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名叫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意思是:学佛之人,当修「般若」智慧,方能离苦得乐,到达「波罗蜜多」的彼岸,这是一部教导行者,离相破妄悟得真「心」的「经」典。如《金刚经》所言:「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的道理一样。
「般若」是梵语,翻译为「智慧」,但是为了跟一般所讲的世智辩聪有所区别,所以加上妙字,叫做「妙智慧」。「妙」者,不可思议。不能用言语、文字来形容,用意识、想象来推理,因此我们常说:「妙不可言。」或言:「佛曰不可说。」并非不说,而是怎么说,都说不圆满。
「智」者,通达有为之事相。何谓事相?就是事情和现象。那么事相从哪里产生?便是由因缘而起,故名「缘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故称「有为」法;有为法,即是生灭。世间所有的一切尽是无常变化之事相,随因缘而改变,不论内在之身心,或是外在之世界;不论追逐之名利,或已拥有之权势;不论贪爱的一切,或是厌恶的种种等,皆是有生有灭的无常法则,故能明了诸法,通达事相,清楚分辨一切现象,洞察身、心、境皆是缘起性空,并无有独立之实体,便可名为智。
「慧」者,通达无为之空理。何谓空理?就是性空的理体。理是因事而显,故藉事显理;相是因空而立,故空生妙有。「性空」者,其性本空,故无形无相,无色无味,既不生何有灭,故名不生不灭之「无为」法。因此了悟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空理,便可断惑证真,能在现象中体会空相的道理,知人人本具不生不灭的佛性,便可名为慧。
所以有了「般若智慧」,就能洞察宇宙人生的真相,在现象界中通达、无碍,无染、无邪,以至于无智亦无得。
般若其性质又分三类:
一、文字般若-文字者,假借其相,来显其理。《大般若经》云:「般若波罗蜜多,微妙甚深,实不可说,今随众生所知境界,以世俗文字方便演说。」便是此义。其文字是属于「相」,就是一切现象之统称。如文字、图画、符号、语言、肢体、人事、万象等,凡是可变的过程皆谓之相,不论是静态的事物,还是动态的人物;不管是有情的众生,还是无情的万物都概括在内。依《心经》来讲,其「经文」便是文字般若;透过经义的了解,而生般若智慧,即是它的意思。
二、观照般若-观照者,是用能观之智慧,照所观之对象。《大般若经》云:「譬如灯光,虽不暂住,而能照了,令有目者睹见众色;如是般若波罗蜜多,虽于诸法都无所住,而能照了,令诸圣者,见法实性。」便是此义。其观照是属于「用」,就是应用自如,通达无碍之意。《坛经》云:「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观照般若是教我们用般若智慧,来观照身、心、境的真实面貌,《坛经》再云:「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依《心经》来讲,即是「照见五蕴皆空」,经由五蕴的观照,从中知妄悟真,而生起般若智慧,则是它的意思。
三、实相般若-实相者,诸法如实之真相。《智论》云:「毕竟不生,即是诸法实相。」便是此义。实相是属于「体」,即诸法之本体,众生之佛性。依《心经》来讲,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人人之本觉真心。
我们应依文字般若之解,来起观照般若之行,以证实相般若之理。
「波罗蜜」也是梵语,译为「到彼岸」。「多」是一种语尾词,相当于中文的「矣」或是「了」。「到彼岸」是一种比喻,此岸喻生死,中流喻烦恼,般若好比智慧,彼岸就是解脱涅槃。也就是说众生被烦恼所迷惑,以至于沉沦生死的苦海,唯有借着般若的力量,才能灭除烦恼、了脱生死,到达解脱、涅槃的彼岸。
解脱要具备有六种条件,名为「六波罗蜜」又称「六度」,是度脱生死苦海的方法。「布施」能对治「悭贪」,「持戒」能对治「毁犯」,「忍辱」能对治「瞋恨」,「精进」能对治「懈怠」,「禅定」能对治「散乱」,「智慧」能对治「愚痴」。
六度当中,「般若」是正行,其余五度是助行,故经云:「五度如盲,般若如眼。」都要有「般若」为前提、为引导,才能圆满成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六波罗蜜来修行呢?帮忙别人就是「布施」,不伤害于人便是「持戒」,逆境不动怒即是「忍辱」,顺境不迷惑则是「禅定」,积极努力向上名「精进」,人事处理圆满为「智慧」。
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现在所有的「痛苦、烦恼、执着、妄想…」,透过「六波罗蜜」的修行,就能够转成「自在、清净、无碍、如实…」,能够转「贪瞋痴」三毒,为「戒定慧」三学。
「心」以「真心」解,为我们的真如本性。什么是「心」呢?「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无来、无去;无方、无圆;无形、无相;无声、无臭;无色、无味…,然而虽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却又灵灵觉觉、应用周全;虽然寂然不动,却又感而遂通、应物随缘,这就是众生本具的「真心」。
这「真心」,是《楞严经》说的「妙真如性」,是《华严经》说的「一真法界」,是《涅槃经》说的「常住佛性」,是《金刚经》说的「实相」,是「禅宗」说的「正法眼藏」,是「儒家」说的「良知」。
「心」以「精要」解,是指一切事理的总纲领。《心经》虽然只有二百六十字,却能总持一切,收摄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要奥旨,故以《心经》为名。简单的说,《心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心要」,以般若智慧修行,即能回归真心,明心见性。
「经」有二义,一 是「真理」,二为「途径」。「真理」是颠扑不破的,经得起时间、空间的考验,故能流传万世、放诸四海而皆准。且世尊所说的法,皆契理、契机,故能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途径」是道路、是方法,一切诸佛、菩萨、圣贤都依照这个方法修行,而到达涅槃、解脱的彼岸。
我们看经典,首先要去了解经文本身的结构,原则上它是分成三段,任何经典几乎都是三段式的结构,第一段是序论,第二段本论,第三段结论。但以佛教的术语,首段叫做「序分」,序分的意思就是法会的缘起。中段叫做「正宗分」,正宗分就是这一本经典主要阐述的内容,精华就在正宗分。而末段叫「流通分」,流通分就是说,这么好的经典能让大众皆知,能依教奉行,使佛法能薪火相传,以灯传灯。所以经典,原则上就是分这三大部分,三大结构。
为了让大家能够简易明白《心经》之结构,故我们参照弘法大师《心经秘键》的五分法:第一人法总通分、第二分别诸乘分、第三行人得益分、第四总归持明分、第五秘密真言分。
第一段序分
组织表
/说主\
观自在菩萨-----------------------------人格\
\行者/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修行------因\---人法总通分
照见五蕴皆空-----自利\--教法/
----功德-------果/
度一切苦厄--------利他/
观自在菩萨
现在我们进入经文,每一部经典都有说法、闻法的人,《心经》的主角是观自在菩萨,配角是舍利子。观自在菩萨是说法的人,舍利子是听法的人,说者跟听者要契机,才能相应。舍利子就是舍利弗,他是世尊十大弟子当中智慧第一的,所以《心经》要讲的就是如何透过观照,开启智慧!
首先我们先来看「观自在菩萨」,从事的角度来说:狭义的解释,「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广义的代表,是指一切「菩萨摩诃萨」,都涵盖在内。
解释成「观自在菩萨」,指的是“智慧”。因为有智慧的人,才能真自在。此话怎么说?有了智慧,才能破无明;无明若除,方能解脱;身心解脱,便能离苦;苦已远离,乐当自生;心无罣碍,一切自在,所以「观自在菩萨」象征智慧。
如释成「观世音菩萨」,则代表“慈悲”。因为有大慈悲心,才能闻声救苦。我们都知道,当众生有苦难,只要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观世音菩萨就会闻声救苦。
学佛就是在学智慧与慈悲,离开这两个,所学的佛法就是迷信,所学的佛法只是一种信仰、一种寄托,不叫做正信佛法。什么是正信佛法?正是正确,有了正确的知见,才会生起坚定的信心,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所学的佛法只是宗教信仰。我们今天学佛法,不是依赖佛来帮助我们,如经上所说「佛不能度众,唯有众生自度。」我们一定要记得,不要靠观世音菩萨来度你,而是要自度度人。
再来说什么是「观」?「观」不能解释成「看」,「观」指的是一切修行的方法,既然一切修行的方法都叫「观」,那我们应该先明白,观世音菩萨是修什么法门。
在《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上有记载:观世音菩萨因修「耳根圆通法门」而开悟。藉由声尘,契入自性证悟的方法,故经云:「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观世音」圣号是指修行法门而命名。「观」是所修的方法,「世」不单指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还包括尽虚空遍法界,「音」为一切的声音。故「观世音」为修此法门而成就。
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很喜欢「听」各种声音,如果是看书,不见得能每天看,一次看好几个钟头,但是却可以连续听好几个小时的音乐。在生活当中,到处充满声音,除了人类各种活动所发出来的之外,还有虫鸣、鸟叫、风声、雨声?各种大自然的声音。因为众生喜欢听,所以观世音菩萨,因应众生的根器,来教导我们修行。但本经不以“耳根圆通法门”为主,其重点在「诸法空相」,即是「观空」,观什么空?观「五蕴」空,观「十二处」空,观「十八界」空,观「四圣谛」空,观「十二因缘」空,观「六波罗蜜」空,观「一切空」,方能得真自在。「空」并非没有,而是诸法的真相。
以世间法来看,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以正确的角度观察人、事、时、地、物,观察自己的身、心以及所处的环境,这样子学佛法,对人生才有帮助!
接着看「自在」。观自在菩萨因其「行深般若」,故能以甚深胜慧,照见五蕴空寂,度脱一切苦厄,得大解脱、大自在,故名「观自在菩萨」。
我们不论学世间法或出世间法,应该时时自我反省自不自在?答案肯定是不自在,而且是身、心都不自在。身体有病痛你受得了吗?只要有一只蚊子叮就受不了,何况其他!但我们每个人不自在的程度,每个人不自在的东西都不一样。有的人很害羞,有的人又很爱现。有的人对工作不自在,所以他很难适应任何工作。有的人对人不自在,所以很难和别人相处。有的人对环境不自在,他只要换床铺就睡不好。有的人对黑暗不自在,所以不敢一个人半夜去爬山,但是住在山上的人,他可以一个人在山路上,从晚上走到天亮。
我们应该去思考,自己到底对什么比较不自在?应该好好进入自己的内在,不要躲避,看清楚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这时就会发现,我们真的是处处不自在、时时刻刻都不自在。
所以我们学佛法,一定要落实在生活中,应该去面对自己的问题,欠什么就去补什么,那里超过就去修正,这样修行才会进步。如果不这样修,纵使十年、二十年也是枉然,你那凡夫的个性不可能变成菩萨的个性。一个人要变化,唯有进入他自己的内在,把他内在的冰融化成水,才能柔情似水,要不然你的僵硬与固执是没办法改变的。
再来说「菩萨」,梵文是「菩提萨埵」,译成中文是「觉有情」,就是「觉悟的有情众生」的意思。各位学经典,要把自己融入经典,经典就是你,你就是经典,这样读经典你才能受用。我们学佛是要开启智慧,是要学觉悟的方法,所以应该先发菩提心,自度度人,这才是真正学佛!.
什么是自度度人呢?首先为自己,好好的进入自己的内在,好好的发展自己的能力,自己要先过得好,过得自在快乐,你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观自在菩萨」已经示现「慈悲」与「智慧」是我们要学习的功课,我们要好好的学佛法,学觉悟的方法,学行菩萨道的方法!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就是修行,「深」是功夫由浅至深,「行深」就是修行的功夫很深。原则上,修行佛法是有次第的,这次第就是「闻、思、修、证」。「闻、思、修」最后的结果是「证」。
「闻」就是听闻佛法,我们都知道,今生能当人已经不简单,当人又能听闻佛法很不容易,听闻佛法又能听懂,那更是难上加难,懂了佛法能照样修持,那更是因缘殊胜!
现在全世界有六十亿人口,台湾有两千三百万人,真正能诚意正心,好好学佛法的人少。我们不要掉入一种假象,以为很多人在谈佛学,就是很多人在学佛。想想自己,是拿着香跟着人家拜,还是真正效法佛?你是不是真正的佛弟子?
很多人学佛,但能彻底学的人很少,真正彻底学佛的人要做到「闻、思、修」。以佛法的角度来看,「思」不是思考,而是指「行」。是听闻佛法之后,按照佛法的角度去做,叫做「思」,这个「思」还包含「思惟」什么叫做「三法印」?
什么是「思惟佛法」?我们平常的思都是胡思乱想,佛法的「思」是:当你修行时,内心进入一种稳定的状态,在定中才有能力去思惟。一般人不了解,我们只能跟他解释做思考,就是你在听闻佛法后有没有去思考?你真的懂吗?只能用这种比较表面性,别人容易理解的角度来说明。
以后看经典,自以为懂了之后,你可以为自己讲一遍,要是真懂,就举得出例子。用这种方法测试,你马上就察觉到自己其实并不懂,因为没有「用心」,没有「思惟」,所以根本不了解佛法。所以,我们学佛法,就是要老实的从根本、从头学起。
至于「修」,并不是说要修多久,「修」指的是「行深」。每个人的程度不一样,每个人的根器也不一样,每个人的用功精进也不一样,谁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大彻大悟呢?所以「行深」并没有一个时间的限制或是期待,「行深」就是要老实修行,这样你的智慧就能开展出来。
「般若」是梵文翻译过来的,指的是智慧,但是为了跟世间所讲的智慧有所区别,所以会加上妙字,叫做「妙智慧」。「妙」的意思是不可思议,不能用言语、文字来形容,所以我们常说妙不可言,可以说出来的就不妙了。
这里所讲的智慧,就是能洞察宇宙人生的真相,这里所讲的智慧,不是一般所讲的聪明。比如说爱因斯坦、比尔盖兹…等等,这些人聪明绝顶,但是聪明跟智慧最大的差别在,聪明是以自己为出发点,智慧是以一切的众生为出发点。聪明并不能解决自己真正的痛苦,智慧可以让你离苦得乐。用这两个观点就可以去分辨真正的聪明跟智慧。
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比如科学家、发明家,纵使他们所发明的东西是利益大众的,还是不能算是智慧。因为他们所发明的东西,还是有他们自己主观的看法。
为什么说他们的聪明不是真理?比如说盖房子,我们从木屋、草屋、土墙屋、砖墙屋、混凝土,一直到今天的钢筋水泥或钢骨结构,这些发明是不是都会被推翻?都会日新月异?所以这代表我们现在所体悟的不是真理,真理是不被时、空推翻跟改变的。
大部分世间所谓的聪明,因为他发明某些东西、或一个idea ,让他自己赚很多钱,这些概念还是以自我为出发点。但是智慧的角度不是这样,以智慧的角度来看,他只想一个问题:「怎么样能帮助自己及全天下的人,每个人都能过自在幸福的人生。」这是从真理的角度来看。
从现象的角度来看,各位都听过一句话:「 人比人气死人」,富有与富有怎么比?贫穷与富有又怎么比?人一出生就不公平,家世、背景、资质、长相…都不公平。我们今天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只看到现象界的不公平,所以有「求不得」的苦。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了解现象本来就是不公平,现象本身是有差异性的,他就不会掉入这个现象的陷阱了。
所以我们应该回归真相,从「现象」的「表相」,去明白真实的面貌叫做「真相」,什么时候才能见到自己的庐山真面目?什么时候才能洞察宇宙人生的真相?从这样的角度,才能彻底明白聪明并不能觉悟,智慧才能解决你的痛苦。
前面已经谈了两个智慧的概念,一个是「现象」,一个是「本体」。用智慧去察觉现象的本质是不公平的,不要在这边打转。再来更深入去察觉现象的本质,真理只有一个,是公平的。人不能够离开现象界,我们都活在本体所产生的现象之中,但是现象里面又有本体,这个才是真理。
能明白这个道理,而能活在现象与本体当中的自如、自在,这样的运用叫做「中道」,这就是佛法最直接的道理?中道观。所以学佛不是学宗教,「学佛」是学「觉悟」。为什么要觉悟?觉悟了就有智慧,有了智慧,人生做什么都好。就这么简单,这跟宗教跟信仰又有什么关系?这是你自己的人生!
「波罗蜜多」译成「到彼岸」,另外还可翻译成「事究竟」。 在印度,当他们把一件事情做好,他们会说「波罗蜜」。「波罗蜜多」的「多」是一个语尾词,相当于中文的「了」或「矣」。
事究竟,就是把一件事完成,就是波罗蜜多,就像我们学佛,从不觉悟的迷中一直学到觉悟,就是波罗蜜多。国父也说,把一件事从头到尾完成就是大事,所以只要完成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叫做波罗蜜多,就是要我们做事情不应该半途而废。
翻译成「到彼岸」常常会掉入一种陷阱,以为此岸与彼岸,中间隔着一条河。我们容易掉入一种渐修与顿悟的分别,渐修就是慢慢修,顿悟就是没有彼岸也没有此岸。我们讲此岸与彼岸是针对小根器的人讲。佛陀的智慧很高,他的说法都是随类教化、因材施教,根器不高的人,不能跟他说既没有一个此岸也没有一个彼岸,这样他会挂在半空中,他永远都会溺在水中。
所以对小根器的人,要跟他讲,他现在正在这一个河中,在这一个海中,在这个苦海中,所以应该赶快爬上岸。你现在所处的这一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在这一个世界你会有身、心的病苦,也会有难以如愿的变化,这个世界让你苦,所以应该快快离开这苦海,离开此岸到达彼岸。这个彼岸,我们最想要的是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彼岸不是只有西方极乐世界,只要是佛的国度都可以是极乐世界。
实际上西方极乐世界并不是佛所讲的本意。对一些智慧不高的人,佛只能用这么简单的道理,来说明这个世界的真实相。这个世界的真实相是苦的,为什么是苦的呢?我们常说人生有四苦、八苦,但真正让你苦的不是生老病死,而是「无常」,是无常让你苦。
譬如说,不喜欢的人,他却常常出现在你眼前,喜欢的人他又不理你;纵使你修得好,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对你好的人也在你身边,无奈的是,不是你早死就是他短命;不是短命就是生重病,你娶了她、嫁了他就要照顾对方一辈子;纵使一切都很好,你们身体很健康,他也很照顾你,但仍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人到最后一定要离开,所以真正的苦是「无常」。
所以世尊谈此岸是苦,既不是悲观也不是乐观,只是告诉你一种事实,就是因为这个苦是一种事实,所以佛陀才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才会有净土宗。
我并不是说净土宗的法是小根器的人修的,任何法门本无高下,我说有此岸与彼岸这种说法,是针对小根器的人说,这只是一种诱因,告诉你此岸是苦,彼岸是乐,不但是乐还是极乐。这样的概念对佛法不明白的人,他会掉入另一种迷失,他会觉得现在活着真的很苦,所以他一心想要到极乐世界,但是什么时候才能走呢?死了就能到吗?这里有很深的内涵。
人之所以苦,是因为掉入现象,是因为不明白事理所以苦,一样的环境一样的条件,你可以乐也可以很苦。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条件,我们每个人快乐跟痛苦的指数却都不一样。
这就是我为什么心甘情愿学佛的原因,因为唯有佛法才能够解决我所有的问题,唯有佛法才是我心灵的良药。如果你身边有人在学佛,你应赞叹他学得很好,然后再推他一把,让他突破。
「波罗蜜多」还有一种解释,叫做「超越」的意思,人生就是要无限的超越、突破,内在有障碍、要过关斩将,内在有心结、要一一解开,内在有心事、要一一的拿掉!
不要以为学佛法就会赚大钱,学了佛法之后,就会找到爱人。学佛法是为了让我们了解,过去的痛苦是来自于错误的知见,学佛法的重点是在这里,这是极乐世界的一种概念,这叫做「波罗蜜」。
所以圆满的讲法不是有个此岸跟一个彼岸,圆满的讲法是「心净则国土净」,这句话最简单的讲法就是,一个快乐的人,他看到任何的事情他都会很欢喜,一个快乐的人他走到哪里都会很快乐。一个痛苦的人,他看到任何东西都觉得了无生趣,他走到哪里总是不满。所以别人觉得佛法很深,我诠释起来却很简单,此岸之所以苦,是因为你内心不清净所以苦。
在《六祖坛经》里,六祖讲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他说:「东方人要往生西方,那西方人要往生哪里?」他不是说西方极乐世界不好,他的意思是说,西方极乐世界就在你的心中!那到底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有喔!还是有。但是你不要误会了,这意思是说,并不是你到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快乐,你现在就可以快乐!同理可证,你在此岸就可以快乐,并不需要到彼岸。所以此岸跟彼岸一样。
有了这个概念之后,可以解决你人生所有的问题。什么是此岸呢?你不是常抱怨吗?你不是觉得上班有压力吗?你不是觉得工作很辛苦吗?你不是觉得为五斗米折腰很无奈吗?要不是为了生活我也不要上班!如果你有这样的心态,你们公司就是五浊恶世的公司、五浊恶世的公家机关、五浊恶世的工作环境。 你的人生是这样活的吗?很多人都很不情愿的说:如果不是为了这几个小孩、如果不是为了公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概念呢?做任何事情唯有心甘情愿,你才会快乐!所以我常说天底下最大的愿力就是「甘愿」,所以你要甘愿做,甘愿去承受!
譬如今天你来听《心经》,如果是自愿来,就会得到很多的东西,如果是别人邀你来,而本身并没有意愿,你会觉得很无聊。所以用这样的概念,你就可以了解,所有的痛苦、执着和分别是从何而来!我自己在三十岁之前做过五十二个工作,所有的老板都认为我没有出息,我对工作事实上很排斥。一直到对佛法有所心得,才真正的打破偏见,所以从三十一岁开始到现在都没换过工作,因为我已经打破上下班的概念。
所以此岸、彼岸的概念要打破,你才会快乐。各位上课下课的概念也要打破,你们上课像菩萨,一下课菩萨就不见了,所以要把握并坚持一贯的原则。
「时」指的是什么呢?佛家的经典里常常开宗明义就讲「一时」,而不说什么时候,这太有智慧了。这个「时」指的是修行的功夫能下得深,自然能够到达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时。所以当修行到这样的程度,那一剎那间你的智慧就打开,就能超越,一切的罣碍跟烦恼就能解脱,而达到「观自在菩萨」的境界。
对于这个「时」,不要期待什么时候,不要期待到什么程度,也不要期待能得到什么。这种期待就是一种错误和妄想,你不要期待几岁能成功,只要时时刻刻努力学习、不断精进,就会成功。
像历史上的姜太公,他艰困潦倒一直到七十岁,才因缘际会被文王赏识,终于功成名就。修行也不能急,需要时时刻刻处在一个从容稳定的状态,才可以把事情处理得更好。如果心急,会伤害到你的身心,也会蒙蔽你的智慧,让你判断错误。
照见五蕴皆空
「行深波若波罗蜜多时」,是观自在菩萨的本修因。有因就必有果,果是什么呢?这个果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古大德的注解说,「照见五蕴皆空」是自利,「度一切苦厄」是利他。我们常讲罗汉是独善其身,菩萨是兼善天下。「照见五蕴皆空」就是工夫,如果你不明白五蕴,你就不能离苦得乐。
什么是「照见」?所谓「照」就是「观察」的意思。我们每天照镜子,就是要在镜子里观察自己,所谓相由心生,也就是借着照镜子,来看你的心到底稳不稳定?
我读《心经》后常喜欢照镜子,当我们的觉性不够,要去察觉自己的内在,实在是不容易,但是我们的外在是由内在投射来的,当你每天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要好好的观察,看你的脸到底是绷紧还是放松?通常我们在下班时照镜子,你的脸是绷紧的;早上刚睡醒时,你的脸是放松的。你也可以照照相,你可以正面照一张,侧面照一张,刚睡醒时照一张,下班前照一张,这几张相片一定不一样。
我每天早上起来我会照镜子,照镜子时先看我的眼睛,我会看我的眼神。心很定的人,清楚他要做什么的人,他的眼神一定很稳定。一个人如果他没有人生目标,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他的眼神一定是涣散、呆滞的。菩萨的眼神是明亮而温和的,企业家的眼神是明亮而锐利的。那你照见过自己吗?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照见」是指修行的功夫,「照见五蕴」指的是观察你的身体和内在。要如何去观察你的身、心,这是很深的问题,这个部分要透过练习,光谈理论是不够的,必须借着打坐,把心静下来好好的观察自己。
「见」这里谈的意思是「体验」。一般说的体验是指我们过去的经验,我们过去所经历的一切人、事、物的经验,但是佛法里说的「体验」并不是这么一回事。你曾经体验过你整个人都不见了吗?你曾经体验过你整个身心跟大自然融为一体吗?你曾经体验过你清清楚楚的知道一切,但是却没有你这个人吗?
这并不是理论。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功夫,就没有办法体会。没有实际去体验「五蕴皆空」,叫你不要执着,不要贪嗔痴,叫你放下,你都做不到,所以不能离苦得乐。
人为什么会苦?是因为你有身、心,身、心就是「我」,你有自我的概念,所以在承受苦。如果你不能突破「五蕴」、突破「身心」、突破「我」的概念,不可能度一切苦厄。这种概念很重要,所以只谈理论是没有用的,你要「照见」就要「行深」,你要行深,就要时时刻刻、老实去修行,才能真正体验生命的本质,才有办法「体悟」,不然你悟不了。
至于每个人所体悟的东西、体验的感觉也不太一样,因为有的人,他可能是从他的色身进入,有的人是从他的内心进入。有的人,只是从他身体当中的四大?地、水、火、风的任何一大进入,有的人是从他身体的感官系统?眼、耳、鼻、舌、身、意进入,都不一样。所以楞严经里面有二十五种修行的方式,从二十五种不同的角度切入,这些都是「照见」。
再来我们看什么是「五蕴」?五蕴就是五种因素,这五种因素,形成你自我的概念,就是「色、受、想、行、识」,简单来讲就是「身」跟「心」。更细腻的分析,这个身体,原则上是「地、水、火、风」四大因素所组成的。
地:就是你自己的肌肉、骨骼?会让你觉得身体有沉重感觉的,都是地大。
水:我们都知道,人体有百分七十都是水份,包括血液、唾液、尿液?等等的液体这就是水大。
火:就是温度,我们的身体,有适当的温度,才能够气血平衡。
风:指的就是呼吸。一般来讲,打坐的时候,有一种数息法,专门观呼吸。也可以只观四大当中的任何一大。如果身体中有某些状况、有那些痛处,可以专门观察体大的部份。如果心静到极处,就可以观察入微。
这「地、水、火、风」四大如果调和,人的身体才会健康。以当今的医学、解剖学、病理学来看待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对身、心的看法,就能证明佛法其实是很科学的。
佛法是「科学中的科学」、「理性中的理性」,因为世尊告诉我们:「我所讲的话你可以怀疑!」 但是你在怀疑之前,应该先去证明,证明你的理论是对的,才可以怀疑。
可惜我们世间的人,都不愿意下工夫去证明,也没有能力去证明。所以他的人生,事实上都是被别人控制着,被神坛、道士、江湖郎中、算命卜卦?控制着,这样不是很愚痴吗?有的人家里挂一幅《心经》,他是当作装潢用的,甚至有人以为《心经》可以避邪、驱魔?,这种邪知邪见,不就是自己的心魔吗?
所以你要好好的去「照见」,去观察、去体验,用自己的身体去做实验、去证明:世尊说的「法」是可以验证的、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至于要如何观察跟体验呢?你当进入「禅定」!这就是属于实修的部分,缺乏这种「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学佛就只是在学「佛学」,而不是真正在学佛陀的智慧!「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之后,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中的「受想行识」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受」就是感受,「想」就是判断,「行」就是依判断的事情而来行动,「识」就是自己所造的行为。
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都会放在「识」当中,它就像一个仓库,这一期的生命结束之后,我们就是靠着这个「识」在投胎。换句话说,我们死了以后,并不是一了百了、什么都没有了,实际上这个「生命的黑盒子」里储存着这一生所做过的一切事情,也就是在生命的洪流里,我们已经累积着个人种种的嗜好、习惯?你累劫的习气都储存在这里。所以生生世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义的,都是有价值的,都是很重要的,你怎么可以不好好的生活呢?
「五蕴」中的「色」有分狭义跟广义的解释,狭义来说是指身体,广义来说是指一切的物质的现象都可以叫「色」。当我们去接触到外面一切的「色尘」,接触到身外的一切人、事、时、地、物的时候,一定会生起你自己的「感受」,但是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因为每个人的「色、受、想、行、识」都不一样。
这五蕴当中,「识」是主角。我们常说「万法由心起,万法由心灭。」就是在讲这个「识」,并不是说这五蕴以外还有一个「心」,心不是一个真实性的东西,它也不是一个抽象性的东西,「心」指的就是一种你内在运作的过程,不是真的有一颗心脏在那里胡思乱想。
禅宗的公案里头,二祖慧可断臂求法,求达摩祖师为其「安心」,达摩祖师曰:「将心来,与汝安。」曰「觅心了不可得。」楞严经里,阿难七处征心,也是了不可得啊!那你的心在哪里呢?
「受」也是受到「识」的影响,受分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叫做「三受」,也就是三种感受。举例来说,当你看到一座山,你会生起喜欢或是不喜欢的感觉,事实上,在你的「识」里面,早就已经输入「我很喜欢山」这个种子,所以当你看到山的时候,你才会产生「我很喜欢山」这种感受,这叫做「乐受」。
如果你的「识」中储存的是「我很喜欢海」的种子,当你看到山的时候,不管它有多美,你并不会受到感动,这就是个人的好恶,这都是受到「识」的影响。
如果「识」对某一样情境产生排斥,就会生起「苦受」;如果「识」对某一样情境没有强烈的感受,就会生起「不苦不乐受」。这是内在比较深层的部分,要好好的去观察。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会被自己的感受所迷惑。譬如说,口渴的时候,没有水可以喝,会觉得苦;有水可以喝,会感觉快乐,因为欲望得到满足了;但是当满足感消失了以后,是不是又掉入了受苦的深渊?所以不应该停留在苦受、乐受、或不苦不乐受当中。
但是,难道是不要有感受吗?这也不对。没有感受,岂不是形同草木?凡夫的概念,非苦即乐,百般的不自在。学佛是不落两边的。譬如说,口渴就喝水,当我喝水,我知道它是冷的、淡的,我很清楚,但是我的内心是清净的、自在的,既不是享乐、亦不是受苦。换句话说,不管处在任何的状况,都能够心甘情愿的接受,而内心是清清净净的,丝毫不受影响的,这才是学佛的真实义!
自古以来的禅师,他吃饭就好好的吃饭、睡觉就好好的睡觉。但是我们凡夫的内心,总是被心情、被感受牵着走,就像一个宁静的湖水,被风吹,产生了涟漪一般,只要遇到情境,习惯性的反应,很自然的马上就出来了。所以我们要透过日常生活来训练,当身体的感官系统接触到外面的情境时,就要去明白,「色」与「受」的关系,要去观察自己是不是掉入三种感受之中?如果觉性很强,当会观察到,凡夫只喜欢福、不喜欢祸,只喜欢快乐、不喜欢痛苦,只喜欢顺境、不喜欢逆境…实际上是了不可得,因为一切都是无常!快乐不会长久,因为因缘会改变,同样的,痛苦也不会长久。只要明明白白的「觉知」就好,执着感受是没有意义的。
「想」跟「行」也是受到「识」的主导。不管遇到任何情境,过去的知识、经验,会让我们产生一个判断,根据这个判断,我们将会有所行动。但是我们又有分别心,专门捡轻松、容易处理的工作来做,太费劲、太艰巨的事情,我们习惯性的会去逃避。
「行」是一种意志的行为,所造的一切业力,都是从这儿开始,「行」造成你生生世世累劫以来的业力。这业力,有善业、恶业、不善不恶业。
经常,我们在没有用心「想」的情况之下,很轻易的浮现一些念头,譬如遇道路上有人要超车,你很容易生起不满的情绪,也许就会骂他几句。譬如有蚊子在你身边飞来绕去,你是不是会想要把牠除之而后快?明显的恶事你容易察觉,类似这种小奸小恶比较微细,你不容易觉知。
修行就是要在这种微细处观照,时时提醒自己「诸恶莫作」。同样的,只要是身、口、意上,有任何的正念,不管它是大是小,都不要让它空过,要把握因缘去做,这叫做「众善奉行」。
五蕴当中的「色、受、想、行」就是这样子受到「识」的主导,不断的在运作,就像是电脑的磁碟片,不管你输入什么,它都接受,然后储存,形成你「生命中的黑盒子」,如是因、如是果。所以你是不是当谨言慎行、戒慎恐惧啊!
以上讲「五蕴」,这五个因素组成「我」的概念,你观察过吗?这个「我」是藏在「色」里?藏在「受」里?藏在「想」里?还是「行」里?「识」里?举一个例子:一栋透天房屋,是不是由砖、水泥、钢筋…,加上很多建材盖成的?如果把它们拆开,不过就是一堆砖、水泥、钢筋…,以及很多建材而已,房子在哪里呢?所以这个「我」就像房子,五蕴就像钢筋、水泥、 砖块…。如果把它们拆开,还有没有这个「我」呢?所以说「五蕴皆空」。
我们一般人,总是执着他的身躯,执着他有他的感受,执着他有他的思想,执着他的观念,执着他的判断,他很执着,因为他认为五蕴皆有,所以他一直在维护这个「有」。因为维护这个「有」,所以任何人都不能够去侵犯?我有我自己的想法,所以请你尊重我的意见;我有我的感受,所以请不要伤害我的自尊心…,我们一辈子为了保护拥有的这些东西,所以一辈子都在受苦。如果你继续保有你错误的知见,就会继续受折磨,直到生生世世。
观自在菩萨,因为祂有很深的智慧,所以祂能够观察:这一个色身,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这一种的感受,并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这一种想法判断,也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这一种的行,也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这一种的识,亦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看清楚这个真相之后,就会明了什么叫做「五蕴皆空」。
简单的讲,一切的现象,尽是无常,因为是无常,所以世尊以「诸行无常」为三法印的第一个法印。第二个法印是「诸法无我」,就是说并没有一个我,是永恒不变的,这个我是时时刻刻在变的。
「受想行识」简单来讲,都是一种心法,它的根本产生之处是「识」,五蕴都是从「识」展现出来的,其实本「空」,就叫做「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如果完全明白「五蕴皆空」这种概念,接着,就能够「度一切苦厄」。 「苦」是自己本身的问题,「厄」是指灾难。你先观,是谁在受苦?是你自己!自己又是什么组成的?五蕴!既然能够「观察」、「体验」到「五蕴本空」,那还在执着什么?这个「苦」不就灭了吗?
我们常听人家说「人生好苦喔!」这苦,可分「身苦」和「心苦」两种。身有什么苦?不外是「生、老、病、死」,这是谁都逃不掉的自然现象。不管如何的运动、吃补、注重养生?,还是没有办法让你的身体不苦;纵使看医生,治疗、吃药?,药还是治不好你的病,药只是暂时纾缓症状而已。
至于「心苦」呢?也许你来找我谘商辅导、或找心理医师做治疗?不过是让情绪有一个纾解的管道,诉了苦之后,心理舒服多了而已,但是问题还是在呀!所以用世间法来处理这些痛苦,只是暂时的,并不究竟。
实际上,「前人走过的路 是最好的捷径。」观自在菩萨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了?「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你是要相信已经证悟的佛菩萨?还是相信无明的自己?如果你不能「深信」、没有「切愿」,学佛不能得力!
换句话说,就是学一套、做另外一套,自己内心认为境界太高、我做不到,这是内在的障碍,自己在障碍自己。其实,「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诸佛菩萨示现给我们的,都是在生活中「藉事炼心」,所以,八万四千法门中,我们要找比较能得力的方式下手,找做得到的方法去学,这样才能破除你的「身苦」与「心苦」!
「厄」就是灾难,就是一般说的意外灾害,就是我们遇到的一些天灾人祸,这些都叫做厄、灾厄、灾难。凡夫怕苦、怕厄,菩萨不怕。菩萨为什么不怕苦?菩萨生病的时候知道病、感谢生病、感谢又能够让我去观「诸行无常」、观「十二因缘」、观色身的因缘变化,祂会借着苦来「观」。菩萨遇到灾厄时,祂不以灾厄为苦,祂的灾厄,有时候,反而能成就其成为菩萨。
有的人面临突发事件,他只会去怪罪外在的很多因素,菩萨遇到灾厄,祂能够深知因果。举例来说:有一个人在家里,无缘无故被掉下来的飞机压死。真的是无缘无故吗?以佛法的观点看,这就是因果!必有如是因、方有如是果。所以,以后遇到灾厄,你不要怨天尤人,你应当要转换一个概念:借着这一件事情,来锻链自己的心境,这就是「藉事炼心」,也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经得起寒澈骨的历练,才能在患难当中见伟大。
有的人以为学了佛法,借着读经、拜忏,就能够消除业障、消灾解厄,这是邪知邪见。如果诸佛菩萨慈悲,它能够替受苦的众生消灾解厄,那岂不是违背了「因果」的法则吗?不管是你身体、心理的苦,或是天灾人祸,必然有它发生的原因,这是自然界的道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真理!明白了这样的概念,才能够如实的、去度一切的苦厄。
换句话说,一切的苦厄,该来的还是会来,并不是说它不会发生,但是当事情发生,你的内在不需要去抗拒,你只要随缘顺受,然后很冷静的去处里问题就好了,你的内心依旧是自在的。你的身体一样会有病苦,但是你的心要不为所动,把身体交给医生,把心交给自己,这样你才不会受折磨,才能度一切苦厄!
以上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集结经典的人叙述菩萨的修证功夫而加上的,可当作「序分」。
以下从「舍利子……」到「……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正宗分」。从「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到「……菩提萨婆诃」是「流通分」。
以上就是达观法师心经开讲了,其实我们修行心经的时候可以看看这些的讲解,这些讲解是能够让我们知道心经到底在讲什么,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去修行,从而改变我们的命运。以上只是作者对文章的一些理解,如果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望海涵。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