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所作的分类。或说,人的一身即具此十八界。包括能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境(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和由此生起的六识(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三讲:“《放光》译出后,‘事数’比较完备了,如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来说明。”
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因为这根境识三种作用变化,而互成因果,展转无穷。只有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时刻观照,才能证到真空妙境,由是摆脱一切根尘识界,了然本来是空。十八界法是佛法的基础,只有明了十八界的无常、苦、空、无我,才能发起大心去寻觅那“常、乐、我、净”的真我。
六根各有其界限,名六根界。六尘亦各有其界限,名六尘界。六识亦各有其界限,名六识界,合成十八界,各不相越。六根有浮尘根与胜义根两种:浮尘根即六根表见于外的器官。胜义根又名净色根(知觉神经)。此根不可见,然六根各依其作用根以色为境,依净色根而能见;耳根以声为境,依净色根而能闻,余可类推。每一界的“根”、“尘”、“识”必须同时具备,才会发生效用。
在《阿含经》四大部中,佛说十八界的法都是无常败坏之法。十八界中只有意根可以去到未来世,其余十七界都是虚妄幻灭之法,只有一生。而意根却不是自然而有,它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所生出。由于十八界的法都是虚妄性,所以称为“空相”。声闻乘的行者就是从行、住、坐、卧当中去如实的观察十八界是无常、空而断我见我执成阿罗汉的。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