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文网

「乃至十念」即是「称名念佛」

「乃至十念」即是「称名念佛」的经证与祖传 2.以本愿之十念为称名,其根据之《观经》的念佛,当然也是称名念佛。 亦即《观经疏》立「观佛三昧、念佛三昧」之两三昧,来到〈流通分〉...
「乃至十念」即是「称名念佛」

「举重若轻」的为人处事

佛教学者唐一玄居士曾任军医院院长多年,后来在各个佛教学院授课,佛教著作甚多,由于与我的观念风格不同,对我一向批判多于赞美,但有一次,他竟然很高兴的赞美我处理事情「举重若...
「举重若轻」的为人处事

「中道」的财富观

小乘佛教认为金钱是不洁净的,如毒药,似毒蛇,应该远离它,出家的信徒不能接受金钱供养,不能储存,进行一切的买卖、贸易、营利等商业活动(;金钱非法的戒律仅适用于出家众,对于...
「中道」的财富观

「临终神识离体」考记

「临终神识离体」考记◎觉澈「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傍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此四句偈语,虽然流传已久,但出处不明,有谓净土宗三祖善导大师曾述说过,因而成为后世录引之源...
「临终神识离体」考记

「世间八法」让人防不胜防

沉浸在世间八法中的凡夫俗子,不可避免地在其中随波逐流,受苦受难。世间八法又称为;八风,关于;八风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的是宋朝的苏东坡居士做了一首诗偈,叫书童乘船从江北...
「世间八法」让人防不胜防

「业」的含义_1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译为“业”。业有三种含义:一者、造作;二者、行动;三者、做事。在佛陀未出世之前的古印度,人们对业的解释为“...
「业」的含义_1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和「至心

问:《佛说阿弥陀经》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和"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有冲突吗?感恩法师!...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和「至心

「业」的含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译为;业。业有三种含义:一者、造作;二者、行动;三者、做事。在佛陀未出世之前的古印度,人们对业的解释为;做事情。他们认...
「业」的含义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是

我们所说的“因果”是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为佛教教义体系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之基本理论。盖一切诸法之形成,“因”为能生,“果”为所生;亦即能引...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是

「不要」的功德

有一次,佛在外面化缘,得到了一个芒果。远处一个婆罗门乞丐看到后,跑过来向佛要这个芒果。佛想给他,但佛没有立即给他,而是让他说一遍;我不要。这个乞丐迫不及待地说了;我不要,...
「不要」的功德
  • 首页
  • 523
  • 524
  • 525
  • 526
  • 527
  • 528
  • 529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