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全文网

「半」的处世哲学

明末清初的硕学鸿儒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姻民眷。半雅半粗器...
「半」的处世哲学

「十念皆生我国愿」该如何理解

阿弥陀佛所发的第十八愿就是;十念皆生我国愿。有时候会把;十念解释为;十声,但这里也得要辨识一下,两者不能截然分开或完全等同。从《观经》的下品中生来看,;念和;称还是有区别的:...
「十念皆生我国愿」该如何理解

「十方佛」是哪十尊佛

十方,梵语 dasa disah,巴利语 dasa disā。为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佛教主张十方有无数世界及淨土,称为十方世界、十方法界、...
「十方佛」是哪十尊佛

「十恶不赦」是哪十恶

(九)嗔恚果报,于人中得常被他人求其长短、常被他人所恼害二种果报。(十)邪见果报,于人中得生邪见家、其心谄曲二种果报与;十恶相反的,称为;十善,是修行人努力的目标,所谓;行...
「十恶不赦」是哪十恶

「利他心」给自己带来的利益

这时,狱卒们过来问:为什么不让他拉车?他说:既然我们两个人都拉不动,那就让他休息,我一个人拉。狱卒们说:个人造的业,其异熟果要由自己来承受,哪有别人替代的?然后就拿锤子...
「利他心」给自己带来的利益

「出坡」是什么意思呢?

Q:「出坡」是什么意思呢? 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耕的生活,成为禅宗自中唐时代百丈大师以后的生活方式。当时禅宗的寺院是在山间,每天是到山上耕作,所以叫作「出坡」...
「出坡」是什么意思呢?

「勤劳」出穷人

古人认为:;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人一辈子福报是有定量的,如果相信了这一点,对节约型社会有很大的贡献。既然是有一定量的,我们就要节省着用,如果提前挥霍掉,你就没得吃了,那...
「勤劳」出穷人

「利和同均」化解利益冲突

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讲的是均等、公平的原则,可以帮助团体化解利益冲突,让大家有福同享。为什么一般人无法利益均分呢?首先就要厘清一般人对「平等」的错误观念。利益的平等...
「利和同均」化解利益冲突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问:请问‘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或者两者本质相同而只是名词上的不同?中台禅寺答:‘初心’是‘初发心’,初初发菩提心,开始修行学佛就称为‘初...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信」字,德之端也

;信,德之端也。 ;人;言为;信,这是一个会意字,即只要是人说的话就能相信,可见古人的淳朴,口说即可为凭。我们现在说假话的那么多,诚信尽失,别说口说无凭,就是白纸黑字,都可以...
「信」字,德之端也
  • 首页
  • 520
  • 521
  • 522
  • 523
  • 524
  • 525
  • 526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地藏经全文网