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法师讲于纽约佛恩寺梁皇法会上
大家慈悲,阿弥陀佛!今天,我们以修忏悔这样一个共同的目的来此聚会,相互认识,互相交流,这就是缘。过去生中,我们结有这个因,也许那曾经是父子母子兄弟姐妹的关系,今日业因成熟,就有现在这样的果报。我们为有这样的因缘,倍感珍惜。
纽约佛恩寺愍念地球环境恶化,灾害频传,损失惨重;世界纷争迭起,战事不断,生命伤亡,枪炮很贵;国家发展停滞,经济萧条,失业增多;人心贪嗔痴慢,烦恼痛苦,无有安宁;六道群灵众等,轮回煎熬,哀声断肠,故特启建“梁皇宝忏冥阳两利道场”,开无遮大会,宣微妙法音,普利一切,法界蒙恩。伏愿诸佛护念,龙天监坛。预祝功德圆满,遂意所成!
我受邀请讲开示,非常乐意同大家交流。这几天,我将以《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为题,介绍梁皇宝忏等有关忏法方面的认知。谢谢大家慈悲。
佛言:人身难得。我们都已经得到。虽得人身,但我们也很烦恼。人生充斥烦恼,烦恼困扰我们,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豪,是平民还是权贵,也不管你如何努力多会算计,人生总是离不开烦恼痛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遭遇?一般人是不会明白,当然也是无法理解。通过学习佛法,我们这才明白:无始以来,众生由于贪嗔痴等的驱使,造下种种恶业,恶业成果报,就展现今日这种状况。在烦恼人生的过程中,又由于贪嗔痴等的四处活动,兴风作浪,再作诸恶业,又将生命轮回到下一个痛苦的生命链。如果,持续这种恶性循环状态,那么生死轮回,遭受苦难的日子,则永无休止。怎么办?若想化解,唯有忏悔。人生烦恼,行行色色,虽然众多,但归纳起来,不出三障,这就是我们经常念到的“願消三障诸烦恼”。三障是:烦恼障、业障、报障。
(一)烦恼障。扰乱众生身心,使众生苦恼的,称作烦恼。障,即障碍、困扰。这些烦恼,障碍我们修道,障碍我们生活、工作等一切方方面面。烦恼障,名目繁多,但以贪心、嗔心、愚痴、我慢、疑心、邪知等为根本烦恼。次级的则包括谄媚、嫉妒、诳妄、无惭、无愧、懈怠、放逸等等。
贪心,贪财贪色贪名贪食贪睡,贪色声香味触法,样样都要贪,贪求不厌,苦啊!或贪财,贪到心狂意麻,不得宁静。人在这里听经,心还在想:中午的豆腐很好吃,没有多吃一块,“啊!很懊悔!”将心拉过来听经,心又跑到厨房豆腐那里去,拉过来,又跑到豆腐那里,这就贪。贪得许多宝贝放在家里,可是社会治安并不好,家里东西被偷的事件时有发生,令人忧心。人在此处诵经,心还挂念家里的宝贝,将心拉过来诵经,心又跑回家,拉过来,又跑回家。这种烦恼,让人讨厌,让我们的人生饱受苦恼。
嗔心,一进佛堂拜佛,看这个人,心就来怒火,听那话不顺耳就嗔恨。嘴巴还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可心里总是想到前面那个刘师姐在某时对不起我,左边那个师兄在某地伤害过我,总觉得天下人都在存心跟我过不去。“啊!有机会我要报复他一下,解我心头恨气。”嗔火一起,全不知已烧毁功德林。好不容易,经千辛万苦积年累月营造起来的功德丛林,就这样被嗔火所毁了。你过去对对方有多好多好,一把嗔心火,这些恩德就一笔勾销,全毁了。嗔心一动,地狱门开。地狱在哪里?就在这里。地狱之门是怎样打开的?就是嗔心一怒打开的。打开地狱之门的不是狱卒,而是自己本人。发脾气,人家说你没修养,鸡鸭肚肠,也足可以让你烦恼三天三夜。嗔心,怒恨,让我们在烦躁苦恼中度过。
愚痴,不明事理,没有智慧,愚昧无知,“生老死海坚牢船”,自然障碍修学和人生光明前途。好比盲人走山径曲道,非常危险。有些人以为学佛是学迷信学愚痴,这就是愚痴,特大错误。恰恰相反,学佛是学智慧学觉悟,破除愚痴黑暗。所有佛子都应当发願“法门无量誓願学”。不学,不懂,则愚昧。学会了,又产生我慢。有些信徒学会唱念,就觉得很了不起,以为掌握了佛法,就飘飘然我慢高举,目无出家师父。傲慢轻视,折损福报,阻碍进步,障菩提道。愚痴,让我们在黑暗危险中处处触礁。
嫉妒,他比我优秀,我就恨他。她比我年轻,我便妒忌她。你多捐款慈善,我就不爽,这就是嫉妒。贪嗔痴慢疑邪见,懈怠放逸…,人生整天都在这些烦恼堆里爬来爬去,忙忙碌碌,尽是这么些伎俩,烦恼的人生是决定的了。这些行为,一旦养成习惯,成为自然,则是人生烦恼大障碍。这些行为,因为我们习以为常,以至近乎麻木。现在明白了,应当守护身口意,勿令五根放纵,如牧童牧牛,勿犯苗稼,造诸恶业。如果发现触犯,应当立即忏悔。忏悔,而得清净。
(二)业障。烦恼障,从哪里来?从业而来,反过来,烦恼又影响业。业,梵语羯磨(karman),意为行为、造作。我们的行为很多,但佛陀为我们概括起来说只有三大行为,它们是身、口、意三业。身业,指身体行为。口业,是言语行为。意业,即起心动念的行为。
许多人总喜欢贪点小便宜,买一个糖果也想挑个大的,这里贪一点便宜,那里钻一点法律漏洞获些小利,心情特舒畅。可万万没有想过:这个贪小便宜的贪行为,将来是要招来贫穷果报。到市场买菜,市场的蔬菜放得整整齐齐的,你买菜,将店家整齐新鲜的蔬菜翻上翻下,挑过来拣过去,结果就挑选两磅菜,将店家新鲜的蔬菜搞得乱七八糟,都弄烂了,这种恶习气,这种贪行为,将来必感招贫穷果报。没这个必要吗,眼睛看好,顺手从上面挑选就好了。这便是修善积德,文明表现,将来必得富贵报。你现在贪他一条蔬菜,偷人家一张纸,将来必定连本带利的偿还人家。还债是你未来的果报。你现在是打工仔,将来还是打工仔,帮老板打工还前生债物。公共设施,一草一木都要爱护,破坏偷窃都是要受恶果报。
刘居士对我说,有些人贪得实在很离谱,身为佛教徒还贪到佛门中来,贪些饭菜水果,点“光明灯”不付费,作法会自作主张打折扣等等,这些贪的行为都是不妥的,佛债难还啊!有位信众说,她以前不懂,常常违背因果,读了《地藏经》:“若有众生,侵损常住,偷窃常住财务、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不与取,就是没有征得对方同意,而擅自取得东西。她说,她现在明白了到道场吃餐饭一定要给点饭钱,这个是这个因果,然后也有发心供斋,供斋是供斋的因果。这讲得非常合符因果法则,一码归一码,贪与施、善与恶分明。有些人可不是这样,而是“侵损常住饮食”白吃白拿,揩常住油水。侵损偷窃常住物的行为,就好比坐上直达无间地狱的地铁,直接开往无间地狱。
贪心行为,若生人中,就是贫穷、低贱,事事不顺心。严重的悭贪吝啬,是投生饿鬼道的主因。有贪心,你想往生西方,不想堕落饿鬼,那是绝对不可以的,贪心使你投生饿鬼道。你贪心,侵损偷窃他物,将来要连本带利的偿还人家。你现在布施利人,出钱出力,看是眼前吃亏,可将来布施功德也要连本带利偿还你。佛说,贪吝得贫穷报,偷窃得偿还报,布施得富贵报,这就是因果的公平。
上面讲的只是贪心的行为,以及大体上的相应结果。我们每一行为的发生,都将立刻转变为具有潜力的种子,这些种子直接决定生命未来的遭遇。就业的性质而言,又可分善业、恶业、无记业。所谓无记业,即是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的行为。业,成为障碍,主要是指身口意所造的不善业而言。但对于解脱道来说,有漏的善业也是障碍。所造的善业,没有回向解脱道,而是回向人天果报,就成了有漏善业。
为什么我们今天有这样的结果?这是我们的业因所注定。科学家对人的研究,认为一个人要成为人才,主要是靠家庭状况、时代背景、教育培养等后天因素。这说的就是业的安排。业的思想还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才,与他先天的天赋有极为重要的关系。天赋的数据程序在人出生之前基本上已安装好,就像电脑程序早已组装。天赋数据,就是业数据。这就为我们揭开了为什么同在一个家庭生长,喝一样的水,吃一样的饭,受一样的教育,各人却走出各不相同的职业道路一个兄弟种田,一个兄弟教书,一个兄弟走私犯法。这也就为我们说明了为什么穷苦人家能造就伟大的人物,而条件充足的家庭却哺育了个平庸之辈。
每个人造作的业不同,感招的果报也不相同。你到天道享福,我们来人道做人。同样来人间做人也有不同,你是富贵,我是贫穷,他是流浪者,这叫别业。还有,就是我们都是住在同一个地球,或是都是佛教徒,或是都在一个家庭生活,这称同业。
业,还有定业和不定业之分。定业是指一定要受报的一类,这类不容易改变。不定业,是指不一定会受报的一类,或受后天影响可以改变的。行为的动机和行为造成伤害的程度,也确定了定业与不定业两者的性质。有心故意造作的业,属于定业。无心误作的业,则属于不定业。比如有杀心杀死人,这就成定业;对方坐在我车上,出交通事故死亡,我没有伤害他的动机,这称不定业。还有清洁卫生时,无意杀死虫虫,这也是不定业。虽然,害死的都是一条生命,但因为误杀,不是有意,所以,这种不定业,将来有可能受报,也有可能不受报。
此外,所造行为后的态度问题和处理方式,也是促成定业和不定业的重要因素。比如,你犯了伤害对方的事情,却没有认错自责,也没有悔改的意愿。像这类恶业,将来是一定要受报。就好比你作了对不起对方的事,没有向对方表达歉意,没有获得对方的原谅,对方一定会伺机报复。反之,你作了伤害对方的事,能及时向对方诚恳赔礼道歉,请求原谅,获得对方的宽恕,就可以消弭对方报复之心,化敌为友。犯了罪业也是这样,只要我们至诚忏悔,认真思过,改过自新,依个人忏悔力度,就可以不同程度改变业力,乃至彻底消除都有可能。
业的生命力,非常之顽强,佛经形容它“纵经百千亿劫亦不亡”。在因缘际遇时,业即成为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绝对不差。为何通过忏悔可以让业力改变呢?因为业因成为果报,还需要因缘条件这个过程。现在,我们至诚忏悔,真心改过,强力自新,不更再造,就好比植物种子,失去了其得以生长的土壤、水分、阳光等因缘条件,自然就无法生根发芽。如果这种忏悔方法得当,并持续猛烈精进,善业能量巨增,势必减弱业种子活力,甚至使业力丧失生命力。
业的理论,还告诉我们:我们现在这样的不幸遭遇,完全是自作自受的结果。我们要勇敢面对,完全承担,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自惭形秽,自暴自弃。否则,只有让事情更加糟糕,将难有重见光明之时。我们只要忏悔改过,精进向善,修习福慧,吃完自种的苦瓜,西瓜的甜蜜果报就将到来。
(三)报障。业的行为,成为巨大潜力的种子,就被自动储存在自己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中,不是他人为你记录和保管。业种子,待因缘成熟,就成为果报。业,又称业因;报,即果报、报应。《华严经》说,“一切诸报,皆从业起;一切诸果,皆从因起。”说的就是这种业与报的因果关系。
佛给我们讲,整个法界总共有十大果报:造十恶业者,就自取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果报;修下品十善者得阿修罗果报;修中品十善者投生人间做人;修上品十善者得生天界果报;修四圣谛法者证阿罗汉果位;修十二因缘者证缘觉果位;修四摄六度者成菩萨果;六度万行圆满者则成佛果。除佛的果报外,其他九界果报都有障碍,当然,界别越高障碍越少,界别越低障碍越多。
饿鬼果报,由贪心而来。有人贪心,这就投生为鬼,为无福无力的饿鬼。饿鬼,头发蓬乱,容颜枯瘦,面貌恐怖,咽喉如针,腹大如山,口喷火焰,极不容易找到饮食,纵然找到饮食,于进口时,食物即化成火焰,不敢触碰,所以,常年遭受饥饿苦逼。
地狱果报从嗔心中来。嗔心,是通往地狱之路。嗔心保送你下地狱。畜生果报从愚痴而来。愚痴,堕落畜生。你投生为蚊子,能飞,好玩吧?人人喊打叫杀,肚子饿了,飞到人胳膊那里吃点血,就是吃饭,好危险,冒生命危险吃饭。啪!一声响,一条生命便结束了。每吃一餐饭,都要冒一次生命危险。吃一餐饭都是这样的不容易。这说的是蚊子的果报。我们不想以蚊子那种形体和那种冒险方式求生,那就要读圣贤书,广学智慧。
我们现在从事的职业,所经历的遭遇,等等,综合起来就是我们个人的果报。做人在六道中还算不错,但是,人生也确确实实充满苦恼障碍。最普遍的,我们都会经历到的痛苦,归纳起来就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离别苦,怨憎相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五阴炽盛苦,是指众苦交集。我们何只八苦?坦白说人生实在是无量苦恼。我们从生到现在几十年,几十年的经历告诉我们就是这个事实,活一天就有一天的苦恼,克服一个苦恼,又来一个新的苦恼,住深山里的老百姓很苦恼,住城里的人们也很苦恼,住落后国家很苦恼,住发达国家的民众也很苦恼,没钱苦恼,有钱人家更苦恼……,人生苦恼,不可抗拒的障碍,无穷无尽。
果报,就是我们过去生中所作所为的结果。我们每一个生命,不是从今生生下来那时才开始有的,是无始以来生生死死连续到今生的。这一期生命,只是我们无数次生命流转中的一个过程。现在,我们在遭报这个果报的同时,身口意业又起现行,造诸恶业,将来又招感恶果报。恶因成恶果,恶果又恶业,生命的痛苦连续就是这样形成。
我们众生每作一件善恶事都会招感到与其相应的善恶果报,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原理。虽然,因果报应原理,基本上有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准确,但由于业的造作动机千差万别,时地不同,程度不同,以及事后态度不同,弥补方法不同,因此,因果报应自然盘根错节,错综复杂,是故不可以单纯以a判断a。
由于,业因的大小程度和因缘成熟过程的差异,所以,佛经中指出,果报的出现有现报、生报、后报和不定报四种状况。什么是现报?就是所造业因现生受报。所造业因,来生受报,这称生报。所造业因,几生后,或几十生后,乃至百千生后才受报,此谓后报。不定报,是说受报时间和果报形式,皆不能确定。用现在的话讲,是说其中有变化的可能。
我们还经常听到有人有这样的疑问:有的人作奸犯科,可是日子过得很滋润;有人修善积德,可是却处处周折,没好报应。这是什么道理?当年,佛陀也曾经为阿难解释了这个问题。佛陀解说:“今世为善,死堕地狱者,今世之善未熟,前世之恶己熟也。今世为恶,死生天堂者,今世之恶未熟,前世之善己熟也。熟处先受报。”原来,因果报应原理,贯穿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经讲,过去世,是指前一世,或前几世或更早。为善者得恶报,是因为他为恶在先,过去作奸犯科,现在这个业因成熟,所以现在遭受苦报。现在他为善,善业还未成熟,等善业成熟了,就受善报。为恶者得善报,是因为他为善在先,善业成熟,目前正享受荣华富贵。等恶业成熟了,接待他的就是让他喊爹叫娘的恶报。这就好比,他先种了西瓜,现在正在享用西瓜。在享用西瓜的同时,他种下苦瓜,苦瓜种子才刚刚下种,还没有生根吐芽,所以他得意享用西瓜甜蜜蜜,但是,快乐时也正是痛苦之萌芽,成功也正是堕落之开始。等到苦瓜种子长出苦瓜了,苦果就来临了,就开始过苦瓜日子了。这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没到,时间一到,一切皆报的道理。《涅槃经》中的:“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但是,佛教强调,通过现在的“业行为”可以改变因果,缔造未来的果报。比如,你现在有贫穷果报,你现在开始好好忏悔,同时修布施、守法、忍耐、技能、智慧,奋发努力,就会改变贫穷状况。你现在是凡夫,但是你愿意从现在开始依教如法精进修持,当来必定成佛,彻底改变凡夫命运。佛之所以在诸经中不厌其烦地阐述因果道理,其一是要你明白因果;其二是要你去改变恶的因果,修习善的因果。
基于上述,我认为,佛教的因果理论不是宿命论,而是命运自主论。每个人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的主宰者就是自己。
忏,是梵语忏摩(ksama)的略称,有“容忍”“宽恕”“谢罪”的含义。我犯了对不起你的事,请你容忍我的过错。要你容忍,这讲得非常形象而有人性。用中国话讲是,请求你原谅,这就是忏的意思。悔,梵语“阿钵底钵喇底提舍那”,意为自己坦白罪状。坦白罪状的形式,可以对他人,对诸佛菩萨,也可以对自己坦白认错。梵语汉文合称而成“忏悔”,意思就是“请原谅!我错了!”这是根据义净法师翻译的《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五中的注释。忏悔,在佛教著述中还有其他不同解释,但一般以义净的注释合符原意。在诸多不同解释中,而又以“忏,即忏除往昔罪业;悔,即悔不再犯”的解释,较受教界推崇与应用。这已是有中国血统的忏悔意含。《坛经》忏悔品中说:“忏其前愆……永不复起……悔其后过……更不复作。”是一个标准的注解。
佛陀在世时,僧人有过失,释尊教令忏悔,忏悔就开始运用。忏悔的时间,有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定期忏悔,如僧团每半月举行一次的布萨大会,每年结夏自恣日的检讨与检举大会等。佛教传入中国后,忏悔除仍保留布萨、安居自恣外,更发展形成一套忏悔罪业的仪规和修习止观的行法。忏罪仪规,就是包括我们都非常熟悉的礼忏,现在很流行。
礼忏,就是礼拜与忏悔的略称,也称作拜忏。依书中仪规而修,又称修忏。忏法,就是通过礼拜诸佛、菩萨,或也间插读诵悔过的经文,目的在于忏悔所造罪业。它是高僧大德依佛典经义编撰而成,已成为佛教中一种重要的修行法门。
我国忏法仪规,在东晋时就开始,经南北朝推行,至隋、唐已广泛流行,到宋代达到全盛时期。自梁代至今,有《涅槃忏启》、《六根忏法》、《梁皇宝忏》、《法华三昧忏仪》、《慈悲水忏》、《大悲忏》等等。忏法中有唱有诵,有拜有跪,热闹隆重,深受欢迎。
忏悔是我们修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各宗各派的共修法门,但并非佛教所特有的修持方式。许多宗教也有忏悔的作法,就是社会教育也很重视“认错”、“悔改”的积极意义。佛教的忏悔与其他宗教的忏悔也有不同。比如天主教向上帝忏悔,祈求主的慈爱,罪就没有了。佛教的忏悔,关键在以“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四十二章经》)自己明白错误,坦诚悔过,改恶为善,更不再犯,罪才能消灭。《金光明经》中也教令我等:“过去诸恶,今悉忏悔;现所作罪,诚心发露;所未作者,更不敢作。”如是念念忏悔,念念灭罪。有时,我们也可以借助忏法修忏,效果显著。
忏悔,是人格的净化剂。“噢!这食物不卫生不能吃。吃了会生病。”“啊!这衣服太邋遢了,穿着不礼貌,对身体健康也不好。”我们都知道食物要卫生,穿着的衣服要整洁,居住环境要清洁美化,但是,却很少注意到我们的内心,很少去审察我们的身、口、意行为是否清洁卫生健康?a对b说,“你嘴很臭!”b说,“我刷牙呀!又吃口香糖呀!怎么会臭?”完全搞错因果。人家说你嘴臭,是说你刚才传播是非话,这叫嘴臭。你大声说话,随地吐啖,按这个逻辑,就是“你口业污染”、“嘴巴不健康,有病!”你即忙跑去口腔科急疹,全是误会因果了。的确,我们平常很少关心自身“身、语、意”行为方面的“卫生”状况。
佛陀说,无始以来,我们由于贪嗔痴等烦恼的活动下,身口意作了许多不该作的事,让这个原本清净的心被恶业种子所蒙蔽,以至今日,心已成为储污纳垢的集散场。垃圾运进运出,忙碌非常。心如明镜,假如,其心能像镜子一般可以让我们看到的话,我们会吓一大跳,心已被贪嗔痴等折腾得尘垢飞扬,面貌全非了。《华严经》中形容,如果我们的恶业有形相的话,那么“尽虚空界”也容纳不下。要想除垢清白,必须忏悔,洗去心灵上的污垢,洗掉被污染的人格,如“百年垢衣,一日而瀚,可得鲜净。”(《大集经》)就像一件“百年垢衣”,这样臭不可闻的脏衣服,经过清洗漂白,可得干净。如果,一件衣服穿上后从来不洗,积年累月不洗,成了“百年垢衣”,那上面一定是污垢重重,臭不可当,面目全非。心灵也一样,受恶业污染,而不及时清理扫除,任由不断累积,就会成为罪恶恐怖基地。
佛经告诉我们,有两类人修学佛法有成就。一类是如法修行,从不犯错,当然,这是大根大利者,不是一般人所能办到;另一类是偶有犯错,但能悔过自新。人生路上,犯点错误,虽然不好,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知道犯错,可怕的是自己知错而没有勇气认错,更可怕的还以错为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可能不犯错误,犯了错误,就要认错改正,忏悔得清净,改正后就是好同志。《增一阿含经?马血天子品》中说,“人作极恶行,悔过转微薄,日悔无懈怠,罪根永已拨。”罪根拨除了,人生苦恼也就解决了,佛道也就成功了。
古时行者,若遇逆缘,也被教令修忏。逆境愈多,忏悔功课份量也愈多,终使障碍日减,修行上路,成就道业。也有学人研读佛典,无法理解经中法义,便至诚礼忏,发露忏悔,终于智慧开发,解深法义。有人犯了罪业,坐立不安,形容焦悴,情绪极度低落,赶紧教令忏悔,忏悔而得清净。当然,有些罪业是要招受法律制裁,必须通过法律制裁、惩罚而忏悔思过。这也就是现生报,不可不知。现在念念忏悔,就不会有这个罪业了。
忏悔,让罪业消融,使心灵净化,令人格升华。忏悔,创造新的人生,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切实运用忏悔,树立忏悔风尚,于己于人于国都有积极意义。我及众生,若有违犯,诚心忏悔,更不再犯,罪业消灭,断恶修善,发菩提心,决定成佛。佛,就是人格的完成。
我们常常告诉青少年,作错了事,要认错;作了对不起对方的事,冒犯了对方,要真心诚意地向对方说声“对不起!”表达歉意,请对方原谅。如果获得对方原谅,那么,错事便可以化解。如果犯了过错,不但不向对方表达歉意,还一而再地冒犯,那么,错事不但没有得到化解,这个怨恨也就会越结越深。有的罪业,比较严重,因此,一次忏悔是不够,需要两次三次的忏悔才得以消除。忏悔时,最好能够在佛法僧三宝的加被下,结合身口意,诚心忏悔,效果更好。
在佛教中,忏悔的方法很多,有《四分律羯磨疏》中提到的“制教忏”和“化教忏”;有《观普贤菩萨经》中说到的“不谤三宝,乃至修六念”等五种忏;有《往生礼赞》中所说的:要、略、广三种忏,等等。名目虽多,但概括起来,不外乎《金光明经文句记》中所列举的作法忏、取相忏和无生忏三种。
(一)作法忏。依律中作法进行忏悔,如半月布萨、结夏自恣等,这一类忏悔就是作法忏。僧团每半月举行一次布萨活动,此为僧伽忏悔举过会议。在布萨会上,人人在大众面前反省,通过自我批评与检举批评,达到及时忏悔过错的目的。布萨会议,有一套严谨的程序规范。大会要求一定地域内的僧众都必须参加,因事因病不能参加的人必须委托他人代为请假,需要忏悔或举过的事项也可请他申诉。会议中,一般需请一位精熟律法的大德作为执行主席。大会开始前,执行主席询问僧众是否到齐?是否有未受戒的人在场?知道僧众已经到齐,没有未受戒的人之后,执行长开始逐条宣读戒文,大众专心聆听,检查自己这半月来的生活。有犯错者,当众忏悔,承认过犯,改过自新。没有犯错者则默然不讲话。大众也可以举发他人过失。执行长在每一章节后也会三读询问大众有没有违犯?有,就说话忏悔或举发。没有,就“默然故,是事如是持”。默然表示没有违犯。律中还严格规定,什么样的过犯,需要向多少人数的僧伽会议忏悔。比如有的过错需要向十人数的僧伽会议忏悔,有的过错则需要向二十人数的僧伽会议忏悔,等等。
(二)取相忏:即取相忏悔的简称,谓凭借一种具体的方法,以为灭罪之忏悔。比如,人们通过礼佛诵经,念佛名号,忆念三宝功德,乃至摸顶加持等,以至诚身口意参与忏悔,念念罪障消灭。时下非常流行的各种忏法,如《梁皇宝忏》、《水忏》、《大悲忏》等,就是属于取相忏悔。这些忏法,本是高僧大德为行者忏悔罪业,扫除修行障碍而编撰。然而,现在大都用于谋利,值得注意。
忏法,可以一人单独修忏,也可以大众一起共忏。由于大众共忏,场面隆重,气氛热烈,有助精进,效果显着,因此,大众共同礼忏受到青睐。时下共忏法会盛行,但参加共忏者,有许多对礼忏的规矩不是很了解,以至影响法会神圣性,收益也不大。这里,顺便也谈一下共忏的须知事项,让礼忏法会更庄严,忏悔功德更圆满。
1、选择清净处,建立坛场。视条件能力,可供佛像,备香花灯水等,严净坛场,营造神圣气氛。
2、参与者沐浴斋戒,穿着整洁衣裳。
3、进入忏坛,各守静默绝闲谈,威仪礼貌要虔诚,放下杂缘净三业,念念求忏罪消亡。
4、礼忏时,观想诸佛菩萨就在面前。
5、依戒德排班,定次序先后,不要相互推扯。
6、唱颂整齐,优美庄重,字清语明,跪拜如仪。需事先教授。
7、熟悉忏文,了解忏义。需事前教导,认识忏文,略解忏义。
8、读诵之后,而能受持,功德不可思议。
上面第2点,说到“斋戒”,大家一定就想起吃素。一定又想到素食很好吃,这又是贪了。斋,现在一般被理解为素食,这是非常往后的事。斋,梵语布萨陀婆,简称布萨,意为忏悔罪过,清净身心。后来演变为“过午不食”也称斋,再后来素食也叫斋。吃素,从慈悲心的方面讲很重要,能培养我们的慈悲心,现在还有卫生、健康、环保等因素。从何时起,人们对吃素很重视很认真,可是对于吃素的目的慈悲心为何物?一无所知,毫不关心。重视吃素,而不讲慈悲,这便是典型的本末颠倒。只知吃素重要,却不知忏罪悔过,清净身心就是正宗的斋。“我吃素20年了。”可是骂起脏话来脸无愧色,毫无慈悲,身语意业极不清净。这是真正的吃素,犹如牛羊吃草一般。牛羊也吃素,这不能叫作吃斋。断恶修善,清净身心,名曰斋戒。这个范围包括面非常广,是我们至少在这几天要努力的。最基本的基本就是大家这几天要讲好话,起心动念要善,这样才有利于忏悔。斋戒期间,这些坚持是必须的。
今天,你来参加一日如法礼忏,则为一永日功德。七日如法礼忏,则为七永日功德。你拜半天就逃跑了,就不能称作“一永日功德”。希望大家坚持参加一天,则“一永日功德”,能坚持七天则“七永日功德”。当然,修持不能妨碍工作和家务,要安排好工作和家务才来礼忏。否则,一边消业,一边又增罪业,得不偿失。
忏法,一人修也好,大众共修也好,按《四分律羯磨疏》中的说法,都应该遵循五项程序。疏中称作五缘:第一、礼请十方诸佛菩萨;第二、念诵经咒;第三、自己表白所犯罪名;第四、发愿改过,更不再犯;第五、明证教理。这样,忏悔才有高效。要明了、证悟教理,这个大家今天有没有达成?第五缘要求是高些,但正因为这样,才能有高效应,才能够彻底拔除罪业。
(三)无生忏:也称无相忏、实相忏。忏者从观空下手切入,直达诸法空性。如果能够我法皆空,体证诸法实相,那么罪业也就不复存在了。一切法,包括罪业在内,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因缘离散则灭,本身并无实体。罪业也是这样。再者,罪是因心而生,那么,心原是生灭无常,本无自性,如是心空罪亦空。古德说:“罪由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皆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说的就是无生忏。有个人知道“无生忏”后,如获至宝,万分开心,马上去干坏事,结果被警察给抓了。他对警察说:“罪业本空?你怎么可以抓我!”警察大哥说:“法律不空!”罪业本空,是绝对没有问题的,问题是你有没有真正空?你有没有这个证悟?大家有没有这个证悟?没有!那么,我们还是脚踏实地,老老实实,依作法忏、取相忏求哀忏悔。千万不要从字眼上理解罪性本空,就可以随意造罪。一旦恶果来临,受苦的还是你自己,再孝顺的儿女也替代不了你坐牢受罪。黄泉路上不相识,生时爱得死去活来,恩爱几十年,死了你被捉去下地狱,在黄泉路上碰见你老公,“老公!”老公说:“你是谁呀?”到那年头,他完全不认识你,他不理不睬,不管不顾,宛如陌生。你伤透了心也没用。
忏法,主要用来忏悔业障。因为业障,所以众生下地狱做饿鬼投胎畜生,轮回六道,受诸苦难。因为业障,所以感招人生诸多不幸,多有缺陷。又是业障,阻碍修学,障碍菩提,无法解脱。所以,忏法也就自然被用来超度亡灵,消灾祈福,灭罪修道,等等。
《梁皇宝忏》共十卷,分四十个主题,全文包括字数标点符号在内有六万六千之多,是近世通行忏法中篇幅最多的忏本。忏文在每一章节后都有礼佛求忏。修忏者,一般以七天时间礼诵圆满。依《慈悲道场忏法记》说,梁皇忏,乃南朝梁武帝为超度郗氏皇后,召集高僧大德“搜索佛经,录其名号”编撰而成。
宝忏题名慈悲
宝忏全名“慈悲梁皇宝忏”。因何题名慈悲?忏文开卷第一句就是:“立此慈悲道场四字,乃因梦感弥勒世尊,既慈隆即世,悲臻后劫,依事题名。”作者因作梦感应弥勒菩萨慈悲精神,所以就以慈悲题名。我们也有作梦,作梦金银财宝满天飞舞,很兴奋很紧张,醒来什么都没有,很沮丧。这是平常穷困怕了,想钱想太多的原故。你看人家发梦都感应到弥勒菩萨慈悲精神,这是平常思念佛菩萨、举心动念慈悲的结果。弥勒,本身就有“慈”的意含。弥勒,意译慈氏,是一个姓氏。又这位菩萨是以佛四无量心中的“慈”为首而利益众生,所以在佛教中被尊为“大慈”的象征。观音菩萨是“大悲”的象征。在本忏拜佛号中,第一拜是弥勒佛,最后一拜是观音菩萨,寓意慈悲。这是本忏特色,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其次,题名慈悲,则是为了“守护三宝,令魔隐蔽,摧伏自大,”令种善根,远离执著,回小向大等六大意义。慈悲与守护三宝有什么关系?关系重大。你身为佛教徒,如果你心狠手毒,没有慈悲,这就破坏到三宝形象,影响到佛教的传播。所以说,慈悲能守护三宝。慈悲与自大也有关系。没有慈悲心,自然自高自大。有慈悲心,“摧伏自大”。众生没有善根,我们要帮助他种善根;已经种植善根,我们要帮助他增长善根,这也需要慈悲。众生深陷见坑,执著贪婪,我们要帮助他走出见坑,舍弃执著,这也需要慈悲。众生得“小法”而起乐执,满足自喜,我们要慈悲帮助他回小向大,更上一层楼,修行大乘法,追求更高目标。拜了几拜佛,听了几句佛法,就觉得自己了得。错!离阿罗汉果还很遥远。证得阿罗汉果,就以为到了涅槃城。错!那只是到了“化城”中途休息站,离佛果还很遥远。还需努力回小向大,发菩提心,利益众生,继续修行。忏文说,有十二大因缘,故发慈悲心。
再者,忏文说:“慈悲,诸善中王,一切众生所归依处。”慈悲心,为一切善之最。《观无量寿佛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佛心是慈悲心,慈悲心即佛心。构建实践慈悲心,就是走向成佛之路。一谈起慈悲,大多数人都习惯地评论他人是否慈悲?很自然地质疑他人怎样不够慈悲,却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慈悲心如何?慈悲是众生之所乐意谈论的话题,是众生之所崇敬向往的,当然,自然也是一切众生之所归依处。归依慈悲,就是归依佛。
归依三宝第一
这部分,主要讲述“世间无常苦痛”、“三宝功德难量”、“一心归信求脱”等。世间万事万物,都处在刹那迁流变化之中,没有一物是永久不变。例如,人“少壮必衰”,然后“皆当归死”,没有一人能逃脱这个规律。劳碌奔命为我计,无常来到业随去,轮回痛苦自受罪,妻儿享乐忘了你。又,天灾人祸频繁,人生烦恼无量,种种痛苦无法解脱。世间无常苦痛,唯有归依三宝,才有解脱的希望。
三宝功德难思难量,不可思议,但最简单地说,依忏文说法,就是三宝慈悲。三宝“念一切众生,犹如一子”;“慈念众生,过于父母”;“代诸众生,受无量苦”;教化利益众生离苦得乐,得成佛道。然而,众生缺乏智慧,没有信心。“我不信三宝!”自以为思想很先进。但按忏文的话讲,这类人没有智慧。众生应当发起归依三宝的信心。我们知道求学也好,从事职业也好,首先都必须建立对这个学业的信心。对这个学问没有信心,必然无法深入,当然也不可能取得成就。学佛更看重这个信字。所谓“入佛法海,信为根本”。对真理不信,在佛家看来,这不仅是没有智慧,更是罪恶。忏文说,“不信之罪,众罪之上。”不信佛法,永远成不了佛,永远不得解脱。佛法,泛指一切真理。这个“不信罪”当然严重。大众“无复疑想”,你还有什么好犹豫怀疑的呢?赶紧生起信心吧,归依三宝,“不复退转”。
断疑第二
人们对某事有疑问,这很正常。但是,许多宗教都是不允许信徒对教主教义有怀疑的。信者得救,绝对不疑。这方面,佛教则是例外。佛教允许教徒公开讨论评议教义,甚至鼓励信众存疑,不要迷信。在《大宝积经》卷五十七中:“佛告难陀,汝莫信我,莫随我欲,莫依我语,莫观我相。”佛陀告诉难陀,你不要盲目相信我的教义。你可以对我的法质疑,可以通过缜密思考后才相信。后世禅者更提出“大疑者大悟,小疑者小疑,不疑者不悟”的佛教治学理念。
学修佛法有疑问,说明有用心。有疑问,进一步求解,才有进步。本章就是针对人们对学佛的一些疑点予以解释。比如,清廉之士,应该招感富足果报,可现在却是贫苦;贪盗之人,应招来困苦,可如今却是财物丰饶。这是因为过去因果的关系。因果贯串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这个,我们在上面讲过。还有,为什么众生痴迷颠倒?这是由于众生无始以来无明惑故。还有,人们“不信三界是苦,三界外是乐”。其实,人世间苦多乐少,吃了多少苦才结出一点乐,且每件乐事都有可能成为苦因,人生痛苦无量。还有,有些人见他人行善修福,不但不跟进,还阻碍他人行善,这罪业重大。忏文通过先举疑点,接着解说,希望大众明白后,“当依佛语,如教修行”。
忏悔第三
本章节中,讲到行者首先要明白一切圣人都是从“不作众恶,勤行善业”中出生;然后,行者向佛一一披露忏悔。首先发露,无始以来,由于贪嗔痴,造诸罪恶,无量无边,今日惭愧忏悔;其次,无始以来,由于身口意,自作十恶,教他作十恶,赞叹十恶,所犯罪恶,无量无边,今日惭愧忏悔;再者,由于六根,追逐六尘,依六识作用,所造罪业,无量无边,今日惭愧忏悔;再者,无始以来,依身口意,常行不平等,只知我有身,不知他亦有身,只知我苦,不知他亦有苦,只知我乐,不管他人快乐,只管我求解脱,不管他求解脱,起诸罪业,无量无边,今日忏悔;接着,无始以来,由于心意颠倒,见解颠倒,离善知识,近恶知识,“建骄慢幢,张愚痴帆,随无明流,入生死海”,造作罪业,无量无边,今日忏悔,等等。向佛坦诚忏悔,一切业垢,毕竟清净,发菩提心,願同菩萨,永不退转,直至成佛。
罪业忏悔后,紧接着就应该发心,否则,必然恶业再起,苦难重演。本卷讲述发心,其内容包括三个层次:一、发菩提心;二、发願心;三、发回向心。
发菩提心第四
我们求做亿万富翁,求当总统,乃至求上天堂,这些用心,虽然是积极,但都是凡夫心,都是搞六道轮回。出离六道,了脱生死,这就要有出离心。行菩萨行,成佛道果,这需要菩提心。发菩提心者,已列菩萨位,佛果指日可成。是故,没有菩提心,则不可成佛。众生执着于功德,有利于我的事,我就乐意作。说到功德,发菩提心的功德很大。忏文说:“假使历劫修无量福,乃至今生备行余善,不及发心万分之一(功德)。”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也就是菩萨心。
忏文告诫我等:我今于三宝前,不生人天心,不起声闻辟支佛心,唯发菩提心,不舍诸苦,度脱众生,“行菩萨道,誓不退转…众生不得佛,誓不先取正觉。”这就是菩萨心。
发願第五
利益众生,取证佛道的菩提心,是菩萨道的根本。接着菩提心还应该有更具体的实践内容,这就是这里所说的願。願,就是理想,这里总共有二十大願。前十願,文字比较简洁,内容比较具体;后十願文字较多,内容较繁杂。今列前十願于下:
一、我等从今日起,願生生世世,在在处处,常得忆念,发菩提心,令菩提心相续不断。
二、我等从今日起,願生生世世,在在处处,常得奉事无量无边诸佛。供养众具,皆悉满足。
三、我等从今日起,願生生世世,在在处处,常得护持大乘方等诸经。供养众具,皆悉满足。
四、我等从今日起,願生生世世,在在处处,常值十方无量无边菩萨。供养众具,皆悉满足。
五、我等从今日起,願生生世世,在在处处,常值十方无量无边贤圣。供养众具,皆悉满足。
六、我等从今日起,願生生世世,在在处处,常得奉报覆荫慈恩。有所奉给,随心满足。
七、我等从今日起,願生生世世,在在处处,常得奉值和尚阿阇黎。所应供养,随念满足。
八、我等从今日起,願生生世世,在在处处,常得奉值大力国王,共兴三宝,使不断绝。
九、我等从今日起,願生生世世,在在处处,常得庄严诸佛国土,无有三恶八难之苦。
十、我等从今日起,願生生世世,在在处处,四无碍智,六神通力,恒得现前,常不忘失,以此教化一切众生。
发回向心第六
回向?就是说,自己所修的功德将作什么用途?比如,我现在赚了十块钱,我将用这十块钱作什么用途呢?是买面包?还是买大米?确定买面包,这就是回向。忏文要求我们:我今所有一切善业,统统回向一切众生,发起菩提道心,成就无上佛果。菩提心,願心,回向心,说则有三,实三而一,一菩提心是。
本卷,主要讲述众生界的种种果报,尤其对人道、地狱道的果报与业因有详细举例。天、人、阿修罗称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称三恶道,合称六道,亦名六趣。
显果报第七(上)
众生,由于沉迷生死苦海,不知解脱,所以轮回不息。众生造作恶业,则受畜生饿鬼地狱三途果报。三途痛苦逼迫,长劫沉沦,苦恼无尽。众生由于修诸善业,因而感招善道。然而,荣华三更梦,生命如朝露,一生颠簸苦恼,营营业业,又造下罪恶,一期寿尽,又轮转恶趣,受无量苦。三界诸天虽乐,但福报享尽,五衰相现,还堕恶道,受诸苦难。
一切众生对待恶因恶果,则是畏果不畏因。面对业因时,则为所欲为,肆无忌惮,一点都不惧怕。但是,恶果来临了,脸色苍白了,害怕也。害怕,悔恨,都没有用了,只好接受报应惩罚。因此,忏文先讲恶果,显示果报,可以警戒众生,然后,再举其业因说明。众生对于善因善果,则是欣果厌因。所谓收获得付出辛勤的劳动,没有不劳而获。所以,忏文也是先列善果,可以鼓励众生,然后,再举其善因,让你知因作为。忏文列举很多例子,如:
1、尊贵国王长者,是因为礼事三宝。
2、富有,是因为布施。
3、长寿,是因为持戒。
4、相貌端正,是因为修忍辱。
5、为人勤劳,是因为精进,无有懈怠。
6、天才,是因为修智慧。
7、为人音声好,是因为称赞、歌咏三宝。
8、身体健康,没有疾病,是因为修慈心。
9、为人奴役,是因为欠人债物。
10、人见欢喜,是因为前世见人欢喜。
11、偷盗财物,来生做牛马打工偿还。
12、乐说妄语,传人是非,死堕地狱,烊铜灌口报。
等等,这是讲人道的部分。还有大篇幅,举证人道及他类众生的业因果报。计有二十二例,其内容大都来自《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和《佛说杂藏经》。下面略举一二:
有一类地狱众生受狱卒斩身,遇风又活过来,再斩身遇风又活,如是反复,遭此苦报,无有停止。因何罪招此报应?佛说,这类众生,因不信三宝、不孝父母、杀害众生所致。又有众生,身体庞大,耳聋无足又愚痴,饥吃泥土,还遭虫子咬食骚扰,昼夜受苦。何罪所致?佛说,这类众生前生刚愎自用,不信好言,不孝父母,或为地主村长、领导干部,仗势欺压百姓,侵夺民物,故受此报。又有众生口吃哑巴,声带不好。何罪所致?佛说,是因前世诽谤三宝,轻视破坏圣道,喜说他人长短,传播是非,诬陷善良,嫉妒贤德所致。又有众生,或颠疯或愚笨或狂妄,不明善恶好坏。何罪所致?佛说,这是由于前生饮酒醉乱所致。等等。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报。
忏说,世间,大善大恶者不多,然而,小善小恶者为数众多。所以,忏文引《法句经》语意告诫我们:“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小善不积,无以成圣。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小恶所积,足以灭身。”
这一卷,继续讲述果报事,有人类的悲惨果报,但大篇幅在谈论鬼类众生和地狱道众生的果报业因,内容来自《佛说鬼问目连经》、《譬喻经》、《杂阿含经》、《地狱经》等。说鬼,大家脸色惊恐,害怕!大家不用害怕,你光明磊落,没作亏心事,不用怕鬼,而是鬼怕你,鬼见你恭敬你,叫你大哥大姐!你有作错事,当然鬼就不怕你了,鬼专找这类人麻烦。现在,你赶紧忏悔改过,鬼也就恭敬你了,给你做护法,给你当保镖。作错了事,不知悔改,鬼就来扰乱你,将来你也就成鬼类一员。这里,大家要明白,我们佛教徒是不崇拜鬼神的,崇拜的是佛法僧三宝。但是,佛教并不否认神鬼的存在。他们是六道轮回中的两大类众生,我们尊重礼遇他们。按佛教说法,神,通常在天与鬼之间,天上随从大都是神,大福鬼也是神。神有天神、空神、地神等等。鬼有多财鬼、少财鬼、饿鬼等。多财大福鬼虽属鬼类,但享天福,有些还受民间敬奉。
显果报第七(下)
这一节,忏文举了八个事例,都是讲述出家人或因悭吝、或因贪食、或因侵损道场财物、或因怠慢挂单僧人,而堕落地狱、沦为鬼类的悲苦下场。一鬼问目连:“我肩上有个铜瓶,里面装满烊铜汁,我的手会不由自主地拿着铜勺把烊铜汁舀出来,往我自己头上浇灌,我疼痛难忍。这是作了什么罪?”目连答说:“你前世做佛寺维那时,将寺院的一瓶酥藏起来,等客僧走后,拿出来和旧住僧分享。”这瓶酥是寺庙的公物,每位现前僧都有一份,维那师违犯这个规矩,以至遭受烊铜灌头果报。受此折磨后,将来还要到地狱受报。分配僧物过失,因果如是。侵损常住财物,罪业更重,不可不慎。
佛在舍卫国时,目连等,看见一个人舌头很长,被人用铁钉钉舌,痛楚吼叫。请问佛:此人何罪至此?佛说:这个人,在过去迦叶佛时出家做比丘。他当寺主时,曾经责骂驱赶僧人离开道场,因这个罪,过去生中在地狱中已遭受无量苦难。还有剩余罪业,故现在得此铁钉钉舌果报。佛说:“诸比丘!目连所见真实,大家应当引以为戒!”过去,僧人云游参访,全国各寺院都可免费食宿,故有“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的诗偈流传。铁钉钉舌的故事,可怕,哪个寺主还敢不让僧人食住?还有,一位三藏比丘的妈妈,因受三藏比丘“利养”而“作厕所中虫”,环境饮食空气卫生堪忧,苦恼哀救无人知。比丘劳动所得,供养父母,理所应当,不在此列。以上这些,都是僧家要注意的。
本节出地狱,就是通过了解地狱状况、现实事例,让人们明白众生是如何入地狱下油锅的。通过借鉴,可以让我们避免这一悲惨遭遇的发生,远离地狱苦难。
地狱是十法界之一,六道之一。据《立世阿毗昙论?地动品》记载,它位于铁围山之间。本忏依此说法。地狱,是铜铁铸造的,所以,又称铁城。它面积一千六百万里,城中分八万六千个监狱。城以铁为地,想挖地洞逃跑的人们,是不会得逞的。上方以铁为网,还有上火往下烧,下火往上烧--这个高尖端恐怖设计。每个监狱还有眼如掣电、牙如剑树、齿如刀山、舌如铁刺、身高一万六千里、全身毛孔喷发猛火、神通广大的四大铜狗,还有长着八个牛头、十四只眼、牙长一百六十里、广大神变的十八大狱卒,共同看守,防备森严。阿鼻地狱,更是七重铁围墙,七重铁网,刀山剑树层层围绕。无数犯人见到这些保安与景物,当下脚软,当场昏迷,谁还敢逃跑?所以,从来没有罪人在地狱逃脱。
地狱内小监狱名称众多,有刀轮,剑林,铁丸,烧林,虎狼,锅汤,炉炭,铜柱,铁床,拔舌,钉身、抱柱等无数地狱。所有监狱,刑具奇特,刑法恐怖,罪人一日万死万生,惨不忍睹。例如,杀父害母者,死堕阿鼻大地狱,从天空直接将罪犯抛入地狱中,立即身满狱内,铜狗马上吃骨唼髓,狱卒捉大铁叉,叉头高举,刀如雨般插入罪人毛孔,罪人全身火焰,如是一日一夜经历八万四千狱中刑罚,受苦历尽一大劫时间。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自责悔过,断恶修善,则不受地狱苦。如能进一步发菩提心,成就圣果,永离地狱之患。
人生在世,无量苦恼,其中人际关系的复杂不好搞,就是一桩非常头痛的烦恼,人人都无能避免。人情脆弱,一句话不小心便情感破灭,结下冤恨,反目成仇。人性复杂,想法万种,你就是非常谨慎用心对待,对方也有可能误读,好心成坏事,亲家变冤家。对此,无语问苍天,烦恼沮丧至极,足可以血压上升一命哀哉,结下来生更大怨仇,有可能自此走上怨怨相报,无有了期。本卷讲的就是这个结冤成仇的烦恼事。
解冤释结第九(上)
忏文说:“一切众生,皆有怨对”,没有众生能够例外。有结冤,有怨对,说明你还在众生类,还不是圣贤位。解冤释结,不断地解冤释结,这表明你願意往解脱道上轻装前进。怨家对头从哪来?还是这个可爱又可恨的身口意。“依身口意,起十恶行,结诸怨对”,因果如是。
首先,还是众生“心想颠倒”,这是无明。归根结底还是无明。然后,“贪著世间”,贪婪、执著世间的一切,这是贪。于是,后来形势发展就有了结怨结仇。众生彼此之间结怨很容易,但是,朋友亲属之间结怨更容易。这是因为经常接触,有利害关系,因而很容易成怨对。又,爱之深,贪之切,恨之重,物理反弹作用,也是重要原因。古人早有这个现象。忏文说,“一切怨对,皆从亲起。”
现在,无论是四生六道一切众生之间结怨对的,还是师徒同学朋友之间有怨对的,或是父母,姑姨伯叔,内外眷属,历劫亲缘有怨对的,等等。我今为自己怨业忏悔的同时,也为他们忏悔。願我等善念增强,智慧增长,贪念邪想消灭,心量扩大,慈悲包容,利人爱物,不结怨恨;願一切众生所有怨对,毕竟解脱,结习烦恼,永得清净,依教修行,成就菩提。
本卷最后提到,灭苦之要,唯有忏悔;众生具有惭愧二种心,则无罪不灭。我惭愧,你惭愧,大家惭愧,哪还有结怨?!
《梁皇宝忏》篇幅长,我们这里也分上下两部分来概述其内容。
本卷继续谈结怨因缘,同时忏悔怨仇罪业,以达到解冤释结的目的。解冤释结的最好办法就是忏悔。本卷每列举一条结怨因缘,接着就是教令修忏者“若对非对,若轻若重,以今忏悔,所忏除灭,所悔清净,永不复受。”结怨受报,果报剧苦。今当忏悔,忏悔罪消,和谐共助,身心安乐。
解冤释结第九(下)
为何会结怨成仇?因精神因素--“心想颠倒”,故而执着肉体为我。忏文说,“有身则苦生,无身则苦灭。而此身者,众苦之本”。有我便有你有他,故有利害争执,结怨成仇。如今,若不忏悔,解冤释仇,必将冤冤相报,轮回滚滚,如滚雪球,越滚越大,到那时想消融不容易!
首先,由于我等无始以来,以身恶业因缘,或于天道人道阿修罗道,起诸怨结;或于地狱饿鬼畜生道,起诸怨结。我今忏悔,願三宝力,令六道众怨,忏悔除灭。
其次,我等无始以来,以口业因缘,出言粗犷,发恶毒语,说无义语,讲无益语,谈虚妄语,讥讽毁谤,巧言华词等,起诸怨结,今日忏悔,忏悔除灭。
再次,我等因思想因素,邪见无知,无怜悯心,嫉妒傲慢,阿谀谄曲,失念放逸,懈怠诳妄,散乱颠倒,念念攀缘等,起诸怨结,今日忏悔,忏悔除灭。
还有,我等无始以来,或以贪爱嗔恚愚痴,或杀害牛羊飞禽走兽、食众生血肉,或为田业舍宅财物等,起诸怨结,今日忏悔,忏悔除灭。或夺人粮食饥饿众生,或断人饮水,或不敬、取笑、愚弄、侮辱、剥削、鞭打、虐待众生,或远离明师,亲近恶友等等,起诸怨结,今日忏悔,忏悔除灭。
最后,今日道场,同业大众,祈願诸佛菩萨慈悲,普摄十方众生,长辞六道八苦,来到菩提故乡。
人生在世有许多烦恼痛苦,但是,我们不幸中仍然有大幸。本卷就是先从我们自己本身生在这个世界有许多荣幸的事说起,接着再谈值遇三宝胜缘、三宝功德难量,谈发願,接着为忏主、天道、诸仙、梵天等礼佛求忏发願。我等罪业深重,必须至诚忏悔。修忏者本人修忏求忏悔,当然也不能忘记没有参加法会的众生。这里也要代四生六道一切众生求哀忏悔。这也就是本忏最核心的思想--慈悲二字的体现。
自庆第十
自庆,就是指我本人非常庆幸,有许多值得欢庆的事。人们痛苦烦恼,原因很多,但物质文明的现在,最发达国家的美国,大多数人烦恼,都是因为“迷失”而深感烦恼痛苦。经法师一讲,一点拨,回光返照,真的发现周身都是福报,当下从地狱来到了天堂,快乐起来。忏文总结地告诉我们拥有十五项“自庆”快乐事。
今生未堕地狱受苦,此谓一庆。今生未堕饿鬼受难,此谓二庆。今生未堕畜生,此谓三庆。今生生中国,闻仁义,此谓四庆。开化国家的中心区域,称中国。也指有佛法的国家的中心区域。今生未生长寿天,此谓五庆。寿命太长,是个灾难。今生得人身,此谓六庆。六根具足,此谓七庆。不是世智辩聪,此谓八庆。看到圣贤尊像,此谓九庆。听闻佛法,此谓十庆。辞亲离欲,归向佛道,此谓十一庆。修善去恶,利益众生,此谓十二庆。为善不懈,吃苦耐劳,此谓十三庆。读诵经典,阅览佛书,此谓十四庆。禅修息心,致意行持,此谓十五庆。能够用功办道,是最荣幸的事。
我想,值得我们庆幸的事,还有很多,随手拈来便是:思量饥饿苦,有食就是福;思量无衣苦,有衣就是福;思量露宿苦,有房就是福;思量走路苦,有车就是福;思量残疾苦,健全就是福;思量疾病苦,健康就是福;思想牢狱苦,自由就是福;思量死亡苦,活着就是福。无量庆幸,难可尽述。我们非常幸运,幸福就在身边。忏文说,此“一欣一喜”,“皆是十方三宝威力”,所以,宜各至诚,怀感恩心,“等一痛切,五体投地”,奉为三界六道一切众生归依三宝。并願三宝慈悲救拔一切众生“越生死海,到于彼岸……成等正觉。”
警缘三宝第十一
在第一卷中,讲到三宝功德,以及归依三宝的利益。由于三宝在佛教中的地位太重要,是修学佛法的第一门必修课,所以,这里再次提出三宝,希望行者加强加深认识体会,忆念不忘,反复熏修,巩固道心,助长菩提。
忏云:“若使不知三宝,云何得起慈心、愍念众生?若使不知三宝,云何得起悲心、救摄一切?若使不知三宝,云何得起平等心、怨亲同观?若使不知三宝,云何得妙智、证无上道?若使不知三宝,云何明了二空、真实无相?”总之,了解三宝,对我们断恶修善,利益众生,修证菩提等等,都有重大意义。
了解归信三宝后,供养三宝也很重要。但是“供养,非报佛恩。欲报佛恩,唯发菩提心,立四弘誓……是为智者知恩报恩。”这几句话极为重要。报答佛恩,不是供养些水果鲜花就算谢恩了。真正的报答佛恩,是依佛法,发菩提心,立四弘誓……,依教义一一去实践。
诸佛慈悲,对众生有广大恩德,众生难以报答,就是菩萨摩诃萨以舍身相报,犹不能报万分之一。虽然如是,我等还是唯以“利人为上,各各至心,五体投地,普为十方无穷无尽四生众生,皈依世间大慈悲父。”皈依三宝,自利利他报佛恩于千万分之一。
忏主谢大众第十二
修忏,需要一位主持人,或若干主持人主持法会。主持人就是忏主。有时法会功德主也称忏主。这章节,是表述忏主感谢参加法会的每一位行者。忏文说:“仰屈大众,降德道场”,参与胜会,共修忏法。願大家于未来世,再得相聚,生生世世,永不分离,直至菩提,还为法眷,慈悲相助。大众礼佛,致谢互勉。
总发大願第十三
在第二卷中,已讲过发願,但作者觉得还需要补充,所以,再来一个总结性的或是全面性的发願。重复强调发願,说明了“发願”在修学佛法中的重要性。这里的总願,主要是願众生有超能力的身口意业。本章願力宏大,条文繁杂。归纳起来有:
一、願一切众生“具足功德智慧”。智慧是万行之导向。
二、願慈悲道场力,皈依三宝力,断疑生信力,至诚忏悔力,解怨释结力,功德善根力,发愿回向力,令一切众生得如所愿。
三、願诸佛大慈悲力,诸佛大神力,十二菩萨护众生力,令一切众生各得说法无穷金刚身、拔一切苦大慈身、不舍众生大悲身,饶益众生智慧身、物不能坏净法身、远离生死方便身、诸佛菩萨广大智慧神力身。
四、願一切众生各得柔软口、无虚言口,说真实法口,庄严辩才口,安乐一切甘露口。
五、願一切众生拥有坚强精进心、求善心、明慧心、庄严心、广大心、清净心、不退心、诸佛菩萨不可思议心。
六、願一切众生有大智慧,有所闻法即得开解,常怀羞耻惭愧,去除骄慢,不计人我是非,不说是非,不出恶词,所言柔软,与人为善,不结怨仇,爱护众生,怨亲平等,叹佛功德,乐学经法,同诸菩萨,成等正觉。
为天道礼佛第十四
从本节“为天道礼佛”开始,至“为六道发願礼佛”,每一章节都讲述两层内容:一、为该章节主人翁礼佛,皈依三宝;二、願三宝慈悲摄受该章节主人翁达成某些美好的願望。
这一节,说到天人众等,时常护助我们,对我们有恩德。我今为报答他们,特代一切天主、诸天眷属礼拜诸佛菩萨、“皈依敬礼世间大慈悲父”;然后,祈願三宝慈悲摄受一切天主、诸天眷属发四弘願,行菩萨道,利益众生,登法云地。知恩报恩。
为诸仙礼佛第十五
本段也是讲述两层内容:一、我等同业大众,代一切仙人“皈依敬礼世间大慈悲父”;二、願三宝慈悲摄受一切仙人解脱客尘,清净罪障,修四无量,行六波罗,游戏神通,菩萨境界,入法云地。据《佛母大孔雀明王经》说法,仙人居住山河、森林清净处,食水果野菜,修习苦行禁戒,具足威德,有五神通。仙人种类众多。
为梵天等礼佛第十六
梵天,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创造神。佛教创立后,梵天成为佛教护法神,居住色界初禅天。大梵天天王统御梵天。又佛经一般讲梵天,大都指大梵天王。本节讲述两个内容:一、我等至诚代梵王帝释、护世四王,以及眷属“皈依敬礼世间大慈悲父”;二、願三宝慈悲摄受梵王帝释、护世四王,以及眷属,发广大心,修菩萨法,三昧总持,神通自在,摄化六道。
本卷主要为阿修罗道,还有龙王、魔王、国王、王子、在生父母、过去父母、师长、比丘和比丘尼虔诚礼佛求忏,并予美好祝愿。
为阿修罗道一切善神礼佛第十七
我等至诚为一切阿修罗、八部神王神将,以及有大威德者礼佛“皈依世间大慈悲父”。願三宝慈悲摄受一切阿修罗、八部神王神将,以及大威德者,“解脱客尘,清净缘障,发起大乘”,修四无量,行六波罗,入佛智慧,成无上觉。阿修罗,意思是非天。属于好斗的一类鬼神。神通很大,性喜恶斗。据《起世因本经》载,四大阿修罗王各及百千眷属形成四大王国,分别住在须弥山东西南北千由旬处的大海深处。八部神王,统领八部鬼众守护佛法。八部神王隶属四大天王管辖。
为龙王礼佛第十八
我等至诚为一切龙王眷属礼佛“皈依敬礼世间大慈悲父”。願三宝慈悲摄受一切龙王眷属智慧增明,神力强大,断除障缘,永离恶趣,修六波罗,妙行庄严,神通自在,拯救众生,成等正觉。龙,蛇形鬼类,有呼风唤雨能力,住地下或地下龙宫,统领者称龙王。
为魔王礼佛第十九
魔,梵音全称魔罗,意为杀者、夺命、障碍。住于欲界他化天之高处。又,烦恼、疑惑等扰乱众生身心的也称为魔。我等至诚为一切魔王眷属礼佛“皈依敬礼世间大慈悲父”。願三宝慈悲摄受一切魔王眷属断除障缘,息灭罪业,众苦解脱,修大乘法,先度众生,然后做佛。
为国王人道礼佛第二十
我等至诚为所有国家领导、一切民众礼佛“皈依世间大慈悲父”。願三宝慈悲摄受所有国家领导、民众身体健康,慧命无穷,政策英明,慈悲济世,修菩萨道,神通自在,恩遍六道,速登正觉。
为诸王子礼佛第二十一
我等至诚为一切王子殿下、文武百官,以及眷属礼佛“皈依世间大慈悲父”。願三宝慈悲摄受王子殿下、文武百官,以及眷属,身心安乐,发四弘誓,行大乘道,福慧庄严,摄化众生。
为父母礼佛第二十二
佛言:天下之恩,莫过父母。我们时刻不能忘怀。今日,我等至诚为现在父母、现前亲朋礼佛“皈依世间大慈悲父”。願三宝慈悲摄受父母亲朋罪障除灭,修六度诸行,长辞六趣,众苦解脱,自在往生,得佛十力,成等正觉。
为过去父母礼佛第二十三
我等至诚为过去生生世世父母、历劫亲缘礼佛“皈依世间大慈悲父”。願三宝慈悲摄受过去父母、历劫亲缘罪障除灭,永离六趣,解脱众苦,修菩提道,广化众生,面见慈颜,速登正觉。
为师长礼佛第二十四
报父母恩后,应报师长恩。佛言:天下善知识者,莫过师长。教我一言一字,恩如大海。我等至诚为一切师长礼佛“皈依世间大慈悲父”。願三宝慈悲摄受一切师长,以及眷属,罪障清净,众苦消除,修菩提道,行六波罗,誓度众生,得成正觉。
为十方比丘比丘尼礼佛第二十五
我等至诚为现在一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信施檀越、善恶知识、有缘无缘人士,以及人类所有民众礼佛“皈依世间大慈悲父”。願三宝慈悲摄受以上人等烦恼断除,众苦解脱,三障永离,具足四无量六波罗,度脱无边众生。
为十方过去比丘比丘尼礼佛第二十六
我等至诚为过去一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人道所有民众,各及眷属礼佛“皈依世间大慈悲父”。願三宝慈悲摄受以上众等远离六道,永绝痛苦,无量福寿,修菩萨道,不休不息,成就菩提,度脱众生。
这一卷,主要为三恶道众生等礼佛祈願。每一章节,依然是以礼佛祈願两个部分来表述。三恶道众生中,有我们的亲缘好友。他们都是我们的同胞。大家务必要用心帮他们礼佛,祈願三途众生早离苦难。
为阿鼻地狱礼佛第二十七
为善,则生人天胜途。作恶,则堕三途苦趣。阿鼻地狱,位于诸地狱最底层,是八热地狱之一,意译无间地狱。佛经中常有讲到。今日,我等至诚为阿鼻地狱、黑暗地狱、十八寒地狱、十八热地狱、十八刀轮地狱、火车地狱、沸屎地狱、锅汤地狱等一切受苦众生礼佛“皈依世间大慈悲父”。願三宝慈悲令上述众生解脱众苦,消灭罪障,出离地狱,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满十地行,成等正觉。
为灰河铁丸等地狱礼佛第二十八
我等至诚为灰河地狱、剑林地狱、刺林地狱、铜柱地狱、铁网地狱、铁窟地狱、铁丸地狱、尖石地狱等一切受苦众生礼佛“皈依世间大慈悲父”。願三宝慈悲令上述受苦众生解除众苦,离地狱业,发菩提心,同登正觉。这些地狱,是地狱中的分监狱。
为饮铜炭坑等地狱礼佛第二十九
我等至诚为饮铜地狱、叫唤地狱、大叫唤地狱、炭坑地狱、烧林地狱等一切受苦众生礼佛“皈依世间大慈悲父”。願三宝慈悲令上述受苦众生罪障消灭,痛苦解除,出离地狱,修四无量,行六波罗,得涅槃道。
为刀兵铜釜等地狱礼佛第三十
我等至诚为黑砂地狱、钉身地狱、火井地狱、石臼地狱、沸砂地狱、饥饿地狱等一切受苦众生礼佛“皈依世间大慈悲父”。願三宝慈悲令上述地狱受苦众生,罪业永除,痛苦解脱,出离地狱,发菩提心,行菩萨行,入一乘道,同证正觉。
为火城刀山等地狱礼佛第三十一
我等至诚为火城地狱、汤浇地狱、虎狼地狱、铁床地狱、热风地狱等一切受苦众生礼佛“皈依世间大慈悲父”。願三宝慈悲令上述受苦众生,出离地狱,永断恶因,快乐自在,精进修持,满十地行,入佛种智,神力自在。
为饿鬼道礼佛第三十二
我等至诚为一切饿鬼道受苦众生礼佛“皈依世间大慈悲父”。願三宝慈悲令一切饿鬼罪障消灭,离饿鬼道,甘露饱满,身心清凉,修大乘法,如意自在,早成正觉。
为畜生道礼佛第三十三
我等至诚为一切畜生道受苦众生礼佛“皈依世间大慈悲父”。願三宝慈悲摄受一切畜生受苦众生,罪障消灭,舍离恶道,身心安乐,修菩萨法,入涅槃道,成等正觉。
为六道发願礼佛第三十四
我等至诚为一切四生六道受苦众生礼佛“皈依世间大慈悲父”。願三宝慈悲令一切六道受苦众生,远离烦恼痛苦,受持如来教法,不造五逆十恶,修习善业,勇猛精进,入大願海,智慧成就,功德圆满,同登正觉。
警念无常礼佛第三十五
万事万物,一切无常,生必有死,自然定律。父母妻子眷属,虽爱入骨髓,但无常一到各走西东。修善者,天神扶卫,上升善趣。为恶者,狱卒挟持,投生恶道。慈亲孝子,不能相救。寿命尽时,谁也替代不了。死时肝胆寸裂,无量剧苦,犹如四马分尸,孝子贤孙也分担不了。
常念无常迅速,生命仅存呼吸,一气不接,命归黄泉。天灾人祸濒传,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夺走我等性命。我们必须每日都作生命是最后一日的想法,赶紧勤修善业,断除恶法,不枉此次礼忏薰修。我等大众“宜各至诚,等一痛切,五体投地,皈依世间大慈悲父”。願三宝慈悲加护今日道场礼忏者,断除一切罪因苦果,行菩萨道,具足六度,利济众生,成等正觉。
为执劳运力礼佛第三十六
法会成就,还需要许多同修在幕前幕后辛勤付出,如主法师、领唱师、厨房服务人员等等。现在,我们为他们及其眷属礼佛“皈依世间大慈悲父”。忏法在礼节方面也很周到。願三宝慈悲加护他们及其眷属罪障消灭,痛苦解脱,寿命延长,身心安乐,发大乘心,修菩萨行,得涅槃乐。
发回向心第三十七
忏文说,众生之所以不能解脱生死,皆因自私与贪执。发广大心,是破除自私贪执之利器。发广大心,解脱便有了希望。第二卷有说及“发回向心”,这里又说“发回向心”,也说明了“发回向心”在成佛道路上的重要意义。这里的“发回向心”教我们将这次所修忏法的一切功德回向十方法界所有众生,願他们断恶修善,行菩萨法,广度众生,勇猛精进,远离六趣,同成佛道。现为一切众生礼佛,“皈依世间大慈悲父”。
最后一卷,主要讲菩萨回向法、发六根願、嘱咐菩萨众等三个部分。忏文几次都讲到回向、发願,其内容境界都相当高,统统都可以归类为大乘菩萨法。
菩萨回向法第三十八
本章菩萨回向法,其实也是有“願”。内容概括于下:
(一)我所修善根,全部回向众生远离三恶道,解脱无量痛苦。
(二)願为众生作大宅,有所住处;为众生作皈依,有所依靠;作众生大救护,令除苦恼;作众生大明灯,令破痴暗;作众生大导师,令得智慧。
(三)願对一切众生,入平等观,等无差别,无怨亲想,慈悲一切。
(四)如果众生对菩萨怀怨起恶心,菩萨願为调伏,为说深法,化解怨恨。菩萨犹如大海,一切众毒皆不能坏。
(五)菩萨不以众生难以调伏,而放弃救济。
(六)願在三恶道中,救脱众生苦恼,“成就净业”,具足菩萨行门,究竟解脱。永不以度脱众生为苦为麻烦而舍离众生,无有穷尽度化一切众生。
发願第三十九
在第二卷中已讲过发願,在第七卷中也有总发願,在上一章中也有回向心的发願,这里又是发願。可以见得“发願”是很重要,内容非常广大,用几句话是很难表达清楚的。
忏文说,“众恶所起,皆缘六根,是知六根众祸之本。虽为祸本,亦能招致无量福业。”六根造作罪恶,但也能缔造善业。为善为恶,上天堂下地狱跟它都有关系。眼、耳、鼻、舌、身、意,称六根,六根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因“识”而产生作用。这里以六根名义发願。
(一)发眼根願
願一切众生,此时开始,眼不见不好的不善的不吉祥的人和事,常见诸佛菩萨辟支罗汉,常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修智慧等等,令人愉快、向善、策勉精进。
(二)发耳根願
願一切众生,从此开始,耳不闻啼哭悲泣哀鸣怨叹割裂鞭挞雷轰枪炮倒塌碰撞等,令人恐惧、苦恼、伤亡、堕落的不吉祥音声。常听闻说法声、苦空无常无我声、众生修善断恶消息、众生皈依三宝法讯、众生助人为乐声、快乐赞叹声、策勉鼓励声,乃至众生证罗汉辟支、成佛的讯息。
(三)发鼻根願
願一切众生,从今开始,鼻不闻杀生血腥味、伤杀众生弹药味、烧害众生焦燃味、腐朽霉烂等一切毒气臭气。願常闻旃檀香、花草香、菜根香、和谐香、戒定香、解脱香……
(四)发舌根願
願一切众生,自此开始,不吃众生肉、不贪吃不偏食、不吃香烟酒精毒品兴奋剂等不健康食物。願吃随缘饱满安乐、吃清净卫生健康安全食物、天然饮食、甘露法食、禅悦为食等。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