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佛教之回顾与展望——
百年中国佛教之回顾与展望——评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吕建福...真宝
真宝张尚德 人不必终日为三餐谋,不因生死惑,不为你我他、人事物计较,就自然悠哉游哉,此真世间珍宝也。 吾师南公怀瑾先生说他一无是处。 尚德岂止非宝,绝非自谦,实在说来,一...完成在人格——重读太虚大师《
完成在人格——重读太虚大师《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刘元春 印顺导师在《太虚大师菩萨心行的认识》一文中,对太虚大师的思想体系与理想特质作.了准确的分析...不一不异
不一不异黄国达 任何观点都只是「想蕴」的运作,都只是应机说法的方便,真实是无法言说的,所以,「差异」是可以改变,可以统合的。但是统合并非统一,见解一致只是假相,只是暂时的,因为...向来枉费推移力,今日水中自在
向来枉费推移力,今日水中自在行——宋诗中禅的理趣麻天祥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教授 博导) 摘要有宋数百年间,理学独尊天下,禅风如火如荼,宋代文人,释也罢,儒也好,或身居庙堂之高,或...佛教慈善义卖是否等同做功德
佛教慈善义卖是否等同做功德李向平 编者按:李向平,华东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宗教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国佛教当代发展的研究,对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以及...谈佛教自然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性发展的保证,我们时刻都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阳光、风雨、森林、草原,无垠的大地、辽阔的海域、争奇斗艳的花草、形态各异的昆虫、飞翔奔跑的鸟兽,...结语:唯识宗的消亡及唯识学的
结语:唯识宗的消亡及唯识学的传承依照公认的宗派标准,法相唯识宗至智周的弟子为止,传承第五代,在中国最终消亡了。尽管有很多材料证明,唯识宗所依据的佛教经典一直有僧俗研习,甚至说北...略论佛教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
略论佛教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业露华 佛陀时代,印度各种各样的“沙门思潮”涌现。为了区分佛教与其他沙门思潮的不同,佛教提出了“三法印”之说。三法印,实际上是区分佛教和“外道”...我与佛学
我与佛学刘仙和 我原本对佛学一向认为是迷信之说,对那些终生信佛,执着于佛教事业的人总怀有几分惋惜和同情,对他们不珍惜人生,不好端端的作人而避世修行总认为是愚痴,有时甚至认为...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