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文网

重走石渠唐蕃古道 专家建议打造川青吐蕃佛教旅游(图)

发布时间:2024-11-09 16:57:42作者:地藏网
重走石渠唐蕃古道 专家建议打造川青吐蕃佛教旅游(图)

专家们在“大日如来佛”考察

央广网四川石渠县6月9日消息(记者隆敏)近日,由陕甘青川藏五省区考古院所组织的“2014唐蕃古道考古探险”队在四川甘孜州石渠县的长沙干马乡须巴神山石刻群和洛须镇白马神山石刻群、嘛呷村石刻进行再次考证,专家们对石渠县唐蕃石刻的发现予以充分肯定,“2014唐蕃古道考古探险”总负责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建林建议,四川与青海两省可联手打造川青地区吐蕃佛教石刻造像专线旅游,达到双赢目的。

须巴神山石刻群

近年来,在四川甘孜州石渠县和青海玉树州发现大批吐蕃时刻的石刻,形成一定的旅游资源。

中国石刻艺术王国·石渠县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边陲,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25191平方公里,总人口9.2万人,藏族占95%,距省会成都1070公里,距州府所在地康定693公里。

专家们在“照阿拉姆”石刻考察

2013年5月,石渠唐蕃石刻的新发现对研究唐朝、吐蕃、尼泊尔时期的文化交融提供了新资料,填补了青藏高原东部唐蕃古道走向、文成公主进藏路线考证重要环节的资料空白。2014年4月9日,石渠县唐蕃石刻考古终评为“2013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考察团在山中行走

2014年6月7日至8日,由陕甘青川藏五省区考古院所组织了“2014唐蕃古道考古探险”队伍对四川甘孜州石渠县的唐蕃石刻进行了考察。张建林认为,石渠县的唐蕃石刻是石渠县对外宣传的名片,但由于石渠县是四川藏区海拔最高的县城,交通不便,旅途遥远,如何利用该旅游资源还需下大工夫。

从西藏来这里朝拜的阿妈

“最近几年在石渠发现了一大批吐蕃时期的可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张建林表示,目前离石渠县最近的是青海的玉树机场,是民众进石渠最便捷的一条道路。而玉树也发现了贝纳沟大日如来摩崖造像和勒巴沟摩崖造像,两省的这两个地区可以联手打造吐蕃时期专线旅游项目,使相邻两个地方的旅游资源共享。

唐蕃石刻“照阿娜姆”

照阿娜姆石刻:公元640年吐蕃王朝第三十二位松赞干布派遣使者到唐朝长安,向太宗求婚,将文成公主嫁于吐蕃法王松赞干布。

公主一行在经过青海玉树(现玉树文成公主庙址),便在此扎营休息了2个月。期间为当地群众保平安、造福的心愿,在休息期间公主一行又在玉树邻近地区游玩,并在康区邓柯地区四周峭壁上刻了四种救世佛像,刻有无量寿像的大立石,人们称它为照阿娜姆,在石渠上刻的三尊佛像,中间大、两边小,中间的叫泽巴麦,意即长命,专司人间长命的菩萨右边的叫啪巴先了热,是念嘛呢的菩萨。

左边的叫香郎多吉,是防止灾害保护平安的菩萨,佛像四周刻有藏古经文,但不解其意。此石刻佛像是文成公主请随行的汉族石匠雕刻而成,虽然这些雕刻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岁月中,受日晒雨淋风吹霜打,受大自然的轻微破坏,但壁画的线条至今仍然清晰可见。从雕像的线条勾勒及身体装饰上与藏画唐卡等比较和分析,足以证明这些雕像是唐朝时期的雕像画。

唐蕃石刻群

张建林告诉记者,石渠县的唐蕃石刻都刻有一些古藏文的题记,不但表明石像雕刻的时代,同时也有雕刻石刻人的名字,这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信息。

除了历史价值,来自四川省考古院院长高大伦表示,石渠县唐蕃石刻还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它既有那个时代的统一风格,又有地域特色风格,比如石渠的“照阿拉姆”摩崖石刻就明显受到东印度帕拉王朝的影响。

大日如来石刻佛像:大日如来佛像刻位于石渠县嘛呷乡,金沙江边。这铺(尊)大日如来佛像整体石质因风化而如同蜂窝但佛像画面本身确十分清晰,从佛像头顶的三叶冠到佛像双臂刻绘图案都具有典型的唐代绘画(雕刻)风格。

络须镇石刻“大日如来佛”

唐蕃石刻群:石渠县须巴神山摩崖石刻群位于长沙干玛乡,这里共有各类佛像、经文十余处。石刻群中有反映吐蕃最为鼎盛时期的人物造像、佛像、供养人、飞鸟、古藏文字共13铺(尊)。

在长沙干马乡须巴神山石刻群,从事西藏史前考古与吐蕃佛教考古研究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席琳介绍说,在这里共发现造像、造像与题记、题记等13幅。图像内容包括佛、菩萨、飞天、动物、供养人等。题记内容有佛像赞颂诗、赞普祈愿文等。第5幅石刻中提到赞普赤松德赞的名字表明该石刻群时代在8世纪后半叶。

石刻群

再次来到石渠县考察的席琳感慨,石渠吐蕃时期石刻群的发现让学界和社会开始关注这个区域,并且关注四川民族地区的文物保护。同时,石渠县政府已表示采用应急措施进行保护,我们的考古工作促进了民族地区政府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