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事在佛教中出现的是比较多的,法事存在的历史也是非常的悠久了。就是佛教中有很重要的事情,佛教中节日,都是会举行法事。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佛教法事活动都是有哪些吧!
佛教学
第九章佛教的法事活动
佛教把重大的佛教节日及其他佛事活动中装饰佛殿,焚香供佛,礼佛诵经,说法设斋等僧众的集会都称“法会”。法会在古印度就已盛行。在古代印度,每当佛诞日、佛成道日、佛初转*轮(第一次向弟子宣说佛教的道理)、施主供养佛弟子罗睺罗、阿难;帝王富商向僧众布施时,都要举行法会。在这一章里,我们分佛教节日和忏仪与法会两节略述其概况。
第一节佛教节日
佛教三大支派佛教节日亦各有特点,节日活动的内容虽有相同之处,但区别还是十分明显。现大致分述如下:
一、汉传佛教节日
汉传佛教的节日很多,比如二月初八日的佛出家日、二月十五日的佛涅槃日、四月初八日的佛诞日、十二月初八日的佛成道日及各宗派纪念本宗祖师诞生日,如十月初五日菩提达摩诞生日等。在这些日子里,佛教寺院都要定期的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从而形成佛教节日,但最主要的,在民间造成广泛影响的有3个:
1、浴佛节
是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的佛诞纪念日,又称“浴佛节”、“灌顶会”。据《大宋僧史略》记载,纪念佛诞生日的节日活动,古代印度即已有之,其云:“自佛泥洹(涅槃的另一种译名),王臣多恨不亲睹佛,由是立佛降生像,或作太子巡城像”,即在佛诞日用车载着“降生像”在城中巡游,供大众瞻仰。中国佛教纪念佛诞的法事活动,早在佛教初传的东汉末年就已经有了。《后汉书·陶谦传》的记载(已引述)已反映了这一情况;发展到南北朝时已十分盛行。《魏书》释老志载:
世祖初继位,迹遵太祖太宗之业,每引高德沙门与共谈论;于四月八日舆诸佛像,行于广衢,帝亲御门楼临观,散花以致礼敬。
就是说,在农历四月初八日这一天,佛教僧人用车载着佛像,在大街上巡游,连当时的北魏皇帝都亲临宫门观看,并散花以表示致敬。又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洛阳城的这种活动十分盛大,参加巡游的佛像多至“一千余驱”;京城内“宝盖浮云,幡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这种盛大的纪念活动,一直流行到唐代。从敦煌发现的唐代寺院文书中知道,当时,每到佛诞日,寺院要在城内“行像”;同时,在寺院内“供斋”。
发展到宋元以后,佛教寺院纪念佛诞日的活动内容发生了变化,不再车载佛像巡游,而是改在寺内举行浴佛法念。
浴佛法会的仪式,略见元释德辉所撰《敕修百丈清规》,内容大致如下:当佛诞日来临,在寺院的大殿内用花草制作一个“花亭”,在亭中安置一“佛降生像”于“香汤盆内”,在盆内佛前再放上两个小勺,再陈设各种供品。这是法会前的准备工作。法会开始,先由住持带领众僧上香,并诵祝香赞,然后结跏趺坐。下座后,上香拜佛,诵四句浴佛偈:“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五浊众生令离垢,同证如来净法身。”接着进行浴佛,即用盆中香汤从顶部淋浴佛“降生像”。浴佛完毕,众生诵念《楞严咒》、《心经》及赞文,绕佛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名数百乃至千遍,最后礼佛。
浴佛法会是盛大的佛事活动,花亭所供太子像是一尊数寸高的童子佛立像,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这种仪式源自佛诞生后,天降香水为其洗浴的传说。传说,佛诞生后,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并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也是太子像形像的来源。
2、盂兰盆节
又称“盂兰盆会”。此节日源于《盂兰盆经》。盂兰盆是梵文 Uilambana 的音译,意为“解倒悬”,并无盆意。但后来的注家将盂兰和盆分别解释,盂兰为“解倒悬”,而盆为救护的器皿,称“盆钵”,以至成为定论。《盂兰盆经》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连用具有神通的道眼,看到其亡故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他便用钵盛饭,借其神通送给母亲吃。因其母生前恶业应受此报应,故饭尚未进口即变成火炭。目犍连见此情景,十分痛苦,为解救其母苦难,向佛问法。佛告诉目犍连:你母罪业深重,7月15日是众僧结夏自恣日,应在这一天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以十方僧众之神威解救你母,报答“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这部经译出后,对中国佛教的主要影响即产生了每年7月15日举行盂兰盆会的佛教节日。中国佛教的盂兰盆会始于梁武帝大同四年(公元538年),此后,每逢7月15日,他都以盆盛什物普施诸寺,以至相沿成俗。在唐朝,京城长安每当7月15日,各寺院用花腊、花饼、假花果树装饰一新。皇家向寺院送盆,供献什物;而民间施主也争着向寺院献盆,甚为壮观。当时,盂兰盆会不仅是寺院僧人的节日,也是盛大的民间节日。宋朝以后,盂兰盆会逐渐演变为在寺院内,由施主出钱为施主追荐亡灵的一种“讽经施食”的佛事活动。每当节日时,寺院以百味饮食,盛于百种器皿中,以供鬼神称“盂兰盆供”;同时设斋以供养僧众和施主,称“盂兰盆斋”。在民间,则于这一天悬挂灯笼及纸钱、纸衣等物,用火焚烧,以供亡灵;同时上演目连救母杂剧,放河灯等。
3、腊八节
每年的腊月初八是佛成道日,称“腊八”。这一日寺院僧人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馐”以供佛,并举行礼佛诵经的仪式。同时,根据佛成道时,有牧女向佛奉献乳糜的传说,各寺院还要以果物、五谷煮成“七宝五味粥”,又称“腊八粥”供佛,并分送信众。
二、南传佛教节日
南传佛教的节日各地各国并不统一,内容也有差别,大体有如下几个:
l、佛诞纪念的俗佛节
这一节日在泰国又称“敬佛节”;在我国云南称“泼水节”、“桑干”节。这一节日一般在泰历的6月15日(相当公元的4月中旬)举行。这一节日传自缅甸,源自缅甸的一种古老的水祭,是佛诞纪念与这种水祭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天在寺院中举行隆重的法会,如同汉传佛教要札制花房,做种种礼佛的仪式;信众们要以种种供品布施僧人;而在信众中则相互泼水祝福。
2、敬僧节
一般在泰历的8月15日举行。这一天也是国家规定的假日。敬僧节的第二天僧人们进入三个月的安居期。当安居期结束的11月15日,全国僧俗各界举行“功德衣”典礼。此时信众们到邻近寺院向僧人们布施袈裟,又称“抛僧衣”。在我国傣族地区,这一节日是在傣历的1月8日。自这一日起各寺院做佛事活动3日,信众每对夫妇要向寺院布施黄布,供僧人缝制袈裟。
3、塔銮节
这是老挝佛教的盛大节日。每年的12月13-15日(农历),全国放假,在万象的大舍利塔(俗称“塔銮”)举行隆重的法会,集体厢经;全国各地信众都前来礼佛供僧;国王和内阁成员在王家寺院举行仪式,宣誓廉洁奉公;民间举行各种体育比赛、文艺表演等。
4、佛牙节
这是斯里兰卡佛教最重大的节日。约在公元4世纪初,佛牙舍利从印度传入兰卡,国王建佛牙殿供养,并每年在无畏山寺展示一次。此活动一直沿续至今而形成兰卡佛教的一大节日。此节日在每年八月举行,节日活动的中心在佛牙殿所在地康提城。是时。成百头大象披红挂彩,组成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最前面的是安放佛牙金龛的象王。游行队伍中还伴有各种舞蹈和杂耍。游行进程中,鼓号喧天,僧人们颂唱经文。数以万计的群众夹道观看。这种节日活动要持续7天(有云10天)。
三、藏传佛教节日
最有特色的佛教节日活动有如下几个:
1.传召大法会,藏语为“默朗钦波”
始于宗喀巴时代。活动从藏历正月初三一直到二十四日,三大寺僧众及来自卫藏、康区等各地的僧众数万人集会大昭寺,进行各种宗教活动,举行格西考选辩论会等。正月十五日夜,拉萨八角街陈列酥油灯、酥油花,民众唱歌跳舞,形成热烈的节日气氛。在大法会结束的正月二十四日举行大规模的送鬼仪式,包括游行、烧草堆、鸣火枪等驱灾送鬼的内容。
2.浴佛法会
于每年藏历的4月8日举行。僧众举行礼佛诵经的活动。期间,信众绕行拉萨转经路,至布达拉山后龙王潭泛舟。
3.宝贝佛涅槃大法会
在藏历每年的10月25日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示寂纪念日时,各大寺院举行盛大的法会。同时,藏区的能工巧匠精心制作各种奶油灯、在寺院和家家户户悬挂点燃,故这一节日又称灯节。
4、林卡节
是藏传佛教的祭神节,每年藏历的5月15日至24日举行。5月15日开始,信众到拉萨市郊的柳林内,烧一种香树枝,以表示对诸神的供养。
第二节忏仪与法会
一、忏仪
佛教认为:“众生垢重,何人无罪,何者无愆。”众生因无知,不信佛法,不孝父母,骄、奢、淫、逸等都是罪过。因此在出家后就要一一忏悔以往的罪过,还要不断忏悔现在的罪过,发愿归依三宝,这就是忏悔。为了进行忏悔,根据不同的经典编制的忏悔文和仪式就是忏仪,或称“忏法”。
我国佛教的忏仪始于南北朝时代,梁武帝时开始盛行。当时,在梁武帝的主持下编制了一部忏仪,名《慈悲道场忏法》,又称《梁皇忏》。这是流行至今影响最大的一部忏仪之作。隋唐时代,中国佛教宗派兴起,出现了各种名目的忏仪,如智顗编撰的《法华三昧忏仪》、《金光明忏仪》;宗密编撰的《圆觉经道场修证仪》、知玄编撰的《慈悲水忏法》等等。宋朝是忏法的极盛时期,忏仪的作品更多,最着名的如四明知礼的《金光明最胜忏仪》、慈云遵式的《金光明忏法补助仪》等。正因为历代僧人对忏仪的重视,举行忏法仪式,进行忏悔,就成为僧人日常修行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忏法仪式的内容一般说包括四个方面:一迎请诸佛菩萨,二诵经文咒语,三自白罪名,四立誓发愿。忏法又分为众法忏,即在4位以上的僧众面前进行忏悔;对首忏,即面对所依之师一人进行忏悔。另有六根忏法和六道忏法的区分。六根忏法以忏悔六根所造罪业为主;六道忏法是为解救在六道轮回中受苦的众生而举行的忏法等等。
忏悔的仪式本是个人的修行行为,以灭罪生慧为目的。但发展到后来,僧人遇施主施舍饮食钱财才举行忏法仪式。这样,修持什法成为寺院的一种收入。施主给钱物,指定寺院为他举行某种忏仪;称“拜忏”,拜忏有一定价格。
二、法会
佛教寺院中,除上述节日时举行盛大法会外,还有不定期举行的多种多样的法会,如斋僧法会、无遮大会、水陆法会、放生法会及华严会(专讲《华严经》的法会)、龙华会(纪念弥勒佛下生的法会)等等,现介绍影响较大的几种。
1.无遮大会
无遮是梵文 Pancavarsika 的意译,还可直译为五年一大会,五年功德会,五岁会等。无遮是宽容而无遮盖的意思。即参加法会的人不分贵贱,不分贤愚,不分道俗,一律平等的参加法会,并接受财施(钱财的布施)和法施(传授佛法)。据说,这种法会创始于印度阿育王时代,是为了纪念佛释迦牟尼5岁时剪顶髻举行的,每五年一次,以国王为施主。法会时,国王把府库中除兵器外的全部钱财拿出来,对与会者不分贵贱贫富,不分宗教派别,不分道俗,进行布施。会期长达75天。法会的内容可有许多,比如,唐代名僧玄奘在印度求法期间,戒日王专门为他在曲女城举行全印度的无遮大会,参加法会的有五印度18个国王为首的官、民、僧、俗共约万人。玄奘在会上宣读自己的论文。
无遮法会在梁武帝时十分盛行,从梁中大通元年到大同三年(529~537)的9年间,以梁武帝为施主的无遮大会共举行了10次,每次与会者都在数万人以上,梁武帝及其王室家族都要拿出大量钱财向寺院及与会者进行布施。
2.水陆法会
这是中国汉地佛教比较通行的一种法会,约创始于梁武帝时代。据《佛祖统纪》记载:梁武帝梦神僧告之曰:六道四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斋以跋济之。……帝即遣迎大藏,积日披览,创立仪文,三年而后成。但梁武帝所创水陆法会仪文并没有流传下来。据学者研究,真正设立水陆法会的时间应在北宋。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东川人(今四川三台一带)杨锷撰《水陆仪》3卷,流行于世。宋哲宗元佑八年(1093),苏轼为亡妻设水陆道场,并撰水陆法赞18篇,被称为“眉山水陆”,说明当时水陆法会已经通行。《佛祖统纪》的作者志磐在关于水陆法会的自述中说:南宋人史浩(宋孝宗时曾拜相)路过金山寺,因“慕水陆斋法之盛”,施田400亩,在四明月波山建“四时水陆”,并着仪文4卷刊刻行世。史浩所撰仪文称“北水陆”。之后志磐续此仪文着成《新仪》6卷,称“南水陆”。这样,在南宋至元朝以来水陆法会就广泛流行于京师、江南及五台山等重要佛寺。至明朝,名僧袜宏在志磐仪的基础上重加订正,制成《水陆修斋仪轨》,并通行于各寺院。
水陆法会又称水陆斋、水陆道场。水陆是六道众生(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轮回转生的地界,水陆法会就是为救度这些受苦的众生而施设的斋会。
其法会仪式:首先通过“符牒”召请在六道中受苦的众生;行施食法,追荐和超度他们的亡灵;再将这种施食的功德回向给施主,为施主及他们的家属祈福。法会一般由施主出钱资助,以7日为期。独自出资者,如苏轼为亡妻设的水陆法会称“独姓水陆”;而由许多施主共同施资的水陆法会称“众姓水陆”。法会前先要严设道场,供奉十方诸佛及菩萨贤圣像;为被超度的亡灵设“神仪”,并在这些像仪前设种种供物。法会开始,要依次礼佛、忏悔、发愿、施食。施食后诵经念佛,为施主发愿祈福,求亡者早得超度。
3.焰口
这是寺院经常举行的另一种超度饿鬼,并对死者亡灵进行追荐的法会。这种法会的主要根据是唐代僧人不空翻译的《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经文中所讲“焰口”是一饿鬼的名称,又叫“面然”。此经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佛弟子阿难正在修行,焰口来到身前,对阿难述说了自己因贪欲不知足而堕入饿鬼道中的情景。之后又说,阿难在3天后生命也将结束,也将堕入饿鬼道中。如果要免除这一苦难,必须在明天普施鬼神。阿难听后,急忙至佛前求救,佛因此为阿难说《焰口经》和施食法。这就是焰口法会的来历。焰口法会一般在黄昏后,即晚7时至11时举行。据说,过了这段时间,鬼神不能得食。法会仪式大体包括“敬供”和“悲施”两部分。敬供有集众升坐、入定、洒净、归依、道场观、献曼陀罗、普供养等内容。悲施有入定、召请、显施食、灭障、密施、回向等内容。其间要诵念《召饿鬼真言》、《大轮明王咒》等咒语及《召请孤魂文》、《普贤行愿偈》等经文。施食即以一净器,盛净水,净水中放入食品,右手按器,诵念咒文及如来名号,后将食品洒于净地之上,或投于净流水中,以示布施与供养。
4.放生会
放生,是将捕获的鱼类和鸟类再放还池湖、山野。佛教寺院专为放生而举行的法会称放生会。这种法会的根据是佛教关于戒杀生的思想。《金光明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佛的前生曾做过流水长者之子,曾救过“十千”条濒于死亡的鱼,给它们水和食物,并为它们讲解经文。这些鱼听闻经文后皆转生忉利天。佛教主张的这种放生,在中国汉地始于隋朝。天台宗创始人智顗曾舍身衣,劝募于临海渔民,建放生池63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曾颁圣旨,在天下81处地方设放生池。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准名僧遵式所奏,以西湖为放生池,于每年4月8日佛诞日在西湖举行浴佛法会的同时,举行放生法会。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名僧知礼又奏,请以南湖为放生池,并建立在佛诞日举行放生会的永久性的制度。此后,放生会就成为汉地寺院普遍通行的重要法事之一。
以上就是对佛教法事活动中有哪些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对于法事的寺庙我们都是可以去参加的,因为这样是可以师兄的修行是比较好的,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虔诚和用心,这样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功德。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