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现代人在不确定性、焦躁茫然、放纵空虚的生活状态中,痛苦的心灵需要慰藉,脆弱的生命需要安顿,平面化的精神需要从物化、私欲中超越出来。《无常经》上承原始佛法的平易朴实,下启大乘的悲智行愿,对现代人的精神超越具有现实性、激励性、系统性、次第性、实用性等意义。作者的《现代人精神超越的进路以<无常经>为线索之开展》一文,曾发表于中国佛教协会会刊《法音》(2011年第10期),现节录如下以飨同修。
佛法告诉我们一切都是无常的。如《无常经》所描述的,(1)生命的无常: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者、上至非想处,下至转轮王,七宝镇随身,千子常围遶,如其寿命尽,须臾不暂停,还漂死海中,随缘受众苦;(2)自然界的无常: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大海深无底,亦复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3)凡所拥有的都将失去:譬如路傍树,暂息非久停,车马及妻儿,不久皆如是;譬如群宿鸟,夜聚旦随飞,死去别亲知,乖离亦如是。所以,一切生命、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皆是无常的。
无常,是大家显而易见的,然而内心的恒常感却是无比的坚实。人及其寿命,相对这个浩瀚的宇宙,实在太渺小而短促了,因此对于高山、大海、地球、日月有种以之为恒常的错觉。直到科学发展起来,人们才确认地球上曾经沧海变桑田、高山成深海,日月的寿命也是有限的。尽管知道有限,但人们对之还是潜伏着恒常感,仿佛那毕竟还是很遥远的事。即使对短暂的人生,也不觉得生命就在呼吸之间,反而在五欲的享受中忘却了生死大事。然而无常总是不期而至,老病死终究得面对,于是人们的解决策略,要么出于对生的本能性捍卫和对世间欲乐的迷恋而追求长生不老,诸如中国古代的辟谷、炼丹,现代控制寿命的生物科技;要么寄寓死后到达本体世界或天国而获得永生,诸如老庄的复归于道、婆罗门的复归梵我、耶教的天国梦想。依佛法看,这都是恒常感下的我执在无常中的反应。对于世事的无常,没有人不感叹的,但是由于对无常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的浅层意识里,当遭遇无常时却总是无力拔苦;其次,无以预防、调伏,顺境时的得意忘形,欲境中的放荡不羁;再者,不能化解物我、自他的对立,从私欲的小我中解放出来。
佛法的无常观则有着深深的智慧!首先,无常必然导致苦,如《无常经》所述:外事庄彩咸归坏,内身衰变亦同然少年容貌暂时住,不久咸悉见枯羸;假使寿命满百年,终归不免无常逼,父母及妻子,兄弟并眷属,目观生死隔,云何不愁叹,命根气欲尽,支节悉分离,众苦与死俱,此时徒叹恨。佛法说一切皆苦就是对无常的价值判断,《杂阿含经》说: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 [22]。从感受上讲,固然有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然从无常的必然性上看,一切感受都是不稳定的,所以本质上就是苦。当我们如实地来观照身心的话,就会发现所谓的乐,其实是苦的暂时缓解。比如身体一直保持一个姿势就会难受,调整一下就会觉得舒服,然后时间长了必然又会难受,所以这舒服实际就是来自苦的暂时缓解,犹如往空中抛起的石子终要坠地一样,快乐最终还是要消失在苦中。所以,与其说人们是为快乐而追逐奔命,不如说是出于苦的逼迫;能体认一切皆苦的人,就能在一切苦中平静地对待,远离一切的无益之苦。佛法说苦谛,这绝不是隐讳痛苦、盲目求乐的态度,更不是懦弱者的被苦倾轧而不思进取或玩世不恭的作为,而正是正视苦的存在,进而发现造成苦的原因、寻求苦的解决之道并给以彻底解决。
《阿含经》中常说无常故苦,苦故无我。苦,何以就是无我?当人们心想、口说我时,实际蕴藏着的是主宰、自由、快乐的意欲,众生就是执着我这种意欲而于称意与否而起贪瞋而造作生死苦业。《无常经》说: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者,即使我们再如何不情愿,都无以扭转这痛苦的局面,何以有主宰、自由、快乐可言?!所以,无常则必然是苦,苦则明明白白地确证无我。《阿含经》中常将无常、苦、空、无我连着说,分开来的进路则是二种: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常故空,空故无我。若说前者是从感性上入,后者就是从理性上入,即不待苦的产生,而直接观察:既然一切都是暂时的存在,也就没有常性可得,即是空,见《杂阿含经》云:眼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空世间。[23]所以,五蕴、六处或六界皆是无常、无恒、变易法,即是空,则五蕴和合的我定然亦空,即是无我;既然我空,则我所亦空,如是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著者,超越疑心,远离诸相,寂静解脱[24](寂静即是解脱的状态)。总之,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25]。
可见,佛法的无常观是经由深彻的体察和理性的抉择所流露出来的,揭示了无常的必然性所透脱出来的苦、空、非我我所、寂静,能尽扫我们对外物、他人、自身的爱念、执着,从而觉醒过来,不为无常处所羁绊,获得一种心安自在、智慧光明、慈悲利生的人生!所以,对《无常经》的数数读诵思维,是悟道解脱的良好开端。
人类,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存,由物质与精神引起的痛苦并存,是古今一致的;差别在于古人物质匮乏之苦甚于精神之苦,今人物质丰富而精神更苦。《无常经》所言的常求诸欲境,即道出了现代人精神苦境的症结所在。欲望是生命躁动不安的罪魁祸首,是生命自我摧毁的利器,是生命之间争斗的内因;欲望与欲境,二者本身都是虚妄无实的、变化无常的,是必然导致苦果的。所以佛法强调身心一切都要放下,以如实地观无常、苦、无我而自然地达到离欲、离苦,实现生命的超越!现代人无法苛求离欲,但应该少欲而知足,唯有如此才能常乐,所谓: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30]在这数位时代,形形色色的引诱人欲的欲境蜂拥而至,这是外缘;现代人主动追逐种种感官刺激,这是内因。依缘起的视角看,纷繁绚烂的欲境引发并助长了人们的原始欲望,与此同时,不由自主而一发不可收拾的欲望又使得种种新欲境得以不断滋长,二者进入了恶性循环的纠缠之中,导致的后果竟是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耗费、国家社会的争斗、民众生活的聒噪、道德生命的腐化这个时代,人类危机要降级,必须呼吁收敛欲望、少欲知足!而要使平面化的精神得以超越,批判欲望应是永恒的话题。
若说少欲、知足是从消极面上的净化私欲,那么慈悲就是积极地充养人性光辉的一面。《无常经》说:稽首归依无上士,常起弘誓大悲心,即是赞叹诸佛,也是勉励我们以佛为榜样,学佛利生;在回向偈中,规劝听法者常于人世起慈心,即要我们在认识到世间无常、老病死之苦后,不仅要能够自我调适,也要能够推己及人、观待他者,拔其苦、与其乐。现代人在快节奏、高压力、竞争激烈的生活中,情绪容易焦躁、嫉妒、愤恨,乃至产生报复行为,因此要将这自害害人的瞋恚之心化为慈悲之心;在这利益至上、私欲炽盛的人情世故中,人会不自觉地变得自私、麻木,因此要以慈悲来温润自心。人类社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缜密,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密,谁也离不开谁,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时,人类的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的联系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因此,从整体的利益出发,发扬慈悲的精神更为迫切。所以,面对这纷扰的世界,我们不仅要少欲知足,还要抱着愿诸世界常安隐,无边福智益群生,所有罪业并消除,远离众苦归圆寂的悲愿来消融!
意,即意志,是人生追求的内在动力,就是佛法说的发心、愿力。《无常经》说:常求诸欲境,不行于善事,云何保形命,不见死来侵,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现代人一味地追求名利,如果不知善恶业报的道理,不知修集人天善趣的福德资粮,不仅会徒劳无益,甚至种下未来的苦因。这样的业感说,能使人们摆脱寄寓外在神秘力量的盲从心理或不择手段的意图,而转向从自己的身心着手,努力将自己的未来建构在合乎自他和乐的道德行为之上;同时能消除对逆境的抱怨情绪、对顺境的骄奢心态,能平等对待一切贫富贵贱,能安于当下而于未来永不失望。
无常是不可抗拒的,福业的积聚不是一劳永逸的,在享受的过程中不断削减,即如《无常经》说:上至非想处,下至转轮王,七宝镇随身,千子常围遶,如其寿命尽,须臾不暂停,还漂死海中,随缘受众苦。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亦如蚕作茧,吐丝还自缠。对自由和美满的渴望是人的一大特性,面对生命不由自主地流转沉沦,对人天福乐也就不免要看淡看破,要求来个彻底的解脱!解脱之道的纲领就是经中所说的恒用戒香涂莹体,常持定服以资身,菩提妙华遍庄严(戒定慧三学)。具体展开即为三十七道品,该经切要地摄颂为三四(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二五(五根、五力)理圆明,七(七觉支)八(八正道)能开四谛门,修者咸到无为岸。
解脱是生命的离苦,生命的圆满还在于秉持慈悲的精神,以佛陀为榜样,以菩提心、大悲心为动力行诸波罗蜜门,即该经云:常起弘誓(愿波罗蜜或菩提心)大悲心,为济有情生死流,令得涅槃安隐处,大舍(布施波罗蜜)防非(持戒波罗蜜)忍(忍辱波罗蜜)无倦(精进波罗蜜),一心(禅定波罗蜜)方便(方便波罗蜜)正慧(智波罗蜜)力(力波罗蜜)。这菩萨道的修持纲领就是:悲智双运、福慧等持,即经中所言的当勤策三业,恒修于福智、常于人世起慈心,昼夜自身依法住。愿诸世界常安隐,无边福智益群生,所有罪业并消除,远离众苦归圆寂,由此自利利他悉圆满才是生命的真圆满!
《无常经》说随机引导非强力,佛法就是因应众生的根基而施设的,虽有人天道、解脱道、菩萨道之别,然前前是后后的基础,后后是前前的归宿,一切无非是通往生命大圆满的大道。这种不离于现实人间、具体生命,而又指向生命终极圆满的人生追求,不就是人类所共有的最深沉的意欲吗!
《无常经》在个人行持上可从四个方面着手:(1)《无常经》的简明易诵适用于忙碌的生活,早诵一遍以提起正念应对白天纷繁变化的外缘,晚诵一遍以收回心神、安详而眠;(2)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而心浮气躁,上班族多坐少动而气血不畅,所以禅坐和经行结合起来调整身心极为必要,其中随意默念《无常经》的偈颂都有助于使人心平气静下来,并更好地思维体察无常的妙义;(3)在待人、接物、处事中提起无常想,转化轻慢、嫉恨、悭贪、烦闷等不良心理情绪为诚敬、宽容、慈悲、知足、平静等光明之心;(4)在种种无常的世事中历练,诸如得失时、聚散时、老病死时,有《无常经》的正见正念,则看得破、放得下,在寂静的光明中安然度过。总之,人要活得心安自在必须正面无常,要能在生命无常的关头立定脚跟,就必须于日常中数数修习;有了平时的积淀,一旦遇到大的无常事相,却也未尝不是一个促成悟入法性空寂之契机!
在这个组织化的时代,个人行为的自利利他毕竟难以形成气候,更要使之成为团体组织的力量。《无常经》凭其特色,完全可以运用到团体中来。在对内共修共利的方面,作为日课、法会、放生、禅修、经行、瞻病、送终等的内容自不待言,在对外关怀现代生命方面,则可以运用于现代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学校、企业、家庭中的生命教育;慈善组织的人员培训及其慈善救济的内容与对象;临终关怀中对亡者与生者的双重关怀;等等。运用的过程中,可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联想到马鸣为《无常经》撰写偈颂的情形,及其文艺行化的风格,我们可以为《无常经》谱曲,使之成为广为传唱的生命之歌;可以将之与马鸣的传记结合起来,以戏剧的形式走上舞台与荧屏;可以作为现代诗歌朗诵的一个经典之作;可以作为书法、绘画、雕塑等其它艺术创作的题材等等。总之,把《无常经》的内涵与精神发扬出来,点燃现代生命之觉光,超脱无明苦恼之逼迫,追求生命圆满;由此从根本上缓解人类社会内部及其与自然的急剧矛盾,使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地球之间和谐相处,共创人间净土!
[22] 《杂阿含经》四七四经,卷17,T2,p121a。
[23] 《杂阿含经》二三二经,卷9 ,T2,p56b。
[24]《杂阿含经》二四经,卷1,T2,p5b。
[25]《杂阿含经》二七○经,卷10,T2p,71a。
[30]《佛说八大人觉经》,T17,p715b。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