部护法则例外。

问:有一些老居士故去后,因儿女不信佛,就把佛像、香炉、经书等送到了寺院里,寺院里又把这些结缘出去,不知有过失吗?

答:这是没有过失的。亡者去世后,其家产由儿女继承作主,所以儿女有权利将这些佛像等送到寺院,送到寺院后,寺院有权利将这些物品结缘给其他人。若施主发心是给他人结缘,而寺院却将这些物品卖掉了,则做主卖掉之人有很大罪过。

问:修学净土宗的行者接受了颇瓦法是否是杂修?

答:不管哪个宗派修学颇瓦法都不算是杂修。因为颇瓦法不用长期修学,若经过七天修学完毕,而且有了明显的验相,这样就不必长时间修持了。可以隔一段时间修几座就可以了。

颇瓦法是密宗的一种往生捷径法,这个修法也是提倡求生净土的,而且修学起来非常简单容易,又不必长时修学,故修学净土宗的人更应该修学这个法。把颇瓦法修成之后自己再好好念佛,这样就更有把握了。

问:密宗的加倍咒能代替念佛的数量吗?

答:加倍咒是度母传于印度大成就者阿底峡尊者的。如果对此咒有怀疑,那么净土宗的往生咒也不可靠了。因为往生咒是阿弥陀佛传给龙树菩萨的,难道我们都要怀疑吗?

既然是佛菩萨亲口所传就不会有错,度母告诉阿底峡尊者说:‘若在一些念诵之前加念此咒,即可令念诵功德增长千万倍。’度母是阿弥陀佛和观音慈悲化现的。

你若是有真信心,在念佛前加念此咒,那么即可以获得如是千万倍之功德。在一切念诵前加上此咒,则会有相当于念诵千万遍的功德,但不等于你念了千万遍!看此问题,就知道提问之人是比较懒惰和懈怠的人,若是具足正智和精进根的人,遇到如是殊胜的咒语不会有类似这样的想法,反而会更加发起精进心多念佛号,以期所得的念佛功德更加广大,不会因此咒之殊胜而念一句妄图代替念佛的数量。

问:东西在被盗之前,我并没有发心是自己暂用的。但是被偷盗后,由于生起了慈悲心,这时再发愿将东西舍弃。这样偷盗之人是否将来能免受因果之报呢?

答:这样不能完全免除偷盗者的罪过,若是在其偷盗之前,自己就已经发心舍弃了自己所有的物品,现在只是暂用而已。这样偷盗者不会有很重的盗罪,但是还有轻微的过失,因盗者执著为有主物而盗,也具足盗之发心故。

若偷盗者是一个学佛的人,虽然不会触犯根本重罪,但若价值过限,亦有偷兰遮罪。在戒律中说:若是以盗心,把自己的物品当成他人的物品拿走,价值过限,亦是会有相同的罪过。所以小偷以盗心拿取他人物品,虽然物主已经舍弃彼物,但是小偷有盗心故有如是等罪。

问:对于有字之废纸等物应该如何处理?

答:可以择一净处,念缘起咒三遍,将其点燃,再观想一切文字在火光中化成一个藏文‘??’字,融入自己的心间。烧完后将其灰扔到一清净之地即可,或者扔到河里也可以。

问:有的寺院成立了念佛点,如果没有劳保的居士去了不收生活费,不知这样会不会欠债呢?

答:如果确实没有生活来源的话,这样是不会欠债的。因为寺院的钱财是来源于十方善信之供养,若有真心修学的居士虽不能交生活费,但也可以去寺院参加念佛。但若自己有钱而不出,如是则会承担因果的。

问:有居士发心刻录讲述佛法的影像光盘,我们发心随喜给他们义务制作光盘,但是因光盘的质量不好,经常卡碟或者放不出来,因此就有些同修生起了烦恼。请问法师,出了这种情况,布施者和随喜义务刻录光盘者,他们的功德还圆满吗?

答:功德是有,但不是很圆满。既然,发心做这样的功德就要买好质量的光盘,而且制作时还要尽力将其做好,否则功德不圆满。假如,因刻出来的质量不好导致他人不看,或者看不了,这样功德必定不会圆满。

问:做过人流的居士应该如何忏悔?

答:要想忏悔打胎的罪业,应当念诵《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或者多多印刷这本经典也可以忏悔这个罪业。抑或是念诵‘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咒’。

另外,若是受过五戒以上戒律的居士,在受戒后而行堕胎之事,如是则有两种罪业。一、破戒之遮罪,二、本具之性罪。破戒罪业可以通过修法忏悔,而性罪不仅要修法忏悔,还必须要通过超度将所杀的众生超度掉才能忏悔清净。

问:人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自性在支配着,那么我所造业是不是自性支配的呢?那么自性造业吗?我对这个问题不明白,请您开示。

答:‘人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自性在支配着’,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我们一切所作所为皆是妄心在支配,并非是自性在支配你。自性是本来清净不动的,一切有情众生依此自性而具足诸觉受等妙用,但起攀缘分别的是妄心,造业的也是妄心,并非是自性支配自己造业。因妄心攀缘诸尘境界,而起能所二取,故而生起喜爱、憎恶等心之差别,由是而起种种心,作种种业,故《楞严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法生则种种心生。’由妄心起故而生种种境相,由境相现起而生众生攀缘分别。

问:寺院打八关斋戒落下几次,是否用每个月十斋日补上,这样做是否可以?

答:若自己受持了终身每月守持六日的八关斋戒,在斋日时没有守持的话,这属于破八关戒。若自己并没有受持终身六斋日持八戒的戒律,只是寺院号召大家共修,自己也只是参加而已,如此没有参加并不犯戒,因无有受戒之故。但若是受了在家菩萨戒的居士每月六斋日不守持斋戒,这就违犯了菩萨戒的轻戒。

问:修学佛法的行者是否可以在早晨练太极拳、太极剑,这样触犯戒律吗?

答:修行者为了锻炼身体是可以练太极拳和太极剑的,这不属于犯戒。但是不可以练外道之法与气功等,也不可以练印度瑜伽功等。

问:我曾经因无知诽谤过密法,后来一段时间又经常诽谤,以至于最后有了果报,在几年中突然在口中生起了小白疮,而且用什么药都不见效,连续几年无比疼痛难忍。念佛也很难静下心来,我一直不知道这是因何而成,在这几天中听您讲法才知道这是诽谤密宗的果报。不知道象我这样连续诽谤密法之人,忏悔还能有救吗?能否忏悔清净呢?

答:虽然自己曾经诽谤过密法,而且也已经遭受到了一些花报。但若能发起真诚的忏悔心来,精勤修持忏悔之法,也可以将这种罪业清净的。若是隔的时间较长才忏悔,恐怕短时间地修忏悔法是不能令罪业清净的,必须要经过长时间地修忏悔法才能得以清净。或者自己可以多印刷关于显密二宗互不相违的经论,如《密宗断惑论》,这样自己可以通过印书,令大家都知道显密共融的道理,遮止了其它人谤密法,以此功德可以令自己将谤密法的罪业忏悔清净。

若是谤了密法而不知忏悔,将来因谤密法的罪过就会堕入金刚地狱。

问:学佛是为了了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怎么样形成的呢?

答:这个问题本来是不必回答的,问这个问题的人,他的目的不是在学习佛法,而是用一个佛都不回答的问题来考愚僧,这样的做法实在是有过失。不过愚僧既然碰到这样的问题就随缘做答如下:

宇宙之形成乃是由宇宙本体大空所幻化,所谓,无明惑起而生宇宙诸法也。若从胜义谛之境界来说,宇宙万法从来都没有真实地产生过,之所以在凡夫众生面前现起了森罗万象,这是因为众生在无明覆蔽之下,产生了颠倒妄执,于本来空寂的宇宙本体中执著有境相,故而因此执著二取产生,才‘生起’了宇宙万法。所以,宇宙万法的形成是由众生迷失自性的那一刹那而现起的,但虽然现起却非是实有,也本来无生。若非要较真追寻宇宙产生的一个开头,那就是不可说的了,如《佛教三字经》云:‘无始终,无内外,强立名,为法界,无明起,惑业生,受轮转,曰众生。’宇宙生灭流转的现象即十二因缘是也,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由此十二因缘形成事物之轮转迁变,终而复始。

愚僧这样答复亦是囫囵而答,本来这种问题是可以不回答的。昔日外道问佛,宇宙是怎么样形成的,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佛只以默然而对之。如《法苑珠林》云:‘佛有五不应答,一、试问不答,谓此人心怀轻慢,或先自晓了,而作念言,我且设问,试彼为解不解,若作此试问者,不应为答也;二、无疑问不答,谓凡所演说,为令众生开其昏迷,解释疑网。彼既不疑,假设为问者,不应为合也;三、不为悔所犯故问不答,谓此人既知所犯,不生悔过之心,设为他故而问者,不应为答也;四、不受语故问不答,谓此人先曾为说,彼不听受,今又故意设为问辞者,不应为答也;五、语难故问不答,谓此人作意而言,此语难晓,他必不解,我且设问,为能答否,如是而故问者,不应为答也。’

从这个问题上也看出了这个居士对佛教基础知识的了解非常差,若真地了解佛法就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了。希望这位居士以后要多做闻思,不然还会犯这样的过失。

问: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为什么单单业能随身呢?

答:若是真能做到三心具不可得,就不会有业随身了。所谓‘三心具不起,当下即涅槃。’若真能如此,则在证悟空性的一刹那,一切业障皆已消除。正因为凡夫妄想分别之心未灭,才是业力延续之因。业力和因果的延续,乃是由妄心迁灭变化为缘而形成的,在妄心的念念生灭中将业因传递下去,直至成为果报。故若真能从根本上将妄心灭去,证入自性之清净境界,一切诸业即会在顷刻间摧毁。

因妄心的相续,而业果才会相续不断,故生生世世如影随形。若真了知三心具不可得之意趣,当下令自己取舍分别之心自然灭去,于无取无舍中体认真如自性,于无修无作中成就一切修证,如是则一切业当体空寂而灭尽。

问:是不是有多少众生就会有多少法门呢?

答:是的。因为佛法的出现和建立就是为究竟度化众生出离轮回的,因此为度不同根器的众生,佛陀就宣讲了无量法门,如四弘誓愿中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故为度无量众生而设施无量法门。

问:每个人都有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微妙本性,当四大分散之后,这个本性有男女老少之说吗?

答:众生的本性是无有任何相的,她虽然无相,但又能显现宇宙一切诸相。她虽然无形无处,却又遍宇宙一切处而无所不在。故本性是没有男女老少之差别的。但人死后在没有投胎之前,是在一种中阴身的境界中。在这种境界中,会经历法性中阴和自性中阴、生死中阴等三种境界,前二者出现时,中阴身是没有实在的身体的,因此也不能说有男女老少的差别。在生死中阴出现后,投胎的因缘业力成熟了,这时就会随着业力的成熟显现出差别相来。虽然,中阴身众生在进入法性和自性中阴时,还会因生前之习气生起各种执著,但他们并没有真实的身体。

所以,人死后进入法性中阴的境界,会逐步回归到法性本体的境界中,见到法性光明本体,但世间凡夫无有智慧定力故不能把持机会,不能在法性中阴中证悟佛果。在自性中阴境界中经历光明声音以及文武百尊等境界,但因无知以及业力之故不能把握机会而成就。当转世投胎的业力成熟时,中阴身就会因业力之牵引而产生所谓的身体相,其身相也会随成熟各道之业力,而现彼等差别之相。

问:如果一个人无缘无故地杀死另外一个人,而在法律方面又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将凶手绳之以法,这样死者会不会超生呢?这个凶手后来知道错了,发起真心修忏悔法,能否将这样的罪业消除呢?

答:凶犯会不会被绳之以法,这和死者超生不超生并没有多大关系。你们认为若凶犯没有被绳之以法,死者死不瞑目,所以就不会超生。这样的认为是错误的,死者能否超生,这要看他自己的业力如何。若是善业成熟,则可投生于善道中,若是恶业成熟,则必定会堕落恶道。所以与凶手是没有关系的。

你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看了很多世间法的小说故事,故事中往往说一个人若死得很冤屈,就会长时缠绕凶手而不投胎。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因果法则的,假使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也是这个亡者堕落鬼道的业力成熟了,并不是因为那个凶手没有被绳之以法而不超生的。

若是那个凶手后来知道错了,发起精进心而修忏悔法,以自己之修法以及做善事等功德超度亡者,若亡者真实被超度出三界轮回了,那么杀人者的罪业就清净了。这种杀人的性罪要想忏悔清净,就必须要将所杀之众生彻底度脱,这样性罪就消除了。其实无论是性罪还是遮罪,只是肯发精进心忏悔,最终都能获得清净的。佛经中不是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吗?这足以证明犯杀者是可以将罪业忏悔清净的。

问:专修净土宗要如何修才能摄住身心?

答:净土宗念佛法门乃佛陀为方便度化众生而设施,修学此法门最当具足的就是信、愿、行三资粮,此三资粮缺一不可。当今汉地修学净土法门之人大约占汉地学佛者之一大半,修学净土宗者虽然人数非常多,但大多是不得其法,故大多数的净宗行者虽经久修而无成就。

若能真实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则净业必成。现今之净宗行者虽表面上明了三资粮之重要性,可实际上皆没有真实地认识到此三者之重要,故而彼等念佛者并不在此基础上下功夫,而是每天进行着盲目的专修,虽然佛号念了很多,但终不能依佛号契入弥陀性海,故不得三昧也。此皆因不具足三资粮之基础,故纵念佛号不能与弥陀相应。

修学三资粮当先从信入手,所谓信不深则愿不切,愿不切则行不坚。故净宗行者应当先从‘信’入手修学,此信乃是指信佛、信法、信因、信果、信娑婆苦、信极乐乐、信弥陀愿力不虚。一切皆从坚信佛教教义开始,然欲建立自己对佛法之坚固信念者,当以闻思教义而建立之,若不闻思佛法基本教义,则不可能对佛法生起坚固的信心来。若对佛法无有坚固的信心,必然也不会信因、信果、信娑婆苦、信极乐乐,所以不会发起真心求生极乐世界,故说信乃根本也。如《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念是佛法之根本,若对佛法能具足坚固之信念,则堪修一切法门,反之虽终日修行无有是处。现在之净宗行人在信资粮的修学上非常差劲,因为他们强调不闻思教义,只是一味地一句佛号念到底。殊不知一句佛号念到底的修法,乃是三资粮圆具者方可进行的。若是没有具足三资粮,盲目地一句佛号念到底是不对的。也就是说,一句佛号念到底是要有基础的,若对佛法不具足坚固的信心,虽然整天口头上在念,但因不具足信念之故,就不能做到万缘放下,心中挂碍的太多,所以很难念到一心不乱。信心不坚固的人,很难生起真实的出离心来,所以念佛时也就无有恳切之心,因此也不能得到一心不乱之境界。行者无有坚固的出离心,必然会对世间五欲诸法贪着不舍,虽形象上修法,但心已背离了正道。不具足出离心自然也不会生起利他之菩提心来,若不具足广大的菩提心则不能与弥陀相应,亦不会得到弥陀之加持。若净宗之行者不具足以上之条件,又如何能发起真实念佛之心呢?

若欲了知此三资粮如何具足,当依大乘闻、思、修三慧而行之。当先闻思教义,令自己对佛陀之教法生起正知正见与坚固无比的信心来。行者还当在日常生活中反复思维佛陀之教言,以所学之法要摄持身心,令自己身心远离诸过,守持清净的戒律,广行善事。此后当依教义反复观修无常等法,务必令自己生起出离心来,出离心一旦生起,自己便会对世间诸欲不再贪着。对世间一切欲事无有了贪着,如是念佛才能很快地获得自心清净的境界。虽然自己此时已经生起了出离心,但也不应就此满足,还应该依教义如法观察一切众生与自己累劫以来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对众生生起大慈悲心来,随着自己的因缘而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如此方能称为是行大乘道者。若具足了以上之资粮,再行一句佛号念到底之专修法,必定会有很殊胜的成就。

当前净宗行者忽略了修学佛法的次第,不闻思教义盲目而修,以至于修行多年皆是无功之劳。愚僧奉劝修学净宗之行者,专修固然很好,但是有先决条件的,若先决条件具足了方可行‘一句’专修之道,否则将会白白浪费暇满的人生。

问:大忏悔文中说‘法界藏身阿弥陀佛’这句是什么意思?

答:这是说阿弥陀佛的法身遍宇宙一切处,无所不在,亦是说阿弥陀佛之法身即是法界本体,法界与阿弥陀佛互融互入而无二。

问:我们念佛的目的除了求往生,还有什么?

答:释迦牟尼佛劝导众生修学念佛法门,一方面是为了令众生方便地出离生死轮回,另一方面则是令众生明白‘自性弥陀’的道理,如净宗古德云:‘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什么时候能缘自性而起修,才是真正的念佛。

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不是念佛者的终极目的,往生极乐只是一种方便,而念佛者的终极目的是成就圆满的佛果,而不住涅槃度尽无量众生。

问:如何把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

答:我们所修学的一切法门都是为了将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的,不过若想究竟快捷地将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那就要修学禅宗和密宗了,因为在此二宗之中有非常了义的修法,可以令行者即身成佛。禅宗讲:‘放下一切执着,不思善恶,不念过去现在未来,当下之空洞清明之心,便是真如自性,安住于当下,不起一念造作,久之即可转八识为大圆镜智。’人人本有圆满性智,只是众生以妄心向外攀缘,故使得真心埋没,未失似失,若能回光返照自心,自心便是佛陀,何必向外追寻?如《楞严经》卷六云:‘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卷四亦云:‘狂心即歇,歇即菩提。’若我等众生真能依教言,顿然放下一切执著,当下即可见到那真如佛性,只要无求无作保任下去,即可快速成佛。

[阿赖耶识] 或作第八识、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此外,阿赖耶识亦称初刹那识、初能变、第一识。因宇宙万物生成之最初一刹那,唯有此第八识而已,故称初刹那识。而此识亦为能变现诸境之心识,故亦称初能变。由本向末数为第一,故称第一识。由于有阿赖耶识才能变现万有,故唯识学主张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带一分污染之清净真心,但由一丝无明惑起而使其成为了现起万法和轮回的根本,行者若能在八识明现之用显现的刹那,而心无所取著当下入于无修无整之境界,如此当下即入于本性境界,不离八识当下即转为觉性智慧了。

问:我信佛已经多年了,见到很多居士都能吃净口素,我很敬佩他们,可是自己怎么也不能坚持吃净口素,这是什么原因?

答:不能吃净口素的原因,你自己应该很清楚才对,不应该来问他人。自己对佛法的信念不具足,所以对于佛陀所讲之法不能如实奉行,这是其一。其二,自己贪图口福而不愿舍弃,故不能吃净口素。其三,自己不能将一切众生观为父母,不能对众生生起菩提心来,若是自己真地认识到‘一切众生皆曾是自己的父母’的话,就不再会以它们的肉来满足你口头的欲望了。所以你应该在你自身上找到这些贪着,将这些贪着统统放下即可。其四,若你自己真实地坚信因果,你就能发心吃素,因为自己今生吃众生肉,来世自己就会被吃的。所以若是真实相信因果的人是不会吃众生肉的。

问:什么叫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啊?

答:这是佛教中的四依法,是《大涅槃经》中佛陀讲的。(1)依法不依人:这是告诉我们听闻佛法当依佛陀圣教为根本,不应该以感性和崇拜某人不理智的方式听闻。不管讲法者是谁,我们闻法都应当以佛陀圣教为准则。不管说法者是否和我们同一法脉,不管是不是我们有缘或是喜欢的法师,只要他所讲的法都是依佛陀教法而说,与佛陀教义不违背,我们就应当心生恭敬而听闻之。假使,与自己很有缘的法师在讲法时,所讲的法义于佛陀所讲有违背有出入,我们也不应该因法师和自己有缘故,就执着为彼法师讲的是正确的。所以听闻佛法应该依据佛陀的教理而进行听闻取舍,如理者即听闻摄取,若所讲不如理者,纵然自己与彼很有缘亦不应摄取其所讲之法义。总而言之,无论说法之人好坏或是否是自己所喜欢的,都应当依教法为准则来观待其所讲之教理;(2)依义不依语:我们听闻佛法应该依教法的义理而听闻,不应该依外表的文词来判断讲得好坏。佛陀讲法有四种含义:即外意、内意、密意、无上密意。若讲法者所讲之法表面的文词不是很优美,但所讲法义没有背离佛意,我们就应该如法地听闻。这就是说听闻佛法当注重其所讲之内意,而不是文辞的优美与否。所以闻思佛法时,当留心参悟其内在含义,不要死在名句相之上;(3)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行者当知佛陀说法无数,其所说法要乃是应众生之根基而说,故在佛陀教法中就有了义和不了义的差别。不了义的教法是为了方便度化那些根器不成熟的众生而说,而了义教法乃是佛陀为度化那些具足殊胜根器的众生而说。佛陀讲述不了义的教法,是欲通过方便渐次引导,令那些根器不成熟者,最终能成为听闻修学了义教法的根器,由是之故宣讲不了义法为方便设施。不了义法乃为渐次成就了义法之阶梯。所以吾等若遇二法同现之时,当依了义法为所依据的准则。例如:小乘和权教的教义虽然殊胜,但非是佛陀究竟之教,故当依大乘中道之究竟了义的经典为主;(4)依智不依识:听闻教理之时,当依佛教正观之心智,不得依世间之情识观待取舍佛法。例如:有二法师,一为具证悟者,一为凡夫。此二者所教理,当依具证悟者为准,因彼具真实证悟故。又如:取舍佛法当依正理智慧抉择取舍,不得依自己之世间凡情分别而取舍。所以这一依,即是指闻思取舍佛法当依智慧抉择,而不是依凡情分别取舍。

问:修行出家好还是在家好?

答:我认为出家修是很好的。因为我们凡夫修行出世圣道的解脱之法,先要学会如何远离世间五欲的诱惑,使自己的心能够很好地安住在清净境界当中。而在家人所遇之世俗琐事的缠绕实在是多得不得了,没有定力的凡夫在事情繁杂的情况下往往会失去理智的观察力,不能够很好地取舍因果诸法,从而使自己造下轮回的业因。《大梵天王所问经》中说:‘大梵,若我赞叹出家,毁誉在家,言满虚空说犹不尽。’这句话就是佛陀回答大梵天王出家和在家的差别而说。其义为:如果让我(世尊)来说出家和在家修行的差别的话,可以这样说,出家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就如同虚空一样的广大,纵然以尽未来际的时间用言语来赞叹都是无法说完的。同样让我来说在家修行的过失,也同样如同虚空一样的多,如果来说在家人的过失,亦如用穷尽未来际的言说也是无法说完的。在家的过失亦是如虚空一样的无边无际。文殊菩萨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鹤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梵行高。’

从以上的教证我们应该知道,在家人在修行的道路上有着很多的修道违缘。另外佛法是出世之圣法,我们想要成就解脱之道,就要远离断除轮回的根本——五欲。在家人每天所遇的都是五欲中事,身为凡夫的我们做不到对境不起心,所以只能先远离五欲的诱惑,修学好定力后才可以对境不起妄心。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云:‘在家之人若专勤修道,则世间事业荒废。若专勤世间事业,则出世道业荒废。如是可知出家修道易,在家修道难。’而出家者,有着良好的修行环境,所遇的缘也是善缘多恶缘少。当然,在当今的佛教界也有好多的出家人心中五欲横流,而不守清规戒律,但也不能因此就说出家不好。出家的功德是功不唐捐的,主要是你这个修行人是用什么心态出家修行的,这一点是很关键重要的,我们若能够以正念摄持而出家修道,那么就会很快地圆满福慧二资粮。

问:您虽如是解答,但《维摩诘经》却说,直心,深心是菩萨净土?

答:所谓的‘直心’是指菩萨补特迦罗安住般若空性中,以般若智彻见诸法因果而无谬取舍,由于对因果无谬地了知,菩萨面对一切皆以直心观之对之。此处的‘深心’是指菩萨安住甚深空性起观照之智,而堪任运之心。所以那是菩萨的境界,非是凡夫的境界。修行者证悟初地后便没有出家和在家的分别了,初地以上的菩萨无论在家、出家都是圣贤僧宝。初地菩萨安住于空性之中,任运圆满一切福德,所以那时就没有出家、在家的分别。可是我们现在的凡夫以二障所缠,不可能安住空性之中。所以应该出家修道,以离开欲尘而为道之方便,进而修行无上妙法,才可达初地之境界。

问:如果发心出家,那生身父母,恩重如山,如何报达?

答:出家修道正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世界上的所有众生都会死亡而离开这个世界,也会随自己的业力轮回于六道之中。如果我们只懂得行世间的孝道,在父母身边供给吃喝,使他们现世之中享受短暂的天伦之福,这种孝心虽然很好,但并不是真正究竟地报父母恩。如,一旦当父母之大限到来时,父母就会随他们自己的业力而流转于生死之中,做为凡夫儿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堕入轮回。虽然父母在世之时,我们尽了世间孝道,但是也没有减轻他们的轮回之苦,因此这样的孝心只是世间的有为之孝。

做为修学佛法的行者,应该在了知了生死无常的道理之后,舍弃世间之五欲贪着,发心出家修道。以出家修道之清净功德回向给父母,使父母在现世中健康平安,纵然父母舍报而去时,亦可以自己修行的功德超度父母出离轮回。如:近代禅宗高僧‘虚云老和尚’为了超度母亲,不远千山万水三步一磕头朝拜五台山,最后在定中看到自己的母亲骑着一条龙腾空而去。所以说修行成就佛道之人是行的大善大孝。

另外,在我们无始劫的轮回中,六道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六亲眷属。既然你懂得对现在的父母敬孝,那么那些曾经做过自己父母的六道众生,我们就不管了吗?在往昔无量劫中六道众生也曾象现世的父母一样养育过我们,对我们有莫大的养育恩德。他们现在随着业力而受轮回之苦。我们现在得到了圆满的人生又听闻到了稀有的佛法,难道说我们就不应该去报答他们的恩德吗?就不去救度他们吗?所以修行者应该用现有宝贵的人生去修出世的圣法,发誓度尽如母有情众生。从究竟义上来说,要究竟度脱历劫以来的父母师长,只有自己证得圣果时,才可以究竟地救度自己的父母师长。若父母他日西去之时,你没有救度之能力,你眼看着父母沉沦六道受苦时,你会如何想,难道说为了短暂的天伦之乐,而不管父母后世受苦的事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地藏经全文

  • 地藏经注音

  • 地藏经讲解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