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文网

除五盖

发布时间:2023-10-30 10:49:03作者:地藏网

于持戒清净的前提下,在修行禅定之前先要离盖。盖,是障盖、障碍的意思。正如找到了要去一个地方的路,但是路上有很多障碍,诸如荆棘、石块、树干、树枝等挡住了去路,要顺利地走过这条路的话,就先要把这些路障清除掉。同样地,我们要修习任何的禅修业处,特别是修习止业处的时候,首先要离盖。这里的盖,是指心的障盖,内心的烦恼。

如何去除五盖

盖一共有五种,称为“五盖”。它们依次是:1、欲贪;2、瞋恚;3、昏沉睡眠;4、掉举追悔;5、疑。它们是七种不善心所,即:1、贪心所;2、瞋心所;3、昏沉心所;4、睡眠心所;5、掉举心所;6、恶作心所;7、疑心所。如果禅修者有了这五盖的任何一种,没有培育起来的定力将不能培育,已经培育起来的定力将会退失。因此,禅修必须先排除这些心的障盖。

第一种盖称为“欲贪盖”,巴利语叫做kàmacchanda, kàma是欲乐的意思。欲乐通常分为五种,称为五欲功德:颜色、声音、气味(香)、味道(味)、触(柔软的、细滑的、舒适的触觉)。这些能使人产生贪爱、执着的所缘称为kàma,即欲乐的目标。chanda也是欲,这里的“欲”是指心的欲望、追求。内心对欲乐目标的贪着、欲求,称为欲贪,或者直译为欲欲。一个人心有爱染,比如儿女情长、沉迷歌舞娱乐、执着钱财物品等,这些爱染是禅修的障碍。

如何去除五盖

第二种盖是瞋恚。瞋恚是心对所缘的抗拒、排斥与厌恶。从很粗程度的暴怒、愤怒,到很细微程度的烦躁、焦虑、忧愁、担心、牵挂,都属于瞋恚。只要内心对任何的人、事、物还有厌恶、排斥、抗拒,那么心就很难平静。如果你跟他人吵了一架,吵完架后想要禅修,能够修得好吗?如果有人在你禅修的时候讲话,让你起烦恼,你的心能平静吗?因此,心对所缘的抗拒、排斥是禅修的一种障碍。

第三种盖是昏沉睡眠,昏沉、睡眠是心与心所的软弱、无力、迟钝。如果一位禅修者在禅修的时候打瞌睡、昏沉,那么他的心就处于软弱无力的状态,就好像水池充满了泥浆一样,心是很钝的,不堪任作业,不堪任禅修。

第四种盖是掉举、恶作。掉举意为心的散乱、不能专一,好像把石头丢进灰土堆后所扬起的灰尘一样。恶作译为追悔:对应该做却没有去做的事情感到后悔;对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感到懊恼、后悔。掉举是禅修中最普遍的障碍。一个人的心没办法平静,有很多妄想,心取很多的所缘(目标),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一会儿想这儿、一会儿想那儿,一会儿想过去、一会儿想未来、一会儿想现在,一会儿想他人、一会儿想自己…怎么能够专注呢?内心散乱,怎么能够专一呢?…如果一个人感到后悔、悔恨:为什么我刚才这样做?为什么刚才我不这样做?为什么我刚才会这样说?如果一个人充满了懊恼和追悔,他的心就忐忑不安,不能平静下来;不能平静就不能专注,不能够很好地禅修。这是第四种盖,它包括了掉举和追悔这两种心所。

如何去除五盖

第五种盖是疑。在这里的疑,并不是指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遇到不明白之处的疑问,而是对于三宝、对于佛法、对于修行方面的怀疑与不相信。在《法聚论》里面提到有八种疑:

1、疑惑、怀疑导师,在这里的导师是指佛陀。对佛陀的身相庄严及诸功德的怀疑、不信:“到底有没有佛陀啊?佛陀是否具足三十二相?佛陀有没有一切知智?”

2、疑惑、怀疑法:“修行佛法是否真的能够解脱烦恼啊?这种禅法到底对不对啊?现在这个时候是否有可能证得禅那啊?”这是对法的怀疑,它可以障碍你不能够证得禅那、不能得定。

3、疑惑、怀疑僧:“古代的上座长老们是否真的证得了阿拉汉果?现在是否还有圣者?”这是对僧的疑,也是一种障盖。

4、疑惑、怀疑学:这里的学是指戒、定、慧三学。

5、疑惑、怀疑前际:这里的前际是指过去世。“到底有没有前世?我是从哪里来的?”

6、疑惑、怀疑后际:这里的后际是指未来世。“到底有没有来世?人死了之后不是一了百了吗?人死不是如灯灭吗?”怀疑、不信有未来世。

7、疑惑、怀疑前际及后际:前面的两种疑是只相信有未来世但不相信有过去世,以及只相信有过去世但不相信有未来世。在这里又特别提出对过去世、未来世两者都怀疑不信,把它另归为一种疑。

8、疑惑、怀疑此缘性、诸缘生法:“造了善行是否有善报?造了不善业是否有苦报?”对十二支缘起、善恶业报、因果法则的疑惑、不信。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