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管理方法论
本来在中国佛学院教学时,我就想写一本有关佛教管理学的教材,可惜没来得及.这次借安居之机会,给寺院里各部门领导随便讲讲管理学。其实我也不懂管理,来当方丈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昨晚讲到管理方法时,兴致使然,将佛教戒律学、丛林清规和现代管理学给梳理了一遍。现在想起来,讲的啥玩艺,这自己也不知道了。佛教戒律学我觉得有三方面的功能:一是注重心灵的管理,属心理学范畴;二是伦理学,是世出世间的道德规范;三是管理学,是分层管理学范畴,即居家和出家,次第井然,循序渐进,即有组织管理学原理,也有非组织管理学的内涵。因为印度人的信仰基础所致,印度出家僧团的管理,相对容易得多。当时的僧团组织,国外管理学家称之为僧侣共产主义。
佛教戒律学是佛陀根据其僧团所出现的问题而制定,即有犯才有制,带有浓郁的印度次大陆文明的特点.佛陀不希望戒律学成为国家法律,也不希望国家以出家戒来约束人民.这在律文中有明确表述.佛陀也对弟子们说,随着地方文化特色的不同,佛教的戒律"小小戒"应舍.所谓小小戒,应该是与他方国土风俗习惯不想称的戒条.佛陀圆寂后,大家对小小戒争论不休,有的说小小戒是恶作,即突吉罗罪,有的说不是,形成许多不同观点,影响了僧团的发展.当时迦叶尊者在教团的威望最高,他就站起来说,佛陀所制的戒,我们不能随便改动.戒律由此被确定下来,一代代传承下来,成了金科玉律.
佛教传入中国,印度文明与中国文明之异,一度引起人们思想的冲突.戒律亦复如是.如道安者,制定三时行香上座讲经等法,开中国佛教管理之先河.至唐代百丈清规出,始根据中国宗法制度特色,制定出完善的丛林管理体制.历经修定,千二百年来,清规成为中国佛教实质性的戒律.然而,清规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其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如大年初一,清规要求出家师父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祝圣",即在佛陀前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恭祝当今皇王万寿无疆.这些显然背离时代的要求了.
现代社会的高效运转,导致管理成为一门学问,成为一门技能.这就是传统所说的与道相对应的"术".这是可以学习的经验.而佛教还在沿用传统的管理制度,管理混乱,甚至管理不力,导致佛门不昌.清规有些地方明显不能与时俱进(有些还是很科学的).于是有太虚大师出,于乱世之中,倡导改革\改良\革除三个改革计划,对佛教的教理\教制\教产提出三大革命理念,并写出,等一系列佛教组织管理学名着.他的革命思想受到部门青年僧人的拥护,也受到大量出家人在家人的非难和攻击.大家看看有关太虚大师的着作和事迹,对此就明白了.当然大家对他的误解,抵制,到了今天才知道,太虚大师对了,反对他的人错了.
今天的佛教管理方法,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现代管理学有所吸收,有所创新。我个人的思考,是把握佛陀的僧团六和敬之戒律精神,吸取丛林清规的管理原理,对当代日本佛教的宗派制度,台湾等佛教兴盛地区的山头佛教(乱起的名,也就是独立的管理体系)的管理制度要有所思考,结合基督教(指罗马教会)的教区管理制度和传教模式,整理出适合当代中国佛教的管理制度。这些太虚大师几乎都考虑涉及过了。
当然,尽乎完美的组织是不存在的。但我们有必要为中国佛教组织化运作努力,我们不能永远人数庞大,组织涣散,思想不一,管理低下,效能低下,且没有传教意识,漠视社会功能(因注重出世的小乘心理)等等。
当年太虚大师的佛教组织改革运动有蒋介石等政客的支持,有一大批青年僧人的拥护,但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今天,一般人谁敢说比太虚大师更优秀,更有背景,更有能力,更有思想?没有人敢说!但历史不能因之而停滞。摸着石头过河,总得有人先行一步!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