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钵乞食是出家人常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出家人手持钵去化缘。虽然是去乞食,但也是有一定规矩的,并不是随意的进行,每位出家人都会遵守托钵乞食的规矩。可托钵乞食有什么规矩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二千多年前佛世时代,印度社会人民的宗教情操浓厚,对于修道沙门都有供养的习惯。因此,比丘在早晨太阳还没出来前就得出去托钵。
说到托钵乞食的规矩,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迦叶每次外出托钵,都专找贫穷人家乞食,为的是让他们有机会种植福田,以度脱贫穷。须菩提则刚好相反,为了不增加穷人的负担,会到有钱人家乞食,让富者能够继续广种福田,未来才不会穷苦。佛陀知道这样的事情之后,有一天特地召集大众开示:「佛法应该建立在平等上,托钵乞食应当不分贫富,不计贵贱,不分精粗,次第乞食。」所以,托钵乞食要依照次第,不能因为这户人家比较贫穷,没有好东西吃,就不去托钵;那户人家吃的比较好,就到那家去托钵。另外,在所得食物上,也没有荤素的忌讳,只强调遵守「三淨肉」的规范。
当然,托钵也不是像叫化子讨饭一样,挨家挨户到人家门口去要,而是正好那个信徒家裡有喜丧婚庆,他会预计好当天供养的人数,把饭菜摆到门口,当比丘经过时,就一份一份地分送给他们。如果有比丘迟一点出来托钵,供养结束就托不到东西吃了。
目前南传佛教国家仍实践托钵乞食制度,而且是全国人民奉行,但是在台湾、美国等地,信仰自由,人民不完全是信仰佛教,若要托钵乞食就不方便了。因为每个国家、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托钵乞食的制度不容易实行。所以,中国丛林便採集中修行的方式,让出家人一起到斋堂吃饭,称为「过堂」;如同「百花丛裡过,片叶不沾身」,到斋堂裡吃饭,只是经过一下,不贪心、不好吃,也不计较饮食的好坏。所谓「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吃饭只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能吃饱就好。所以,在佛门裡,「过堂」也是一门修行功课。
无论托钵或是过堂,都是「借假修真」,人总要吃饭才能存在。五十多年前,我刚开始弘法的时候,有个医生跟别人说:「我才不相信星云法师!有一次我看到他还吃饭呢!」这也奇怪了!难道做医生的人不懂得人都要吃饭吗?所以,有时候佛教会被社会大众误解,都是由于对佛教的认识不够。
以上就是托钵乞食有什么规矩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师兄有帮助!师兄无论在了解哪方面的佛学知识,都需认真,用心,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其中的含义。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