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文网

一苇过江 修行篇 飘花飞絮

发布时间:2023-10-07 09:37:29作者:地藏网

  飘花飞絮

  ●请问学长,修行的意义是什么?

  答:广义的修行,包括整个生活形态的升化。此即是说:以何种心来过生活。需在念头起伏间调伏妄念(不是调至没有念头,而是调至与戒定慧的原则相应。)这就是修行。而狭义的修行,乃指打坐、参禅而言,然这却是广义修行的基础。打坐是修定,参禅是求慧。待把心稳定下来后,在稳定中看事看物较能清楚;但此清楚的状况,若只是在定境中才有的感受,则当定境消失时,此感受便不见了。除非由此身心状况更去体悟道理,而所悟之理在日常之中才可应用得上。而求得体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参禅。

  ●参禅与参话头是否相同?

  答:事实上,参禅是参疑情。原始佛教中直接参究自己生命过程或学佛而的问题,而话头是宋代以后才有的。话头最初仅用以息止妄念,但当妄念止至某种程度后,自然会起疑情,此时话头才变成活的。以宋代之前的修行人,既定的基础较深厚,对生命的疑情也较浓烈,所以不一定需经过参话头的过程,而只要一些禅师的机锋、棒喝等,即可当下顿悟。而宋代后,众生的根器渐弱,定的基础也不够,甚至没什么疑情,所以才勉强用参话头的方法。

  ●自古以来,哲学家对生命亦有许多疑或与思索,此与参禅有何不同?

  答:第一,所有问题可大致分为外在的与内在的。比如一盘菜,怎么煮成色香俱全,是外在的问题;而为何我会感到它好吃,则是内在的问题。故所有的问题,都可由最内到最外,理出一个层次。若人问的是较内在者,则可称此人较有善根,因为它与我们生命的核心较相应。而一般哲学家所探索的,多是世界的起源、开展等。以佛法言,这世界的开展本不出众生的心,所以最直接的问题,当然是问「我们的心」也。而哲学家所追究的,多是第二、第三层次以下的问题。第二、参话头所参的是话头,而不是话尾。它是把问题悬着,而让它自己去化解,绝非用思考、逻辑的方法,去归纳、演绎出一套哲学体系来。真正的佛法或禅,都是超乎文字而不可思议的,其皆从力行中才体验到的生命整体。

  ●请学长谈谈您对禅净双修的看法。

  答:「佛」本是觉悟的意思,而所觉悟者乃是一种境界。故佛法中所常说的禅、真如、真心、如来、空‥‥名相虽异,但皆代表一种离言语、离思议的修证境界。又如净土法门中的「花开见佛『悟无生』」和密宗的「大手印」,也都是指修证的境界。这也是说,所有修行的目的,都是要求能透过觉悟,以达成圆满境界。而中国的禅宗,只因其用特殊的法门如参话头、参公案等,而达成顿悟的目的。故广义的禅,原不限指中国的禅宗。念佛,也是一种达成禅境的修行方法,以上是就禅的立场而言。其次,从净的立场来说,学佛本即是为离染得净,故禅必与净相应的。若与净不相应,即不是佛法。所以从广义而言,禅与净的目标本是一体的,所不同者乃修行的入门方法尔。方法最初似是不同,但「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总归于自在圆满的境界。其次,一般所说自力与他力之别。事实上,如就缘起法则而言,自、他并无界限,其只是众生在妄分别中自起的执着而已。如禅宗虽讲求自力,但少不了禅的方法和师父,此即是他力也;而净土宗即使强调他力,但也得自己修才行啊!

  现代有很多人,将念佛法门与求往生净土视为一体,其实是偏颇的。念佛与求往生未必一样。依我个人的看法,一个人可将一生中所修的善业功德,全部回向于求往生净土;非只有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才能往生净土。净宗要有信、愿、行,而广义的行乃包括直接修善、行菩萨道等,故念佛只是行的一种,而非全部。又所谓念佛,有念佛的名号、相好、功德、实相,是有层次的不同。即使就念佛名号而言,散心与专心还是大不相同,若能念至心渐定时,便能由染而渐净了。进一步说,当能念佛的名号至与佛心相应时,即能由定发慧,发慧即类似禅宗的开悟。

  ●若只散心念佛,是否有功德?

  答:真正的修行,是从返照心性中而将烦恼无明消除。故若只散心念佛,则要问如此对消除烦恼无明竟有多大帮助?如念佛之后,贪瞋痴如前,对世间的执着也一样多‥žžžž,如此念佛,在某种层次而言,虽与佛法结了善缘、种点善根,但此根何时萌芽?却不知道哩,因为如非真已在修行方面用功、得力了,不可说是善根萌芽了!

  ●能否举例说明定慧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答:例如人与人之间,极易产生贪、瞋的念头。看到一个人,喜欢或不喜欢,贪瞋马上现形。然较有定力的人,即使妄念的现形也较不狂暴,故或念头只动了一些而不会牵挂太久。心可稳定在何种境界,是定;而慧是指如何处理贪念、瞋念的现形。具有智慧和定力的人,乃易于将以前的习气降伏。所谓降伏,喻如当一个轮子滚得很快时,如何使之停下来,是定;而将它转向何方,是慧。事实上,即使没有修行的人也有定慧,只是层次不同。定力越深、慧解越高,对世间的处理便会越圆满。

  ●定慧对我们了解生命的现象,有怎样的帮助?

  答:由定而言,心太散乱则无法看得清楚。故经典中常用一个比喻:水波太乱,则无法照映出实际的影像。或者当心很散乱时,我们便无法集中注意力去思想。故即使是世间的读书或工作,都是需要定力的。

  然由慧来看:为何没有定力?因为众生的心自无始以来,就是攀缘、虚妄、散乱的,被无明的习气驱使,而与诸法实相不相应。我们要先能定下来,摆脱无明妄识的业力,才能冷静客观地看到世界的实相。

  所以说,定是将过去的业力降伏,而慧是能客观地看此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有无简要的方法,可方便调伏妄想、执着?

  答:就我个人常用的方法,乃「客观」也。例如看某人很不顺眼时,可想到:「这是因为我现在在场,才有这般情绪;若我不在场时,则与我无关也。」如此当然就不会抱不平了。此即将自己的位置稍抽远一点,就不会觉得那么严重也。若还是无法调伏,甚至可观想佛法中的「死」。若你死了,即使你最讨厌的人已踩在你的背上,你也只好认了。

  ●如何才能免离生活中的烦恼?

  答:聪明的人当在事情还未发展到很严重时就已防患到。如一棵树刚发芽时,要将之捏死乃极为简单,而迨其长成一棵大树时就难了。其次,当事情已闹得很大,要有一个态度:「我除尽可能把它处理好外,并准备承担一切后果。」因为人之所以有烦恼,主要是对未来、过去放不下。若能先将得失心放下后,再好好面对问题、处理问题,当下走一步算一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如此就不会产生许多无谓的烦恼。

  即使退一步言:于心情不好时,且去郊游、听音乐等,迨身心稳定后再来处理,这也不错。然当下勉强不过,虽可迂回一下,但终究要面对问题的。以禅的立场而言,禅不逃避,而是直接承担,并更于承担中解决问题。心本是包括整个法界的,故终将无一处可逃。

  ●若平常仍未具这种心力,而求他力帮助,是好是坏?

  答:这是一种过程。如小孩子最初都依赖父母长辈为其解决问题,而渐渐长大后,慢慢有了经验,便应自己承担问题。我们不能勉强小孩子直接去承担,但小孩也要自求成长,不能老是依赖大人。

  ●请学长说说,平常您待人处世的原则。

  答:我个人这几年来,一直训练自己能独立。因为我觉得要自在,首先要能自主;而自主又得由自立作起。以能自立,则在思想、情感、生活上需依靠别人处才越来越少。而不受牵挂。而自立又唯从少欲知足作起,若欲望太多,则必越受环境、人事的牵制,而不得自在。所以,我与人应对,先求能少欲自在;然后才求于自在的基础上,去帮助别人———但也要尽可能避免让对方产生依赖。

  ●如此是否会变为孤立?

  答:是说不依赖别人,而非去拒绝别人。

  ●我们学佛不是要广度众生吗?

  答:不错,但当自己定慧不足时,只徒将自己的业障和别人的问题参杂不清,结果二者都受折磨。度众生虽是个目标,但要顺其自然。

  ●但于发愿时,不是要尽量发得大吗?

  答:虽愿发得大,但仍得从近处下手。如「众生无边誓愿度」,还是应从身边的亲友着手。愿虽是圆满的,但于实行中还是有始终本末的。

  ●如何增长菩提心,而使不退失?

  答:我觉得主要在于「对生命的真诚」。真的东西不会变质,且将随着自然而长大。以我个人而言,在学佛的过程中,是于稳定中慢慢求进步,故没有退转的过程。我比较冷静、真诚,从不勉强做超越自己程度、境界的行为。若是太勉强,则会有力不从心而反弹的时候。

  ●一般我们发心的理想与现实状况往往差距很大,如何在此二者间作调适?

  答:心之大是遍满一切境界的。虽过去我学的是科学,但涉猎了很多文史的书籍。然涉猎这些不是为了成为有学问的人,不是为了做为赚钱的工具,而是因这些都是我们心中的一部分。若在一切境界中,能感受到这都是我们的一部分,则心量自然增大。或能在与众生的隔阂中,渐能感受到众生和我们是相契相合的,亦可渐增长我们的道心。若以「你与我虽是不同的个体,但我仍要帮助你。」如此,既前提有误,则身心必会疲累。

  发心之大小,耍依心量;而心量之大小,则视我们对心性的了解有多深?

  ●是什么因缘,学长您选择了农禅寺?

  答:我对农禅寺最初的概念是打禅七。在数年的看经后,渐感到用思考的方式已达于一种极限。纵然多看几部经论,可使层面增广,但在深度上总无法再增加。在那几年中,虽想突破而没有办法。后来我想:应用修行的方法,才会突破吧!而修行,当然是打禅七。以农禅寺是禅修的道场,而我也希望从禅修方面去突破,所以选择了农禅寺。

  ●学长您为什么要学禅,而不选择其他方法?

  答:前面说过,我在佛典中感受最深的是中论。中论讲「空」,而空是不着相的。然密、净一开始就是从着相启修的,而禅却不是。即使说禅的方法也是相,但是无相之相。其次,我又感叹到:何以在原始佛教时期,短短数月即可证果?因当时所用的法门都很单纯而直接。而今修行的方法却很迂回,唯注重形式、规范,反将切要的目标视为渺不可及的悬想。如此,目标一直往下掉,方法越来越迂回,然后再说末法时代众生根器差,这实在是颠倒。而禅的方法却是较根本、单纯而直接的。

\

  ●请学长谈谈家长不愿子女学佛的排斥心理。

  答:一般人开始学佛时,会有狂热的情况。尤其在对教理未明达时,更容易在形仪上徒费功夫。故一开始时当保持不狂热、不重形式的态度,而着眼于观念的改善、生活的落实,不要过于急躁、激进。许多问题的产生都因为自己处理得不好。比如认为父母是外道,父母当然会很伤心。我觉得有些人虽信佛,却不出「犹太教」的心态。犹太人是游牧民族,以耶和华为战神,故他们的信念是「保护自已,战胜别人」,将神教视为武器,于是便不免常有宗教战争。真正的佛教是能包容一切的,而能包容自能减少很多问题的产生。

  ●学长是否能给学弟妹一些赠言?

  答:学佛、修行是为了使自己的生命更深刻、更广远,而不是为变得更狭隘、更偏颇。所谓出世,不是要离开此世间,而是要离开对世间的执着。以执着必使心量变小,使生命变得狭隘而束缚。必不执着,心量广大,生命才渐达于深刻与圆满。

  台大晨曦社二十五周年社庆特刊专访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