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五台山佛教的过去和现在看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
五台山佛教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五台山僧众弘扬佛法,惩恶扬善,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政治稳定、文化传承做出过积极贡献。至今人们印象较深的有:抗战时期,五台山僧众组成抗日小分队,护寺、护山、护民众;殊像寺方丈圣忠,曾担任八路军的交通员,解放太原时任战地通信员;万佛阁住持常青法师积极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在汶川、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五台山佛教界举行祈福法会,并捐款203万元。他们身在佛门,心系国家,行善事,做功德,利国利民,弘扬人间大爱精神。 在佛教文化的弘扬与交流中,五台山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尼众佛学院,正教义、明佛理、扬佛法,为新时期宗教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五台山僧尼积极参加海内外佛教交流、佛学研讨,为世界了解中华文化、增进友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已圆寂的能海上师,曾经是同盟会会员,早年投身革命,后来出家修行,精通显密经典,新中国成立后参与发起中国佛教协会,并担任第一届至第三届副会长,曾经跟随周恩来总理出访印尼,他的法脉,他爱国爱教的精神在五台山影响至今。再如五台山广宗寺法尊法师,多次往返汉藏地区,以毕生心血翻译藏传佛教经典,曾经为一届人大和《宪法》的翻译担任藏文审定工作,翻译了《论人民民主专政》和《新民主主义论》,为藏汉佛教文化交流和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长期以来,五台山以独特的佛教精神,为宗教文化添彩,与现代文化协同,成为地区和民族自强不息的一个精神因子。
二、重视和发挥佛教的积极作用应把握好几个着力点
(一)重视和发挥佛教文化爱国爱教的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 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是佛教生生不息的传统。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任务,为佛教的健康发展明确了历史方向。尤其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科学的、大众的、面向未来的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佛教文化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五台山佛教界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感恩的心弘扬佛教爱国爱教精神,引导僧众既要学好佛教的教义,又要学好科学发展观,更加关注民生、关爱社会、关心祖国,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寺庙做起,爱教更爱国,把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民族的和谐与进步、国家的兴旺与发展作为终身追求,积极投身科学发展与和谐建设。 (二)重视和发挥佛教文化探究求真的精神,推动创新发展。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