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和几位师兄念了一天半的时间的“南无
观世音菩萨”圣号,念诵时大家用同一个音调齐声念诵,念一个钟头左右休息一次。刚开始念诵时,我的念头还比较听话,能缘在佛号上,没过几分钟,发现自己虽然嘴巴还在发出声音,思绪已跑到别的事情上去了,等回过神来,已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不打妄想的时候,又出现了无所事事的无聊感觉,这种无聊的感觉渐渐蔓延,最后变成烦躁,到了没耐心继续坐下去的地步。于是提醒自己回忆观世音菩萨的功德与大愿,但是很难回忆起来,即使回忆起来一些,也是无动于衷,好像观世音菩萨不存在,或者这些大愿和我没什么关系一样;再想想寿命无常、轮回痛苦,能想起个大概印象,但也没多少力量。看看四周,发现其他师兄也基本上和我一样,都是身子歪歪斜斜地坐在地上,嘴巴在动,但是目光呆滞,一付百无聊赖的样子。佛菩萨的功德巍巍,而我们念他们竟会念出无聊情绪,这也是一种不可思议。追究原因,虽然读了一些经论,但最后得到的到底还只是干巴巴的理论,没有经过思与修的阶段,没有转化为自己的认识,果然产生不了多少力量的。这样下去就是浪费时间,于是我调整了一下方法,首先朗读了“
地藏缘论坛”里刚发表的一篇
感应文章《凌晨时分梦境中,亲见
阿弥陀佛送我
往生金莲,此刻用颤抖的手指发下这篇帖子……》,文中作者的亲身感受,让大家深受感染,而且作者的
感应发生的时间,就在我们念诵的前两天,这个活生生的事例,着实感染了大家,当时的现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识:虔诚祈祷佛菩萨,加持必然会产生的!在这种气氛中,大家的兴致高涨,既然有人刚刚得到了佛菩萨加持,那我们只要努力,也必定有希望。重新开始念诵时,原先东倒西歪的坐姿不见了,无聊得要命的情绪也消失了,个个神情专注。念了十来分钟后,我自己感觉那种无聊又有抬头,估计大家也产生了同样的失念的状态,于是停了下来,给大家念诵了一篇明朝四
大高僧之一的紫柏大师的开示《看看你的念佛功夫》,我一句一句慢慢地念,稍作解释与发挥,突出了这个观念:“这样念佛,念一万年也没用!从今以后,直须睡梦中念佛不断,才有出苦的希望。”解释后,再继续念诵。这时,我自己觉得正念已经比较容易提起来了,大家的神态,也比刚才更为虔诚与专注,念诵中,已有多位道友哭出声来,那种哭,不是感情丰富的一时冲动,看他们脸上的表情,擦泪水的动作,带有毫无遮拦的真诚,宛如走失多时的孩子重新找到了母亲,流露出的是喜悦与委屈交织的复杂心情。当妄念又泛滥时,我试用了一下
净土大德的开示里经常提到的摄心方法,也就是使耳根专心致志地听自己念出的声音,而不去理会周围的道友的念佛声,发现这个方法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能使自己保持在之前产生的正念之中。估计有不少人也会遇到同样的障碍,于是又一次让大家停下来,向大家介绍了这个方法,并一再强调这只是一个技巧,获得加持的关键还是生起并增强对观世音菩萨的归依心。之后,为了增上大家对于观世音菩萨的信心,我诵读了《观.音.法.门大悲藏》里麦彭仁波切写的《赞怙主观世音赐安慰》,和
印光大师写的《礼念观音菩萨回向偈》,事后有师兄说,听这些
法宝的时候非常感动,信心倍增,并且伴随这些语句,有阵阵的热流融入身体,温暖而舒适。之所以选择让大家静静地听,而不是象往常一样一起念麦彭仁波切和印光大师的金刚句,是因为大家经念得多了,习惯成自然,就象没脑子人一样机械的念诵一遍,混混沌沌的,最后连念了些什么不知道。行将结束,先让大家想着把念诵的功德真心诚意的送给周围的道友、亲戚朋友、素不相识的人,直至法界一切众生。然后才开始一字一句地念诵回向偈。这次的念佛效果非常明显。结束之后,有三位师兄交流了他们的体会。其中一位,见到了越来越清晰的观世音菩萨身相,并且当时由衷地生起了要成为和观世音菩萨一样的菩萨的心愿;第二位念诵时信心增强,并有生理的气脉反应;第三位真切地感受到了观世音菩萨的存在,心里充满了快
乐、希望,感受到了自己背后坚实的依靠。相信那天得到加持和感应的人,还有不少。也许,从较高的标准来看,这种加持和感应微不足道,但反过来看,以前我们可能连这点微不足道的加持和感应也没有得到。第二天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集体祈祷,除了重复头一天所强调的内容外,还加念了《用你全部的生命呼唤》,念诵结束后,有道友反映了新的进步,即不管在做什么事情,心中祈祷的佛号一直在延续,我也产生了类似的体会。随 想大家念佛还是念出了无聊,这是一个不小的问题。我粗浅地归纳了一下,可能有下面几个原因:1、大家学佛已经有一些年份了,对于佛法的词汇,
佛经的内容,都已不新鲜,《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地藏菩萨本愿经》、《普贤行愿品》是很多人的日常功课,菩萨的大愿、功德,脑子里也都装了不少,甚至还可以滔滔不绝地讲给别人听。但是因为没有切身的感受,没有尝到过法味,总是觉得这是他方世界的事,或者是证悟后的事,所以渐渐无动于衷,渐渐麻木了。2、很多感应
故事,因为年代久远,无法考证,或者警示性、启发性不是很强的原因,效果便打了折扣。甚至有的人提出过这样的疑问:
法师们经常引用古代的感应
故事,是否说明感应实际上发生得少,在当今时代就很难找到呢?3、大家也知道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但是对于“一心不乱”的意思,十有八九理解成没有了杂念的空荡荡的境界,而不是纯净的信心和愿力。因此他们念佛的时候努力在做的,不是生起虔诚的归依心,而是忙着把所有的念头--包括不好的杂念和好的信愿,统统丢掉。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无异于杀鸡取卵。于是本来应该是心念为主,口念为辅的念佛,却完全颠倒了,只看到他们嘴巴在不停地上下翻动,手在不停地拨念珠,但心里却最好也是个无记状态。4、也有些人说,他们在念佛、念咒时,心里做不到啥都不想,相反是在不停地催促自己:快快快,要完成数量,否则要完不成任务了,所以每次念诵,都很紧张。这也是一个实际问题,现在很多人一味贪多。如果只要念得多就能产生功德,那么,寺院里的出家师父天天在念,那这些人里面应该已经已经出现很多很多得到加持、感应,甚至是证悟的事例了,如果他们能出来为我们现身说法,那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比讲多少经论都具有震撼力。 反过来,如果念得多的人,别人看起来还在学佛路上摇摇摆摆,甚至还在东奔西走,烦恼丛生,那说明这条路是有问题的。出家人全日制专职从事学佛,如果连他们对于念佛一事都觉得不那么容易的话,那么对于业余学习的
居士来说,就更不容易了。一般想来,在家人一天中既然有这么多的时间花在没有意义的工作、家庭、聊天上,那么花上一两个钟头念念佛也不算多。其实不然,假使大家的工作、家庭的压力不大,并且对念佛也重视和喜欢的话,这是容易做到的。但是现在工作压力普遍增大,家庭和睦的不多,支持学佛的更少,这时长时间的念诵可能使本来就紧张的
生活更加紧张,这样就可能会出现负面效果。另外,工作是不得不做的,要不就没饭吃;看电视、冲壳子、养孩子是大家喜欢做的,因为这其中有乐趣。如果念佛也能引起同等重视和带来同样的乐趣,那么大家就会主动、自发地念佛。如果对念佛的必要性没有切身认识,也没有从念佛中获得过乐趣,那么要能长期坚持念佛,就是一种苦差事了。就像一条狗,吃惯了不净粪,闻到不净粪的气味就会不由自主地凑过去,吃素虽然好,但要让它改变习气长期吃素,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所以念佛、念咒虽然看起来简单,其实也是门技术活。一位工人不经过技术培训考核就上流水线操作,只能生产出废品,甚至会因他的操作不当使机器报废。同样,一个学佛人,不经过培训考核,就直接念佛,念出来的也多半是废品,甚至也因不得要领而使心情烦躁,最终连有限的一点信心,都会消失。因此,学习祖师大德的开示,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