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文网

黄柏霖:海贤老和尚跟六祖大师是一样的境界

发布时间:2023-10-23 10:05:15作者:地藏网
黄柏霖:海贤老和尚跟六祖大师是一样的境界

『忍辱』,「亦只为能忍辱喫亏」,「忍辱」,梵语翻过来,本来是翻忍耐,但是中国人认为忍辱它深度超过忍耐,因为中国人最重视的就是什么?我们讲说「士可杀不可辱」。所以能够通过忍辱考验的,那个深度跟广度跟忍耐不一样。所以「忍辱」就是忍受种种侮辱、恼害而没有悔恨,它是六度里面的六波罗蜜之一。

所以《法界次第下之上》里面有提到,「羼提,秦言忍辱」。「羼提」是梵语,翻成中文叫忍辱,「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维摩经.佛国品》里面说了,「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所以你修忍辱,成就忍辱波罗蜜就成就佛国净土。所以《维摩经》里面讲,「忍辱是菩萨净土」,也就是忍辱是菩萨的生活,净土就是他的时间跟空间,他所处的世界,菩萨生活的世界就是忍辱的生活。就像海贤老和尚一样,那电工要来收费,海贤老和尚问他说,为什么这个月的电费比较高呢?那个收电费的电工二话不说,啪,就把海贤和尚的耳光就打下去了,然后再吐口水,这个就是什么?这是成就海贤老和尚的忍辱波罗蜜。当时海贤老和尚的弟子看不下去,要去跟那个电工理论,海贤老和尚说,算了,算了,算了,他跟我打耳光是给我搔痒,他跟我吐口水是给我洗脸。

所以这一次末学有接受海贤老和尚的弟子,他们要编一本《海贤老和尚懿行录》,懿行就是他的德行。那里面有请了很多高僧大德,来赞叹海贤老和尚的文章,把它编成一本叫《海贤老和尚懿行录》,就是这一本。《海贤老和尚懿行录》,即将要出来了,要出版了。这一本我有呈给老法师看,老法师也非常地赞叹,这里面收录了很多高僧大德赞叹海贤老和尚。

那末学接受他们的邀请,我也写了一篇,我赞叹、称赞海贤老法师他的德行,我写的题目就是,海贤老和尚跟六祖大师一样的修行境界。

承蒙他们编辑小组把我的赞叹编在后面,我前面有老法师的啦,还有畅怀长老的啦,还有刘素云老师,还有齐素萍老师他们的赞叹法语。他们给我编说,台湾黄柏霖警官赞海贤老和尚,那这一篇文章,海贤老和尚跟六祖大师是一样的修行境界,我就里面有提到,就是成就忍辱波罗蜜。每一尊佛都要经过忍辱波罗蜜,我在讲这一篇,海贤老和尚跟六祖大师是同样的修行境界的时候,彷彿得到海贤老和尚的加持,末学很有心得,有一点小小的领悟。所以《维摩诘经》说,「忍辱是菩萨净土」。

所以各位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别人侮辱我们,别人羞辱我们。各位,我们不要起瞋恨心,在当下你要学习海贤老和尚,当下要学习释迦牟尼佛,这个境缘就在成就你的忍辱波罗蜜,成就你的功德,刚才我们讲成就你的德行。你能够通过考验了,就是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而不染,皈依觉正净,就会跟一念相应,就会跟性德相应,就会跟净业三福相应。所以就会成就你的三十二相庄严,这里讲菩萨成佛时的三十二相庄严,怎么来的?忍辱波罗蜜,「众生来生其国」。所以老法师讲经曾经提过,他在景美图书馆的时候,韩馆长护持他,老法师不管钱、不管人、不管事,什么事情都由韩馆长来决定,韩鍈馆长来决定。老法师说,那三十二年的护持,让他不管人、不管钱、不管事,等于断了净空法师的贪瞋痴慢疑,也成就了净空法师的忍辱波罗蜜。

我们看《金刚经》里面,我也常提到这一段经文,「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为什么说「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呢?你在修行的过程里面,藉修德显性德,其实忍辱波罗蜜是我们的性德。所以到开悟的时候,到往生净土,「花开见佛悟无生」,到无生的时候,忍辱波罗蜜的性德就流露出来了,波罗蜜就是登彼岸了,那忍辱是我们的性德啊。

「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不是真有一个忍辱波罗蜜这个东西,是你要去成就的过程里面,你去修忍辱行,可能你要忍受贪瞋痴慢疑的诱惑,你要忍受五欲六尘的诱惑,你要忍受名闻利养的诱惑,你要忍受贪瞋痴慢疑的这种五毒烦恼。好像有一个忍辱这个东西,但是那是一个藉修德显性德的过程。所以「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我们常常提到这一段,是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他在深山中修行,歌利王带了一些嫔妃也到深山去游玩。因为佛陀法相庄严,当时歌利王睡着了,在旁边小盹一下,睡着了,他的嫔妃看到佛陀的法相庄严,就过来亲近佛陀。佛陀为她们开示,要远离五欲六尘,要体悟苦集灭道四圣谛,这些嫔妃听了很欢喜。结果歌利王醒来以后起了瞋恨心,他说,你怎么可以让我的嫔妃靠近你?这个歌利王本身嫉妒心、瞋恨心就出来了。

因为歌利王说,佛陀有起欲望之心。佛陀说,我没有起欲望之心。那五通仙人都有欲望之心,你怎么可能没有起欲望之心呢?所以歌利王就拿了刀子割佛陀的耳朵啦、鼻子啦、手脚,那痛不痛?你生不生气?佛陀说,我没有起瞋恚心,就是这里讲的,「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陀在那个时候,他已经离开四相了,换句话说,佛陀那个时候已经破根本无明了。因为要离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离开这个四相一定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破根本无明,要证得法身,才有办法到达这个境界。

所以佛陀说,我那时候已经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所以歌利王在割截他,「节节支解」就是一刀一刀划下去的时候,然后佛陀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所以没有生瞋恨。如果我有我相的话,我就会起瞋恨心啊,就像电工打海贤老和尚的耳光,海贤老和尚没有我相,他也没有人相。他如果有我相、人相,他就会生气,那脸色会变。所以弟子看不下去的时候,海贤老和尚说,没有关系,他在给我搔痒,他在给我吐口水,他吐口水在给我洗脸。海贤老和尚当时也是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换句话说,海贤老和尚已经破根本无明、证得法身了。

所以我才说,海贤老和尚他跟六祖大师是一样的境界,这是净空老法师说的,我当时听的时候,我有一点起一个疑惑的心。后来不断的薰习、不断的薰习,有体悟了,有一点小小的领悟了,海贤老和尚跟六祖大师一样,跟这里佛陀一样,都离开四相了。所以十方三世一切佛,同共一法身,同共一法身就是同证法身,就是破根本无明,大家都有这个性德,同共一法身,这个法身是性德,就是我们这里讲的忍辱波罗蜜。这里是讲到忍辱,我特别把这一段《金刚经》的经文来引述出来。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九一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