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慈悲为怀”,所谓“慈悲”,《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是无缘大慈,给世界所有的众生温暖、幸福与快乐;“悲”是同体大悲,拔除一切众生的烦恼与痛苦。慈悲不只是对有缘人,对冤与亲都平等,无分别心,把他们的痛苦看作自己的,如是推广到一切有情动物,都能生起怜悯与爱护。我想借此胜缘,浅谈佛教慈善与公益事业,向各位大德请教。
一、佛教慈悲与慈善公益
慈悲是佛教一个最基本的观念,是一种利他的行为,通俗地说,就是慈善与公益事业。关于慈善与公益,佛陀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可以说,佛陀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慈善公益家。佛典中慈悲助人、护生救苦的事例,比比皆是。佛陀舍身饲虎、割肉喂鹰,为彻底解决众生的生老病死苦,出家证道,弘化十方。十方诸佛与菩萨亦如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药师佛为众生除病消灾;观音菩萨救苦救难;地藏菩萨在地狱教化等。诸佛菩萨的慈悲愿力,深深影响佛教的慈善公益事业。
千百年来,大多数的中国佛教团体、寺院、僧尼和信众认真遵行佛陀教诲,在救世济苦,奉献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广为世人称道。在历代高僧所致力的社会福祉事业中,有很多例子,不胜枚举。有制度化的是北魏僧祇户、僧祇粟、佛图户等。唐有无尽藏制度,救济普及民间,如道积、智严即是著名的例子,为医疗办有悲田养病坊,寺院设有病院收容贫病者。
宋代的佛教团体,非常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举凡修桥铺路、水利工程、济贫赈饥、抚育弃婴、贫童等,兴办义学、孤儿院、养老院、医院,乃至公共坟场。寺院之僧众,不辞辛劳,带领信众出钱、出力。亦有寺院开办的药局,僧人懂得医疗的也当医僧。如洪昉禅师在陕州城中的龙光寺,兴建病坊,收容病者,此举亦惠及痢疾、瘟疫、癞患、麻风病者。他们所发出之恶臭污秽,常人掩鼻而过,僧人不仅收容他们,并且亲自为之洗涤、吸脓,不怕辛苦,不避污秽,心无畏惧,这种慈悲的精神,令人赞叹。由此影响所及,各州各县也开设了安济坊,为病者服务,僧人以治病为己任,还为亡者诵经超度回向、办理安葬、火化等事,用现代话来说即是一条龙的服务。宋朝以后,各大寺院、佛教团体之缁素们,对慈善公益事业非常热忱,都积极参与和推动。
当今海内外有很多佛教团体,在弘法之余,对普利众生的慈善公益事业,不遗余力。香港佛教联合会,成立六十多年来,在觉光会长的领导下,除了弘法之外,建立了多元化之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兴建多间佛教中小学、幼儿园和弱智人士学校,又办青年康乐营及青少年中心,为病者建佛教医院、安老院、护理安老院及老人中心,乃至佛教坟场。为了推广佛教文化,办僧伽学院及佛教杂志刊物等种种善业,都是为了利益大众,使幼者得教、老者得养、病者得愈、亡者得安。
台湾的证严法师,创办了慈济佛教慈善机构,经过三十年的努力耕耘,逐渐发展为全球性的一个佛教慈善机构,同时也成为佛教慈善的典范。本着慈悲的精神,定时到老人院、盲人院、医院探访,慰问病人,济贫等活动。
大陆的佛教慈善机构,从九十年代末期,随着经济发展,在福建、湖南、河北等省,先后成立佛教慈善基金会,其它寺院亦仿效,陆续成立如是机构。海内外众多的佛教团体,在法师的带领下,集众人的力量,都在社会慈善方面努力,作出贡献,恕不一一介绍。
二、佛教教义与慈善公益
佛教是以大乘思想为中心,大乘菩萨行以修“六度”为主,成佛先度众生是最高目标。“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慧六个方面。第一度就是布施,是由凡夫入圣位,到达涅槃彼岸的必行之路。布施有三层意义:一是法施,即是佛法的传播;二是财施,即以财物济贫供需等福利事业;三是无畏施,即给人们精神上的一种安慰和鼓励。无论是法施、财施,或是无畏施,对布施者自己的要求,要做到“三轮体空”,即作为布施者,不求功德,不期回报,将布施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成就佛道之基础。 佛教还有一种思想,就是福田观念,种福田是为了圆成福德,大致分为敬田与悲田。敬田即护持佛教,尊重人伦师道,对三宝父母师长的供养等;悲田是对病者、贫穷以及孤寡老残,伸出援手,乃至对动物的爱护或收养,种种利益他人的公共福利事业。另外,佛教还有报恩的理念,即我的生存,有赖一切与我有关的有情、无情所给予的恩德。具体来说要报四恩:三宝恩、父母恩、国土恩、众生恩,是带有宗教性、家庭性、环境性及社会性的一种观念。
三、智慧布施,贫富均沾
六度最后一环是“智慧”,在实行前五度时,每一度都不可缺少智慧。何以故?如布施时没有智慧,容易“好心做坏事!”再说现今社会,人心难测。“智慧”是什么?严格来说,要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简单来讲,就是要明白因果。世界之大,人口之多,各地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很大。以中国为例,是一个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据悉其中农村贫困人口有三千万,城市低保人口三千万,还有残疾人口五千多万,加上每年的天灾人祸,国家的保障体系,远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是很需要社会慈善团体之帮助。佛教的慈善公益事业,不仅救助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财物,而且还需给予心灵上的支持,用佛法来净化人心。
贫穷者可以简单归纳为两大类:一者、物质贫穷,二者、精神贫穷。对物质贫穷的人,可以透过金钱和物质,去减轻或解决他们身体上的痛苦;但精神贫穷的人,用金钱和物质是不能解决的。智慧的布施要对口,把财物落实到真正有需要的人。对物质贫穷者,在施予金钱和物质的同时,精神上亦要使他们获得利益,启发他们要自强,用自力来改善自己的贫困问题,要明白因果,依“因果法则”,做人做事,有报恩心。至于精神贫穷者,要关怀他们心灵上的需要,如何保持身心健康,如何找到人生的真实意义,金钱物质的占有,不是快乐之定义,真正的快乐是心灵得到净化,发挥他们慈悲喜舍的作用。对上述两种贫穷人,无论给予哪种帮助,都是要用“智慧”,这样才能把社会上的贫富差距,渐渐拉近。
布施需要智慧,举两个例子:一者:有人资助下岗工人子女读书,小孩读书成绩总算及格,但其父亲好打麻将,每天拿着一份报纸、一杯茶,在麻将桌上过日子,真令人失去信心。二者:有些地方,学校是有的,但学生少。据分析,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有不少老板,发达之后,每年发心要为家乡捐赠一所学校。第二是在那些遍远的地方,老师水平低,有多少位老师肯发心,愿意留在简陋的地方,教育下一代?若然老师水平低,所教出来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小孩是社会未来的主人翁,除了学习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品德和礼仪,对人谦卑,互相尊重,爱护公共财物等教育,将来社会就更有希望。所以要捐献学校,或先培养有德智的师资,则较为要。
回想一下,2008年刚开始,大自然的变化,一波接一浪,计有雪灾、风灾、雨灾,又有油价高升,通货膨胀的压力,乃至五月十二日,在全无预兆之下,四川汶川发生八级大地震,给灾区的同胞,造成巨大的创伤和痛苦。不但人民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还有失去亲人的悲痛,家破人亡,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协助,重建灾区,舒解民困,而对他们精神上的支持,亦极为重要。例如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有些团体,为了让当地的孩子能够过上一个温暖的节日,捐赠了多批物资、学习用品、善款等给灾区的学校。除金钱与物质,适当的安慰,要引导他们自身的修养,衣食住行中,人与人之间谦虚有礼,不要忘却感恩,有机会就要回报社会,成为社会上有用之人。如是财法二施,使受者身心得益。
四、佛教慈善与未来展望
国内宗教政策已得落实,佛教事业兴旺,因缘殊胜,除了弘扬佛法,发展佛教的慈善事业,正是个好时机。建议如下几点,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佛教慈善公益事业,是需要有认识佛教、有训练、有智德素质的人才来管理、统筹以及推广。所以培养人才,培养师资,正是当务之急。
二、传布佛门知识,令信众懂得什么是佛教,怎样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徒。正如现在有些寺院烧香,越烧越多;点蜡烛,越点越大,很不文明,既污染空气,又浪费金钱,若能将这些香烛钱积聚起来,用到社会慈善公益上,也是很可观。
三、布施不只是由富裕的人,或等待自己富裕起来时,才去实行。虽则只是布施一分一毫,看似是微小,产生的功德可以很大。佛经上记载有许多例子,如贫女布施,她只是用一盏油灯,供养佛陀,得到很大的福报。而且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只要把慈悲心化为动力,善用智慧,无论是贫是富,大家都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布施者。
四、要落实“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理念,把助人为乐的精神,深入人心,值此提升公民慈心的意识,随时随地大家都可以实行布施。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水龙头滴水,灯光不需要时,随手关掉,见到路上香蕉皮,把它拿开,令人不至滑倒。用慈悲的眼光、慈悲的语言、慈悲的面容给人家方便,给人家欢喜,这就是布施,也就是做慈善。
现时中国的寺院,遍布全国每一个角落,有广泛的信仰群体,只要把这些力量聚集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专长的,得以发挥,中国佛教慈善事业便能迅速发展。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的慈善行动做起,以身、口、意三业实际的行动,悲智双运,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弘法利生而努力,令众缘和合,世界和谐,作出佛教徒应有的奉献!
作者简介:
衍慈法师,香港佛教律仪净苑住持。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