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先生墓表(清)方苞
先生姓钱氏,讳澄之,字饮光,苞大父行也[2]。苞未冠[3],先君子携持应试于皖[4],反,过枞阳[5],宿家仆草舍中。晨光始通,先生扶杖叩门而入。先君子惊。问曰[6]:“闻君二子皆吾辈人[7],欲一观所祈向[8],恐交臂而失之耳[9]。”先君子呼余出拜,先生答拜,先君子跪而相支柱[10],为不宁者久之。因从先生过陈山人观颐[11],信宿其石岩[12]。自是,先生游吴越,必维舟江干[13],招余兄弟晤语连夕,乃去[14]。
先生生明季世。弱冠时[15],有御史某[16],逆阉余党也,巡按至皖[17],盛威仪,谒孔子庙,观者如堵[18]。诸生方出迎,先生忽前,扳车而揽其帷[19],众莫知所为。御史大骇,命停车,而溲溺已溅其衣矣[20]。先生徐正衣冠,植立[21],昌言以诋之[22],驺从数十百人[23],皆相视莫敢动,而御史方自幸脱于逆案[24],惧其声之著也,漫以为病颠而舍之[25]。先生由是名闻四方。
当是时,几社、复社始兴[26],比郡中[27],主坛坫与相望者,宣城则沈眉生[28],池阳则吴次尾[29],吾邑则先生与吾宗涂山及密之、职之[30]。而先生与陈卧子、夏彝仲交最善[31],遂为“云龙社”以联吴淞,冀接武于东林[32].先生形貌伟然,以经济自负[33],常思冒危难以立功名。及归自闽中[34],遂杜足田间[35],治诸经,课耕以自给[36],年八十有二而终。所著《田间诗学》、《田间易学》、《庄屈合诂》及文集行于世。
先君子闲居,每好言诸前辈志节之盛,以示苞兄弟。然所及见[37],惟先生及黄冈二杜公耳[38]。杜公流寓金陵,朝夕至吾家。自为儿童,捧盘盂以侍漱涤,即教以屏俗学,专治经书、古文,与先生所勖[39],不约而同。尔时虽心慕焉,而未之能笃信也,及先兄翻然有志于斯,而诸公皆殁,每恨独学无所取衷[40],而先兄复中道而弃余。每思父兄长老之言,未尝不自疚夙心之负也。
二杜公之殁也,苞皆有述焉,而先生之世嗣,远隔旧乡,平生潜德隐行[41],无从而得之,而今不肖之躯,亦老死无日矣。乃姑志其大略,俾兄子道希以告于先生之墓[42];力能镌之[43],必终碣焉[44]。乾隆二年十有二月望前五日[45],后学方苞表。
注释:
[1]田间先生:钱澄之,字饮光,号田间,桐城人,明末清初学者,文学家。明末曾与陈子龙、夏允彝等结社,要求政治改良。明亡后参加南明隆武、永历政权的抗清事业,授庶吉士,宫至编修、知制诰。永历政权覆亡后,曾削发为僧,名西顽,隐居家乡著书立说,能诗文,有些作品表现了眷怀明室的感情。
著作有《田间诗学》、《所知录》、《田间诗集、文集》等。[2]大父:祖父。行(hánng杭):辈。[3]未冠:未满二十岁,未成年。古代男子年及二十岁时加冠,表示成年,加冠时举行一定的仪式,叫“冠礼”,故不满二十岁称“未冠“。[4]皖:今安徽科称皖,这里指当时的安徽省桐城安庆。[5]枞阳:今安徽省枞阳县,旧属桐城。[6]问:此为田间先生问。[7]吾辈人:指如同我辈一样读书做学问的人。[8]祈向:祈求向往,即志向。[9]交臂:把臂。“交臂失之”,意为已在眼前,却又当面错过。[10]支柱:扶持。[11]过:探访。山人:隐士。这句言跟着钱饮光去访问隐士陈观颐。[12]信宿:连宿两夜。[13]维舟江干:系船于江岸,干,岸边。[14]连夕:到晚上。[15]弱冠:《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16]御史:明代负责出外巡视的官名。[17]巡按:巡行考察。[18]堵:墙。这里形容围观的人多。[19]扳(pān):与“攀”通。[20]溲(sǒu搜)溺:小便。这句言钱饮光往御史衣服上洒尿,以当众辱之。[21]植立:毅然挺立。[22]昌言:无所忌讳地直言。[23]驺(zōu邹)从:古时达官贵人出行时前后侍从的骑卒。[24]逆案:崇祯初曾打击魏忠贤阉党,把阉党篡权定为“逆案”。[25]颠:通“癫”,精神病。[26]几社:明末江南一批讲求气节的士大夫继东林党之后成立的文社,为首者为陈子龙、夏允彝等,以诗文指斥时弊。明亡后,许多成员成为抗清志士。复社:明末张溥、张采等合并几社等江南文社组成,清初被取缔。[27]比(bì必)郡:比邻的郡县。[28]宣城:即今安徽省宣城县。沈眉生:沈寿民字眉生,宣城人,明末诸生,与杨维斗、刘伯宗。沈昆铜、吴应箕称为“复社五秀才”。明亡后,隐居讲学以终。[29]池阳:池州,即今安微省贵池县。吴次尾:吴应箕字次尾,贵池人,明末文学家,复社中坚之一。清兵破南京后,曾参加抗清军事活动,后被捕不屈死。著有《楼山堂集》等。[30]涂山:见前《左忠毅公逸事》注。密之、职之:方密之、方职之,俱桐城人,均为方苞同宗。[31]陈卧子:陈子龙字卧子,早大樽,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明末文学家,为几社发起人之一。清兵破南京后,参与组织抗清军事斗争,后被捕,乘隙投水死。能诗词,曾被誉为明诗殿军。著有《陈忠裕公全集》。夏彝仲:夏允彝字彝仲,松江华亭人,祟帧进土,几社发起人之一,南京陷落后投水而死。[32]接武:足迹相连,意为继承前人事业。武,足迹。东林:东林党,晚明以江南士大大为主组成的政治集团,为首者为顾宪成、高攀龙、杨涟、左光斗、周顺昌等,主张广开言路,改革政治。天启时,宦官魏忠贤专权,东林党人遭到残酷迫害,左光斗、同顺昌等遭杀害,但东林党人始终正气凛然,未曾妥协。[33]经济:经世济民,治理国家。[34]归自闽中:钱澄之参与南明隆武、永历政权的抗清斗争,奔走于福建、广东等地。斗争失败后,回到桐城隐居。[35]杜足:断绝足迹,意为隐居田间,不与外界来往.[36]“课耕”句:教授学生以维持生活。[37]所及见:所能见到的。[38]黄冈,今湖北省黄冈县。二杜公:杜濬字于皇,号茶村,其弟杜岕,字苍略,号些山,湖北黄冈人,均为诸生,与方苞祖父为挚友。杜濬为清初诗人,明亡后寓居江宁,家贫,有人欲代请免征“房号银”(房税),国耻居官绅之列,坚决拒绝,并致书劝友勿出仕清延作“两截人”,故二杜均以气节而闻名。[39]勖(xù绪):勉励。[40]取衷:取法,就正。[41]潜德隐行:未加宣扬,人所不知的德行。[42]兄子道希:方苞胞兄方舟之子方道希。[43]镌(juān捐):刻。[44]碣(jié洁):墓碑。这里作动词用,意为立碑。[45]望:阴历每月十五日称“望日”。
方苞与戴名世所以能成为挚友,不但由于文学上的同好,也有共同的民族意识的基础。方氏少时,其父就常对他讲“诸前辈志节之盛”,几社、复社诸人的抗清大节,对他不无影响。此文为抗请志士钱澄之立传,就寓合着民族感情。但方苞活动在抗清斗争浪潮已经低落的时代,他的民族感情本来就不如戴名世强烈,加之“《南山集》案”后,他成为惊弓之鸟,即使有民族感情,也不敢公然表露了。此文写钱澄之事迹,突出写他在明季与“逆阉余党”斗争等事,而对钱氏最为重要的参与南明政权在福建等地从事抗清斗争的事迹,却只给了含含糊糊的“及归自闽中”一句话,这恐怕就不是出于讲究剪裁取舍的“义法”的需要了。对钱澄之,方苞心中确有许多想说的话没敢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