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文网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行法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行法十二缘起是佛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理论,修习佛学文化首要了解佛法,就得认识三宝、四圣谛及十二因缘。...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行法

略论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

略论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的宗教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各项硬件建设相配套,宗教文化建设事业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各种宗教媒体,作为宣传...
略论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

真修行人,于他过失不生分别

真修行人,于他过失不生分别看别人的不是、说别人的不是,这是业障的具体表现。莫非只有你如法修行,别人都是业障凡夫?再说,个人因果各自受,跟你有啥关系?除非你境界比他高,并有能力善巧...
真修行人,于他过失不生分别

忍辱并不代表忍气吞声

  忍辱是一帖药,专门对治脾气、嫉妒这种病。佛教中提出,我们人类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叫瞋心,就是俗话讲的脾气、嫉妒,这个毛病会障碍我们成就大事业,佛陀说用忍辱可以来对治这个...
忍辱并不代表忍气吞声

皈依的意义

皈依的意义——惠空法师在河北佛协讲堂开示  一九九五年七月十九日  诸位护法、居士,大家好!很难得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结缘,我想今天就来讲一下皈依的意义。我们自幼出...
皈依的意义

空有无碍观

超定法师中观论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十二门论亦云:「若不知二谛,则不知自利、他利、及共...
空有无碍观

《僧眼看台湾》雷音寻幽

2007年12月5日星期三大陆佛教界到台湾参访,大多都是去佛光山、法鼓山、中台山、慈济功德会等几个大山头或一些知名的佛教组织,几乎很少有人去关注那些不知名的小寺院。而我们在台湾...
《僧眼看台湾》雷音寻幽

不要这样对待别人

不要这样对待别人我们排斥别人,就是心中有障碍;  我们嫉妒别人,就是心中有自卑;  我们羡慕别人,就是心中有不足;  我们毁谤别人,就是心中有不满;  我们轻视别人,就是心中有对待...
不要这样对待别人

痛念惟贤上人示寂

痛念惟贤上人示寂宗 性  一、出 家  三生石陨坠蓬溪,白塔座前披缁衣;  定光上人施接引,快乐天真一沙弥。  二、求 法  果州亲炙王夫子,负笈三载到龟山。  缙云峰上挑灯读...
痛念惟贤上人示寂

深信因果 止恶行善

体慧长老昭明寺2月22日晚开示...
深信因果 止恶行善
  • 首页
  • 532
  • 533
  • 534
  • 535
  • 536
  • 537
  • 538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